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874)
- 2023(10450)
- 2022(8739)
- 2021(7822)
- 2020(6763)
- 2019(15204)
- 2018(15287)
- 2017(29078)
- 2016(15494)
- 2015(17188)
- 2014(17153)
- 2013(16993)
- 2012(15331)
- 2011(13669)
- 2010(13968)
- 2009(13719)
- 2008(13952)
- 2007(12564)
- 2006(11433)
- 2005(10778)
- 学科
- 业(80890)
- 企(75630)
- 企业(75630)
- 管理(70071)
- 济(67231)
- 经济(67114)
- 业经(28189)
- 财(27129)
- 方法(26611)
- 农(23692)
- 务(20567)
- 财务(20548)
- 财务管理(20526)
- 制(20120)
- 企业财务(19456)
- 农业(17418)
- 数学(17374)
- 数学方法(17257)
- 技术(16439)
- 划(16018)
- 中国(15018)
- 体(14941)
- 环境(14364)
- 策(14214)
- 理论(13903)
- 和(13669)
- 体制(13001)
- 企业经济(12258)
- 经营(11956)
- 贸(11163)
- 机构
- 学院(230490)
- 大学(223890)
- 济(95997)
- 管理(95848)
- 经济(93944)
- 理学(81259)
- 理学院(80534)
- 管理学(79696)
- 管理学院(79252)
- 研究(68791)
- 中国(57035)
- 财(49917)
- 京(46442)
- 科学(39194)
- 财经(38408)
- 江(37309)
- 农(34882)
- 经(34590)
- 所(33343)
- 中心(32276)
- 研究所(29334)
- 业大(29295)
- 州(29214)
- 北京(28998)
- 经济学(28030)
- 财经大学(27933)
- 商学(27524)
- 商学院(27272)
- 范(26958)
- 农业(26882)
- 基金
- 项目(144493)
- 科学(116366)
- 研究(110075)
- 基金(106582)
- 家(90183)
- 国家(89321)
- 科学基金(79730)
- 社会(72915)
- 社会科(69070)
- 社会科学(69050)
- 省(57973)
- 基金项目(57076)
- 自然(49906)
- 自然科(48699)
- 自然科学(48687)
- 教育(48355)
- 自然科学基金(47919)
- 划(46027)
- 编号(44550)
- 资助(42684)
- 成果(35414)
- 业(34039)
- 制(33890)
- 创(33431)
- 部(31714)
- 重点(31531)
- 发(31234)
- 创新(30242)
- 国家社会(30162)
- 课题(29602)
- 期刊
- 济(118157)
- 经济(118157)
- 研究(65719)
- 中国(46609)
- 财(43516)
- 管理(40585)
- 农(33815)
- 科学(28806)
- 学报(27140)
- 农业(23046)
- 大学(22133)
- 融(22126)
- 金融(22126)
- 业经(22090)
- 学学(20918)
- 技术(20624)
- 财经(19522)
- 教育(17871)
- 经济研究(16954)
- 经(16869)
- 问题(15093)
- 业(13990)
- 财会(13202)
- 技术经济(12754)
- 刊(12308)
- 现代(12021)
- 贸(11665)
- 商业(11621)
- 会计(11479)
- 图书(11365)
共检索到3554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吕越 陈泳昌
推动开放发展和绿色发展是贯穿“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培育形成国际竞争新优势的重要发展理念。本文通过整合1998—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及中国工业企业污染排放数据库获得了高度细化的微观企业数据,再将其与基于《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和投入产出表构建的上游服务业开放指标进一步合并,实证研究了我国上游服务业开放对企业污染的影响效应及内在机制。研究发现,首先,服务业开放会显著降低企业污染水平,这一结论在多重稳健性检验及内生性处理后依然显著成立;其次,服务业开放主要通过降低投入中的能源依赖和推动生产中的技术进步两个方面来改善企业环境绩效;最后,能源消耗水平、服务依赖度更高的企业以及技术密集型行业内企业更能依托服务业开放发挥环境改善效应。本文研究结论揭示了我国扩大服务业开放进程中的生态环境效应,为进一步推动开放发展战略与绿色发展新理念的耦合与兼容提供了有益的经验证据和政策启示。
关键词:
服务业开放 制造业企业 环境污染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吕越 陈泳昌 邓利静
文章通过整合2000—2009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与产品产量数据库,形成高度细化的微观企业数据,再将其与基于《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和投入产出表测算的上游服务业开放指标进行合并,形成了可用于实证分析我国上游服务业开放如何影响企业产品多样性的研究数据。文章的主要结论如下:首先,上游服务业开放显著促进了企业产品多样性的提高,且这一结果在多重稳健性检验后依旧显著成立;其次,机制分析表明,上游服务业开放通过推动制造业上游服务市场的规模扩大、质量提升以及成本节约提升了企业产品多样性。此外,异质性分析显示,基于服务依赖度的视角,依赖度更高的企业更能充分发挥服务市场开放带来的产品多样性提升效应;基于制造业与服务业的共同集聚视角,共同集聚水平更高的地区即制造业与服务业耦合衔接更加紧密的地区,服务业开放带来的产品多样性提升效应更加突出。最后,进一步的拓展性分析揭示,从产品动态来看,服务业开放不仅从总量意义上提升了企业产品多样性,还显著加快了企业包括新产品进入和旧产品淘汰两方面的产品转换;从企业动态及行业维度来看,服务业开放在吸引企业进入的同时还会减缓企业退出。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郭然 原毅军
