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433)
2023(13753)
2022(11945)
2021(11362)
2020(9453)
2019(21834)
2018(21564)
2017(42517)
2016(22833)
2015(25663)
2014(25661)
2013(25043)
2012(23259)
2011(20892)
2010(21121)
2009(19764)
2008(18313)
2007(16169)
2006(14463)
2005(12915)
作者
(64258)
(53205)
(52590)
(50368)
(33995)
(25435)
(24213)
(20730)
(20389)
(19321)
(18259)
(17667)
(16964)
(16771)
(16524)
(16358)
(15788)
(15763)
(15318)
(15265)
(13213)
(12997)
(12778)
(12154)
(11922)
(11918)
(11833)
(11770)
(10719)
(10499)
学科
(85811)
经济(85717)
管理(68591)
(64643)
(53842)
企业(53842)
方法(38276)
数学(32844)
数学方法(32411)
中国(29319)
(28074)
金融(28072)
(26510)
银行(26477)
(25573)
(25119)
(25090)
地方(20525)
业经(20223)
(19732)
(18468)
环境(17124)
农业(16867)
(16826)
贸易(16813)
(16651)
财务(16584)
财务管理(16560)
(16381)
企业财务(15740)
机构
大学(315513)
学院(315304)
管理(127490)
(126166)
经济(123118)
理学(109688)
理学院(108535)
管理学(106810)
管理学院(106231)
研究(104347)
中国(84736)
(66652)
科学(62808)
(60252)
(51596)
中心(50094)
(48100)
财经(47964)
研究所(46622)
(46410)
业大(44689)
(43465)
北京(42552)
(41466)
师范(41154)
(38603)
(38038)
农业(37146)
经济学(37046)
财经大学(35591)
基金
项目(214027)
科学(168000)
研究(160600)
基金(154422)
(132656)
国家(131470)
科学基金(113474)
社会(100038)
社会科(94803)
社会科学(94780)
(83053)
基金项目(81803)
自然(73022)
教育(72894)
自然科(71223)
自然科学(71208)
自然科学基金(69915)
(69771)
编号(67096)
资助(64286)
成果(55197)
重点(47320)
(47231)
课题(45670)
(45660)
(44361)
项目编号(41603)
创新(41261)
教育部(40719)
科研(40623)
期刊
(137426)
经济(137426)
研究(97281)
中国(60317)
学报(45550)
管理(45362)
(44332)
(43833)
金融(43833)
(43647)
科学(42653)
教育(35619)
大学(34984)
学学(32780)
农业(29424)
技术(26145)
业经(22713)
财经(22702)
经济研究(21384)
(19198)
图书(17959)
问题(17478)
理论(17017)
实践(15780)
(15780)
统计(15152)
科技(14661)
现代(14485)
技术经济(14478)
(14113)
共检索到4739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符琪  
基于上海市金融机构及其从业人员398份调查问卷,本文对上海市金融机构运营法律环境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分析。分析认为:目前上海金融机构运营法律环境在执行法律层面处于较好水平,在制定和适用层面,存在金融法律法规冲突、金融审判专业性差等问题。文章据此提出针对各个层面的完善对策,以满足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法律环境的需要。
[期刊] 征信  [作者] 白钦先  王吉献  
在指出我国政策性金融机构已运作20余年却仍无专门法律可依的局面、认清政策性金融机构法律地位是立法前提的基础上,明确界定了政策性金融机构的本质特征是公共性,并逐一梳理了公私法人之争、《民法通则》法人之争,最终作出了政策性金融机构是特殊公法法人的论断。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白钦先  王吉献  
政策性金融机构在我国产生并运营已达21年之久,但从其运营的法律保障及监督依据来看,到目前为止专门的政策性金融法律仍然缺位,亟须适应各政策性金融机构加快改革发展。在立法的过程中首先需要明确的一个基础性前提性问题是,对政策性金融机构的法律地位做出适合其自身特性的科学界定,这关系到出台的法律的方向性及其对政策性金融机构的规范约束的适应性问题。而要明确政策性金融机构的法律地位须以认清其本质特征为基础。通过综合分析所有相关因素之后认为,政策性金融机构从法律地位上来讲是一种具有特殊性的公法法人。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陆瑶  
