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249)
2023(7556)
2022(6798)
2021(6503)
2020(5719)
2019(13776)
2018(13320)
2017(24832)
2016(14009)
2015(16340)
2014(16635)
2013(16684)
2012(15903)
2011(14518)
2010(14720)
2009(13728)
2008(14165)
2007(12651)
2006(10956)
2005(10022)
作者
(42707)
(35868)
(35698)
(34289)
(22820)
(17265)
(16721)
(14079)
(13405)
(12830)
(12341)
(12048)
(11480)
(11376)
(11356)
(11343)
(11313)
(10599)
(10463)
(10446)
(9040)
(8899)
(8829)
(8195)
(8187)
(8122)
(8039)
(7977)
(7330)
(7262)
学科
(61968)
经济(61919)
管理(37597)
(36975)
方法(31443)
(28876)
企业(28876)
数学(28278)
数学方法(28017)
(16597)
中国(16423)
(16004)
(13821)
地方(12297)
(12218)
贸易(12214)
(11839)
业经(11184)
农业(11150)
(10411)
(10064)
财务(10048)
财务管理(10019)
(9930)
金融(9927)
企业财务(9517)
(9137)
银行(9096)
(9015)
理论(9013)
机构
大学(211539)
学院(206900)
(87666)
经济(85819)
管理(77969)
研究(74362)
理学(67164)
理学院(66303)
管理学(65043)
管理学院(64622)
中国(55417)
科学(46472)
(44868)
(39915)
(39723)
(39342)
研究所(35961)
中心(33983)
业大(33303)
农业(31847)
财经(31776)
(30952)
(28784)
(28536)
北京(28398)
师范(28218)
经济学(27405)
(25847)
经济学院(24959)
(24283)
基金
项目(136425)
科学(106004)
基金(98743)
研究(96686)
(87073)
国家(86367)
科学基金(72355)
社会(60599)
社会科(57345)
社会科学(57324)
基金项目(52308)
(52184)
自然(47224)
自然科(46091)
自然科学(46077)
(45426)
教育(45346)
自然科学基金(45301)
资助(41607)
编号(38842)
成果(32568)
重点(31393)
(31076)
(29361)
(27801)
课题(27018)
科研(27003)
教育部(26232)
创新(26072)
计划(25821)
期刊
(93147)
经济(93147)
研究(62349)
中国(41893)
学报(36625)
(34682)
科学(32101)
(31683)
大学(26923)
管理(25562)
学学(25035)
农业(23382)
教育(22362)
(18783)
金融(18783)
技术(17245)
财经(15868)
经济研究(15866)
业经(13744)
(13670)
(13390)
问题(12651)
统计(11769)
(11229)
图书(11159)
技术经济(11090)
(10726)
资源(10215)
(10086)
理论(10008)
共检索到3116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曾凡  
居于中国近代化中心地位的上海,当时的人力资本状况与近代化进程之间有何联系?文章运用现代人力资本估算中的LIHK方法对1933年上海和中国的人力资本进行了估算和比较。结果表明:上海在平均人力资本上具有极其显著的优势。1933年,上海人力资本总存量占当年全国人力资本总存量的26%以上,其平均人力资本约为全国平均人力资本的33倍。与物质资本相比,上海1933年平均人力资本仅及平均物质资本的27.7%,但这一比例仍大大高于全国的水平。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娟  
本文从人力资本的不完全投入出发,构造债务、股权和人力资本三者之间相互关系和作用的数理模型,探讨在考虑激励人力资本投入情况下的财务资本结构特征,并结合我国目前企业资本结构状况的分析,得出结论和启示。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润  
对日本、韩国、东南亚、拉美和东欧等主要国家的人力资本结构进行比较发现,成功赶超的国家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人力资本存量逐渐提高,同时人力资本结构也由低级向高级跃进。陷入中等收入陷阱或正在赶超的国家中等层次人力资本存在明显过于饱和并且高级人力资本积累不足的现象,同时其全要素生产率难以提升,甚至有所下降。人力资本梯度升级与产业结构演进密切相关,具有高存量高级人力资本的经济体在提高现代产业在国民经济部门中的比例方面成绩更为突出。相比较成功赶超的国家甚至正在赶超的新兴经济体,中国高层次人力资本不足和中等层次人力资本过于饱和的现象更加明显。借鉴日本和韩国政府人力资本的各项扶持政策,未来中国要跨越中等收入成功实现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润  
对日本、韩国、东南亚、拉美和东欧等主要国家的人力资本结构进行比较发现,成功赶超的国家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人力资本存量逐渐提高,同时人力资本结构也由低级向高级跃进。陷入中等收入陷阱或正在赶超的国家中等层次人力资本存在明显过于饱和并且高级人力资本积累不足的现象,同时其全要素生产率难以提升,甚至有所下降。人力资本梯度升级与产业结构演进密切相关,具有高存量高级人力资本的经济体在提高现代产业在国民经济部门中的比例方面成绩更为突出。相比较成功赶超的国家甚至正在赶超的新兴经济体,中国高层次人力资本不足和中等层次人力资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黄维德  
