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429)
2023(20839)
2022(17790)
2021(16761)
2020(13726)
2019(31497)
2018(31260)
2017(59226)
2016(32323)
2015(36380)
2014(36733)
2013(35613)
2012(33365)
2011(30258)
2010(30614)
2009(28253)
2008(27579)
2007(24704)
2006(21990)
2005(19333)
作者
(93825)
(77975)
(77202)
(73716)
(49816)
(37318)
(35294)
(30567)
(29812)
(28014)
(26524)
(26426)
(24909)
(24663)
(24203)
(24083)
(23131)
(23090)
(22344)
(22320)
(19560)
(19240)
(19048)
(18059)
(17537)
(17411)
(17299)
(17214)
(15831)
(15632)
学科
(131120)
经济(130956)
管理(91360)
(87717)
(69300)
企业(69300)
方法(53379)
数学(45749)
数学方法(45051)
(43123)
中国(40257)
(32510)
地方(32380)
业经(30881)
农业(28477)
(28469)
(26461)
(23313)
贸易(23297)
(22513)
理论(22366)
(22313)
银行(22254)
(21548)
金融(21540)
(21362)
环境(20383)
(20057)
技术(19802)
(19366)
机构
学院(456118)
大学(455735)
(180666)
经济(176304)
管理(175577)
研究(158429)
理学(150376)
理学院(148588)
管理学(145728)
管理学院(144887)
中国(119849)
(98316)
科学(97785)
(84677)
(79772)
(78544)
中心(72782)
研究所(72187)
(69986)
业大(68002)
财经(66122)
(63876)
师范(63242)
北京(62340)
农业(60568)
(60058)
(57892)
(56427)
经济学(53510)
师范大学(50838)
基金
项目(305806)
科学(239937)
研究(225563)
基金(219419)
(191049)
国家(189363)
科学基金(162262)
社会(140999)
社会科(133267)
社会科学(133236)
(119809)
基金项目(115411)
自然(104576)
教育(104441)
自然科(102156)
自然科学(102131)
(100852)
自然科学基金(100250)
编号(93329)
资助(90307)
成果(77114)
重点(68422)
(67499)
(66911)
课题(65330)
(62695)
创新(58458)
科研(57749)
国家社会(57490)
教育部(57258)
期刊
(208072)
经济(208072)
研究(138556)
中国(96437)
(74637)
学报(72478)
科学(66740)
管理(65890)
(64107)
教育(58656)
大学(55797)
学学(52230)
农业(50525)
(45331)
金融(45331)
技术(41280)
业经(36069)
经济研究(32045)
财经(31802)
问题(27871)
(27358)
(24762)
图书(24736)
(22536)
科技(21456)
技术经济(21181)
理论(20981)
现代(20430)
(19896)
商业(19887)
共检索到6963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刘扬  邹涛  孙施文  
当代中国的空间开发与政府的制度安排、政策选择紧密相关,政策演进激励或约束空间开发主体的行为策略,影响城市政体的形成与变迁。通过考察上海宝山顾村大居的开发历程,以及政府、市场和居民等多方参与者在政体中的作用和互动关系,发现顾村大居的开发体系正是政策作用下的、以政府为主导、以增长为目的的城市政体,并随着政策演进经历了从管制型政体到授权型政体的变迁。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李晨曦  何深静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市场化转型的背景下,上海城市建设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由于土地资源紧缺,中心城区的存量工业用地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是未来城市公共空间建设和地产开发的重要资源。本文以上海市中心城区经历两次改造的红坊为例,从微观视角来分析参与主体在土地更新过程中的不同角色,并结合城市政体理论,深入探讨推动地块改造背后权力和资本的互动机制,旨在对国内文化导向的城市更新研究以及城市政体理论在中国语境下的应用研究进行补充。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殷洁  罗小龙  
大事件营销是中西方城市均十分偏好的一种企业家城市策略,也因此成为研究城市政体形成、发展和变迁的重要视角。对南京市河西新城的城市政体实证研究后认为,在南京河西新城中出现的治理体系,是一种以大事件推动和维系的、以公共部门为主导的、促进增长的城市政体。通过考察河西新城政体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以及公共部门、私人部门和公众等多方参与者在政体中的作用和互动关系,研究认为河西新城政体经历了从增长联盟到发展型城市政体的变迁。研究发现河西新城政体有以下特点:1大事件起到了推动政体形成和维系政体稳定的作用;2公共部门处于政体的主导地位,其中具有政府背景的非正式治理机构可以成为政体的核心,公共部门之间存在以利益为基础的合作伙伴关系;3公众的力量可以介入城市政体的运作并引致政体变迁。研究用中国的实证丰富和发展了城市政体理论,同时也对建立公平高效的中国城市治理体系提出了建议。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姜紫莹  张翔  徐建刚  
城市政体理论认为影响城市发展的资源性要素分别由政府、市场、社会三大主体掌控,三大主体共同促进城市的健康发展。然而主体话语权的差异使得其对城市发展政策的影响力是不同的。本文结合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宏观背景,从城市政体动态视角,对旧城改造中三大主体在改造效益侧重上的特征进行模拟分析,发现其博弈关系在效益偏向上显示出较大波动并逐渐趋向均衡的时空特征。文章最后就主体角色作用进行了概要探讨。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张恒龙  孟添  
中国财政体制的变迁(1949~2004)经历了"创造新政权优越性与统收统支体制"阶段、"讨价还价与财政包干体制"阶段和"改变竞争规则与分税制"阶段。每个阶段的调整与改革都是中央政府迫于财政压力的主动行为,也是新中国建立后新旧政权间关于优越性的竞争和中央与地方政府间财政竞争的产物。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陈强  敦帅  
