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887)
2023(18142)
2022(15442)
2021(14491)
2020(12114)
2019(27316)
2018(27072)
2017(50913)
2016(28472)
2015(31539)
2014(31037)
2013(30043)
2012(27669)
2011(25005)
2010(24956)
2009(22521)
2008(21929)
2007(19418)
2006(16880)
2005(14708)
作者
(80457)
(66962)
(66563)
(63317)
(42596)
(32270)
(30143)
(26157)
(25702)
(23927)
(22849)
(22551)
(21368)
(21110)
(20961)
(20561)
(20258)
(19961)
(19249)
(19244)
(16816)
(16527)
(16239)
(15211)
(14991)
(14899)
(14831)
(14708)
(13361)
(13302)
学科
(106924)
经济(106818)
管理(78899)
(75985)
(63060)
企业(63060)
方法(49980)
数学(43726)
数学方法(43260)
中国(33005)
(28644)
(28090)
(25411)
地方(23764)
业经(23634)
教育(23590)
技术(22188)
理论(19994)
(19959)
贸易(19947)
(19646)
农业(19503)
(19321)
(17420)
财务(17358)
财务管理(17327)
企业财务(16521)
(16429)
银行(16352)
环境(16287)
机构
大学(394634)
学院(388583)
(149549)
管理(149497)
经济(146292)
研究(134099)
理学(130920)
理学院(129316)
管理学(126947)
管理学院(126216)
中国(94216)
科学(84908)
(84573)
(67465)
(67298)
(66413)
研究所(61963)
业大(61092)
中心(60088)
(58450)
师范(57852)
(57189)
财经(54773)
北京(53472)
农业(52291)
(50067)
(48741)
师范大学(47312)
(45809)
经济学(45364)
基金
项目(273591)
科学(216412)
研究(199044)
基金(197283)
(174075)
国家(172538)
科学基金(147292)
社会(125111)
社会科(118587)
社会科学(118556)
(108149)
基金项目(104847)
教育(96761)
自然(96709)
自然科(94506)
自然科学(94478)
(92941)
自然科学基金(92820)
编号(80273)
资助(80228)
成果(65731)
重点(62845)
(61196)
(59732)
(59135)
课题(57868)
创新(55203)
教育部(52641)
科研(52294)
大学(51131)
期刊
(155371)
经济(155371)
研究(118131)
中国(79420)
学报(67610)
教育(66666)
科学(59448)
(58441)
管理(53656)
大学(51296)
(49706)
学学(47330)
农业(40164)
技术(34942)
(31482)
金融(31482)
财经(26605)
经济研究(25841)
业经(25560)
(22792)
(21255)
科技(20512)
问题(20056)
图书(19028)
(18655)
技术经济(18184)
业大(17470)
理论(17365)
商业(16929)
(16473)
共检索到5638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田浩然   李清煜  
高等教育的层次重心会随着高等教育普及化和经济增长而上移,为加快建设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调整高等教育“区域-层次”的矩阵结构势在必行。基于我国省域和美国州域面板数据发现:相比于美国,我国主要创新区域的研究生教育规模和占比均存在明显差距,省域高等教育层次重心普遍偏低;高等教育层次结构对区域创新具有“扁N型”影响,即正效应随着研究生教育占比升高先减弱,经拐点后再增强;拐点集中于30%附近,美国多数州域已接近拐点,层次结构趋于稳定,而我国多数省域仍有较大的层次抬升潜力。为此,不同地区需要科学定位,合理调控高等教育结构;多数地区均应稳步抬升高等教育层次;应在创新优势地区优先布局研究生教育增量以支撑创新高地建设。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孙虹  魏海丽  
天津市的高等教育在2004年已由大众教育向普及教育转变,而高等教育结构是否有效促进经济增长值得深入研究。本文分别使用Pearson积差相关法,并综合运用主成分分析法与回归分析法、VAR模型,研究天津市教育生产函数,发现天津市高等教育已呈现劳动力人数相对过剩以及教育层次结构不合理的现象,且前一期的高等教育对当期的高等教育与经济增长贡献最大。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田浩然   李立国  
