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498)
- 2023(19198)
- 2022(16006)
- 2021(14910)
- 2020(12891)
- 2019(29349)
- 2018(28763)
- 2017(54519)
- 2016(29637)
- 2015(32930)
- 2014(32573)
- 2013(32412)
- 2012(29721)
- 2011(26569)
- 2010(26312)
- 2009(24609)
- 2008(24625)
- 2007(21758)
- 2006(18670)
- 2005(16891)
- 学科
- 济(126028)
- 经济(125894)
- 业(103573)
- 管理(94321)
- 企(91270)
- 企业(91270)
- 方法(60329)
- 数学(49764)
- 数学方法(49212)
- 财(38129)
- 农(36702)
- 业经(35020)
- 中国(32460)
- 务(26513)
- 财务(26467)
- 贸(26422)
- 财务管理(26421)
- 贸易(26413)
- 易(25813)
- 农业(25667)
- 企业财务(25077)
- 制(24778)
- 学(23175)
- 技术(21914)
- 和(20516)
- 理论(20435)
- 地方(20096)
- 银(19549)
- 银行(19492)
- 划(19121)
- 机构
- 学院(427374)
- 大学(424190)
- 济(179212)
- 经济(175960)
- 管理(167671)
- 理学(144818)
- 理学院(143289)
- 研究(142247)
- 管理学(140945)
- 管理学院(140170)
- 中国(111263)
- 京(88765)
- 科学(88595)
- 财(82115)
- 农(79724)
- 所(72452)
- 业大(66505)
- 财经(66175)
- 研究所(66064)
- 中心(65838)
- 农业(63357)
- 江(63141)
- 经(60354)
- 经济学(55252)
- 北京(55196)
- 范(51326)
- 院(50828)
- 师范(50647)
- 经济学院(50070)
- 州(49720)
- 基金
- 项目(288356)
- 科学(227665)
- 基金(213234)
- 研究(202446)
- 家(188651)
- 国家(187085)
- 科学基金(160504)
- 社会(131211)
- 社会科(124657)
- 社会科学(124624)
- 基金项目(112797)
- 省(111917)
- 自然(106503)
- 自然科(104145)
- 自然科学(104111)
- 自然科学基金(102346)
- 划(94429)
- 教育(91962)
- 资助(87812)
- 编号(78625)
- 重点(65141)
- 部(63698)
- 成果(61819)
- 创(61681)
- 发(61586)
- 创新(57231)
- 科研(56685)
- 国家社会(55581)
- 业(55516)
- 教育部(54187)
- 期刊
- 济(191574)
- 经济(191574)
- 研究(116496)
- 中国(77225)
- 农(72155)
- 学报(71376)
- 财(66814)
- 科学(65595)
- 管理(63384)
- 大学(53286)
- 学学(50960)
- 农业(49226)
- 融(37967)
- 金融(37967)
- 技术(36693)
- 财经(33061)
- 教育(32900)
- 业经(32153)
- 经济研究(31215)
- 业(29393)
- 经(28513)
- 问题(25680)
- 贸(23052)
- 技术经济(22597)
- 版(21445)
- 统计(21307)
- 世界(20140)
- 国际(19749)
- 策(19677)
- 商业(19516)
共检索到6221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杜运苏 陈雪雷
在中国出口形势日益严峻的背景下,如何增强企业出口韧性成为重要的课题。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海关贸易数据库的匹配数据,以2008年金融危机为外生冲击,本文将企业出口韧性划分为抵抗力和恢复力两方面,研究上游行业进口中间品对企业出口韧性的影响路径。结果表明:上游行业进口中间品会显著增强下游企业出口韧性,该结论经过一系列检验仍然稳健;从作用机制来看,上游行业进口中间品可以通过出口升级效应和成本降低效应提高企业出口韧性。考虑企业异质性发现,上游行业进口中间品对企业出口韧性的促进作用在抵抗期对中小规模企业、国有企业的影响更显著;在经济抵抗期和恢复调整期,上游行业进口中间品对东部地区企业、加工贸易为主企业的出口韧性的促进作用更显著。此外,通过进一步研究发现,国内上游行业垄断和市场分割会削弱上游行业进口中间品对下游企业出口韧性的提升效果。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席艳乐 胡强
