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043)
2023(7255)
2022(5755)
2021(5324)
2020(4111)
2019(9138)
2018(8489)
2017(15996)
2016(8341)
2015(9255)
2014(8766)
2013(8571)
2012(7988)
2011(7236)
2010(7415)
2009(7450)
2008(6045)
2007(5582)
2006(5152)
2005(4787)
作者
(25036)
(20547)
(20287)
(19375)
(13045)
(9883)
(9197)
(8131)
(7815)
(7355)
(7064)
(7012)
(6668)
(6639)
(6582)
(6527)
(6291)
(6069)
(6027)
(5897)
(5144)
(5084)
(4972)
(4858)
(4798)
(4640)
(4588)
(4479)
(4271)
(4195)
学科
(30554)
经济(30521)
(25134)
金融(25133)
(22098)
银行(22074)
(21917)
(21529)
管理(20948)
(18141)
企业(18141)
中国(17683)
中国金融(10957)
(10346)
方法(10247)
地方(10011)
(9903)
(9590)
业经(8962)
数学(8815)
数学方法(8697)
(7148)
农业(7104)
(6801)
财务(6786)
财务管理(6771)
企业财务(6532)
(6451)
(6203)
贸易(6193)
机构
学院(113650)
大学(112869)
(46575)
经济(45403)
研究(43773)
中国(39368)
管理(38199)
理学(32116)
理学院(31702)
管理学(31085)
管理学院(30911)
科学(26983)
(24092)
(22898)
(22837)
(22809)
中心(21904)
研究所(20748)
农业(18216)
财经(17772)
(17675)
业大(17622)
(17034)
银行(16437)
(16166)
(16131)
(16080)
金融(15806)
(15444)
北京(15285)
基金
项目(76918)
科学(59843)
研究(55302)
基金(55005)
(49317)
国家(48872)
科学基金(40739)
社会(34807)
社会科(33052)
社会科学(33041)
(30675)
基金项目(28294)
(26519)
自然(26237)
自然科(25609)
自然科学(25599)
自然科学基金(25152)
教育(24624)
资助(22499)
编号(21841)
重点(18665)
(18495)
成果(18172)
(17291)
课题(16527)
创新(16181)
(16140)
科研(14955)
计划(14894)
发展(14553)
期刊
(51811)
经济(51811)
研究(36955)
(28886)
金融(28886)
中国(26447)
(21959)
学报(21188)
科学(18408)
(17064)
大学(15821)
学学(15127)
管理(14986)
农业(14048)
教育(12917)
财经(9064)
经济研究(9041)
技术(8389)
业经(8026)
(7815)
(6881)
问题(6188)
理论(5850)
国际(5758)
业大(5716)
(5681)
(5346)
实践(5258)
(5258)
科技(5155)
共检索到1853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付辰  闫彦明  
上海作为我国经济、金融改革与发展的前沿城市,其金融业发展路径具有很强的典型意义。本文从金融功能演化的视角,对上海金融业发展路径进行梳理,在剖析上海金融业发展与金融功能特点的基础上,分析当前制约上海金融功能拓展的若干问题,并进一步提出未来上海金融业发展的思路。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曾学文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变的背景下,科技创新成为现代化大国竞争的焦点。新时代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需要发挥金融“加速器”的强大推力作用,形成“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基于我国基本国情和基本经济金融制度,探索科技金融发展的中国路径,可从科技金融政策制度创新、组织人才专业化发展、科技企业全生命周期生态经营、风险管理与科创规律相适应、科技金融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等五个重点方向着手,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为新时代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金融力量。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陈洪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在"三来一补"等外向型加工业基础上实现了经济持续快速发展,30年的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3.7%,已经由昔日比较落后的边陲省份发展成为全国的第一经济大省,经济总量占全国1/8,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达到50%以上。广东经济和科技能够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是广东从引进技术阶段开始就非常重视科技与金融结合,有效缓解经济发展和科技创新中的技术与资金的矛盾,从而不断提高产业技术水平和国际竞争力。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王亚娟  
从路径依赖视角研究组织演化中的同一性和多元化现象。通过组织资源、认知和行动三个维度分析路径演化的主导模式,解释预测组织与环境共演的方向和能力,以及必要时如何提升和干预组织演化。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孙国茂  范跃进  
