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052)
2023(14098)
2022(12003)
2021(11091)
2020(9556)
2019(21594)
2018(21342)
2017(41773)
2016(22465)
2015(24980)
2014(24616)
2013(24673)
2012(22173)
2011(19563)
2010(19449)
2009(18226)
2008(18248)
2007(15893)
2006(14165)
2005(12509)
作者
(63534)
(52669)
(52358)
(49692)
(33803)
(25224)
(23693)
(20528)
(19861)
(18823)
(18150)
(17628)
(16756)
(16643)
(16060)
(15930)
(15840)
(15656)
(15088)
(15064)
(13131)
(12763)
(12697)
(12103)
(11822)
(11704)
(11698)
(11660)
(10349)
(10337)
学科
(96897)
经济(96788)
(96560)
(88986)
企业(88986)
管理(83148)
方法(45639)
数学(35522)
数学方法(35198)
业经(31890)
(30858)
(29202)
(24409)
财务(24340)
财务管理(24319)
企业财务(23134)
农业(20843)
中国(20713)
技术(19457)
理论(18358)
(17904)
(17759)
地方(17434)
(16600)
(15816)
贸易(15810)
(15750)
(15525)
(15346)
(14096)
机构
学院(323198)
大学(317566)
管理(138303)
(129246)
经济(126681)
理学(119687)
理学院(118536)
管理学(116914)
管理学院(116327)
研究(97612)
中国(75465)
(67094)
(60267)
科学(59786)
(49433)
财经(48758)
(47663)
(46761)
业大(46204)
(44328)
中心(43952)
研究所(43054)
北京(42145)
(39141)
师范(38822)
农业(38730)
(38245)
商学(37729)
商学院(37354)
经济学(36945)
基金
项目(217537)
科学(173285)
研究(161212)
基金(159457)
(136737)
国家(135518)
科学基金(119683)
社会(102359)
社会科(97146)
社会科学(97123)
(85979)
基金项目(85644)
自然(78562)
自然科(76801)
自然科学(76786)
自然科学基金(75468)
教育(72357)
(70354)
编号(65922)
资助(65510)
成果(50995)
(47659)
(47312)
重点(47086)
(46151)
创新(43726)
课题(43643)
(42955)
项目编号(41480)
人文(41424)
期刊
(144421)
经济(144421)
研究(91380)
管理(54474)
中国(54467)
(49064)
(45641)
学报(44056)
科学(43419)
大学(34055)
学学(32380)
农业(32235)
技术(29507)
教育(29115)
业经(27111)
(26150)
金融(26150)
财经(23642)
经济研究(21832)
(20158)
(18843)
问题(18622)
技术经济(17839)
现代(16270)
商业(16020)
财会(15855)
理论(15434)
科技(15363)
会计(14309)
图书(14261)
共检索到4640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张楠  周宗放  
构建了由一个上游企业与一个下游企业组成的二级供应链,其中上游企业对下游企业实行持股战略。首先给出拉式契约下各节点企业的最优产量与价格决策,研究发现,上游企业在拉式契约下的最优产量与其对下游企业的持股比例无关——仍然低于集中化决策情形下的最优产量;然后设计了基于价格补贴策略的协调机制,并且指出下游企业可以通过该机制在供应链内部任意分配系统利润,进而使得上下游企业的期望利润均得以改善。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张楠  周宗放  
构建了由一个上游企业与一个下游企业组成的二级供应链,其中上游企业对下游企业实行持股战略。首先给出拉式契约下各节点企业的最优产量与价格决策,研究发现,上游企业在拉式契约下的最优产量与其对下游企业的持股比例无关——仍然低于集中化决策情形下的最优产量;然后设计了基于价格补贴策略的协调机制,并且指出下游企业可以通过该机制在供应链内部任意分配系统利润,进而使得上下游企业的期望利润均得以改善。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付红  李良强  
