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078)
- 2023(12572)
- 2022(10450)
- 2021(9340)
- 2020(8213)
- 2019(18815)
- 2018(18463)
- 2017(35987)
- 2016(19281)
- 2015(21742)
- 2014(21788)
- 2013(21906)
- 2012(20236)
- 2011(18088)
- 2010(18725)
- 2009(18132)
- 2008(17642)
- 2007(16210)
- 2006(14170)
- 2005(13159)
- 学科
- 济(86078)
- 经济(85986)
- 业(83707)
- 企(74203)
- 企业(74203)
- 管理(67441)
- 方法(39120)
- 数学(30714)
- 数学方法(30498)
- 业经(29005)
- 农(28976)
- 财(28354)
- 融(26872)
- 金融(26870)
- 中国(26571)
- 银(25024)
- 银行(24999)
- 行(24228)
- 制(21277)
- 务(21077)
- 财务(21049)
- 财务管理(21019)
- 农业(20940)
- 企业财务(19891)
- 地方(18048)
- 技术(17376)
- 贸(17063)
- 贸易(17049)
- 易(16552)
- 理论(15712)
- 机构
- 学院(282778)
- 大学(278521)
- 济(121883)
- 经济(119251)
- 管理(113417)
- 理学(96612)
- 理学院(95621)
- 管理学(94400)
- 管理学院(93840)
- 研究(90285)
- 中国(77251)
- 京(57885)
- 财(57752)
- 科学(53374)
- 农(51163)
- 所(46407)
- 财经(45654)
- 中心(44486)
- 江(44287)
- 研究所(41638)
- 经(41253)
- 业大(40940)
- 农业(40376)
- 经济学(37159)
- 北京(36403)
- 州(35760)
- 经济学院(33866)
- 财经大学(33508)
- 范(33204)
- 师范(32866)
- 基金
- 项目(180130)
- 科学(142097)
- 研究(133689)
- 基金(130531)
- 家(112191)
- 国家(111120)
- 科学基金(96437)
- 社会(85642)
- 社会科(81240)
- 社会科学(81216)
- 省(71893)
- 基金项目(69386)
- 自然(61054)
- 自然科(59678)
- 自然科学(59662)
- 教育(59434)
- 自然科学基金(58681)
- 划(58633)
- 编号(55170)
- 资助(52933)
- 成果(44313)
- 创(40804)
- 重点(40247)
- 发(39998)
- 业(39848)
- 部(39594)
- 创新(37363)
- 课题(36711)
- 国家社会(35226)
- 科研(34624)
- 期刊
- 济(138306)
- 经济(138306)
- 研究(82038)
- 中国(54715)
- 财(48391)
- 农(47806)
- 管理(44000)
- 融(39891)
- 金融(39891)
- 学报(39842)
- 科学(37820)
- 农业(31815)
- 大学(30277)
- 学学(28603)
- 技术(25776)
- 业经(24570)
- 财经(23228)
- 教育(22374)
- 经济研究(21354)
- 经(20071)
- 业(19380)
- 问题(18155)
- 技术经济(16729)
- 图书(14926)
- 贸(14755)
- 商业(14419)
- 现代(14293)
- 财会(14246)
- 理论(14113)
- 世界(13659)
共检索到4334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刘卫
本文通过金融地理集聚理论分析上海金融服务业的现状,移植和结合新经济地理学、产业经济学的理论框架实证分析上海金融中心的成因,运用因子分析方法考察上海金融服务业的综合竞争力。在此基础上判断上海金融中心发展的趋势,并根据SPSS工具统计结果对上海金融服务业发展的瓶颈进行推测。
关键词:
金融集聚 路径依赖 经济腹地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张望
文章分析了近年来上海金融机构集聚的特点及对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影响,从有利促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角度,提出了上海金融机构集聚的建议措施。
关键词:
城市经济 金融机构 金融中心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闫彦明
金融资源的集聚与扩散有其内在的规律,各类金融资源流动的结果导致了国际金融中心的兴衰、演替。金融资源的集聚与扩散大体上可分为宏观、中观、微观三个相互关联的层次,本文重点探讨了前两个层次。文中分析了各类金融资源集聚、扩散的特点,金融资源集聚、扩散的典型形态及主要影响因素等,并按主导因素、辐射范围两个纬度将金融中心划分为四种模式。最后,分析了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路径、模式选择及政策建议。
关键词:
金融资源 集聚 扩散 上海 国际金融中心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刘红
金融集聚可以吸引优质资本,满足了产业集聚的资本需求,可以克服集群企业在创新中的机会主义,催化企业集群创新;同时,产业集聚可以优化金融生态,扩大了金融业的经济基础,为金融集聚创造了条件。以上海为例的分析表明,上海金融中心的逐渐形成一直伴随着世界范围的产业转移和长三角地区的产业集聚;上海金融集聚,对上海、江苏及浙江省的产业结构升级有积极影响。
[期刊]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
[作者]
陈铭仁
