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839)
- 2023(15880)
- 2022(13606)
- 2021(12710)
- 2020(10749)
- 2019(24765)
- 2018(23987)
- 2017(46152)
- 2016(24977)
- 2015(27990)
- 2014(27391)
- 2013(27527)
- 2012(25155)
- 2011(22829)
- 2010(22408)
- 2009(20592)
- 2008(19959)
- 2007(17053)
- 2006(14833)
- 2005(12883)
- 学科
- 济(103358)
- 经济(103245)
- 管理(68361)
- 业(65048)
- 企(52139)
- 企业(52139)
- 方法(50717)
- 数学(44452)
- 数学方法(44069)
- 中国(28347)
- 农(26899)
- 财(25165)
- 贸(23922)
- 贸易(23914)
- 易(23326)
- 学(21953)
- 业经(21737)
- 地方(18758)
- 农业(18310)
- 制(16889)
- 环境(15922)
- 技术(15343)
- 和(15012)
- 务(14922)
- 理论(14917)
- 财务(14859)
- 财务管理(14832)
- 银(14542)
- 银行(14479)
- 融(14464)
- 机构
- 大学(360566)
- 学院(356330)
- 济(147946)
- 经济(145223)
- 管理(140549)
- 研究(123879)
- 理学(123161)
- 理学院(121756)
- 管理学(119721)
- 管理学院(119092)
- 中国(91609)
- 科学(77914)
- 京(76728)
- 财(64555)
- 农(62646)
- 所(62225)
- 研究所(57462)
- 业大(56673)
- 中心(54771)
- 财经(53355)
- 农业(49766)
- 经(48919)
- 江(48704)
- 北京(48538)
- 范(46133)
- 经济学(45937)
- 师范(45575)
- 院(44701)
- 经济学院(41738)
- 财经大学(40073)
- 基金
- 项目(252322)
- 科学(197863)
- 基金(185937)
- 研究(178045)
- 家(164965)
- 国家(163681)
- 科学基金(139282)
- 社会(114583)
- 社会科(108828)
- 社会科学(108803)
- 基金项目(98888)
- 省(95509)
- 自然(92007)
- 自然科(89882)
- 自然科学(89854)
- 自然科学基金(88297)
- 划(81655)
- 教育(80457)
- 资助(77216)
- 编号(69259)
- 重点(56583)
- 部(56181)
- 成果(54742)
- 发(53525)
- 创(52040)
- 科研(48959)
- 创新(48658)
- 国家社会(48358)
- 教育部(47871)
- 课题(47446)
- 期刊
- 济(151013)
- 经济(151013)
- 研究(102048)
- 学报(63233)
- 中国(61371)
- 科学(56013)
- 农(55747)
- 管理(48432)
- 大学(46965)
- 财(45907)
- 学学(44533)
- 农业(38942)
- 教育(32330)
- 融(27819)
- 金融(27819)
- 技术(26893)
- 经济研究(26036)
- 财经(25797)
- 业经(23932)
- 经(22071)
- 业(20802)
- 问题(20440)
- 贸(19112)
- 科技(17756)
- 图书(16978)
- 版(16950)
- 技术经济(16657)
- 理论(16326)
- 国际(16134)
- 业大(16104)
共检索到5053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文争为 宋敏 王光明
本文从上游行业视角出发,结合企业中间品价格、质量和规模三个维度,构建上游垄断、中间品投入和出口二元边际的理论模型,并利用2000—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海关贸易数据,采用GMM两步法构建计量模型进行实证研究。检验结果表明:上游垄断通过减少企业中间品投入抑制了中国出口二元边际的增长。异质性分析表明:上游垄断对本土企业、资本密集型行业出口二元边际的抑制作用较大,并且这种抑制作用会随着政府补贴规模的增加而增强。
关键词:
上游垄断 中间投入品 集约边际 扩展边际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娜
文章通过对贸易引力模型进行拓展,分析出口贸易的二元边际效应,使用定义法和比例法对我国出口贸易的二元边际效应进行定量测度及实证检验。认为出口贸易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度较大,出口贸易的集约边际效应和广度边际效应随着时间的增加呈递增趋势,但集约边际效应贡献度大于广度边际效应。我国出口贸易的二元边际效应和进口国及我国的经济规模呈正相关关系,和双边贸易成本及双边贸易阻力呈负相关关系。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陈阵 隋岩
