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556)
- 2023(13309)
- 2022(11680)
- 2021(11061)
- 2020(9280)
- 2019(21179)
- 2018(21005)
- 2017(41036)
- 2016(21991)
- 2015(24292)
- 2014(23759)
- 2013(23480)
- 2012(21399)
- 2011(19137)
- 2010(19105)
- 2009(17436)
- 2008(17027)
- 2007(15060)
- 2006(13184)
- 2005(11489)
- 学科
- 济(85948)
- 经济(85863)
- 管理(67334)
- 业(65383)
- 企(56878)
- 企业(56878)
- 方法(40384)
- 数学(33828)
- 数学方法(33482)
- 中国(22400)
- 财(21809)
- 农(21691)
- 业经(20337)
- 技术(19131)
- 学(18230)
- 地方(17315)
- 制(16696)
- 理论(16085)
- 贸(15246)
- 贸易(15232)
- 易(14750)
- 务(14549)
- 财务(14490)
- 财务管理(14470)
- 农业(14288)
- 企业财务(13816)
- 银(13733)
- 银行(13692)
- 和(13651)
- 融(13618)
- 机构
- 大学(306897)
- 学院(305822)
- 管理(127263)
- 济(121412)
- 经济(118735)
- 理学(110441)
- 理学院(109244)
- 管理学(107543)
- 管理学院(106971)
- 研究(99156)
- 中国(74664)
- 京(65176)
- 科学(60726)
- 财(55645)
- 所(48337)
- 财经(45043)
- 中心(44778)
- 江(44059)
- 农(43957)
- 研究所(43953)
- 业大(43554)
- 北京(41420)
- 经(40955)
- 范(40540)
- 师范(40163)
- 院(36370)
- 州(36103)
- 经济学(35642)
- 农业(34178)
- 商学(33931)
- 基金
- 项目(210635)
- 科学(167202)
- 研究(155141)
- 基金(153723)
- 家(133025)
- 国家(131903)
- 科学基金(114999)
- 社会(98172)
- 社会科(93131)
- 社会科学(93106)
- 基金项目(82754)
- 省(82568)
- 自然(75378)
- 自然科(73678)
- 自然科学(73658)
- 自然科学基金(72383)
- 教育(70812)
- 划(68788)
- 资助(62868)
- 编号(62547)
- 成果(49677)
- 创(47602)
- 重点(46389)
- 部(46124)
- 发(44664)
- 创新(43641)
- 课题(42837)
- 教育部(39956)
- 科研(39789)
- 国家社会(39729)
- 期刊
- 济(133724)
- 经济(133724)
- 研究(90437)
- 中国(57138)
- 管理(48300)
- 学报(45152)
- 科学(43656)
- 财(41448)
- 农(38797)
- 大学(34570)
- 教育(34107)
- 学学(32444)
- 农业(27137)
- 融(27035)
- 金融(27035)
- 技术(26283)
- 业经(22696)
- 财经(22033)
- 经济研究(21181)
- 经(18830)
- 问题(16891)
- 科技(16469)
- 图书(15871)
- 理论(15706)
- 技术经济(15653)
- 商业(14657)
- 业(14392)
- 实践(14365)
- 践(14365)
- 现代(13857)
共检索到4435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郭红珍 黄文杰 张荣乾
本文首先揭示了基于上游完全竞争时,下游厂商创新者会将小规模创新技术实施固定费用特许;其次基于上游原料供应商具有重要市场势力以及下游同质产品Cournot产量竞争结构的假设,对上游的进入决策、原料供应决策与下游厂商创新者的固定费用特许决策之间的博弈互动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只要上游独占垄断的市场结构不受下游特许行为的影响,下游就不存在特许激励;当下游特许能改变上游市场结构增强上游竞争时,在一定的创新规模范围内,下游将产生特许激励,从社会福利的角度看,增进下游的特许激励是有益的。本研究对于厂商创新者确定特许决策以及政府制定产业政策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
市场势力 特许 上下游产业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谭静 张伟