在外部规模经济、知识集聚和信息外溢、市场机制及区域文化影响的共同作用下,各种不同种类金融机构在空间中集聚,并通过与实体经济其他产业的相互促进,逐步形成金融产业集群。金融产业集群提高了金融创新速度和效率,有利于金融机构的风险控制和风险管理及风险分摊,提高了金融机构的运行效率。金融机构进一步空间集聚、金融产业集群的规模进一步扩大,必然伴随着金融影响力的外向发散,跨出区域,跨出国家,金融中心就自然形成了。因此,金融中心的形成过程,就是金融机构的集聚过程,金融机构集聚是一个城市成为金融中心的前提和基础。在这个过程中,政府在许多方面都可以通过制定相关的政策加以引导,形成政府推动型金融中心。
关键词:
金融机构集聚 金融产业集群 金融中心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黄牧旸
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目标已经提出了十四年.从上海金融市场的现状看.离此目标依然遥远.与纽约等三大国际金融中心相比.上海目前缺乏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的若干必要条件.但是.上海又具有一些天然的和后天的优势.如果能够克服困难.依照正确的路径坚定不移地走下去,笔者相信.上海终将成为全球的国际金融中心之一。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徐全勇
本文分析英国金融服务业产业集群的发展现状,探讨了英国金融服务业产业集群集聚的动力机制,以及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的因素。借鉴英国金融服务业产业集群的经验,对上海建设金融中心实施产业集群战略提出初步的构想。
关键词:
金融服务业 产业集群 良性反馈机制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陈彪如 连平
纵观世界各主要国际金融中心的形成和发展过程,虽然由于它们各自所处的历史背景和优势不同,因而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形成和发展是与它们共有的一些主客观条件分不开的。这些条件为营造一个良好的竞争环境,建立高度发达的世界性金融市场,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国际金融中心的形成条件主要涉及以下几方面: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王敏
随着经济金融全球化的加速发展,金融产业出现高度集聚的现象,形成了具有不同影响力的金融中心。与实体产业集聚的研究相比,金融产业集聚具有自己的特征,目前在这方面的研究还很不够。金融产业集聚的高度发展形成了金融中心。金融中心建设的成败在于总部金融建设。国外金融中心建设的成功经验为我们加快国际金融中心和区域金融中心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
金融产业集聚 金融中心 总部金融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蒋德明
再建上海国际贸易,金融中心地位是上海腾飞、中国振兴的希望所在。纵观世界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与繁荣,无不与其国际贸易、金融中心城市的建立与发展相维持,纽约、芝加哥、东京、巴黎、伦敦和香港这些国际贸易、金融中心城市的建立与发展,对于促进美、日、法、英等国成为发达国家所起的巨大作用已是不争之事实。然而,需要指出的是,这些国际贸易、金融中心城市的建立与发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梁琳 李勇
文章构建了理论模型,并选用城市样本数据和多层线性模型实证检验了我国产业间集聚产生的外部性对金融服务业集聚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城市知识溢出和产业多样化有益于金融服务业集聚的发展,而现阶段的城市产业专业化对金融服务业集聚呈现负向的显著影响。我国的金融服务业主要集聚在以城市产业多样化为特征的大城市,且各市金融服务业集聚的程度差异较大。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胡星
金融中心是金融聚集的结果,从金融聚集到金融中心的形成是一个客观演化过程。金融聚集理论作为经典的经济学理论被广泛应用于国际金融中心的研究,并融合于多学科体系之中,这不仅体现了其重要的学术价值,同时对于指导现阶段我国区域金融中心的建设,如在战略步骤的实施、指标体系的构建等方面也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何宪 熊亮
金融人才聚集是金融中心形成的必要条件。首先,本文提出了金融人才的二元分布规律,即金融人才的聚集和分散规律。然后,本文从金融人才的数量、占就业人员的比重、空间聚集度和人才密度等角度,对世界和我国的主要金融中心的金融人才分布特点进行了分析。最后,从人才的角度分析,上海、北京和深圳建设国际金融中心,成都、西安和武汉建设区域金融中心,杭州建设特色金融中心的条件,并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
金融中心 金融人才聚集 二元分布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郑杨
上海是中国保险业的重要发祥地。1865年,第一家民族保险公司义和保险行在上海成立。1875年,保险招商局在沪宣告成立,开创了中国船舶保险之先河。1980年国内商业保险业务全面恢复以来,上海着力改革创新和对外开放,全国首家外资保险公司友邦保险、首家中外合资人寿保险公司中宏人寿、首家互联网保险公司众安在线、首个专业性航运保险协会均在沪成立,首笔投资连结险、单项风险防范技术标准、
关键词:
现代保险服务业 上海 国际金融中心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田菁 孙祎凡 李芳
本文运用中国30个省2005-2010年间的面板数据,用考虑无效率项的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分析了我国省域金融服务业技术效率及其与金融集聚之间的关系。得出的结论是:各地区金融服务业平均技术效率水平较低且差距较大,金融集聚对技术效率的影响是非线性的,如果不能相应提高区域人力资本质量,金融集聚对于地区金融服务效率和金融发展的积极影响将难以形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