我国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制度型开放对ESG法律制度完善不断提出要求。现有法律规范呈现分段发展趋势,全国性规范以金融监管为主导,地方化路径上地方立法与央行试点齐头并行,上市金融机构受到证监会与交易所的共同规制。法律效力层级整体较低、相关规范政出多门、金融分业部门法少有作为,其根源在于法制框架未经类型化。将法律关系结构分解为金融规制关系、金融交易关系。在法律责任层次上,三分为强制披露、半强制披露和自愿披露。在吸取政策智慧、协调制度资源的同时,宜对五大披露内容指标作出强制性要求,根据“知情权-信息披露义务-法律责任”三方构造对ESG强制披露予以改进,在情景辨析下精细引入半强制信息披露,对于自愿披露既加强激励又防止滥用,将整套制度设计嵌入三层法律责任框架之中进行类型化完善。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吴斌  
金融机构因经营失败退出市场 ,这是市场竞争优胜劣汰的必然结果 ,在经济发达国家较为常见 ,亦已形成妥善有效的退出机制。而我国目前尚无一套系统的、操作性强的处理金融机构市场退出的法律程序及法律制度 ,无法对一些问题严重、濒临破产倒闭的金融机构实施有效的市场退出。因此 ,对市场经济条件下金融机构市场退出问题的研究迫在眉睫。本文仅着重对其主要法律形式进行研究 ,以期为金融机构市场退出法律制度的构建提供理论支持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陈华  翟坤  
为了应对金融危机,欧盟出台了一系列金融救市措施,而这些措施却给欧洲经济发展带来长期的风险,传统的金融机构"大而不倒"的理念正在更新,制定金融业的破产机制就成为完善市场的必然选择。本文详细阐述了欧盟金融机构破产机制产生的背景及主要内容,并针对我国现状提出改进破产评判标准、完善破产相关法律等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许传华  
金融机构市场退出是金融发展中不可避免的现象,也是金融稳定和提高金融市场效率的客观要求。目前,我国金融机构市场退出问题尚处在探索实践阶段,现行金融机构市场退出的法律制度尚存在诸多的空白和缺陷,必须加快建立和完善我国金融机构市场退出的运行性法律机制。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宝刚  张立先  荆伟  陈晨  马运全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改革的深化,市场竞争日趋激烈,金融机构因经营失败退出市场,是市场竞争优胜劣汰的必然结果。经济发达国家已形成妥善有效的退出机制,我国现已建立的金融机构市场退出制度缺乏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目标定位、处理方式和相应的制度安排。本文通过分析和借鉴相关国家的立法经验,结合我国问题金融机构市场退出立法现状,针对我国的制度缺陷,提出完善我国问题金融机构市场退出法律制度的具体建议。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唐宏飞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化,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作为市场主体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因"不能清偿"和"资不抵债"退出市场,是市场竞争优胜劣汰的必然结果。本文结合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破产立法现状、破产实践及其立法制度的缺陷,通过银行破产国际实践比较研究与借鉴,提出建立和完善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破产法律制度的有关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娄丽娜  
随着城镇一体化的不断推进,新型农村的金融机构相关制度也要进行改革,需要不断适应社会的发展和需求,消除过往建构主义对民间资本的负面态度,统一贷款公司称谓,集中资金,消除公司之间的敌对态度,共同合作,为新型农村金融制度的发展做出贡献。村镇农业银行以及商业银行的牌照要在适当的框架下面进行合法的转化,完善与其系相关的监管制度,从根本上形成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法律框架,促进农村金融机构的快速、合理发展。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刘惠娜  
次贷危机引发的一系列银行倒闭事件引起了公众对银行业金融机构破产的关注。目前,我国的银行破产法律尚属空白。本文结合我国实际,对未来银行业金融机构破产法的诸多方面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立法建议。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巫文勇  
当金融机构陷入流动或支付性危机时,对其实施国家救助已作为各国金融监管机构的首选方案。中国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也已动用数以万亿的公共资金救助银行和证券等金融机构。但是,由于相关立法的缺失,使得中国的国家救助:一是缺乏明确的标准,随意性强;二是救助工具单一,缺乏相配套的机制;三是缺乏被救助对象的后继管理,法律责任不明确。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规范国家救助行为,笔者认为,中国应尽快制定《问题金融机构国家救助法》和其他相配套的法律制度。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农业银行湖北省分行课题组  祁振汉  尤行超  熊志东  陈启学  任永卿  周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