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78)
- 2023(1233)
- 2022(1028)
- 2021(989)
- 2020(848)
- 2019(2062)
- 2018(2053)
- 2017(4054)
- 2016(2227)
- 2015(2583)
- 2014(2623)
- 2013(2525)
- 2012(2434)
- 2011(2306)
- 2010(2289)
- 2009(2014)
- 2008(1867)
- 2007(1881)
- 2006(1661)
- 2005(1555)
- 学科
- 济(9672)
- 经济(9655)
- 农(5468)
- 业(5435)
- 地方(5129)
- 管理(4421)
- 农业(3882)
- 方法(3836)
- 数学(3591)
- 数学方法(3516)
- 中国(2563)
- 企(2558)
- 企业(2558)
- 制(2266)
- 人口(2174)
- 财(1932)
- 业经(1908)
- 地方经济(1813)
- 度(1705)
- 制度(1701)
- 融(1680)
- 金融(1679)
- 土地(1644)
- 学(1636)
- 事业(1531)
- 农业经济(1325)
- 工作(1301)
- 贸(1178)
- 贸易(1176)
- 问题(1154)
- 机构
- 大学(30764)
- 学院(29997)
- 管理(12610)
- 济(12109)
- 研究(11997)
- 经济(11721)
- 理学(10835)
- 理学院(10688)
- 管理学(10446)
- 管理学院(10363)
- 中国(9210)
- 农(8454)
- 科学(7246)
- 中心(6667)
- 京(6539)
- 农业(6354)
- 所(6196)
- 业大(6102)
- 研究所(5493)
- 江(5299)
- 上海(5249)
- 省(5201)
- 范(5119)
- 师范(5096)
- 财(4965)
- 农业大学(4339)
- 师范大学(4240)
- 北京(4127)
- 院(4061)
- 财经(3848)
共检索到511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李洁萍
根据中央有关文件和1986年全国计划生育工作会议提出的“适当照顾农村有困难的夫妇生育第二个孩子”的精神,为进一步完善计划生育政策,我们对上海郊县拟照顾生育二孩的十五种对象的生育意愿作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杨华磊 张文超
基于全面二孩政策下出生人数不断下降的典型事实和部分学者对完全放松生育管控下多生育对技术进步和人均产出负面影响的担忧,本文从经验上发现,多生育不仅会增加未来劳动供给和资本存量,更重要的是,还会提升全要素生产率、产出以及人均产出的增长率。宏观上生育具有社会红利,微观上家庭为何不愿意生育呢?进一步研究显示:生育成本急剧上升且由家庭承担以及生育收益社会化使得生育行为具有了正外部性。为确保宏观上的生育红利,理论研究和经验上发现,表征为生育保险的生育支持政策具有社会化生育成本,规避正外部性的功效。文章的意义在于,实践上,可能会为完全放松生育管控,甚至采取生育支持政策提供一个经验依据;理论上,提出的正外部性机制可能会为将来发展和完善生育保险制度,提供经验上的证据和理论上的支撑。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顾宝昌
引言在众多关于生育问题的研究中,有关生育意愿的研究一直受到特别的关注,其原因当然是由于人们企望通过对生育意愿的了解来预见到生育水平的变化。一般认为,由人们的生育意愿转化为人们的生育行为,由一个个人的生育行为聚集成一个人口的生育水平。如果说,对于生育行为和生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郑真真
文章基于"江苏省群众生育意愿和生育行为研究"和有关生育意愿的国内外调查研究,回顾并讨论了有关生育意愿指标的测量、有效性和可靠性及其应用。作者认为,理想子女数、期望生育子女数、生育意向和生育计划之间相互关联,但概念不同,作用也不同。理想子女数变化缓慢且滞后于生育率变化,适用于对群体生育观念变迁的回顾性研究;期望生育子女数可视为群体有可能达到的最高终身生育水平;较强的生育意向和具有明确时间的生育计划更有可能转化为生育行为,对预测个体生育行为和估计群体变化都有应用价值。对于不同研究目的,合理选择生育意愿指标至关重要。
关键词:
生育意愿 生育行为 生育政策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庄亚儿 姜玉 王志理 李成福 齐嘉楠 王晖 刘鸿雁 李伯华 覃民
