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014)
2023(16673)
2022(13985)
2021(12868)
2020(11015)
2019(24874)
2018(24449)
2017(47786)
2016(25306)
2015(28369)
2014(27902)
2013(27665)
2012(24980)
2011(22169)
2010(22383)
2009(21217)
2008(20952)
2007(18607)
2006(16164)
2005(14485)
作者
(68942)
(57415)
(57353)
(54573)
(37006)
(27498)
(26046)
(22218)
(21686)
(20504)
(19744)
(19467)
(18346)
(18101)
(17604)
(17560)
(16988)
(16773)
(16641)
(16599)
(14156)
(13940)
(13735)
(13336)
(12905)
(12891)
(12694)
(12544)
(11304)
(11190)
学科
(113563)
经济(113410)
(100468)
管理(91834)
(89412)
企业(89412)
方法(54434)
数学(44183)
数学方法(43727)
(37332)
(33917)
业经(33060)
中国(25708)
(25380)
财务(25330)
财务管理(25282)
(24629)
企业财务(24016)
农业(23549)
(22797)
贸易(22788)
(22245)
技术(20235)
理论(19274)
(18446)
(18296)
地方(18204)
(17921)
(17092)
(17056)
机构
学院(364927)
大学(360618)
(158236)
经济(155443)
管理(151221)
理学(130715)
理学院(129511)
管理学(127781)
管理学院(127072)
研究(111047)
中国(88567)
(76961)
(73341)
科学(61642)
财经(61118)
(55573)
(54497)
中心(52655)
(52476)
(52465)
经济学(48748)
业大(47662)
研究所(46756)
北京(45428)
财经大学(45365)
经济学院(44139)
(43989)
师范(43584)
(42635)
商学(42170)
基金
项目(240491)
科学(194095)
研究(180059)
基金(179722)
(152872)
国家(151539)
科学基金(134632)
社会(119555)
社会科(113609)
社会科学(113585)
基金项目(94835)
(92931)
自然(85277)
自然科(83353)
自然科学(83337)
教育(82967)
自然科学基金(81936)
(76608)
资助(73693)
编号(71391)
成果(56825)
(54969)
重点(52811)
(52569)
(51056)
国家社会(50201)
(49951)
教育部(48654)
创新(48430)
人文(48340)
期刊
(173447)
经济(173447)
研究(105245)
中国(63859)
(63338)
管理(60071)
(48338)
科学(45733)
学报(44360)
大学(36704)
(35347)
金融(35347)
学学(34836)
农业(33324)
技术(33239)
教育(31287)
财经(30922)
业经(30225)
经济研究(27286)
(26540)
问题(23009)
(19940)
(19859)
技术经济(19476)
商业(18114)
财会(17991)
世界(17787)
统计(17355)
国际(17188)
现代(17163)
共检索到5364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吕云龙  吕越  
本文考察了上游垄断对制造业出口比较优势的影响,理论分析表明上游垄断会通过中间品价格和生产率渠道降低制造业行业出口的比较优势。在此基础上,本文采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中国科技统计年鉴》和WIOD数据库的合并数据,以增加值视角测算的行业RCA指数、TC指数和MI指数作为行业出口比较优势的代理变量,实证检验了上游垄断对制造业行业出口比较优势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上游垄断程度的提高会显著降低制造业行业出口的比较优势;在控制了影响比较优势的其他因素和变量的内生性以及测算误差后,实证结论依然稳健。上游垄断会通过中间品价格和生产率渠道影响行业出口的比较优势。此外,政府补贴会加剧上游垄断的负向影响,而下游行业竞争程度的提高会抑制上游垄断对制造业行业出口比较优势的负向影响。因此,推动上游行业的市场化改革、打破上游市场垄断,对于中国构建外贸竞争新优势和供给侧改革具有重要的政策含义。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吕云龙  吕越  
本文考察了上游垄断对制造业出口比较优势的影响,理论分析表明上游垄断会通过中间品价格和生产率渠道降低制造业行业出口的比较优势。在此基础上,本文采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中国科技统计年鉴》和WIOD数据库的合并数据,以增加值视角测算的行业RCA指数、TC指数和MI指数作为行业出口比较优势的代理变量,实证检验了上游垄断对制造业行业出口比较优势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上游垄断程度的提高会显著降低制造业行业出口的比较优势;在控制了影响比较优势的其他因素和变量的内生性以及测算误差后,实证结论依然稳健。上游垄断会通过中间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李胜旗  毛其淋  
