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769)
- 2023(12706)
- 2022(11147)
- 2021(10369)
- 2020(8565)
- 2019(20017)
- 2018(19648)
- 2017(39190)
- 2016(20835)
- 2015(23566)
- 2014(23435)
- 2013(23360)
- 2012(21359)
- 2011(19213)
- 2010(18886)
- 2009(17194)
- 2008(16669)
- 2007(14591)
- 2006(12613)
- 2005(10993)
- 学科
- 济(89686)
- 经济(89590)
- 管理(60962)
- 业(58360)
- 企(48416)
- 企业(48416)
- 方法(46535)
- 数学(41609)
- 数学方法(41281)
- 财(23134)
- 中国(22137)
- 农(21706)
- 贸(21252)
- 贸易(21242)
- 易(20686)
- 业经(18103)
- 地方(17044)
- 学(16628)
- 制(14700)
- 务(14364)
- 财务(14303)
- 财务管理(14275)
- 融(14123)
- 金融(14122)
- 农业(14112)
- 理论(13758)
- 企业财务(13573)
- 技术(13383)
- 出(13122)
- 银(13118)
- 机构
- 大学(301836)
- 学院(297595)
- 济(127023)
- 经济(124520)
- 管理(123232)
- 理学(107827)
- 理学院(106771)
- 管理学(105123)
- 管理学院(104597)
- 研究(95505)
- 中国(72917)
- 京(62334)
- 财(58033)
- 科学(56272)
- 财经(47882)
- 所(46288)
- 经(43875)
- 中心(43777)
- 农(43108)
- 业大(42566)
- 研究所(42033)
- 江(41077)
- 经济学(40124)
- 北京(39176)
- 范(36893)
- 经济学院(36647)
- 师范(36575)
- 财经大学(36250)
- 院(34522)
- 农业(33764)
- 基金
- 项目(207763)
- 科学(164654)
- 基金(154310)
- 研究(151562)
- 家(133030)
- 国家(132008)
- 科学基金(115174)
- 社会(97839)
- 社会科(93033)
- 社会科学(93012)
- 基金项目(82099)
- 省(78306)
- 自然(75028)
- 自然科(73347)
- 自然科学(73334)
- 自然科学基金(72052)
- 教育(69448)
- 划(66009)
- 资助(64879)
- 编号(60511)
- 成果(47841)
- 部(47243)
- 重点(45453)
- 创(42914)
- 发(42668)
- 教育部(41399)
- 国家社会(40766)
- 课题(40450)
- 人文(40439)
- 创新(40011)
- 期刊
- 济(129699)
- 经济(129699)
- 研究(90267)
- 中国(51257)
- 学报(44705)
- 管理(44044)
- 财(42623)
- 科学(41021)
- 农(37629)
- 大学(34493)
- 学学(32538)
- 融(30308)
- 金融(30308)
- 教育(27940)
- 农业(26180)
- 技术(24490)
- 财经(24183)
- 经济研究(22172)
- 经(20561)
- 业经(20249)
- 问题(17344)
- 理论(16306)
- 贸(15789)
- 图书(15089)
- 技术经济(14919)
- 实践(14821)
- 践(14821)
- 商业(13824)
- 科技(13381)
- 业(13348)
共检索到4273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锋 高展军
运用二维非对称BEKK-GARCH模型,考察了上海金融期货与现货市场间收益率的非对称波动溢出效应。实证结果表明:样本期铝期货与现货收益率间存在双向的波动溢出效应,而铜期货与现货收益率波动溢出效应不显著;铜、铝期货、现货市场间都存在双向的波动非对称效应,都对来自对方市场的"消息"的冲击有显著的反应。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吴静杰 陈锋 高展军
本文运用BEKK-GARCH模型,实证分析了2009年11月到2012年10月天然橡胶现货与期货市场间收益率的动态关系。结果显示:样本期天然橡胶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收益率间存在双向波动溢出效应,并且呈现非对称性。最后,本文基于分析结果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乔高秀 刘强
本文全面研究沪深300股指期货上市以来与现货市场之间的波动溢出效应。用成分股的实时交易数据构造指数价格,采用1分钟高频数据分三段估计VECM-GARCH-BEKK(ECM)模型。结果表明:市场之间存在双向的波动溢出效应;短期波动溢出效应以现货市场为主;持久性波动溢出效应在不同时段的表现不同:上市初期以期货市场为主,其后现货市场较大,2011年期货市场的持久性波动溢出明显增强;误差修正项对市场波动性有显著影响,且在不同时段的表现存在差异。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黄嵩 肖一 金寿鹏
本文主要研究沪深300股指期货自上市以来与沪深300股票指数之间的波动溢出效应,这对于健全股指期货市场和完善我国金融体系来说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选取2011年5月至2016年12月沪深300股指期货与沪深300股指的高频数据,将样本划分为5个区间并分别建立二元VAR-BEKK-GARCH模型以研究两者的波动溢出效应。结果表明,仅在股指盘整合"股灾"时期二者存在显著的双向波动溢出关系,由此可得出重要结论:股指期货在"股灾"期间能够起到平抑市场波动、分担市场风险的作用。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有望 李剑
以小麦、稻谷、玉米和大豆为例,选取2009—2016年的相关日度价格数据,运用BEKK-GARCH模型考察了我国粮食期货与现货市场间的价格波动溢出效应。结果显示:我国粮食期货与现货市场之间存在价格波动溢出效应,但溢出程度在不同粮食品种之间有差异。主粮作物小麦、稻谷和玉米期货对现货价格的溢出效应较弱,非主粮作物大豆期货对现货价格的溢出效应较强,四个粮食品种现货对期货价格的溢出效应均较弱。分析表明:由于我国在调控粮食市场的思路和力度上对于主粮作物与非主粮作物存在较大差别,从而造成了四个粮食品种期货与现货市场间价格波动溢出效应的差异。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有望 李剑
