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890)
2023(8464)
2022(7264)
2021(6518)
2020(5813)
2019(13365)
2018(12986)
2017(25730)
2016(13859)
2015(16011)
2014(16168)
2013(16297)
2012(15473)
2011(14028)
2010(14412)
2009(13944)
2008(13140)
2007(12206)
2006(10504)
2005(9625)
作者
(41411)
(34515)
(34460)
(33045)
(21739)
(16542)
(16026)
(13545)
(13090)
(12473)
(11608)
(11593)
(11107)
(10975)
(10816)
(10750)
(10704)
(10153)
(10087)
(9896)
(8616)
(8520)
(8470)
(7955)
(7867)
(7863)
(7748)
(7645)
(7094)
(7038)
学科
(63628)
经济(63579)
(40139)
管理(36305)
(32031)
企业(32031)
方法(28597)
(26223)
金融(26221)
数学(25380)
数学方法(25211)
(23950)
银行(23926)
(23190)
中国(22160)
(17829)
地方(16963)
(16763)
(14737)
业经(14701)
(12348)
贸易(12339)
农业(12049)
(11961)
产业(11523)
(11405)
(11204)
财务(11181)
财务管理(11153)
中国金融(11102)
机构
学院(203989)
大学(202363)
(89816)
经济(87828)
管理(76686)
研究(69653)
理学(65468)
理学院(64751)
管理学(63773)
管理学院(63385)
中国(58445)
(41899)
科学(41509)
(40750)
(36937)
(36196)
中心(34714)
研究所(32844)
财经(32601)
(31057)
业大(30334)
(29371)
农业(29284)
经济学(28814)
北京(26556)
经济学院(26405)
(25576)
(25359)
师范(25091)
(24246)
基金
项目(131810)
科学(102340)
研究(97470)
基金(93646)
(80631)
国家(79935)
科学基金(67633)
社会(61181)
社会科(58217)
社会科学(58198)
(52924)
基金项目(49834)
(43915)
教育(43734)
自然(42030)
自然科(41005)
自然科学(40993)
编号(40356)
自然科学基金(40302)
资助(38906)
成果(32757)
(30933)
重点(30165)
(29205)
(28233)
课题(27913)
创新(26437)
发展(25326)
科研(25318)
(25184)
期刊
(96861)
经济(96861)
研究(60038)
中国(38648)
(34177)
金融(34177)
(33812)
(31897)
学报(30743)
科学(27821)
管理(25687)
大学(22780)
农业(21894)
学学(21644)
教育(17629)
技术(17301)
财经(16457)
业经(16366)
经济研究(15901)
(14241)
问题(13396)
(11769)
技术经济(11046)
理论(10823)
(10549)
商业(10280)
统计(10128)
实践(9760)
(9760)
(9241)
共检索到3075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杨娥  
除了少数学者进行过金融产业集群探讨外,在产业集群的理论中金融业多半只不过是作为产业集群的市场服务体系被研究。本文试图通过产业集群理论来分析金融产业集群发展的原因,并分析上海金融产业集群现状,希望对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有所启示。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黄虹  张征  
如今的大学城不再只是教学资源、科研能力的汇集地,同时也成了各种经济实体的聚集地,沿大学城产业集群效应逐渐凸现。以上海为例,杨浦和闵行大学城周围产业集群效应已经张显。只有用区域创新体系的视角来分析,才能为更多的沿大学城产业带的发展提供参考。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刘卫  
本文通过金融地理集聚理论分析上海金融服务业的现状,移植和结合新经济地理学、产业经济学的理论框架实证分析上海金融中心的成因,运用因子分析方法考察上海金融服务业的综合竞争力。在此基础上判断上海金融中心发展的趋势,并根据SPSS工具统计结果对上海金融服务业发展的瓶颈进行推测。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闫彦明  
产业集群的本质是具有多重属性的复杂网络组织。从不同的视角分析,产业集群具有不同的内部网络结构,而不同的网络结构是造成产业集群模式差异的重要原因。本文在对产业集群相关文献进行简要梳理和范畴界定的基础上,对金融服务业集群独特性进行了分析。进而对上海金融中心建设过程中金融服务业集群网络运行特点进行了剖析,并从构建与完善上海金融服务业集群网络体系的角度,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古继宝  高杨  