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下游最终品市场已基本上实现了充分竞争,但上游行业的垄断程度依然居高不下。本文利用中国制造业微观数据,系统地研究了上游垄断对下游企业出口国内附加值率(DVAR)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上游垄断显著降低了下游企业出口DVAR,其中对一般贸易企业和本土企业出口DVAR的抑制作用明显高于加工贸易企业和外资企业。影响机制检验表明,成本加成下降和研发创新弱化是上游垄断降低下游企业出口DVAR的可能渠道。此外,本文基于中国加入WTO所引发的大范围关税减免这一事实,进一步检验了中间品贸易自由化在上游垄断与下游企业出口DVAR关系中的调节效应,发现中间品贸易自由化有利于缓解上游垄断对下游企业出口DVAR的抑制作用。上述结论意味着,打破制造业上游垄断与进一步推进贸易自由化改革,对于提升中国制造业出口竞争力和提高企业出口国内附加值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李胜旗  毛其淋  
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下游最终品市场已基本上实现了充分竞争,但上游行业的垄断程度依然居高不下。本文利用中国制造业微观数据,系统地研究了上游垄断对下游企业出口国内附加值率(DVAR)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上游垄断显著降低了下游企业出口DVAR,其中对一般贸易企业和本土企业出口DVAR的抑制作用明显高于加工贸易企业和外资企业。影响机制检验表明,成本加成下降和研发创新弱化是上游垄断降低下游企业出口DVAR的可能渠道。此外,本文基于中国加入WTO所引发的大范围关税减免这一事实,进一步检验了中间品贸易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吕越  吕云龙  高媛  
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关键作用对于"新常态"下中国出口贸易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构建了可用于分析中间品市场分割对制造业行业比较优势的影响的理论框架,并采用2000—2009年WIOD数据库和《中国科技统计年鉴》的合并数据,实证检验中间品市场分割对制造业行业比较优势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中间品市场分割会显著降低制造业行业的比较优势,在控制影响比较优势的其他因素和考虑变量的内生性问题及测算误差后,实证结论依然稳健。其次,中间品市场分割对产出波动性较大行业和位于价值链分工下游行业的出口比较优势具有更明显的负向影响。最后,行业上游垄断时会进一步加剧中间品市场分割对出口比较优势的负向效应。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吕越  吕云龙  高媛  
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关键作用对于"新常态"下中国出口贸易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构建了可用于分析中间品市场分割对制造业行业比较优势的影响的理论框架,并采用2000—2009年WIOD数据库和《中国科技统计年鉴》的合并数据,实证检验中间品市场分割对制造业行业比较优势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中间品市场分割会显著降低制造业行业的比较优势,在控制影响比较优势的其他因素和考虑变量的内生性问题及测算误差后,实证结论依然稳健。其次,中间品市场分割对产出波动性较大行业和位于价值链分工下游行业的出口比较优势具有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陆文香  何有良  
本文深入考察了上游垄断对制造业企业出口的影响,发现上游垄断显著降低了中国制造业企业的出口规模。进一步考察上游垄断影响企业出口规模的潜在机制,发现上游垄断显著阻碍了企业生产率的提升、降低了出口概率,此外其对出口产品种类、出口范围、出口数量与价格均产生了明显的降低效应。异质性分析表明,上游垄断显著抑制了民营企业的出口规模扩张,但对国有企业与外资企业的抑制作用较弱;上游垄断对企业出口规模扩张的抑制作用随着加工贸易程度的提升而减弱;上游垄断显著降低了非进口企业的出口规模,但对进口企业的负面影响相对较小。最后,本文还从企业出口持续时间的角度进一步研究了上游垄断与中国制造业企业出口的关系,发现上游垄断显著缩短了企业出口的持续期,并且该效应在不同特征企业中具有明显的差异性。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海鹏  房帅  王文姝  
借助中国制造业外资企业微观数据,本文系统考察上游垄断对中国外资企业供应链本地化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上游垄断显著降低下游外资企业的供应链本地化水平。在考虑指标测量误差、同时期的政策改革效应、样本选择、内生性问题等一系列可能干扰计量回归结果的因素后,这一结论依然成立。从影响机制来看,上游垄断可以通过提高中间品国内外相对价格、减少本土中间品种类、降低中间品质量三个作用渠道阻碍下游外资企业的供应链本地化进程。异质性分析的结果表明,上游垄断会显著降低从事非加工贸易、低契约密集度行业以及中西部地区的外资企业的供应链本地化水平,而对从事加工贸易、高契约密集度行业以及东部地区的外资企业影响不显著。本文的研究结论对中国加快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以及如何更好地利用外资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升级具有较为重要的指导意义。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占丽  戴翔  张为付  