以小麦、稻谷、玉米和大豆为例,选取2009—2016年的相关日度价格数据,运用BEKK-GARCH模型考察了我国粮食期货与现货市场间的价格波动溢出效应。结果显示:我国粮食期货与现货市场之间存在价格波动溢出效应,但溢出程度在不同粮食品种之间有差异。主粮作物小麦、稻谷和玉米期货对现货价格的溢出效应较弱,非主粮作物大豆期货对现货价格的溢出效应较强,四个粮食品种现货对期货价格的溢出效应均较弱。分析表明:由于我国在调控粮食市场的思路和力度上对于主粮作物与非主粮作物存在较大差别,从而造成了四个粮食品种期货与现货市场间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刘晓彬 李瑜 罗洎
本文采用2010年8月至2011年1月间沪深300股指期货与现货交易5分钟数据,通过建立DCC-MGARCH模型考察我国股票指数市场与股票现货市场的动态相关性。并通过建立BEKK-MGARCH模型考察两市场波动率之间的溢出效应。实证结果表明,从短期来看,沪深300股指期货市场波动与现货市场波动之间存在相互溢出效应,而且会在长期产生持久的影响。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章永哲 钱敏
本文利用沪深300股指期货上市以来的当月连续合约及同期的沪深300指数5分钟价格高频数据,建立GARCH、BEKK-MGARCH等模型,对股指期货和现货市场间的波动溢出效应进行实证检验,基本结论是沪深300股指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间存在显著双向的波动溢出效应,且无论是短期波动溢出效应强度还是波动溢出效应的持久性,现货市场都处于相对略微强势地位。在此实证结论的基础上,提出建立跨市场风险监控和防范机制等政策建议。
关键词:
股指期货 波动溢出效应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赵树然 袁东 任培民
沪深300股指期货与现货波动溢出问题的研究对于风险管理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旨在基于高频数据,利用异质金融市场驱动的HAR-CAW模型研究我国股指期货和现货市场之间及其自身的短期、中期和长期波动溢出问题。研究结果表明,沪深300股指期货与现货市场之间整体上存在着双向波动溢出效应,但是溢出效应不对称,期货对现货的溢出效应占主导地位;在相互间各期溢出研究上,两市场间的各期溢出表现各不相同;在自身溢出效应上,各期整体而言现货市场存在溢出,而期货市场不存在。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志英
借助VECM、带误差修正项的双变量TGARCH模型以及DCC模型,对我国燃料油期货和现货市场间的价格发现和波动溢出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燃料油期货和现货价格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和双向引导关系,期货在价格发现中起主导作用;期货市场不存在显著的杠杆效应,现货市场存在明显的负向非对称效应;两个市场间仅存在单向的波动溢出,表现为现货市场向期货市场正向溢出;误差修正项对两个市场的波动具有很好的解释能力,可以更加准确地刻画两个市场的波动性;DCC模型表明信息在两个市场间是流动的,两市的整合程度较高,但两市的相关系数还不是很高。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华仁海 刘庆富
本文借助于双参数AR-EGARCH(t)模型,利用日间数据对国内外期货市场铜、铝、大豆、豆粕、小麦期货价格的波动溢出效应进行了经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相关商品国内外期货价格以及波动性之间存在较为密切的联系,相对于铝、豆粕和小麦市场,铜和大豆的国内外期货价格之间和波动性之间的联系更为紧密;对铜、铝、大豆、豆粕来说,国际期货市场对国内期货市场的影响力要大于国内期货市场对国际期货市场的影响力;但就小麦而言,国际市场的价格波动对国内市场的影响较弱,而国内市场的价格波动对国外市场的影响却较强。
关键词:
期货市场 波动性 溢出效应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邢精平 周伍阳 季峰
股指期货与现货市场关系是监管者关注的重点问题。本文采用我国股指期货上市以来1分钟级高频数据,应用向量误差修正模型、方差分解、多元T-GARCH等,考察期现两市信息传递、波动溢出效应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尽管股指期货和股票市场之间短期内存在相互引导关系,但股票市场价格变动更多来自于自身影响,起主导作用,而且两市长期均衡收敛也是以股票市场占主导地位;两市存在显著的双向波动溢出,期货市场的波动溢出效应强于股票市场的波动溢出效应;两市场存在明显的非对称效应,期货市场对"坏消息"更为敏感,而现货市场对"好消息"更为敏感。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左浩苗 刘振涛 曾海为
本文利用沪深300指数和当月股指期货连续合约的高频数据,采用非参数方法估计日度股票指数和股指期货的整体波动、连续性波动和跳跃,发现两个市场波动成分存在双向的格兰杰因果关系,但是期货市场的跳跃并不会影响后续股票市场的跳跃。此外,已实现相关系数在股指期货上市初期表现出了较大的变动,整体表现出了较强的联动趋势。最后,日内高频价格之间存在稳定的协整关系,两个市场存在双向的信息传导,股指期货的价格发现功能得到发挥。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项歌德 沈开艳
本文以中国沪深300股票指数现货市场与期货市场的真实交易日数据为研究对象,借助构建的EC-EGARCH模型,通过本文设定的5个假设检验,对两个市场之间价格发现功能与波动溢出效应特征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中国沪深300股票指数期货市场上市以来,其短期价格发现以及长期价格预测功能均较为显著,但短期价格发现功能呈现对称性。两个市场之间的"波动集聚"效应也非常显著。通过将股票指数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之间的风险波动溢出效应区分为短期效应和长期效应,在实证分析中发现两种效应表现出不同的特征:短期波动溢出效应表现出非对称性,而长期波动溢出效应表现出对称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