本文在企业异质性理论的框架下,采用中国海关数据库2000~2006年高度细分的进出口数据,从不同的维度出发,全面分析了中间品进口对企业出口绩效的影响。回归结果显示:与不使用进口中间品的企业相比,使用进口中间品的企业具有更大的出口额、更多的出口产品种类及更高的出口持续可能性。而且,伴随着企业使用进口中间品数量和种类的增加,这种影响更加显著。同时,进一步研究显示,企业使用进口中间品质量的提升对其出口产品的质量升级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此外,从中间品的进口来源国看,企业使用从高技术国家进口的中间品对其出口绩效的影响更大。本文的结论在去掉加工贸易样本以及将解释变量滞后一期后依然稳健。这一系列结论对中国制定...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田巍 余淼杰
进口中间品的贸易自由化会怎样影响企业内销与出口的决定?本文使用中国制造企业的生产和贸易数据,发现企业面临的中间品关税的下降显著提高了企业的出口强度,即出口占销售的比例。这主要是因为更低的关税使得企业可以使用更多品种的进口中间品,这一方面提高了企业的利润,降低了企业进入出口市场的门槛,另一方面由于生产出口品的部门能够更有效率地使用进口投入品,其进口成本的下降就促进了生产出口品部门的扩张。我们不仅建立了理论模型解释此现象,同时还运用我国规模以上工业制造业和海关全样本自2000~2006年的海量微观面板数据进行了大量丰富的实证分析。大量的研究结果支持了我们的结论。本文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我国国际...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宏兵 谷均怡 赵春明
本文使用含工具变量的离散时间Cloglog生存分析模型,基于2000—2013年中国海关进出口企业交易信息和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实证检验进口中间品质量对中国企业持续出口的影响。结果表明:进口中间品质量对企业持续出口呈稳健的正向影响,且对内资、大中规模、技术密集型和高行业集中度企业的正向作用较为突出;基于成本加成机制,进一步验证进口中间品质量对企业持续出口的促进作用,发现在出口产品多元化企业表现更甚;此外,利用构建的生存分析模型识别出口产品范围调整的作用机理,以期为中国对外贸易"优进优出"的转型升级提供经验支撑。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刘灿雷 王永进
立足于中国目前"上游行业行政垄断,下游行业市场竞争"的现实背景,文章利用1998-2013年的微观企业数据,首先从垂直生产供应链视角就上游行政管制现象进行了行业界定。在此基础上,根据行业间投入产出关系测算出上游行政管制程度,并进一步考察其对中国制造业企业出口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1998-2007年上游行政管制程度呈现出明显的下降态势,并对中国制造业企业的出口市场进入和出口规模扩张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在2007-2013年间,上游行政管制程度却发生了扭转并逐年强化,明显抑制了中国制造业企业出口行为的提升。进一步的异质性检验发现,上游行政管制程度对制造业企业出口行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民营企业、一般贸易企业、高竞争行业以及东部沿海地区中。由此可知,继续推进上游行政管制行业的市场化改革,降低其在行业间投入产出中的管制程度,对于继续释放出口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具有重要的政策含义。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刘海洋 林令涛 李倩婷
研究目标:探究中间品进口对企业生存时间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方法:基于中国工业企业和海关贸易的综合数据,通过倾向得分匹配方法 (PSM)降低样本选择性偏误,采用生存分析模型进行研究。研究发现:进口中间品对延长企业生存时间具有显著促进作用;这种促进作用对混合加工贸易的提升效果尤其明显。同时随着使用强度的增加,进口中间品对企业风险的降低作用增强;中间品的技术水平越高,对企业生存概率的改善作用越大;但这些作用的发挥需要满足一定的时间门槛。研究创新:与先前文献侧重强调出口的巨大作用不同,本文研究并论证了进口的积
关键词:
中间品 进口 生存分析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李秀芳 施炳展
本文主要从中间品进口多元化的角度入手,分析中国出口产品质量的决定因素和提升机制。理论上,进口中间品多元化可以通过边际成本、固定成本等渠道影响出口产品质量,并受限于企业自身的吸收能力。实证方面利用中国海关数据库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匹配进行计量分析。结果表明:中国企业进口中间品多元化水平呈现下降趋势;从所有制分布看,国有企业进口中间品多元化水平最高,私营企业最低,外资企业居中;平均看,进口中间品多元化提升了中国企业出口产品质量;但这一提升作用仅限于外资企业、源自OECD国家的中间品和2004-2006年样本;对于本土企业、源自发展中国家的进口中间品和2000-2003年样本并不显著,可能的解释在于...