依托产业链实现创新资源配置和创新能力提升是推动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途径。现有对市场结构与企业创新关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产业内竞争,而产业链垂直关系下的市场结构对企业从生产到商业化变现的创新过程的影响有待深入探讨。利用工业企业数据库匹配企业专利数据库,实证研究上游垄断型市场结构对下游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结果显示:(1)垄断型市场结构对下游企业技术创新存在净促进作用,包括增加生产技术创新即专利申请,及商业化变现阶段创新即新产品产值。(2)从正负两方面解释上游垄断对下游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一是负向来看,上游垄断通过提高下游企业中间品投入成本、增强融资约束,制约下游企业创新。二是正向来看,倒逼机制推动下游企业创新,具体包括强化优胜劣汰机制,倒逼企业通过创新提高生存能力;强化企业创新利润机制,增强企业创新激励。(3)异质性分析发现,上游技术垄断增强下游企业技术创新,而上游行政垄断则显著抑制下游企业技术创新。由此得到打破上游行政垄断,用市场化手段解决上游技术垄断;对下游中小企业创新发展提供政策支持;为下游企业融资约束解困等三方面政策启示。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闫庆友 张立顺
在原料供应厂商占据垄断地位的假设下,通过对比下游创新厂商提成特许前后的收益,对下游创新厂商的特许策略选择和创新激励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当技术创新规模较小时,下游创新厂商进行技术创新的激励增大,会对下游其他无创新的厂商进行技术特许;当技术创新规模较大时,下游创新厂商则不会进行技术特许。
关键词:
垄断 创新激励 提成许可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刘贯春 戴静 毛海欧 叶永卫
立足于纵向产业链视角,本文系统考察下游竞争如何影响上游企业的创新绩效。理论框架表明,给定创新活动能够降低上游企业的单位产品生产成本,下游竞争引致的中间品需求规模增加将提升上游企业创新活动的边际收益,由此形成创新激励效应。随后,本文借助中国加入WTO这一准自然实验,结合分行业进口关税下降幅度和投入产出表对工业行业的下游竞争冲击程度进行测算,进而利用双重差分方法进行因果识别。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及其配套专利数据库的计量结果显示,下游竞争显著提升了上游企业的创新绩效,而且该效应在行业竞争小、前期研发基础强和融资约束弱的上游企业更为凸显。进一步,下游部门的企业数量、行业竞争程度和中间品消耗量显著增加,证实了进口关税下降通过激发市场活力强化了下游竞争并扩大了上游企业的产品市场规模。本文强调,进口关税下降引致的下游竞争会通过纵向产业链激励上游企业创新,这不仅证实了对外开放有助于强化中国超大规模经济体的优势,而且为营造公平市场竞争环境以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了有益参考。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郭树龙 葛健 刘玉斌
中国工业部门下游市场正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深入而基本实现了自由竞争,但上游原材料市场或中间产品市场垄断依然明显,这势必会通过中间品投入影响到下游企业创新。考虑到下游企业可通过进口中间品来缓解上游垄断带来的成本上升压力。把下游企业进口、上游企业市场垄断和下游企业创新纳入统一的分析框架中,利用中国工业企业微观数据,系统研究上游垄断对下游企业创新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显示:上游垄断抑制了下游企业创新;基于中介效应模型的影响机制检验发现,上游垄断主要通过控制原材料或者中间投入品价格,进而抬高下游企业经营成本,降低企业创新能力;特别是,上游垄断显著抑制了小企业创新,而对大中型企业创新的抑制效应并不显著,上游垄断对国有企业创新的抑制作用微弱,对外资企业创新也无影响,却显著阻碍了民营企业创新;此外,企业可以通过进口缓解国内中间品价格上涨给创新带来的不利影响。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何诚颖 袁野
西方投资银行业经过上百年的发展,出现了一批超级大公司。这些公司资本实力雄厚,资产规模庞大,堪称投资银行业的“航空母舰”,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资本结构中固定收益产品的设计和创新。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伍红 郑家兴 王乔
为加快"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变,提升制造业创新水平,我国自2014年起对高端制造业实施了固定资产加速折旧的税收优惠。本文运用倾向得分匹配(PSM)选取了2014~2018年A股466家高端制造业上市公司,考察了该政策对企业创新投入带来的激励效果。研究表明,固定资产加速折旧的税收优惠对高端制造业企业的创新财力投入存在正向激励效应,但对其创新人力投入的激励效果不明显。兼顾厂商特征的分组研究发现,国有企业、大中型企业及高新技术企业创新投入的激励效果显著,私营企业、小型企业和非高新技术企业激励效果偏弱。为此,应进一步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建立税收优惠长效机制;加大对创新人才的支持力度,完善多维度税收优惠政策体系;降低享受税收优惠政策门槛,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
关键词:
固定资产 加速折旧 高端制造业 创新投入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孙庆瑞 戴立洪 欧阳刚
只有更好地服务客户,才能更好地赢利,因而近代固定收益产品创新主要是投资银行根据客户的不同需求费尽心思设计出来的。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张赞 姜英伟