本文运用中国海关数据,从多产品企业的微观视角分解了中国出口增长的二元边际,发现融入产品维度和市场维度后,随时间动态变化的扩展边际对出口增长的贡献略高于集约边际,而随截面静态变化的集约边际在中国出口增长中发挥主要作用。运用扩展的引力模型分析二元边际的影响因素发现,贸易成本主要通过扩展边际影响中国的出口增长,其中对中国出口企业数量的影响尤为显著。为此,中国应进一步降低多产品企业的出口成本,以扩展边际的增长提高中国出口企业数量并实现出口的多元化增长。
关键词:
贸易成本 出口增长 二元边际 多产品企业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杜运苏 彭冬冬
本文采用Hummels和Klenow(2005)的分解方法分析发现:2002~2010年中国出口主要沿着集约边际增长,扩展边际贡献非常小,即使在金融危机前后,这一增长模式也没有发生实质性的变化,且集约边际增长的主要来源是数量边际,转变增长模式成为当务之急。利用22个主要贸易伙伴的双边面板数据进一步研究发现:目的地国家市场规模、多边阻力和外商直接投资是影响出口集约边际增长的主要因素,而固定贸易成本是影响扩展边际增长的主要因素。这些结论为当前制定稳定出口增长政策提供了一些重要的经验支持。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钟腾龙 祝树金 段凡
本文从企业、产品和市场维度将出口增长动态分别划分为持续、准退出、成功进入、一次进入、探索进入和转换等六个类型,其中,持续出口企业、产品或市场的增长定义为集约边际,其他五类的净增长归为扩展边际;采用2000-2013年高度细分的海关出口数据,从企业-产品-市场多层面测算出口二元边际,揭示多产品(市场)企业出口增长动态。结果发现:仅考虑企业的进入和退出时,中国出口增长主要依靠集约边际实现,扩展边际的贡献十分有限;在考虑企业内产品和市场进入、退出时,持续企业出口增长仍然主要依靠产品和市场维度集约边际,因此,持续企业的持续产品和持续市场是中国出口增长的主要来源,贡献份额分别为81.1%和73.9%;持续企业存在广泛的产品和市场转换行为,但对出口增长的贡献较小;只有持续企业-成功进入产品出口增长中的市场扩展边际及持续企业-成功进入市场出口增长中的产品扩展边际贡献份额相对较大,分别占48.4%和26.5%;受加入WTO、金融危机影响,企业、产品和市场维度均主要沿集约边际变动。异质性分析结果发现,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外资企业、异质性产品、高收入市场的变动幅度更大。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钱学锋 熊平
本文基于企业异质性贸易理论框架,利用1995—2005年HS-6位数国际贸易数据,客观描述了中国出口增长二元边际结构的特征性事实。文章发现,无论在多边层次还是在双边层次,中国的出口增长主要是沿着集约的边际实现的,扩展的边际占据的比重很小。利用Tobit模型的经验研究进一步发现,经济规模、多边阻力、固定成本、生产率水平、区域经济一体化、中间产品属性等对二元边际并不具备相同的影响机制。特别地,外部冲击对集约的边际构成显著的负面冲击,但对扩展的边际却并不存在负面影响。这些结论不仅为上述解释提供了更为可靠的经验支持,也将为贸易结构改革提供丰富的政策含义。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薛冰 卫平
本文针对中国与54个主要贸易伙伴的HS六位贸易数据,在把贸易成本进行细分并构建解决"多贸易零值"问题的零膨胀负二项回归模型的基础上,研究各细分贸易成本变量对中国出口二元边际的影响,进而研究在发达国家(地区)、发展中国家(地区)和农产品、非农产品的子样本中,贸易成本对二元边际的不同影响。研究表明:经济自由度、共同边界与是否加入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等贸易成本因素对中国出口产品扩展边际和集约边际的影响是正向的;国家距离、是否加入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和清廉程度等贸易成本对其影响是负向的;对不同发
关键词:
贸易成本 二元边际 多贸易零值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张杰 吴润生 杨连星
本文利用2000~2006年的海关数据,从企业出口的扩展和集约边际二元视角来对中国出口增长的动力进行分解与测算。结果发现:首先,中国的出口增长主要是依靠企业出口的集约边际扩张贡献的,而扩展边际对出口增长的贡献相对较弱。加入WTO对中国出口增长的促进效应主要是通过集约边际来实现的,而扩展边际的作用有限且呈现短暂性。其次,集约边际中存活率和深化率的差异是造成我国地区间出口增长差异的重要因素。中国出口关系的持续时间非常短,平均为1.9年,且越是欠发达地区的出口关系的持续时间越是短暂。最后,提升企业出口关系的存活率和深化率是促进欠发达地区出口增长的主要途径。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薛冰 卫平