在随机需求环境下,考虑由一个上游企业和一个下游企业构成的分散化供应链,其中下游企业较上游企业强势,并持有上游企业的股份。首先,通过构建并求解由下游企业的采购价格决策和上游企业的产量决策构成的博弈模型,得到了供应链的最优决策。分析发现,分散化供应链中的最优产量随着下游企业对上游企业的持股比例增加而增加,但总是低于集中化供应链中的最优产量。然后,通过引入由价格补贴策略和收益分享策略构成的组合策略设计了协调机制,并指出所设计协调机制可使上下游企业实现双赢。最后,对下游企业的持股策略进行了讨论。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付红  李良强  
考虑由一个上游企业和一个下游企业构成的供应链,其中上游企业的供货是不可靠的。假定下游企业可以通过向上游企业投资提高其供货的可靠性。首先给出了批发价格契约下各节点企业的最优策略。分析发现:下游企业的投资虽然可以降低双重边际效应,但由于投资所导致的供应链系统利润增加的部分不能完全被下游企业拥有,下游企业投资的积极性可能会受影响;随后,通过引入由收益分享策略和成本分担策略构成的组合策略设计了协调机制,并指出该协调机制能使上下游企业实现双赢。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林岩  陈燕  
在汽车生产行业中,生产商是零部件供应商非常重要的知识源,生产商的知识不仅能够对供应商的创新活动产生立即促进作用,还能够通过延迟促进作用提升未来的创新成效。本文旨在讨论这种延迟促进作用的成因,即供应商以往运用生产商知识是通过怎样的中间环节促进其未来的创新?结合知识重组理论和吸收能力理论的分析,找出两条延迟促进作用的通路:提升创造能力,培养对生产商知识的吸收能力。基于专利数据构建计量指标开展实证检验,验证了中间环节的中介作用。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钟胜  
本文通过建立三阶段博弈模型,揭示了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共同参与上游企业R&D投资的利益机制,阐明了供应链上、下游合作投资上游企业R&D将是双赢的策略。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王欣然   陶锋  
当前提高企业绿色创新水平要重点关注数字技术创新应用与产业链供应链关联主体的溢出效应。文章基于中国上市公司客户和供应商逐一匹配的供应链条和企业绿色技术与数字技术专利大数据,首次从产业关联的视角考察了下游企业数字化转型影响上游企业绿色创新的微观机理。研究发现,下游企业数字化转型有利于牵引上游企业绿色创新,特别是当上游企业规模较大、具有国有性质、知识存量较为丰富,或其所在行业市场竞争度较高、需求量较大、污染密集度较高时,下游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其绿色创新的牵引作用更为显著。机制分析表明,下游企业数字化转型有利于促进上游企业提高数字技术创新能力和数字技术与绿色技术融合创新能力,进而牵引上游企业绿色创新。进一步分析表明,在下游企业数字化转型后向溢出效应的影响下,上游企业绿色创新活动不仅数量增加而且质量提升;不仅对企业策略性创新产生“挤出效应”,而且对实质性创新产生“杠杆效应”;但在现有阶段,上游企业绿色创新主要还是集中在生产的过程管控和末端治理环节,还未深入到从根本上解决污染问题的源头预防阶段。文章研究结论为数字经济时代建立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和推动数字化绿色化协同发展提供了经验证据和政策启示。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胡永焕  蔡抒玥  丛厚阳  
在对供应链上游整合相关的国内外研究成果进行综述的基础上,从核心企业的视角提出了供应链上游整合的层次模型。分别从战略层、战术层和基础运作层三个层面,提出了核心企业实现供应链上游整合的相关机制,将物流、信息流、资金流整合贯穿其中,提出了供应链上游整合的新思路,深化了供应链整合理论。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彭水军   李之旭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上游供应链不仅需要专业高效,还应该稳定可控。本文基于嵌入全球价值链企业的上下游关联,研究下游外部需求扩张对中国企业上游供应链布局的影响及其形成机理。研究发现:当嵌入全球价值链企业面临下游外部需求扩张时,企业出于“稳链保供”的动机,会构建更为稳定的上游供应链,且主要表现为中间品进口来源地多元化策略。同时,外需扩张带来创新激励,并通过增加中间品进口产品种类缓解创新的技术约束和成本约束,即“以开放促创新”实现“扩链强链”。此外,当面临外需扩张时,企业全球价值链位置越高,创新激励越强,越倾向于“扩链强链”;而价值链位置越低的企业,“稳链保供”动机越强,且会通过国内价值链对全球价值链的战略替代性进一步降低海外供应链风险。本文从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提高上游供应链稳定性和安全水平、实现价值链升级和完善国内价值链体系等方面提出了政策启示。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李义斌  
