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316)
2023(14421)
2022(12248)
2021(11557)
2020(9620)
2019(22005)
2018(21739)
2017(41567)
2016(22113)
2015(24950)
2014(24331)
2013(23844)
2012(21798)
2011(19585)
2010(19856)
2009(18319)
2008(16930)
2007(15101)
2006(13178)
2005(11301)
作者
(61580)
(50863)
(50355)
(47902)
(32333)
(24359)
(22924)
(19715)
(19435)
(18200)
(17623)
(17027)
(16120)
(16047)
(15934)
(15367)
(14923)
(14697)
(14690)
(14374)
(12522)
(12417)
(12227)
(11648)
(11454)
(11366)
(11315)
(11294)
(10207)
(10034)
学科
(82457)
经济(82374)
管理(66809)
(64463)
(55494)
企业(55494)
方法(35732)
数学(30241)
数学方法(29899)
中国(29373)
(26954)
金融(26952)
(25377)
银行(25337)
(24473)
(22782)
(22286)
地方(21899)
业经(20988)
技术(19632)
(17940)
(17580)
理论(16108)
农业(15680)
(14844)
财务(14773)
财务管理(14752)
(14523)
贸易(14506)
企业财务(14067)
机构
大学(298102)
学院(298060)
管理(121102)
(115966)
经济(113199)
理学(104397)
理学院(103276)
管理学(101595)
管理学院(101053)
研究(98161)
中国(78279)
(63415)
科学(60246)
(53617)
(47740)
中心(46706)
(44749)
(43625)
研究所(43444)
业大(43423)
财经(42715)
北京(40283)
(39503)
师范(39158)
(38809)
(36593)
(36305)
农业(34579)
经济学(34173)
技术(32191)
基金
项目(207305)
科学(162867)
研究(155015)
基金(148340)
(128241)
国家(127112)
科学基金(110097)
社会(96448)
社会科(91361)
社会科学(91338)
(82307)
基金项目(79726)
自然(70921)
教育(70611)
自然科(69242)
自然科学(69227)
(68597)
自然科学基金(67969)
编号(64041)
资助(59677)
成果(51605)
(47308)
重点(46280)
(44761)
(44587)
课题(44320)
创新(43435)
项目编号(39855)
科研(38985)
国家社会(38964)
期刊
(126502)
经济(126502)
研究(90066)
中国(62293)
管理(45556)
学报(44622)
科学(41702)
(40614)
(39831)
教育(38709)
(38099)
金融(38099)
大学(34208)
学学(31765)
农业(27879)
技术(27179)
业经(21184)
财经(20147)
经济研究(19839)
图书(18441)
(17149)
科技(16558)
问题(15701)
理论(15509)
技术经济(14558)
(14518)
实践(14416)
(14416)
现代(13841)
(12931)
共检索到4459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聂峰  刘小川  蔡益宇  
文章从研究如何进一步认清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进一步发挥金融创新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中的作用,如何研究并发展金融创新、金融期货与商品期货产品设计、加大力度吸引与培养高级金融服务人才,如何进一步推进国际金融中心软环境和良性循环的生态体系建设等方面入手,探索出一条不同于其他国家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经验的独特发展道路。在研究国家宏观战略的基础上,结合上海实际情况,提出当前和近几年的可操作的具体工作目标和工作抓手,力求每年工作有所推进和突破,以加快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仰炬  唐莹  
本文首先分析了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的背景、核心、自贸区建设关键因素及相互关系,指出:渐进式改革是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必然选择,发展离岸金融是上海跨越区域金融中心的重要一步,在上海自贸试验区建设离岸人民币中心并由上海清算所实现双向人民币资金池统一清算、结算、交割,同时监管银行离岸市场和在岸市场头寸,动态调整渗透程度;此外,上海清算所还可以在自贸区试点以大宗商品场外交易为核心的OTC市场作为国内期货市场配对交易、现货市场创新交易、规避风险的完善和补充,使各交易主体打通基于国内外金融衍生全品种的风险管理体系,更有效的管理和控制风险、发现价格。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编者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色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而发展绿色金融,依靠金融力量促进生态环境改善和资源节约高效利用,是推进绿色发展的路径之一。近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一系列支持和促进政策推动下,我国绿色金融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2017年6月,国务院决定在浙江、广东、贵州、江西、新疆五省份部分地区设立各有侧重、各具特色的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这标志着我国绿色金融迈入了"自上而下"的顶层设计和"自下而上"的区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吴豪声  
<正>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以可复制可推广为基本要求,努力将自贸试验区建设成为“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互联互通的重要枢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支点中国(重庆)自由贸易试验区(以下简称重庆自贸试验区)成立于2017年,涵盖两江、西永、果园港3个片区,面积119.98平方公里,是服务于“一带一路”建设和长江经济带发展的国际物流枢纽和口岸高地。六年来,中国人民银行重庆市分行(以下简称重庆市分行)准确把握自贸试验区的功能定位和要求,以深化金融创新、促进资金融通、便利结算服务、服务国家战略为重点,支持重庆自贸试验区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崔远见  
论文对上海自贸试验区金融改革创新试点的主要内容和进展情况进行了梳理,分析了自贸区开展金融改革创新的战略意义,并结合自贸区发展的最新动态,对自贸区未来改革创新的方向和重点进行了展望。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王朝阳  
2013年9月18日,国务院批准并印发《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总体方案》),强调"建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以下简称‘自贸试验区’),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是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在新形势下推进改革开放的重大举措"。9月29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挂牌。从国际环境来看,当前新一轮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姚润梅  