关键词:
中间品 进口 多元化 产品质量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丁一兵 宋畅
本文利用2000—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中国海关数据库的匹配数据,测算了进出口企业中间品进口转换行为和进口中间品要素密度变化特征,并考察了进口中间品转换对企业出口转型升级的作用和影响机制。研究发现,进口中间品转换及其引致的中间品要素密度变化总体上有助于企业出口升级。分样本的估计结果表明,一般贸易企业、外资企业和中小型企业能够通过调整进口中间品的种类和要素密度提升出口产品竞争力。此外,企业中间品进口转换带来的产品创新效应和转型能力提升效应是中间品进口转换对企业出口转型升级的可能的影响渠道。本文从企业进口产品动态角度为中间品进口对中国企业出口升级的影响提供了经验证据,为推动贸易结构转型和提升中国企业出口竞争力提供有益参考。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林令涛 刘海洋 逯宇铎
本文在异质企业贸易理论模型中引入企业和进口中间品的技术构建企业依据技术水平进口中间品的生产决策模型,证明了进口中间品与企业的技术匹配程度是影响进口中间品提升企业出口能力的重要因素,进而利用2000—2009年中国工业企业和海关进出口贸易的匹配数据进行了检验。通过引入不同技术类型中间品,并结合企业技术水平的研究表明:进口中间品能够提升企业出口能力,并且与进口中间品技术匹配程度越高的企业,通过进口中间品对企业出口能力的提升作用也越高。然而,由于中国企业因所处发展阶段受到自身技术的限制,整体上,进口中、低技术中间品对企业出口能力的提升作用更高,而高技术中间品对企业出口能力的提升较低。因此,中国企业进口不应当盲目追求高技术,而应当注重技术匹配程度。本文的研究为深化中间品贸易改革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对强化企业技术升级、培育企业出口竞争新优势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
关键词:
进口中间品 技术匹配 出口能力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马述忠 吴国杰
本文首先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进行了测算,并进一步分析了是否进口中间品,以及不同贸易类型的中间品进口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中间品进口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一般贸易中间品进口不具有促进作用,与来料加工中间品进口相比,进料加工中间品进口促进作用更加显著和稳健;随着产品质量的提升,一般贸易中间品进口的抑制效应减弱,来料加工中间品进口的促进作用增强,进料加工中间品的影响呈"U"形关系。
关键词:
中间品 贸易类型 出口产品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程虹 马娟霞 罗连发
国际贸易中发展中国家的企业进口发达国家的中间品是提高产品附加值的一条重要路径。本文利用"中国企业—劳动力匹配调查"(CEES)数据,就不同类型的企业进口中间品的自我选择效应进行研究。实证结果表明:进口中间品的自我选择效应在不同类型的企业中具有差异性;分不同所有制来看,自我选择效应仅在外资企业中存在,内资企业中并不存在;分不同贸易类型来看,加工贸易企业中不存在自我选择效应,而在非加工贸易企业中自我选择效应非常显著。
关键词:
中间品 进口 自我选择效应 全要素生产率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程凯 杨逢珉
随着中国成为《贸易便利化协定》接受国,贸易便利化正成为推动中国企业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基于此,文章从进口中间品视角构建了贸易便利化对企业出口持续时间影响的理论分析框架,在此基础上利用2007~2013年中国制造业企业数据实证检验了理论分析的合理性。结果表明:贸易便利化对企业出口持续时间总体表现为延长作用,且该效应通过了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其机制主要是通过降低进口中间品价格以及提高进口中间品种类来实现的。进一步异质性分析发现,贸易便利化对东部地区企业出口持续时间的延长作用小于中部地区企业,而中部地区企业又小于西部地区企业;同时贸易便利化对企业核心品出口持续时间的延长作用大于企业非核心品。