本文在系统整理当前文献的基础上,综述主导企业发生转移的双渠道供应链协调相关研究,主要从供应方主导和分销方主导两个方面进行讨论,在指出当前研究热点的同时,对既有研究问题设定的侧重点和研究方法的差异进行了比较。最后,文章分别从分销方主导下的双渠道供应链的定价机制等三个方面,指出了该领域未来的研究方向。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陈位  王杏芬  
通过文献梳理从政府角度总结出扶持中小企业的相关政策,结合供应链管理、核心企业内涵特征及其对供应链的影响等相关研究,构建出供应链核心企业帮扶上下游中小企业的三条路径:针对单一供应链条在核心企业购销模式上提出相关对策;在供应链运营基础上融入金融服务,以核心企业增信为前提构建供应链金融,为中小企业助力;运用供应链生态网络积极搭建工业互联网平台,通过共享机制强化核心企业及平台商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战略引领作用。从产业视角总结出供应链核心企业帮扶上下游中小企业的政策目标:激活市场、扩大内需及产业生态培育。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韩梅琳  郑建国  
质量功能展开方法和失效模式及其影响分析方法是产品可靠性分析中成熟的分析工具,借鉴这两种方法的基本原理,提出以风险屋为基本元素的供应链上下游企业间协作风险分析及评估的过程框架,旨在通过改善局部的健壮性来提高供应链整体在协作过程中的稳定性。案例研究表明,该分析过程条理清楚,最后的风险度计算结果更精确全面,成为决策者衡量风险是否可控、制定防范措施的关键指标。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白茜   韦庆芳   蒲雨琦   蔡卫星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实现高质量发展和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如何更有效地发挥产业政策的创新激励效果在当前阶段尤其值得关注。文章基于中国上市公司供应链的独特场景,考察产业政策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是否存在溢出效应及其作用机理。研究表明:首先,产业政策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存在溢出效应,底线估计大致相当于产业政策直接效应的40%左右,以往研究只关注直接效应而忽视溢出效应在很大程度上低估了产业政策在推动企业创新方面的实际效果。其次,文章提出并识别了知识溢出效应和财务溢出效应两个潜在影响路径,进一步发现知识溢出对下游企业创新产出的影响更大,而财务溢出对下游企业创新投入的影响更大。再次,产业政策通过供应链溢出效应对下游企业创新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异质性,在供应商-下游企业地理距离较近、供应商集中度较高以及地区制度质量较好的样本中更加显著,这进一步强化了文章的机制逻辑。最后,产业政策通过供应链溢出效应促进下游企业创新的效果主要体现在国家产业政策层面。文章从供应链溢出效应视角进一步丰富了产业政策与企业创新的相关研究,对更全面地评估并充分发挥产业政策创新激励效果进而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一定的启发价值。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余静文  李媛媛  李濛西  
以2007年中国《物权法》出台为背景,将应收账款纳入质押财产范围为切入点,从供应链上下游机制探究《物权法》出台对上游企业商业信用的影响,研究表明,《物权法》的实施提高了应收账款的认可度与灵活性,并扩大了事后处置空间,从而增加了上游企业提供的商业信用。进一步研究发现,在法律制度环境较好、金融市场化程度较高地区,《物权法》对上游企业提供商业信用的促进作用更大。此外,从企业所有制来看,《物权法》对国有制的上游企业提供商业信用影响更大。而从供应链上下游机制识别《物权法》对企业商业信用影响,能够增加《物权法》效果的经验证据。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孙文清  
将供应链中节点企业间的合作程度视为取值范围为从0到1的连续变量,运用Stackelberg博弈理论,建立了制造商与分销商的买卖-资本数学模型,然后从销售量、制造商与分销商的可得利润以及分销渠道整体利润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得出了制造商与分销商的合作程度越强,产品的销售量就越多,并创造出更多的总渠道利润的结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