建设赣江新区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应针对当前绿色金融服务资源缺乏、金融机构服务绿色发展的动力不足、金融系统促进绿色发展效率不高的问题,探索建立"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型"绿色金融发展模式,尽快培育壮大绿色金融服务资源,加快制定促进金融机构服务绿色融资的政策措施,鼓励和支持金融机构开展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努力将试验区打造成为深化金融领域改革的重要平台、助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推手、推动新区发展的重要引擎。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祁敬之  宋哲慎  吴腾  
河南省作为内陆核心腹地、农业大省,兼具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地的生态功能,发展绿色金融有着重要的国际机遇、历史机遇、政策机遇、区位机遇和产业机遇。当然也面临着政策约束力较弱、申建竞争较大、金融机构积极性不高和绿色金融发展规模较小等诸多现实困境。通过立足分析省域实际情况,借鉴国际先进经验,提出河南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的建设,应立足于加强制度设计,突出区域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的功能定位,发挥好财税激励作用,成立专业的区域性绿色投资银行,从而形成具有特色的河南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带动产业升级和实现中原崛起。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祁敬之  宋哲慎  吴腾  
河南省作为内陆核心腹地、农业大省,兼具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地的生态功能,发展绿色金融有着重要的国际机遇、历史机遇、政策机遇、区位机遇和产业机遇。当然也面临着政策约束力较弱、申建竞争较大、金融机构积极性不高和绿色金融发展规模较小等诸多现实困境。通过立足分析省域实际情况,借鉴国际先进经验,提出河南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的建设,应立足于加强制度设计,突出区域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的功能定位,发挥好财税激励作用,成立专业的区域性绿色投资银行,从而形成具有特色的河南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带动产业升级和实现中原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张云帆  张水平  宋宇飞  
本文深入研究了浙江省湖州市、衢州市的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简称"绿色金改区")建设情况,使用DID双重差分模型从资源节约和污染排放的角度分析两市绿色金改区的建设效率,分析两市的绿色金融改革是否真正达到了绿色金融促进绿色发展的目标。结果显示:绿色金改区建设没有显著影响工业能源消耗和资源利用效率,但是显著减少了两市的工业污染排放量。最后本文根据研究结果对绿色金改区的路径优化提出建议。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牟盛辰  
自贸试验区是综合型自贸区、服务开放区和离岸金融中心的"三重叠加"。深化浙江自贸试验区金融制度创新,是提高全球资源配置能力的关键杠杆、对接国家宏观发展战略的重要支撑、加速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的新兴动力。文章在解构浙江自贸试验区金融制度创新的现实基础之上,分析自贸试验区金融发展面临的具体问题,进而提出统筹推进金融交易制度创新、金融组织制度创新、金融监管制度创新、金融保障制度创新的对策建议。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王力   宋林书  
<正>党的二十大部署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进一步提升自贸试验区在我国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中的引领作用。自贸试验区不仅是我国改革开放的试验田,而且是我国制度体制机制创新的策源地。2023年10月,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强调,“要加快建设金融强国,全面加强金融监管,完善金融体制,优化金融服务,防范化解风险,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推动我国金融高质量发展”。在此战略背景下,我国自贸试验区的金融创新备受关注,它不仅为自贸试验区改革创新注入源头活水,更为我国高水平扩大开放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新鲜经验。
关键词: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温信祥  郭琪  
伴随辽东半岛、渤海西南部、山东半岛等11个海洋经济区的设立,以及浙江、山东、广东、福建等省海洋经济示范区战略规划的提出,我国海洋经济发展布局已经基本形成。与此同时,"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迎来了海上贸易、海洋产业发展的良好契机。从先行国家海洋经济的发展历程看,无论是海洋产业创立起步、海洋科技成果转化、海洋贸易融资便利化、海洋经济风险缓释以及海洋经济国际合作等,都离不开金融资金的可持续注入与支持。在此,我们提出"蓝色金融"的概念,是指为海洋经济及其相关产业发展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王修华  刘锦华  赵亚雄  
研究目标:从微观企业视角考察中国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试点政策的影响成效。研究方法:基于中国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季度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绿色金融试点政策对试验区的整体企业发展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明显降低了污染企业的生产效率,促进了绿色企业的创新发展,且存在约束效应大于激励效应的现象,说明企业仍未形成超过遵循制度成本的"补偿性收益"。机制分析发现,绿色金融试点政策提升了污染企业的融资约束和治污成本,挤出了其研发支出,从而导致生产效率降低;而对于绿色企业,绿色金融试点政策则明显增加了绿色企业的商业信用和研发支出,促进了其生产效率的提升。进一步分析发现,绿色金融试点政策对国有、大规模企业的影响效应更强,并呈现出显著的上市年龄异质性。研究创新:从微观企业视角论证了绿色金融试点政策的影响效应及其在污染企业和绿色企业之间的效应差异和作用机制。研究价值:为深化创新绿色金融政策、促进企业绿色高效发展提供经验证据和政策启示。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谢宝剑  杨娇  钟韵  
本文分析了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金融创新对区内企业的影响机理:一是金融功能对区内企业的作用机理,即以企业持续发展为核心,在企业金融服务需求的诱致下,区内金融服务主体,包括银行、非银金融机构等,提供金融服务,满足企业的金融服务需求,在此过程中金融功能得以形成和实现;二是自贸区金融创新对区内企业的传导过程,即试验区金融创新首先作用于区内金融服务主体,通过促进金融服务主体及服务业务的多元化,强化自贸区的金融功能,进而满足企业高质量、多元化的金融服务需求,促进企业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