产业上游度越低通常意味着更高的附加值率与更高的价值链分工地位。然而,本文经验研究发现,产业上游度与出口国内增加值率的相关性,在中、美两国分别表现为正负相反的"悖论"现象,而在剔除品质影响后"中美悖论"随之消失。据此,中国在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中与美国的差距,不仅源于不同生产环节和阶段的专业化技术特征差异,还源于相同或相似环节的品质特征差异。因此,实现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促进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重要目标,不仅是指要专业化于更加具有技术内涵的生产环节和阶段,也要提升所从事生产环节和阶段的品质水平,如此才能真正促进中国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吕云龙  吕越  
从产业关联的视角来看,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关键作用不仅体现在下游行业,上游行业的市场化程度也会直接影响一国的贸易利得。本文构建了可用于分析上游垄断影响企业出口国内附加值率的理论框架。在此基础上,结合2000—2006年中国微观企业数据,实证检验了上游垄断对企业出口国内附加值率的影响,并基于2003年国资委成立这一外生冲击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发现,上游垄断程度会显著降低企业出口的国内附加值率。进一步的,上游垄断会通过抑制研发创新、促进中间品进口和抑制投资降低企业出口的国内附加值率。其次,上游垄断对加工贸易企业、资本密集型和价值链分工位于相对上游企业的出口国内附加值率的影响相对较小。最后,值得注意的是上游国有垄断会降低下游民营企业出口的国内附加值率。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林季红  潘竟成  
文章选取德国2002~2012年季度数据,以占德国出口额比重最大的汽车制造业作为典型行业代表,重点分析德国经常项目盈余占GDP百分比与其支柱产业出口竞争力之间的动态关系。实证检验表明:以传统竞争力指标计算的德国支柱产业的出口优势正在逐渐收敛,这无法解释德国十多年来经常项目巨额盈余之谜,而德国完成统一后二十多年间自身产业结构的深刻调整、跨国公司大规模对外水平和垂直FDI、相对稳定的欧元汇率和谨慎的财政政策可能是德国经常项目长期盈余的内在原因。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廖涵  谢靖  范斐  
本文运用投入—产出模型及有关方法,基于出口增加值的视角,对垂直专业化分工和贸易下中国制造业14个部门的比较优势及要素含量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劳动密集型部门的比较优势得到巩固,部分资本、技术密集型部门已具有比较优势,另一些部门的比较劣势得到改善。总体而言,中国制造业各部门资本密集程度正在不断提高,中、高技能劳动时间份额也在逐步增大,这为中国实施《中国制造2025》的战略规划打下了坚实基础。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廖涵  谢靖  
环境规制会对制造业的贸易比较优势产生先抑制再促进的"U"型动态影响;技术引进、人力资本、外资参与均显著地促进了贸易比较优势的提高;自主研发、人均资本和企业规模并未发挥出预期的积极作用;环境规制对贸易比较优势的影响机制在不同的技术创新方式上存在差异,对自主研发主要表现为"抵消效应"和"约束效应",对技术引进则主要表现为"倒逼效应"和"补偿效应"。本文的研究结论为政府协调贸易与环境的关系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廖涵  谢靖  
环境规制会对制造业的贸易比较优势产生先抑制再促进的"U"型动态影响;技术引进、人力资本、外资参与均显著地促进了贸易比较优势的提高;自主研发、人均资本和企业规模并未发挥出预期的积极作用;环境规制对贸易比较优势的影响机制在不同的技术创新方式上存在差异,对自主研发主要表现为"抵消效应"和"约束效应",对技术引进则主要表现为"倒逼效应"和"补偿效应"。本文的研究结论为政府协调贸易与环境的关系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刘瑶  罗婷  
随着金砖国家出口产品在国际市场的份额不断提高,金砖国家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发展也引起了关注。本文选择2012年贸易额排名前50位国家作为样本,基于1997~2013年的各国SITC(Rev.3)三分位的贸易数据,计算了金砖国家产品层面、产业层面和国家层面的出口技术复杂度,并与发达国家进行比较。我们发现,从国家层面上看,得益于FDI的技术溢出效应,金砖国家的国家复杂度指数在样本期间得到了较大的提升,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较大差距;从产业层面上看,金砖国家出口贸易结构有得到优化,但并未摆脱全球价值链的低端环节,在高技术产业的产业复杂度排名靠后;从产品层面上看,金砖国家主要以出口中低附加值产品为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