本文针对中国与54个主要贸易伙伴的HS六位贸易数据,在把贸易成本进行细分并构建解决"多贸易零值"问题的零膨胀负二项回归模型的基础上,研究各细分贸易成本变量对中国出口二元边际的影响,进而研究在发达国家(地区)、发展中国家(地区)和农产品、非农产品的子样本中,贸易成本对二元边际的不同影响。研究表明:经济自由度、共同边界与是否加入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等贸易成本因素对中国出口产品扩展边际和集约边际的影响是正向的;国家距离、是否加入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和清廉程度等贸易成本对其影响是负向的;对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地区)来说,中国对发展中国家(地区)二元边际的提升不受距离和经济自由的限制;就不同的产品类型而言,经济自由度对中国出口农产品集约边际的影响是负向的。
关键词:
贸易成本 二元边际 多贸易零值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杨逢珉 文峰 韦灵慧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和发展,中国与东盟的农产品贸易也日益紧密。本文根据联合国商品贸易数据库HS-92版本的六分位农产品数据,结合企业异质性理论发现,中国农产品出口东盟市场的集约边际小于扩展边际,但集约边际的贡献率高于扩展边际的贡献率。实证结果表明:各变量对集约边际和扩展边际的影响程度不同,贸易成本和进口国相对农业生产率对二元边际的影响均为负,进口国的相对GDP、农业经济规模和金融危机对中国农产品出口东盟市场的集约边际具有正向作用,而对扩展边际具有负向作用。
关键词:
农产品出口 东盟 二元边际 影响因素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万璐 李娟
本文在异质企业模型框架下,从集约边际与扩展边际的二元视角,讨论金融发展(宏、微观)对中国出口增长的影响作用。文章基于Chaney(2005;2008)的理论框架,运用2000—2006中国企业层面按"企业—产品—目的国"加总的HS8位码出口数据,对中国出口增长进行了二元边际度量,通过固定效应、tobit回归等计量方法,在企业层面检验金融发展对出口二元边际的不同影响。回归结果表明,企业出口集约边际和扩展边际均受到金融发展的显著影响,其中,宏观金融发展对集约边际和扩展边际的影响方向一致,微观金融发展(即融资约束)对两个边际的影响方向并不相同。此外,生产率对于二元边际的影响机制也存在差异。
关键词:
贸易二元边际 多产品企业 金融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杜运苏 曾金莲
本文首先利用Hummels和Klenow(2005)分解方法测度了1996-2010年中国出口主要市场的二元边际结构,然后在异质企业理论框架下,运用面板分位数模型考察了金融发展对中国出口增长二元边际的影响。结果显示:集约边际是中国出口增长的主要来源,扩展边际有待提高;金融规模、金融结构、金融效率等三个指标提高均能够促进中国出口二元边际增长,且对扩展边际促进作用更大;随着分位点的提高,三个指标对扩展边际的促进作用处于下降,而对集约边际的影响存在较大差异。这些结论为当前中国通过金融发展稳定出口增长提供了一些重要参考。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项松林
中国出口增长具有以集约边际为主的固化特征。为解释这一原因,本文认为金融市场化改革的相对滞后,给低效率的老产品出口企业提供了外部融资保护,有利于出口增长的集约边际扩张。随着老产品出口企业的国际市场地位逐渐巩固,具有融资约束的潜在出口企业由于缺乏外部融资机会以支付进入国际市场的贸易成本,被迫放弃或减少出口计划,导致中国出口增长的扩展边际不足。进一步使用HS-6位码的贸易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后,本文发现融资约束确实具有促进集约边际扩张、不利于扩展边际增长的作用。然而,经济规模、贸易成本、人民币升值、区域经济一体化、外部冲击、语言的相通性、政治体制等因素影响中国出口贸易结构二元边际调整的机制不完全相同,说...
关键词:
融资约束 二元边际 结构调整 企业异质性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陈婷 向训勇
本文参考Bernard等(2014)的方法对中国多产品出口企业二元边际进行分解,同时利用2000-2006年的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海关数据库的匹配数据测算出了企业层面的实际有效汇率,在考虑企业生产率、融资约束和补贴的基础上研究人民币汇率对中国多产品出口企业二元边际的影响。实证结果发现,人民币汇率变化对中国企业出口值的影响是通过扩展边际和集约边际同时产生作用的,且两者的作用差不多,自变量滞后一期后的结果依旧稳健。此外,当企业所有制性质和所在地区不同时,人民币汇率变动对其出口额的影响渠道和机制存在很大的差异。
关键词:
人民币汇率 多产品企业 二元边际 出口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宗毅君
文章通过6位数HS微观贸易数据,计算了中美两国对世界出口增长的"二元边际";并采用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实证分析了"二元边际"对两国出口竞争优势的影响及贡献。结果表明,"二元边际"对中美两国出口竞争优势的增长均有拉动作用,但对美国竞争优势的贡献要高于中国;其中,源于产品种类创新或新产品创造的"广度边际",是美国出口竞争优势的最主要来源,但不是中国出口竞争优势的主要来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