在已有的文献中,众多学者对产业集群的“规模效应”“、技术溢出效应”等外部经济性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将产业集群作为一种提升区域竞争力的企业组织形式大加褒扬,但忽视了在我国目前环境下,有些产业集群存在的一些“不经济”现象。本文通过对我国产业集群存在的“不经济”现象的深刻剖析,探讨了针对各种“不经济”现象的对策,以期实现我国产业集群的良性发展。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陶婷芳  施祖辉  
上海金融业营销现状剖析陶婷芳施祖辉上海的金融体制经过新一轮的改革,金融业发生了很大变化,已形成一个以国家专业银行为主体,多种金融机构并存的门类齐全、初具规模的金融市场体系,到1996年底,上海已有中资金融机构(包括金融网点)2540家。这些金融机构已...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陈江喜  何日贵  余慎  
产业集群是指某一产业领域相互关联的企业及其支撑体系在一定区域内大量聚集,发展成具有持续竞争优势的经济群落。产业集群现象不仅可以降低交易成本,提高经营效率,改进激励方式,创造出信息、专业化制度、区位品牌等集聚效应,而且能改善创新条件,加速生产力形成,有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伍中信  曾繁英  
调研数据表明集群企业存在资金短缺、融资难现象;税负重和税负不公、补助信贷缺失及集群企业间融资协作能力弱是集群企业资金不足的重要原因,为完善税制,须建立支助信贷机制及促进集群企业间实施步步为营融资法等相应对策。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杨玉敬  
一、金融脱媒的内涵与现状。在金融术语中,把资金供给绕开商业银行这个媒介体系,直接输送到需求方的这种资金体外循环称作"金融脱媒",也就是说,资金的供给通过一些新的机构或新的手段而直接输送给需求方,造成资金的"体外循环",从而避免了政府的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王勇  
我国金融租赁现状分析《财经科学》1997/5FINANCEANDECONOMICS王勇[经济师四川金融租赁有限公司成都610015]一80年代以后现代租赁业在我国逐步形成并发展壮大。截止1994年底,全国已有35家中外合资租赁公司,31家中资租赁公司...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纪云涛  高汝熹  
总体来看,上海现代生物产业的近年来的发展状况不尽如人意,表现为一种“政府支持力度不小、行业始终发展不快”的尴尬局面。造成这种尴尬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总结起来,包括产业处于成长初期、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应用研究差距较大、产品流通市场秩序混乱、关键理念存在误区、产业政策及配套法规不完善、缺乏龙头企业、缺乏专业管理人才八大原因。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沈雪达  杨正勇  潘迎捷  
水产品市场需求结构是决定渔业产业结构的重要因素。近年来,上海市民对优质水产品的需求量持续增长,导致上海的渔业产业结构不断发生变化。在水产养殖方面,常规养殖渔业发展缓慢,名特优等特种水产养殖业发展快速。近年来,上海的远洋渔业也得到稳步发展,但是,捕捞产品仍然以外销为主。上海的水产加工业依然发展缓慢,而且加工能力又相对集中于市郊。在第三产业方面,休闲渔业和水产品物流业刚刚起步,但是观赏鱼产业却得到快速发展。通过对上海近几年渔业产业结构的变化特征分析,提出了发展上海水产业的经济政策。为推动上海渔业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上海应积极建设渔业保障体系,建设重点工程项目,为渔业产业发展提供系统支撑和工程支撑...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邱俊  
从产业集群的成长周期来看,由于集聚度的差异,每个阶段对金融服务的需求除了共性需求外,还存在着各个阶段的个性需求,需区别对待。因此,在产业集群的金融供给中,应当实行差异化策略,加快使现在的一些较为低级的产业集群形态过渡发展到组织化程度高的集群形态,形成金融深化与产业集群发展的良性互动格局。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吴盛光  
作为一种战略性新兴产业,文化产业已成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着力点。湖南文化产业已形成自己的特色,但融资困境依然存在,其根本原因在于当下金融机构现有的服务水平、服务愿望、服务功能和服务方式均无法与文化产业的需求实现高效、无缝隙对接,需要加大金融支持力度,金融机构、文化企业和政府部门应协同推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