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299)
2023(4647)
2022(3913)
2021(3456)
2020(2840)
2019(6420)
2018(6208)
2017(12087)
2016(6229)
2015(7182)
2014(6990)
2013(7028)
2012(6676)
2011(5892)
2010(5877)
2009(5084)
2008(4956)
2007(4490)
2006(3883)
2005(3504)
作者
(17621)
(14877)
(14468)
(13888)
(9394)
(6911)
(6613)
(5751)
(5461)
(5236)
(4944)
(4909)
(4717)
(4689)
(4680)
(4492)
(4491)
(4346)
(4262)
(4045)
(3726)
(3586)
(3483)
(3410)
(3317)
(3307)
(3209)
(3101)
(2957)
(2917)
学科
(34634)
经济(34616)
(22124)
管理(19366)
(17632)
企业(17632)
方法(14183)
技术(12776)
数学(12608)
数学方法(12565)
(11685)
贸易(11683)
(11502)
(11195)
产业(9315)
(8815)
地方(8683)
(8092)
出口(8065)
出口贸易(8065)
业经(8057)
中国(7789)
(7613)
技术管理(7017)
农业(6106)
结构(5354)
地方经济(5021)
(4552)
环境(4389)
(4275)
机构
学院(92345)
大学(91072)
(47827)
经济(47109)
管理(37812)
理学(32804)
理学院(32537)
管理学(32278)
管理学院(32096)
研究(32003)
中国(22700)
(18877)
(18282)
科学(17097)
经济学(15857)
(15518)
财经(15393)
经济学院(14692)
中心(14549)
(14169)
研究所(13948)
(13530)
(13039)
业大(12250)
(11617)
财经大学(11554)
北京(11281)
经济管理(11088)
(10809)
师范(10706)
基金
项目(64757)
科学(52224)
研究(49182)
基金(47945)
(41144)
国家(40875)
科学基金(35611)
社会(33766)
社会科(32490)
社会科学(32485)
基金项目(25144)
(24940)
教育(21086)
自然(20847)
自然科(20370)
自然科学(20368)
(20345)
自然科学基金(20041)
资助(19438)
编号(18093)
(16035)
(15112)
(15063)
国家社会(15055)
重点(14780)
创新(14173)
发展(13664)
(13499)
成果(13419)
教育部(13178)
期刊
(49349)
经济(49349)
研究(28471)
中国(17785)
管理(14276)
(13696)
(12067)
科学(11642)
技术(11195)
学报(11055)
大学(9130)
经济研究(9104)
农业(8993)
学学(8701)
(8019)
财经(7940)
业经(7918)
技术经济(7336)
教育(7287)
问题(7194)
(7181)
金融(7181)
(7108)
国际(6609)
世界(6063)
科技(6048)
(5428)
(4845)
论坛(4845)
(4798)
共检索到1383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张琳  姚海华  
该文从技术领域分布、出口目标市场分布、贸易方式和企业类型分布等视角考察了上海高新技术产业的出口状况,并且利用海关数据测算了2000-2012年上海高新技术行业的出口增(附)加值。结果发现:在上海,一方面,电子技术、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的出口附加值偏低;另一方面,出口附加值较高的材料技术、航空航天技术及生物技术等领域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重明显偏低。该文还发现,上海高新技术各细分行业出口附加值的差异主要是由国内生产要素投入在各生产环节实现的价值增值差异引起的。该文的研究结果有助于人们了解上海高新技术产业内部各细分行业附加值的差异情况,从而可以为制定提升上海高新技术产业出口附加值的政策提供参考依据。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朱平芳  刘弘  姜国麟  
本文用面板数据计量经济学方法验证了上海大中型高新技术产业专利产出量虽不多,但对产业经济增长确实具有较强的作用;同时,通过数量模型说明了上海工业及其高新技术行业的经济增长主要还依赖资本的拉动,劳动力作用逐渐减小,科技投入对产出的潜力还有待发挥;本文并就上海工业科技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展开了探讨。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本照  杨爱年  
文章根据协整理论,结合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对外贸易现状,对外商直接投资与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出口竞争力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了他们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并建立了误差修正模型,最后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冯德连  韩宁  
本文基于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2002-2016年的面板数据建立计量经济模型,研究长江经济带高新技术产业的出口空间特征和影响因素,并分析不同空间集聚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出口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高新技术产业出口具有空间相关性,在空间集聚上呈现高高集聚、低低集聚并出现一个过渡阶段——低高集聚。全样本研究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影响因素为:外商直接投资、专利数量、科技人员数量、地方政府财政科技拨款、产业集聚、研发强度和技术交易市场活跃程度。对三种集聚地区的高新技术产业出口研究发现:高高集聚地区的影响因素有科技人员数量、产业集聚、研发强度、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和专利授权量,低高集聚地区的影响因素有科技人员数量、产业集聚和专利授权量,低低集聚地区的影响因素有外商直接投资、科技人员数量和研发强度。并进一步深入分析金融危机对高新技术产业出口的影响。最后,根据实证结果分析得出结论并提出促进长江经济带高新技术产业出口的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宋文豪   任建华  