高等教育集聚布局是支撑创新增长及创新高地建设的重要基础。基于中国省域和美国州域面板数据,考察中美高等教育集聚布局及其对区域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集聚布局是中美高等教育的共同特征,但中国不及美国集聚;美国呈现各层次高等教育集聚程度相当的“协同集聚”特征,中国是“层次越高越集聚”;高等教育集聚布局对区域创新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并在不同教育层次、经济发展水平、集聚发展阶段上呈现异质性。随着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提升,本省(州)研究生教育规模对创新的影响逐渐“由负转正”,而本省(州)本专科教育规模对创新的影响逐渐“由正转负”。前1/5地区本专科教育规模的全国占比与区域创新之间呈现倒U型关联,而前1/5地区研究生教育规模的全国占比与区域创新之间呈现正U型关联。为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应加强高等教育集聚布局,形成本硕博层次和专科层次协同的“高教中心”发展模式,推动高等教育集聚布局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相协调,与区域之间经济、人口、创新的分布相适应。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何晓芳  
大众化进程是高等教育结构发展变化最为剧烈的一个特殊时期。以毛入学率为比较的标准,对1998-2007年我国高等教育层次结构与1929-1959年美国高等教育层次结构的发展演变进行对比分析发现,我国用了10年时间达到了美国用了20年才完成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的增长幅度。虽然中美两国高等教育历程各不相同,但我国高等教育层次结构的发展变化呈现了较多与美国大众化阶段相类似的规律。但同时,层次失重的问题仍然存在,特别是不同学科门类人才培养层次的失重现象。为此,我们应尊重高等教育内部各要素的协调以及其自身发展逻辑,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做好人才培养规划,建立起长效的高等教育结构优化的动态调整机制。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郭达  邢少乐  
我国现代产业结构演进高级化要求人力资本结构随之高级化,倒逼高等职业教育层次结构上移发展与完善,从而形成与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相适应的现代职业教育层次结构。现代产业结构高级化倒逼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和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方式由规模扩张向结构调整转变,分别为推动高等职业教育层次结构上移的外部动因和内部动因。通过推动应用技术大学专业设置顺应产业结构高级化,将应用技术大学打造成为我国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主体,同时健全国家资历框架体系以保障高等职业教育层次结构上移发展,打通高等职业教育技能人才培养上升通道,可以有效推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层次结构上移发展。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迟景明  何晓芳  程文  朱艳  李霞  
高等教育的发展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同时也要遵循自身发展的基本规律。1998-2007年是我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教育规模不断扩大,内部结构不断调整,引发了高等教育深刻的变革。研究以1998-2007年我国高等教育结构变化及其与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为对象,分别选取反映高等教育结构的6个指标、反映经济发展水平和结构的8个指标,在对1998-2007年我国高等教育层次的发展变化的总体趋势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运用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和回归分析等方法,探寻我国高等教育层次结构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明晰二者的影响机理。研究发现:在1998-2007年我国高等教育总体规模不断扩充的大趋势中...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石丽  陈万明  
1998-2007年是中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关键十年。在对1998-2007年高等教育层次和就业的发展变化总体趋势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运用主成分分析和灰色关联分析等方法,探寻中国高等教育层次结构和就业结构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在1998-2007年中国高等教育总体规模不断扩充的背景下,高等教育各层次规模逐年增长,层次结构重心逐渐下移;就业结构前期变化平稳,自2003年起,开始大幅调整;高等教育层次结构的变化影响就业结构的调整,尤其是对二、三产业就业影响较大;就业结构对高等教育层次结构中本科层次的影响大于研究生和专科生。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徐秋艳  邵秀花  郝涵  