本文利用STIRPAT随机模型,以产业集聚的环境外部性为切入点,基于2008—2015年省级面板数据从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和制造业集聚两个方面检验产业集聚对环境污染的影响。实证研究表明:总体而言,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环境污染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而制造业集聚对环境污染产生倒"U"形影响效应,即当制造业集聚未达到"门槛值"之前,制造业集聚水平的提高加剧了环境污染,而一旦集聚水平超过"门槛值",制造业集聚的环境正外部性才能够显现。此外,通过对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制造业集聚的关联效应对环境污染影响的检验发现,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在倒"U"形曲线"门槛值"位置上起到了关键作用;我国绝大部分省份位于倒"U"形曲线的左侧,制造业集聚水平尚未跨越"门槛值"而发挥环境正外部性。本文进一步将全国样本分为东部、中部、西部省份,检验了产业集聚对环境污染影响的地区及行业异质性。其中,相比于中西部省份,东部省份制造业集聚表现出更为显著加剧环境污染的作用;高端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在东部省份表现出对环境污染更显著的抑制作用,而低端生产性服务业在中、西部省份抑制作用更显著。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 制造业集聚 环境污染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曹杰 林云
选取2005~2012年我国制造业省级面板数据,从产业层面探讨我国制造业集聚与环境污染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控制了产业规模、外商直接投资、能源消耗、科技投入、环境规制等条件下,制造业集聚与环境污染之间呈倒"N"型关系,并且目前我国制造业集聚水平以中低集聚度为主,处于倒"N"型曲线的两个转折点之间。据此,提出了进一步提升制造业集聚水平以降低环境污染水平的政策建议,最终实现经济增长和保护环境的双赢。
关键词:
制造业集聚 环境污染 EG指数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陈玉桥 张陶然
本文基于不完全契约理论和Antweiler et al.(2001)的研究框架,构建企业排污的一般模型,采用"差异中差异"的估计方法,结合我国省际制造业细分行业数据,考察契约制度对环境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地区契约制度是影响环境质量的重要因素,在契约制度较为完善的地区,企业倾向于投入"减排专用资本"进行污染减排活动,进而改善环境质量。但这种积极作用在契约密集度较高的行业并没有得到进一步强化,利用行业本身的污染强度属性则可以解释这一"反常"的结果。在控制人均资本存量、人力资本、外商直接投资和对外贸易等因素后,研究结论依然稳健。
关键词:
契约制度 企业排污 不完全契约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唐荣 顾乃华
基于产业价值链视角,将262个地级市作为企业选择空间,运用负二项回归检验上游服务业发展对制造企业选址的影响,并考察制度环境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来自上游企业的服务供给成为新企业向"中心"地区靠拢的驱动力;上游服务业发展所引发的知识溢出与经济集聚对工业企业选址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制度环境能够增强上游服务业对工业企业选址的影响。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李飚 蔡宏波
本文基于产业关联性视角,理论阐释并实证检验了服务业开放对本国制造业就业总量和就业结构变动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服务业开放显著增加了制造业就业总量,但随着服务业开放程度的提升,其对制造业的就业创造效应逐渐降低;服务业开放加剧了制造业企业就业两极化特征,即制造业高技能企业和低技能企业就业增加,中等技能企业就业减少,加剧了非贸易型企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企业的就业两极化特征;服务业开放对出口型企业、国有企业和中西部地区企业的就业创造效应更为明显;服务业开放主要通过生产率机制和成本机制促进制造业企业就业,并加剧制造业企业就业两极化特征。
关键词:
服务业开放 制造业 就业变动 就业结构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苏二豆 薛军
本文利用历年《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和中国工业企业数据考察了我国上游服务业外资开放对下游制造业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服务业外资开放显著促进了下游制造业企业创新水平提升,并且在考虑内生性及使用替换变量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仍然成立;基于企业、行业和地区层面的异质性分析发现,这一促进作用主要集中在民营企业、新生企业、接近国际技术前沿行业和高市场化水平地区的企业中;从影响机制来看,服务业外资开放有效降低了下游制造业企业的生产和交易成本,从而促使企业进行研发创新,同时也会吸引更多下游企业进入市场,通过竞争效应引致企业创新。
