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113)
2023(4419)
2022(3787)
2021(3471)
2020(2817)
2019(6151)
2018(6054)
2017(10719)
2016(6041)
2015(6801)
2014(7161)
2013(6878)
2012(6177)
2011(5739)
2010(5895)
2009(5370)
2008(5161)
2007(4917)
2006(4402)
2005(3940)
作者
(19917)
(16515)
(16450)
(15522)
(10276)
(8165)
(7622)
(6557)
(6322)
(5857)
(5841)
(5624)
(5419)
(5323)
(5194)
(5067)
(4993)
(4941)
(4784)
(4732)
(4229)
(4176)
(3950)
(3878)
(3757)
(3700)
(3698)
(3631)
(3490)
(3288)
学科
(28949)
经济(28937)
管理(17549)
地方(12650)
(11772)
方法(10715)
环境(9700)
数学(9424)
(9276)
企业(9276)
数学方法(9265)
地方经济(7599)
(7484)
中国(6652)
(6493)
生态(6175)
(5546)
资源(5485)
业经(5255)
(5129)
农业(4670)
(4402)
理论(4071)
(4005)
(3999)
区域(3992)
(3974)
金融(3973)
规划(3577)
(3532)
机构
学院(88879)
大学(88808)
管理(34273)
研究(33664)
(31862)
经济(30821)
理学(28978)
理学院(28539)
管理学(27884)
管理学院(27735)
中国(24210)
科学(23954)
(19993)
(17811)
研究所(16532)
(15526)
中心(15463)
业大(14900)
(13994)
(13910)
师范(13742)
(13101)
北京(12713)
(12626)
农业(12063)
(11371)
师范大学(11227)
工程(10871)
(10699)
科学院(10640)
基金
项目(65987)
科学(51591)
研究(46265)
基金(45887)
(41043)
国家(40773)
科学基金(34562)
社会(28200)
(27303)
社会科(26747)
社会科学(26737)
基金项目(24665)
(23324)
自然(23099)
自然科(22376)
自然科学(22369)
自然科学基金(21900)
教育(20428)
资助(18481)
编号(18104)
重点(15913)
(15521)
课题(13675)
成果(13649)
计划(13321)
(13172)
(13016)
科研(12452)
科技(12371)
创新(12328)
期刊
(39677)
经济(39677)
研究(23168)
中国(19261)
学报(15532)
科学(14564)
(12730)
管理(11502)
大学(11222)
学学(10467)
教育(10153)
技术(9664)
农业(9385)
(8992)
资源(8403)
业经(6021)
(5711)
金融(5711)
科技(5517)
(5491)
统计(5321)
(5199)
经济研究(5079)
图书(4882)
技术经济(4872)
决策(4634)
林业(4517)
(4451)
(4447)
生态(4419)
共检索到1332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杨红  袁政涛  刘健  陈锦辉  吴健辉  王春峰  焦俊鹏  
随着上海经济的快速发展,一些大型海洋工程在上海海域纷纷兴建,造成了生境破碎化、生物多样性的破坏等一系列的生态损害。在分析海洋工程可能造成生态损害的同时,以上海长江口隧桥工程为例,选择2007年春季和秋季的2次生态调查数据进行研究。架桥阶段结束后,综合分析了春季与秋季的调查数据,发现各项指标均有偏向于不利的趋势。基于结构功能指标体系评价法,并利用层次分析法研究后得出上海长江口隧桥工程附近海域的综合健康指数分别为2.043和2.166。根据CHI≤3的情况下判断,该海域的生态健康状况属于不健康接近亚健康状态,表明河口生态系统自然属性发生明显改变,生物多样性及生态系统结构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主要生...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曾勇  沈根祥  黄沈发  王敏  
从城市生态系统健康的内涵出发,采用压力、状态、响应机制构建出城市生态系统健康指标体系框架;运用主成分分析确定出主要指标及权重;针对目前此类研究中指标评价标准的不确定性问题,建立模糊优选评价模型,从时间纵向上判断城市生态系统的走势;利用所建立的评价方法,以上海城市生态系统为例,最终筛选出3大类25项敏感性评价指标体系进行评价。评价结果表明:1996-2002年,上海城市的生态系统健康指标由0.37缓慢上升至0.46,表明上海城市自然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在逐渐加强,但健康改善的程度并不显著,部分指标有所恶化,与2005年城市规划目标值0.72相比,系统现阶段离社会期望值还有很大的差距。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龙笛  张思聪  樊朝宇  