金德尔伯格等人的经典理论和金融中心发展的历史经验都表明,金融中心的本质就是金融资源的聚集,金融中心的形成是一个演化过程。本文采用与以往研究不同的研究方法,从经典理论入手,对金融中心的本质、特征和基本功能进行分析,认为不同层级的金融中心本质特征相同,但基本功能不同。金融中心的功能差异是由其形成模式和条件决定的。中国金融中心实现路径是强化政府引导下的自然形成模式,政府的作用是制度设计和制度供给,政府既要推动金融中心建设,也要制止"金融中心热"演变成新一轮的"开发区热"。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陆冠虚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目标定位应该是以国内经济发展为依托,从制度设计上服务于国内市场的功能型国际金融中心。受制于各种条件,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具有路径依赖和渐进性的特征,必然遵循国内金融中心——区域(亚洲)金融中心——全球金融中心这一发展路径。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需要中央大政策的支持,需要上海地方政府提供舞台,需要全国的协作,更需要市场机制发挥基础性作用。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张羽  郑联盛  
供应链金融作为产融结合的重要模式,在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问题和金融脱实向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近期,国家层面出台多项政策推动供应链金融发展,比如,2020年3月中国银保监会发布《关于加强产业链协同复工复产金融服务的通知》;2020年9月中国人民银行、银保监会等八部委出台《关于规范发展供应链金融支持供应链产业链稳定循环和优化升级的意见》;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及"创新供应链金融服务模式"。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倪外  曾刚  
浦东开发在我国30年经济改革中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文章在分析浦东开发和产业升级阶段性内容与特征的基础上,归纳浦东产业升级模式的四个要点:双途径产业升级与促进升级体系建立、外源型产业开发与较高产业门槛、融资渠道创新与创投资金设立、产业集聚与功能分区发展,同时指出浦东开发主要依赖外源型经济会给其未来发展带来潜在风险。在分析浦东产业升级模式的启示作用后,指出浦东下一阶段产业升级发展的重点:加快高科技产业向国际产业链高端发展、开拓与提升现代服务业、增强创新创业体系建设。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杨彦龙  
目前,国际金融监管以金融稳定为目标,标准的制定主要反映发达经济体的需求,其复杂和严格的监管标准不但与发展中国家的需求不相适应,而且障碍了其普惠金融的发展,不利于包容性经济增长。国际金融监管必须进行改革,构建一个更具包容性的国际金融监管体系,以顺应国际金融结构的变化和金融科技的创新。国际金融监管要突破金融稳定最大化的单一目标,追求金融稳定和普惠金融发展的双重目标;要通过国际金融标准制定机构的改革,逐步提升发展中国家在标准制定中的地位和话语权;可在数字金融领域建立一个新的国际金融标准制定机构,有效管控金融科技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刘汉民  康丽群  
公司治理路径演化是由行动主体、行动客体以及外部环境共同决定的复杂过程,路径依赖和路径创造是公司治理演化到一定阶段所出现的两种路径选择。本文从行动主体多样性、演化路径动态性以及外部环境多变性三个视角分析了公司治理的演化过程,探讨了不同阶段影响公司治理路径演化和选择的主要因素,并构建了公司治理的演化博弈模型。研究结果表明,行动主体的预期收益、风险偏好及利益集团势力对比、认知能力、路径发展阶段和转换成本、外部环境等是影响公司治理路径选择的重要因素;在公司治理路径演化的不同阶段上,路径依赖的程度和公司治理效率是不同的,随着路径的演化,路径依赖的程度呈递增趋势,而公司治理效率先上升后下降,呈抛物线形。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恒怡  
文章利用符号数据分析方法,使用我国银行业、证券业和保险业1978~2011年的统计数据较为全面地分析了我国金融服务业集聚的空间演化路径,实证结果表明我国金融服务业的集聚特征比较明显,无论是行业集中度还是资产集中度都有很大提高,已形成东部沿海和中西部两大集聚区域。2010和2011两年CR和H指数出现明显下降,表示我国中西部的金融服务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并且出现集聚趋势。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曾建中  
经济转型国家金融市场发展的一般规律是:规模扩张先于结构优化,规模扩张到一定程度后,结构优化就成为市场能否持续稳定发展的关键。本文认为:中国金融市场结构变迁中存在显著非均衡性,主要表现在融资结构的“三主导”、市场种类的“七重七轻”、交易品种的“三小三少”以及交易主体的“四多四少”的格局。笔者基于一种功能与效率的分析框架对这种非均衡性结构进行了合理性评估。最后指出:现阶段中国金融市场发展必须加快金融创新,以结构优化为重点稳步推进金融市场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黄惠春  
"机构观"和"功能观"是关于金融与经济关系的两种分析范式。由于农村金融机构微观效率和农村金融市场效率不一致,仅以机构为主体的改革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的深层次矛盾。同时,在二元目标约束条件下,以"功能观"为指导的农村金融改革在实践中仍然面临与"机构观"同样的困境。因此,从"机构观"和"功能观"的综合视角看,我国农村金融市场改革必须立足于政府和农村金融主体的现实需求,遵循自下而上的改革路径,通过建立多层次、竞争性的农村金融市场,将基础性和实体性农村金融资源有效地整合起来,以提高农村金融机构效率为前提最终实现农村金融市场的功能。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黄牧旸  
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目标已经提出了十四年.从上海金融市场的现状看.离此目标依然遥远.与纽约等三大国际金融中心相比.上海目前缺乏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的若干必要条件.但是.上海又具有一些天然的和后天的优势.如果能够克服困难.依照正确的路径坚定不移地走下去,笔者相信.上海终将成为全球的国际金融中心之一。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查贵勇  高峰  
随着上海建设"金融中心"和"航运中心"战略的深入实施,对上海发展作为金融业和航运业联接纽带的航运金融业提出了迫切要求。因此,本文对上海发展航运金融业进行SWOT分析,并结合世界主要港口发展航运金融的经验,提出上海发展航运金融的路径选择和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