关键词:
服务业 外资开放 制造业创新 市场竞争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郭娟娟 许家云 杨俊
本文基于2000—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中国工业企业污染排放数据库和世界投入产出表匹配数据,考察制造业服务化对企业污染排放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制造业服务化显著降低了中国企业污染排放强度,且不同分组样本对应的检验结果存在异质性。影响渠道检验表明,制造业服务化一方面通过增加企业减排设备投资和提高企业污染处理能力产生污染减排效应从而减少企业污染排放强度,另一方面则通过有偏技术进步对企业排放行为产生影响。最后,优化国内制度环境和提高服务业开放强度是发挥制造业服务化环境效应的重要战略。本文对实现制造业强国建设与污染防治双赢局面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作用。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叶云岭 吴传清 周西一敏
基于2009~2018年长江经济带10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采用区位商指数测度制造业集聚水平,从大气环境、水环境、能源消耗3个维度选取指标构建环境污染指数;在厘清制造业集聚的环境效应形成机理的基础上,构建基准回归模型、门槛回归模型实证检验长江经济带制造业集聚对环境污染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1)2009~2018年长江经济带下游地区制造业集聚水平最高,中游地区次之,上游地区最低。(2)长江经济带环境污染水平整体呈下降趋势,且下游地区城市环境污染改善速度高于中上游地区。(3)长江经济带整体及中下游地区制造业集聚与环境污染表现出先促增、后抑制、再加剧的“N”型曲线关系,而上游地区制造业集聚仍处于加剧污染的阶段。为促进长江经济带制造业绿色发展,应统筹兼顾长江经济带制造业集聚与生态环境的良性互动关系,因地制宜推动制造业差异化发展,实施更严格的环境规制标准,提升制造业绿色技术创新水平,加强绿色制造体系建设。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曹执令 杨婧
以我国制造业及其分行业为研究对象,选取了6类环境污染指标,分别从高度污染、中度污染、低度污染的静态角度和高增长、低增长、负增长的动态角度分析了环境污染水平的变化趋势,实证结果表明,工业废水、SO2、CO2和工业固体废弃物排放量总量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工业烟尘和工业粉尘排放量波动幅度则较大;而从行业分类来看,高度污染多为资本密集型行业,低度污染多为技术密集型行业。
关键词:
制造业 环境污染 变化趋势 中国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毛其淋 谢汇丰
能否有效化解产能过剩事关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社会稳定,在新发展格局下探究如何提升产能利用率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以我国服务业外资参股的政策调整为准自然实验,采用倍差法系统考察了服务业开放对企业产能利用率的影响及其传导途径。研究发现,服务业开放显著促进了企业产能利用率提升。机制分析结果表明,服务业开放通过提高生产率、促进出口扩张和减少非效率投资途径提升企业产能利用率。服务业开放的产能利用率提升效应对于民营企业、一般贸易企业、高行业资本密集度企业和低融资约束企业而言更大。此外,本文还考察了服务业开放对企业贸易模式和贸易方式转变的影响,发现服务业开放有助于推动出口企业从间接出口模式向直接出口模式转变,以及从非一般贸易(纯加工贸易、混合贸易)方式向一般贸易方式转变,并通过贸易模式和贸易方式的转变进一步提高了企业产能利用率。本文有助于加深对我国制造业企业产能利用率变化驱动因素的理解,为我国通过服务业市场开放化解产能过剩困境提供可行思路。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李方静
采用中国制造业企业的生产数据、服务业FDI以及对外直接投资数据,深入考察了服务业开放对制造业企业加成率的影响以及机制。研究发现:服务业开放对制造业企业加成率存在显著正向提升作用,且服务业走出去对企业加成率的提升作用更大。在细分行业上,租赁和商务服务,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服务,信息通信服务走出去对制造业企业加成率的影响较大,而批发零售服务、金融服务、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引进来的影响较大。机制检验结果则表明,服务业开放通过促进企业新产品创新和提升企业生产率两种渠道影响企业加成率。
关键词:
服务业开放 企业加成率 创新效应 生产率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黄庆波 赵忠秀
在世界制造业发展和转移的过程中,常伴随着环境资源的枯竭和环境污染加剧。迄今为止,世界上典型的工业化国家都未能避免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道路,进行FDI和外包是跨国公司进行制造业转移的两种基本方式。我国承接制造业产业转移与中国大气污染具有长期稳定关系。从制造业内部来看,大气污染主要来自黑色金属冶炼业。
关键词:
制造业 环境 污染 协整 格兰杰因果关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