以流域为单元,评价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将为流域的规划、管理和保护以及流域综合治理提供决策依据。总结了国内外关于流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的方法,对流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体系的理论基础、基本框架、指标选择、指标的评价函数、权重分配、体系建构步骤等关键性问题进行了研究。以“自然条件限制因子-流域生态健康指示因子-人类活动影响因子”评价体系为基础,选择了水质、植被、水土保持、生物多样性、湿地、土地利用、人口、点源污染、面源污染、水资源开发利用率、河流自然化、人均GDP、土壤、水文和生物第一性潜在生产率等20项指标,构建每个评价指标的评价函数,利用层次分析法对滦河山区流域和北四河平原流域进行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综...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史永亮  杨东峰  李京生  范凌云  郑勇强  
土地资源结构演进直接导致各类生态系统类型、面积以及空间分布格局变化,对区域生态系统健康水平和发展趋势有着重要影响。本文运用景观生态格局指数分析方法,对新疆阿克苏市12年土地利用变化进行研究;通过对土地资源类型赋予相应的相对生态价值,从测算区域总体生态价值变化的角度评价土地资源结构演进对区域生态健康状况的影响,其目标是为西北生态脆弱地区的区域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表明,区域各土地资源类型间相互转移,在不同土地资源结构下,各子生态系统的相对生态价值变化明显,对区域生态健康的贡献程度表现不一;各分区域生态子系统的生态健康水平变化可划分为为持续提升区、先升后降区、...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张仕廉  许梦  叶贵  
根据生态学理论,构建了建筑产业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将我国31个省份划为"健康"、"亚健康"、"不健康"、"病态"四大类,每一类由一个下近似集和一个上近似集组成,这解决了传统聚类分析的边界不清晰问题,能够更真实地表现各省份建筑产业健康状况。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谭娟  黄沈发  王卿  吴建强  王敏  
上海沿江沿海地区是我国重要的滩涂湿地分布区,其滩涂湿地生态系统健康对上海乃至长三角地区的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构建了上海市滩涂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综合评价法对研究区域生态系统健康状况进行评价,并设定了相应的健康评价分级标准。结果表明:杭州湾北沿边滩、南汇边滩、浦东边滩、宝山边滩、长兴岛周缘边滩、横沙岛周缘边滩、崇明南滩、崇明北滩均处于亚健康状态;崇明西滩处于较健康状态;而崇明东滩和九段沙湿地处于健康状态。过度围垦、环境污染、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 Loisel)入侵等胁迫因子是上海市滩涂湿地面临的主要压力。...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颜利  王金坑  黄浩  
本文根据联合国OECD和UNEP提出的"压力-状态-响应"(PSR)框架模型和流域生态系统的特点,通过建立流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对福建省诏安东溪流域的生态系统健康状态进行评价。研究的基本思路是:首先,选取人口密度、GDP年增长率、人均拥有水资源量、年降雨量、森林覆盖率、工业废水达标处理率等能够充分反映流域压力、状态和响应的指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其次,通过专家打分的方法对各评价指标进行权重分配,参考湿地的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方法和相关标准对流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的各个指标进行标准化赋值;再次,提出了流域生态系统健康综合评价模型,得出流域生态系统健康综合指数;最后,把流域生态系统健康...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张瑶  张光宇  
构建基于“环境-网络-主体”的数字创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体系和预警模型,对中国30个省市展开时空双维度的系统健康性评价、异质性原因探索和警情信息分析。结果显示:(1)中国数字创新生态系统的整体健康水平较低,且呈现显著的空间异质性;(2)借助K-means聚类分析将30个省市划分为高端均衡类、高端失衡类、中高端均衡类、中端均衡类、中端失衡类以及劣势显著类,其中处于高端均衡类仅涵盖江苏、广东和北京等省市,而劣势显著类的省市数量高达12个;(3)从警情变化来看,中国数字创新生态系统以密切关注和亮牌警告居多,亟需加强不同警情下的数字创新管理,采取分类响应举措,优化区域数字创新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苏毅1 滕明君2肖文发2黄志霖2雷静品2曾立雄2王鹏程1  
以三峡库区典型小流域——兰陵溪小流域为例,在遥感影像和野外调查数据的支持下,基于压力-状态-响应模型,通过专家咨询法和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和权重,运用Fishnet网格法构建小流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和分析模型。结果显示,共筛选出12个相对独立的生态指标,运用生态系统健康综合评价模型,生成了基于Fishnet网格的兰陵溪小流域生态系统健康综合评价等级分布图,能直观反映兰陵溪小流域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的空间特征。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艳  陈晓宏  张鹏飞  