2013年全国开展的生育意愿调查表明,当前城乡居民的理想子女数为1.93;实行一孩、一孩半、二孩政策地区分别为1.84、1.98、2.01;双独、单独、普通家庭分别为1.79、1.83、1.95;现有一孩单独家庭的理想子女数为1.81。全国城乡居民理想子女的性别比为104;理想子女数为1个、2个孩子的性别比分别为128、102。单独一孩家庭对生育下一个孩子时间安排,"未确定"的比例达59.0%,明年、后年、大后年的比例分别为20.5%、12.1%、8.4%。完善生育政策有助于缩小居民生育意愿与生育行为之间的差距,全面实施"单独二孩"政策,全国范围内不太可能出现出生堆积现象。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霞 夏巧娟
近年国外学者在生育意愿与生育率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以下方面:首先,探讨了生育意愿与生育行为之间存在偏差的成因,其中包括理想家庭规模和实际家庭政策的冲突、生育观念转变的滞后性、女性生命周期的影响及生育计划的调整四个方面。其次,从正式制度、非正式制度、经济因素以及女性个体等方面分析了生育率下降的原因,指出低生育率将在社会养老、理想家庭规模、经济运行等方面对经济社会带来负面影响,并进而探讨了提高生育率的举措及实施效果。国外研究让我们意识到在新时期完成人口发展新任务必须正视低生育率的负面影响,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育率、政策与生育率、人口与制度等三大关系。
关键词:
生育意愿 生育率 生育缺口 低生育率陷阱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段继红 苏华山 张成
解决人口问题的关键在于探明目前低生育意愿的根本原因。基于机会成本理论,引入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从生育二孩的成本与收益两个角度进行理论分析,并根据调查数据,实证检验了影响二孩生育意愿的因素。研究发现:生育过程中的疼痛或危险性、一孩抵触、休闲时间的减少、没人带孩子、经济承受能力、优生少生、更多家庭纠纷这些因素对二孩生育意愿均有显著的负面影响,是制约人们自主生育意愿的主要因素,而其中的隐性成本则是导致女性二孩生育意愿普遍低于男性的原因。结合不同地区的人文社会环境考察二孩生育意愿的地区差异,结果发现,地区差异对二孩生育意愿有显著影响。因此,人口政策的具体实施也应该把地区差异考虑在内。
关键词:
二孩困境 生育意愿 全面二孩 生育成本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尹文耀,叶明德,谢雷光,李旭日
本文对浙江省已婚育龄妇女和未婚青年的生育意愿调查进行了分析,认为浙江省育龄妇女的期望孩子数仍高于政策要求的水平,这与以往相比没有重大变化;但群众还是接受了现行生育政策,并按政策要求进行了生育。本文根据未婚青年生育意愿进步的情况和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宏观背景,估计未来群众的生育意愿与现行政策将更加接近。但因工作松懈或政策不当,引起生育率反弹的可能性依然存在。本文还系统分析了要稳定低生育水平,使群众意愿与可持续发展的政策要求相统一,在生育政策上需要进一步解决的一些问题。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石智雷 郑州丽
使用2014年和2021年“湖北百县生育调查”数据,研究性别视角下生育意愿的性别差异及内在机理。结果表明,相对于女性,男性的生育意愿更高,男性二孩生育意愿比女性提高了32.36个百分点,三孩生育意愿提高了76.56个百分点。在使用反事实方法处理可能存在的选择性偏差后,性别差异依然显著存在。同时,随着人口政策的放松,生育意愿性别差异也因生育空间释放而逐步扩大。进一步研究发现,这一性别差异只出现在男性占据优势地位的传统婚姻匹配模式中,它通过男孩偏好和性别分工来调节男女的生育意愿。男性的男孩偏好提升了男性的生育意愿,而“生育-工作”冲突则降低了女性的生育意愿。同时,这两种调节机制随婚姻匹配模式的转变会逐渐消失。
关键词:
生育意愿 性别差异 “生育-工作”冲突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王金营 马志越 李嘉瑞