科技创新制度环境是创新驱动发展的强大内生动力。本文运用"压力-状态-响应"的PSR动态模型,从科技金融制度、财政税收制度、产学研合作制度、知识产权制度、科技教育制度等方面,总结了改革开放40年以来上海科技创新制度环境建设取得的进展、变迁的主要阶段、面临的外部压力和内部动因,解构了上海科技创新制度环境变迁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动因,分析了上海科技创新制度环境在制度参数、制度结构和制度过程方面的成就及问题,并提出强化上海科技创新制度前瞻性、创新性、融合性等对策建议。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张红  王昭  周文  
转型时期的中国社会正处于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工业、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阶段,这一重要的社会变迁在两个层面上展开:一是撤村转居后农村社区到城市社区的转变;二是农民进城后自身发生了巨大变化,呈现出典型的城乡并存的"二元过渡"特征。如何化解现代化进程中农民的生活困境并助其融入城市社会?值得进一步探讨的议题是,应将转居社区的治理与建设置于城乡统筹发展的大背景下进行。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谭洪涛  纪筠  
2006年2月财政部颁布《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CAS8)标志着我国资产减值相关准则的进一步发展,又一次掀起了学界对此问题研究的浪潮。文章通过对国内外资产减值会计研究文献的评述,阐明了目前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望能对今后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启示。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牟小容  
2008年开始实施的研究开发费税收政策是对原技术开发费税前扣除政策的拓展和延伸,其变迁主要体现为以研发费加计扣除50%的税收优惠为核心,逐步放宽扣除主体的限制、会计核算与扣除标准的协调发展、研发费用支出内容的逐步规范和细化、对研究开发活动范围的界定、研发费是否向后结转或追溯抵扣以及集团公司研究开发费的合理分配。在此基础上,总结了我国研究开发费税前扣除政策制度体系的构建,并提出了相应的完善措施。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屠莉娅  
不同时期教育政策研究有着不同的研究旨趣或意图,旨趣的变迁又直接影响着教育政策研究的基本内涵、内容取向与研究范式。比照国际教育政策研究的三次旨趣变迁,三十多年来,我国教育政策研究也逐步发展了从政府管理取向到学科科学取向到综合理解取向的研究线索,并在这一过程中形成了我国教育政策研究的本土特征,暴露出政府主导性、结构性失衡和基础性薄弱等问题。本文希望通过对我国教育政策研究的旨趣变迁及其本土特征的解读,获得有关我国教育政策研究现状的基本认识,并以此为基础关照我国教育政策研究的未来发展。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梁茜  崔佳峰  
我国普通高中教育政策的发展与变迁受到政府联盟、学校联盟和家庭联盟三个支持联盟系统的共同作用。因循三个支持联盟的信仰系统变化特征,发现我国普通高中教育政策的发展大致可分为效率优先的重点高中制度阶段、规模扩充的高中教育普及阶段,以及基于质量提升的优质均衡与多样化发展阶段。每一阶段的政策变迁均受到政策取向学习、社会经济发展以及社会公共舆论的影响。未来,应以“拓展多元学习机会”作为三大支持联盟的共同深层信仰,走出公平与效率之争;探索基于联盟间“上下互动”的政策执行机制;促进学校联盟内部的资源集聚效应;进一步加强以政府联盟为主的经费筹措体制。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刘知林  孔祥卫  
新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政府的"三农"投入、村集体资产规模的日益扩大以及制度自身的变迁规律揭示了这样一个农村现实:在制度运行环境变迁与制度演进规律的作用下,我国的村级会计代理制的制度效应日趋递减,正处于一个调整、变革、升级的转型时期。本文通过对代理制重要发源地、具有典型意义的浙江金华进行了调查与分析,揭示了村级会计代理制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革新方案与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丁琳琳  孟庆国  刘文勇  
研究目的:剖析中国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入市政策的形成与演变机制。研究方法:采用公共政策的研究方法和归纳法,从纵向层级和地方多元创新、部门横向协调等方面,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央和地方出台的相关政策及经济、社会、政治生态背景进行分析。研究结果:(1)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入市及其政策演变经历了6个阶段,不同时期政策驱动力和政策目标有差别。(2)经济利益和社会矛盾打破了原有封闭性政策的平衡,自下而上的多元主义政策创新促使形成新的政策均衡,自上而下的科层治理扩大新政策的均衡效应,两条路径往复循环促进新的政策体系不断发展完善。政策制定者之间的协调与政策执行效果也深刻影响政策进程。研究结论: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入市是趋势,...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崔淑梅  刘静  吴晶霞  
在农村“空心化”以及土地资源浪费日益严重的现状下,伴随着政府“增减挂钩”政策的提出,“撤村并居”逐渐走到人前。在“撤村并居”的浪潮下,大量问题喷涌而出,更是出现了空间重构的现象。新型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根源在于道德缺失。本文将从空间重构导致的传统公共空间消失和乡村社会秩序失衡两个部分论述与伦理的关系,探索工程伦理在撤村并居中的影响。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闫素娥  
农村土地政策是党和国家农业政策体系的基础和核心,与农村经济发展息息相关。本文从四个方面阐释了我国农村土地政策变迁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内在关系,再一次论证了农村土地政策的制定和调整必须根据国情和农村生产力发展状况,这对目前我国农村土地政策创新,解决困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三农"问题具有重要的启迪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