本文使用中国2003-2021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考察了市场潜能对高新技术产业出口贸易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市场潜能对高新技术产业出口贸易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此外,考虑区域异质性差异后发现,市场潜能显著促进东中部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出口贸易发展,而对西部地区出口贸易发展产生的影响不显著。渠道机制分析发现,市场潜能通过促进高新技术产业整体发展的渠道机制来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出口贸易发展。进一步分析发现,市场潜能对高新技术产业出口贸易发展的影响存在门槛效应,当市场潜能跨过门槛值后其对高新技术产业出口贸易的促进作用更显著。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刘洪铎  张建武  
基于BACI微观贸易数据库,运用需求信息回归推断法从整体、行业以及产品三个层面对1995—2013年中国的高新技术产业的出口产品质量展开综合测度,并与主要发达经济体及新兴市场经济体进行横向比较。研究表明:(1)中国高新技术产业整体的出口产品质量在考察期内呈现"急剧上升-波动震荡"的阶段性变化特征,即先是在1995—2004年间处于大幅上升的态势,继而出现升降交替甚至急剧波动震荡的现象。(2)基于产品层面的考察发现,中国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质量总体呈现向好迹象,但近年来的提升速度有所放缓。(3)基于行业层面的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冯远  
当今发达国家都把高新技术产业作为其国家的战略性产业。扩大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在我国对外经济贸易发展中也居于非常重要的战略地位。不同类型的国家扩大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产品出口运行机制和模式不同。本文在比较分析日本、韩国和美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发展的运行模式与机制的基础上 ,分析并提出了扩大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与产品出口的运行机制框架。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蒋雪梅  刘轶芳  
基于世界投入产出数据表World Input-Output Database(WIOD),本文从全球价值链的视角,测算对比了各主要经济体从中、美两国电子信息产业出口中获取的实际经济利益和为此承担的隐含碳排放。测算结果表明,在过去十余年间,美国等发达国家逐渐将低附加值、高污染的原材料生产转移至中国等发展中国家,而将高附加值、低污染的高端元器件生产留在本国内部,在从电子信息产业全球贸易中获得绝大部分经济利益的同时,将大量污染留给了中国。从全球价值链角度来看,虽然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规模、产值已经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但我国只是较多的参与了全球电子信息产业劳动密集型的环节而已,在全球价值链上的分工地位并不高,仍需加大研发投入,全面提升产业竞争力,争取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李音韵  尹叶青  
高新技术产业作为技术密集型产业,创新效率是影响其进出口贸易的重要因素。基于2009-2013年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本文利用DEA交叉评价模型测算了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高新技术产业创新效率,将测算得到的创新效率和进出口贸易额进行了面板单位根检验、面板协整检验及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绝大多数省(市、自治区)创新效率得到了逐步提升;创新效率与进出口贸易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创新效率每提升一个百分点可以带动约477百万美金进出口额增长,创新效率对进出口贸易的拉动效应呈现东中西影响程度不均衡现象。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蒋媛媛  
在上海城市转型和产业升级大背景下,面临国内的激烈竞争,同时要应对国际市场的挑战,必须加速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因此,弄清上海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显得尤为必要。本文通过区域比较展开分析,研究表明,上海高新技术产业在保持全国第三位次的同时,仍存在着与苏粤差距扩大、增速不稳定、产业链短等问题。作者进一步分析了其中的原因,并归纳总结江苏省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经验供上海借鉴。最后,从七个方面提出促进上海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朱平芳  刘弘  姜国麟  
本文运用指标体系分析方法研究上海高新技术产业的投入产出效益问题。在运算了大量经济指标数据的前提下 ,通过与传统产业、支柱产业投入产出效益的比较分析 ,从总体上说明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是上海产业调整、结构优化和产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同时 ,针对有关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从探索的角度提出了我们的一些观点与看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马赛  陈钦虹  
高新技术产业是科技强国的持续动力来源。文章采用双边随机边界模型对我国2012—2018年高新技术产业的投资效率进行测算分析,并研究政府补助和融资约束对投资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投资效率整体不高,政府补助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融资约束对投资效率的抑制效应。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在不同所有权、不同区域的高新技术企业中,政府补助和融资约束对企业投资效率产生的净效应具有明显差异,即在东部地区、民营性质的高新技术企业,政府补助能够获得更大的边际收益。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王永盛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1992年以来,上海国民经济已连续六年保持13%的高速发展。与此同时,结合产业结构调整和加快城市改造,上海利用外资也快速增长。一大批技术先进的项目在上海建成,全世界排名前100家工业性跨国公司中,已有55家来上海投资。利用外资对促...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宋秀坤  王铮  
新经济时代 ,高新技术产业已成为许多区域经济持续发展的主导力量 ,关于高新技术产业区位的研究逐步成为城市经济理论研究中非常活跃的领域。文章借助GIS手段 ,实证研究了上海市高新技术企业 ,深入探讨了具有高投入、高产出、高风险、产品生命周期短等特点的高新技术产业区位选择的特殊性。发现作为高新技术企业创新源的高校及科研院所 ,与高新技术产业之间存在着区位上的相互接近性 ;另一方面 ,由于市中心区高昂地价和过度城市化所造成的限制 ,高新技术产业的区位又具有向已有一定发展的边缘城市分散、聚集的趋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