利用2017年全国生育状况抽样调查中北方七省市数据,通过总和生育率、孩次递进总和生育率、递进总和生育率、终生生育率及生育模式(婚育年龄)变动等多指标多维度综合评估,我国特别是北方七省市生育水平确实处于较低水平,但是并非处于极低水平,应该是处于1.5~1.9之间,受政策调整等因素影响只是波动不稳。同时,单独(全面)两孩生育政策对二孩出生增加有明显作用。对育龄妇女的生育意愿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评估分析,用平均再生育意愿指标低估了人们的实际生育意愿,利用意愿递进生育率可以真实反映育龄妇女的生育意愿水平。根据生育意愿及其决定因素,特别是20~29和30~39岁年龄组的意愿递进生育率可以判断未来生育水平有上升的可能和势能。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李孜 谭江蓉 黄匡时
文章使用2017年全国生育状况抽样调查数据的重庆样本,分析了重庆市2006~2016年间的生育水平,研究发现这11年间重庆市总和生育率有升有降,2007、2012和2016年超过1.8,分别为1.896、1.853和1.891,平均为1.61。相比较,11年间重庆市递进总和生育率平均值为1.83,2006~2016年间,重庆市二孩递进总和生育率平均值为0.76。文章分析了生育意愿,调查发现尽管全面两孩政策的后期效果可能会持续显现,但受多因素影响,仍有38.1%的女性打算生育孩子数少于2个,重庆市女性在生育孩子数量方面存在理想和现实的距离,内生性低生育趋势仍值得警惕。抚养成本依然是影响女性生育的主要因素。加快推进生育友好型社会建设,创建良好的生育环境,有助于完善生育服务,提升生育水平。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李嘉岩
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全面贯彻,加上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竞争压力的增大,当代独生子女的生育意愿发生了哪些变化,已经成为人口学者关注的问题。文章通过对北京市18个区县1206个独生子女的抽样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得出当代独生子女的生育观念已经发生了改变,这将对其生育意愿产生较大影响。
关键词:
生育意愿 独生子女 理想子女数 性别偏好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凤鸿 伊文君
随着经济不断发展,人们的生育意愿不可避免地会随之变化。本文在问卷调查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对太原市的总体生育现状以及不同群体的生育意愿做出回答,并对影响当前育龄人口生育意愿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育龄人口 生育意愿 调查研究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张勇 尹秀芳 徐玮
本文基于湖北省4 661个符合"单独二孩"政策目标人群生育意愿的调查数据,对已有一孩的城镇居民家庭二孩的生育意愿进行了研究。通过统计分析发现,在二孩生育政策放开的情况下,湖北省符合"单独二孩"政策家庭不愿生育二孩的比重达到61.4%,究其原因,主要集中于经济压力、少生优生观念和时间压力等方面;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对以上城镇居民家庭不愿生育二孩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妻子的年龄、学历、职业、一孩的年龄及夫妻二人的迁移经历等都是影响符合"单独二孩"政策家庭的不愿生育二孩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
“单独二孩”政策 生育意愿 计划生育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付坤
社会是人与环境形成的关系总和,人口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石。中国作为世界人口大国之一,其人口结构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及未来发展能够起到极为关键的促进作用。在新时期社会形势下,为了推动人口的均衡发展,改善人口老龄化问题,提高全国生育率,我国于2016年起正式施行"全面二孩"政策,这一举措引起了全国人民的广泛关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