买方势力对上游厂商创新的影响研究,近年来引起了学者的广泛关注。文章利用2008-2016年中国9个行业共247家上市企业数据,考察买方势力对上游厂商创新活动的影响。研究发现:买方势力对上游厂商技术创新的影响与卖方势力相关,卖方势力显著正向调节买方势力与厂商创新的关系。平均而言,买方势力对厂商的技术创新有显著正向影响。这一结论在调试样本、更换变量后仍然成立。进一步研究发现:买方势力对上游厂商技术创新的影响因厂商初始创新水平、所在城市发展水平、自身规模的不同而有所差异,表现为初始创新水平越高、城市发展水平越高、规模越小,买方势力对上游厂商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越显著。
关键词:
买方势力 卖方势力 技术创新 调节作用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曹兴 秦耀华
基于经理的努力水平和风险规避程度是基金经理费设计的关键因素,构建固定费率结构下基金经理努力及风险选择的模型,结合我国基金样本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管理费与基金业绩无显著正相关性,且低业绩的基金体现出较高的管理费率;管理费与基金风险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关键词:
管理费 激励基金业绩 基金风险
[期刊] 改革
[作者]
邱冬阳 彭青青 赵盼
根据拓展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构建用固定资产投资板块结构来测度创新驱动发展的实证模型,运用2013—2017年全国省级面板数据,探讨在创新驱动背景下我国固定资产投资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表明:2013—2017年固定资产投资依然对经济增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产出弹性系数在逐渐变小;分类别来看,基础设施投资对促进经济增长没有明显作用,但房地产开发投资和制造业投资对我国当期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对比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前后来看,房地产开发投资的产出弹性系数在变小,制造业投资的产出弹性系数在变大。因此,在总量上要保持一定比例的固定资产投资率,结构上要加大制造业投资、控制基础设施投资、保持房地产开发投资稳定。
关键词:
固定资产投资结构 经济增长 创新驱动发展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梁小婉
从高职院校的管理现状和在资产清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入手,引入动态管理和绩效管理新理念,在转变资产管理理念、健全管理制度、完善预算编制体系、加强监管力度、构建信息化体系、提高使用绩效等方面作了详细的论述,并且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对高职院校建立一套完整的资产管理体系、提高资产管理水平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资产清查 高职院校资产管理 固定资产
[期刊] 预测
[作者]
张福利 施建军 刘春林
基于下游产品存在纵向差异,研究了上下游厂商的价格决策问题,主要包括三种渠道权力对下游产品质量和产量、上下游产品价格、消费者剩余和社会福利的影响。研究表明:(1)上游厂商实行了价格歧视,对下游高质量厂商的批发价格大于对下游低质量厂商的批发价格。(2)无论上下游厂商哪一方处于领导地位,都会导致下游厂商提高产品质量和价格,降低产品产量。(3)对上游厂商而言,处于领导地位时利润最高,处于跟随地位时利润最低。对下游厂商也有类似的结论。此外,三种权力结构下都存在高质量优势。(4)无论消费者购买哪种质量的产品,在纵向纳什权力结构下剩余最多,在另两种权力结构下剩余相等。(5)纵向纳什权力结构下社会福利最大,另...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王欣然 陶锋
当前提高企业绿色创新水平要重点关注数字技术创新应用与产业链供应链关联主体的溢出效应。文章基于中国上市公司客户和供应商逐一匹配的供应链条和企业绿色技术与数字技术专利大数据,首次从产业关联的视角考察了下游企业数字化转型影响上游企业绿色创新的微观机理。研究发现,下游企业数字化转型有利于牵引上游企业绿色创新,特别是当上游企业规模较大、具有国有性质、知识存量较为丰富,或其所在行业市场竞争度较高、需求量较大、污染密集度较高时,下游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其绿色创新的牵引作用更为显著。机制分析表明,下游企业数字化转型有利于促进上游企业提高数字技术创新能力和数字技术与绿色技术融合创新能力,进而牵引上游企业绿色创新。进一步分析表明,在下游企业数字化转型后向溢出效应的影响下,上游企业绿色创新活动不仅数量增加而且质量提升;不仅对企业策略性创新产生“挤出效应”,而且对实质性创新产生“杠杆效应”;但在现有阶段,上游企业绿色创新主要还是集中在生产的过程管控和末端治理环节,还未深入到从根本上解决污染问题的源头预防阶段。文章研究结论为数字经济时代建立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和推动数字化绿色化协同发展提供了经验证据和政策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