关键词:
贸易便利化 进口中间品 企业出口持续时间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沈国兵 于欢
与大规模中间品进口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企业出口产品质量仍然较低。文章使用中国工业企业和海关数据库匹配的数据,揭示出中间品和资本品进口对中国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1)从总的样本来看,中间品进口对中国企业出口产品质量产生促进效应,而资本品进口产生抑制效应,二者调节不利于中国企业出口产品质量提升。(2)区分产品差异化后发现,同质中间品进口促进效应更大,且同质中间品与异质资本品进口交互存在显著的负面调节效应。(3)区分企业所有制后发现,中间品进口对民营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促进效应最强,而资本品进口对民营企业的抑制效应最强,且中间品与资本品进口交互对三类企业都产生负面调节效应。正是中间品和资本品进口结构失衡对中国企业出口产品质量产生负面调节效应,才导致中国在大规模进口中间品的同时却出现中国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处于低位现象。据此,在强调中间品进口促进效应的同时,需要区别重视、克服其通过资本品进口产生的不利调节效应。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耿伟 廖显春
企业进口中间品多样化是发展中国家企业实现技术进步、追赶国际技术前沿的有效途径,也是新贸易理论框架下进口贸易利益的来源之一;但在国内要素价格负向扭曲条件下,生产要素与中间品相对价格变小,从而导致包括进口中间品在内的中间品投入种类减小。基于上述判断,本文以中国数据为例,实证研究企业要素价格负向扭曲对其进口中间品多样化的影响,从而为分析市场扭曲与贸易利益的关系提供一个经验事实。本文认为:中国要素价格扭曲呈现递增趋势,企业中间品进口多样化呈现递减趋势;要素价格扭曲降低了企业进口中间品多样化水平,这一降低作用对于外资企业、私营企业、东部地区和一般贸易更明显;而且劳动力要素价格负向扭曲的影响大于资本价格负...
关键词:
扭曲 中间品 多样化 贸易利益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纪月清 程圆圆 张兵兵
首先通过构建的理论分析框架对进口中间品、技术溢出与企业出口产品创新的作用机制进行了深入解析;然后,基于匹配的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海关数据库,从微观企业视角,对进口中间品通过技术溢出效应影响企业出口产品创新的内在机理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发现:全样本而言,进口中间品的水平和垂直技术溢出效应均会对企业出口产品创新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分类来看,进口中间品的技术溢出对不同贸易模式及不同所有权性质企业出口产品创新的影响具有异质性;进口中间品的水平技术溢出有利于一般贸易模式下企业出口产品创新能力的提升,但不利于进料加工贸易型企业;垂直技术溢出则有利于一般贸易、来料加工装配贸易和进料加工贸易模式下企业出口产品创新能力的提升,但不利于其他贸易型企业;进口中间品的水平和垂直技术溢出对私营和国有企业出口产品创新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此外,水平技术溢出还有利于中外合资企业出口产品创新能力的提升;垂直技术溢出效应对外商独资企业和中外合资企业的影响则为一正一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