目前在多目标综合评价方面有层次分析、因子分析、模糊评判等诸多方法,但有些方法对权重的确定主观性较大或计算过程过于复杂。介绍了突变理论用于多准则决策问题的基本思想和步骤,该法不需对评价指标赋以权重,它只考虑指标的相对重要性,避免了直接使用难于确定且主观性较大的“权重”概念,因而显得简易。同时,突变级数是一种多维模糊隶属函数,用它来计算通常模糊数学的多目标评价决策问题,就更适宜和更准确。以广东省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为实例,引用相关文献中的数据构建了适用于突变级数法的层次结构指标体系,运用突变理论中的归一公式,计算了广东省生态系统的健康得分,发现健康排名与实际情况较为符合,证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文章同时...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方炫  李壁成  赵世伟  刘德林  
小流域是黄土高原地理环境与生态系统的基本单元,建立健康的小流域生态系统是该区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文章在深入理解小流域生态系统健康概念的基础上,阐述了黄土高原小流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体系构建思路与指标选取原则,并将评价体系分解为活力、组织结构、恢复力、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和人类健康五个要素,建立了适于黄土高原小流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的指标体系,以期为黄土高原小流域生态系统健康建设与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徐志嫱  刘维  张建丰  李怀恩  
【目的】根据流域不同特征,构建浐灞河流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其生态系统健康状况进行评价,为河流综合治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浐灞河流域的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水功能定位和生态环境保护的不同特点,构建了由生态结构与功能、水文特征、水环境状况、社会经济和生态服务功能5个方面要素,11个单项指标组成的流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与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的方法对浐灞河流域生态系统健康状况进行评价。【结果】影响浐灞河流域上中游区域生态系统健康的主要问题有水土流失、植被破坏以及人口增加对环境的压力,影响浐灞河下游城市段生态系统健康的主要问题有水资源过度开发和河流水质污染。浐灞河...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胡仁杰   张瑶   张光宇   李青   杨诗炜  
基于生态系统内部行为机制分析,从创新环境健康、组织网络健康、创新能力健康三个维度构建区域数字创新生态系统的健康性评价体系,借助VHSD-EM组合评价和DEMATEL-ISM递阶结构解释模型对中国30个省份的研究样本进行动态评价并深入探讨其驱动机制。研究发现,(1)中国数字创新生态系统健康性得分偏低,区域间健康性水平呈现显著的空间异质性,具体表现为中西部地区的数字创新生态系统健康水平低于东部地区;(2)数字创新生态系统健康发展的直接影响因素重点体现在数字型企业的创新网络布局,间接影响因素聚焦于区域的数字创新环境建设,而数字产业的研发投入是其根源影响因素;(3)递阶结构解释模型的传递路线图表明该系统健康发展存在因果要素间的关联影响效应,是核心原因因素通过基层间接因素的支持作用于结果因素推动了系统的健康发展。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敏  谭娟  沙晨燕  王卿  阮俊杰  黄沈发  
生态系统健康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健康的生态系统既要满足自身可持续发展,又要保证其服务功能。本文综述了生态系统健康的发展过程,对其概念进行了阐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服务功能评价和风险评价作为三类常用的生态系统评价方法,本文对其间的区别与联系进行了分析。指示物种评价法是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的常用基本方法,在结合国内外生态系统健康评价典型案例的基础上,归纳总结了该评价方法的优缺点,指示物种评价方法简便易行但不够准确全面。根据生态系统健康研究领域的新动态,指出了生态系统健康评价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发展趋势,包括评价标准严格化、胁迫分析与病变症状的对应关系、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以及充分利用现代科学...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余树全  姜春前  周国模  李翠环  
该文利用比较生态学方法 ,对丰产栽培雷竹林生态系统健康状况进行全面评价 ,旨在指导雷竹林生态系统修复与维护 .在浙江省临安市雷竹林分布最多的几个乡镇 ,经过与天然状态下生长的对照竹林相比较发现 :在强烈的人为胁迫下 (丰产栽培措施 ) ,雷竹林生态系统健康全面恶化 .具体体现在 :①组织简化 ,灌木层消失 ,草本层高度降低 ,物种以短命种和r 对策种占优势 ,物种丰富度下降了 5 4 5 %,多样性指数下降了 32 %;②活力维持力差 ,丰产栽培措施提高出笋量 2 4 6 5 %,增长产值 2 6 7%,但持续时间不长 ,一般 3~ 4年 ,竹子开花率和感病率上升 ,竹林退化 ;③土壤健康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