本文基于2009-2020年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的面板数据,利用系统广义矩估计法分析了产业结构升级受职业教育层次结构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受职业教育的影响较大,并且不同地区对人力资本的需求不同;中等职业教育师资力量对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升级有显著正向影响,高等职业教育师资力量对东中部地区产业结构升级有显著正向影响,东中西部地区在职业教育方面的投入对产业结构升级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不同层次结构的职业教育规模对东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不同。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王琦  陶秋燕  李廷洲  
为了厘清文科大学和理科大学在国家(区域)创新与企业创新中的差异,以高等教育质量差异为切入点,在分析大学质量与创新关系的基础上,借助中观省级数据和微观企业数据,利用计数面板模型验证了文科类和理工类院校质量差异对区域和企业创新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在中国,理工类和文科类大学质量差异对区域创新的影响都是显著的,但是最适宜区域创新的理工类大学质量差异系数较小,约为0.43,最适宜区域创新的文科类大学质量差异系数约为0.52;只有理工类大学质量差异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显著,对应大学质量差异系数约为0.65。在实证研究基础上提出关注理科类型大学资源配置、重视文科类大学历史积淀、构建基于政府投入的大学联盟等建议。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孔伟  刘岩  治丹丹  朱飞  高志越  
引入波特"钻石模型"构建中国区域高等教育与科技创新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评估并解读两者复杂耦合关系。结果表明,区域高等教育与科技创新耦合作用强;区域高等教育超前、同步与滞后于科技创新发展情况共同存在;区域高等教育与科技创新协调发展程度不佳、整体水平偏低、区域差异显著,仅广东和江苏为良好协调发展类,尚未有区域达到优质协调发展类。最后,提出政府加强教育与科技资源统筹协调、促进企业与高校互动式发展等方面的提升策略。
[期刊] 预测  [作者] 庄子匀  陈敬良  
本文从关系认同视角,考察了服务型领导对员工创新行为和团队创新能力的多层次影响机制。基于325对上下级配对数据,采用多层线性模型和层次回归法,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领导认同在服务型领导与员工创新行为之间起到完全中介作用;领导原型在服务型领导与团队创新能力之间起到完全中介作用;组织创新氛围对领导认同与员工创新行为之间的关系具有正向调节作用。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宁东  蓝洁  
高等职业教育层次上移是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现实需求,其与高职"专升本"既有区别也有联系。目前,高职院校独立试办高职本科专业、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合作试办高职本科专业是推进高职层次上移的两种主要探新模式。反思我国教育体系发展的现状,高等职业教育层次上移面临学位体系的断层、专业设置的隔离、门第思维的羁绊等障碍。面对客观的阻力,在已有专科层次的高职院校中举办本科以上层次的职业技术教育,发展与学术型学士学位平行的"技术专业学士学位"是实现高等职业教育层次上移、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科学发展路径。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  [作者] 籍艳丽  
文章对我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高等教育现状进行了实证分析,比较客观地阐述了我国区域高等教育大致的发展状况,并得出结论:高等教育和经济发展有高度的相关性,因此必须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区域特别是西部地区的高等教育水平,进而为促进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力保障。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王鹏  张剑波  
不同来源地的外商直接投资对区域创新产出规模及层次的影响有所差异。本文以2001-2010年泛珠三角区域内地九省区的经济数据为基础,并依据创新能力将其分为两类地区,分别考察不同来源地的外商直接投资对区域创新产出规模及层次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外商直接投资能够显著扩大高创新能力地区的产出规模,并对低创新能力地区产出的规模及层次均有正向影响;同时海外华商投资溢出效应主要表现为促进创新产出规模的扩大,而西方国家投资则对低创新能力地区产出的规模及层次影响显著。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宋科  李振  赵琼薇  
区域是技术创新的重要载体,技术进步是区域经济增长的动力源泉。本文选取2004-2016年中国139个城市的235家地方商业银行的非平衡面板数据,研究区域创新能力与地方银行稳定的关系。实征结果显示区域创新能力的增加显著增强地方银行稳定,即区域创新能力每提高1个单位,地方银行稳定性增强约10%;在产权制度和契约制度较强地区的地方银行以及城市商业银行,区域创新能力增加会更加显著地增强地方银行稳定;区域创新能力通过提高存款增速、降低收入多元化和非利息收入对地方银行稳定产生影响。本文丰富了商业银行风险承担行为的研究,为区域创新对微观经济主体影响提供重要补充,也为不同制度环境的作用提供微观层面的新证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