本文根据上海全市范围内的抽样调查数据 ,从人力资本投资、人力资本流动、人力资本使用三个方面 ,分析了上海人力资本积累的现状。揭示了上海在劳动力市场发育过程中 ,人力资本形成和作用所面临的问题和机会 ,提出上海应当在新一轮发展中 ,采取以人力资本积累为重心的发展战略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单大圣  
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是我国迈向世界强国的必由之路。建成制造强国,人才是根本,必须有高质量的人力资本和高效的育人用人机制。从支撑制造业发展的人力资本看,既存在有利的因素,也存在不利的因素。美国、德国、日本等制造强国的经验教训表明,建成制造强国要有持久的技术积累,不管生产模式如何变化,都要保留一支训练有素的制造业技术人才,为此,必须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和企业继续教育,推动生产要素集聚,建立适度稳定的劳资关系。对我国来说,迈向制造强国的人力资本策略应该是,全面提高教育普及水平,大力发展职业教育,鼓励行业企业办学,优化研究力量布局,推进研发、劳动力和资本等要素集聚,建立积极的劳动保护,坚持和完善职业...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张帆  
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劳动和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源泉。中国作为 2 1世纪的世界大国 ,有着丰富的人力资源。中国的发展路线必须以自身的资源为基础。本文估算了中国的物质资本存量和人力资本存量 ,并同美国进行了比较。由于中国资本总量相对于产出较小 ,资本收益率高于美国。人力资本较高的收益率反映了对人力资本的需求和人力资本供给受到的制约。与发达国家比较 ,在投资成果接近的前提下 ,目前中国的人力资本生产成本较低。从产业结构分析 ,由低级劳动密集型向高级劳动密集型或人力资本密集型转化是中国产业结构升级的一种可能选择。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朱平芳  徐大丰  
针对中国城市人力资本估算中的困难,在Casey B.Mulligan和Xavier Sala-I-Martin(1995)关于人力资本估算思想的启发下,本文明确提出单位人力资本的概念;在对技术进行适当假设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关于人力资本估算的、可实现的框架。运用中国行政地级以上城市的统计资料,本文对中国各城市的人力资本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各城市的人力资本都呈现出增长的态势。对人力资本估算的相关性检验表明,本文所估算的人力资本具有一定的合理性。通过对中国各城市人均人力资本标准差的计算,本文还发现中国各城市之间的人力资本表现出了较大的差异性,并且这种差异随着时间的推移在扩大。初始的人力资本与人力...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张昭俊  赵宏中  
本文在分析未来收益法和累计成本法的基础上,利用人力资本价值与收入的内在逻辑关系构建了估算模型,以此估算了1995—2010年中国人力资本存量,并对中国人力资本作用以及效益进行了初步的分析。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德劲  向蓉美  
人力资本在生产率和经济增长分析中的作用日益重要,然而,人力资本易于定义却难以计量。本文结合中国实际,对收入法进行修正和简化,估算出我国五个人口普查年份以货币计量的人力资本存量数据。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钱雪亚  
随着人力资本因素日益广泛地被纳入各领域的经验性研究,有关人力资本水平的统计估值问题得到了关注和重视。本文梳理了学界及各机构组织提出或运用的估算方法,介绍和比较了这些方法在理论依据、估算思想、操作技术等方面的特点,对人力资本水平统计估值的研究作了一个系统反映。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乔红芳  沈利生  
该文采用成本加权法估算了中国1978-2011年的人力资本存量,并对此种估算方法作出了两点改进:一是将人力资本投资的成本确定为直接教育、医疗保健及文教娱乐支出;二是引入了教育投资时滞概念,从而客观地还原了各年龄不同学历层次劳动者的真实教育成本。结果表明:2011年中国的人力资本存量已达到83688.03亿元人民币,年均增长率为10.06%;劳均人力资本存量达到10951.06元人民币,年均增长率为8%,低于人力资本存量增长率;1978-2011年间人力资本产出效率波动较大,尤其是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中国人力资本产出的效率开始急剧下降。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曾凡  
近代中国工资及工资变化的差异普遍存在,在引致工资差异的诸多原因中,人力资本因其主观能动性而具有突出的地位。人力资本对工资收入的影响是现代人力资本论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以上世纪20~40年代上海企业资料为基础,对代表人力资本水平的教育程度、在职培训、工作经历等与工资收入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并最终得出人力资本水平深刻影响工资收入的结论。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稳琴  王成军  刘亚虹  刘大龙  
本文将社会资本嵌入内生经济增长模型,并对1988~2008年期间中国48个重点城市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进行了估算和比较。其中物质资本存量的估算采用永续盘存法,人力资本估算采用受教育年限法,而对于社会资本的估算则建立和采用基于永续盘存法和社会网络关系的经济学测度模型,并在模型中对工作流动对社会资本的贬值进行考虑。研究表明,处于城市化第三阶段的城市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初始存量低于其他城市化阶段。整体上,任何城市化阶段的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均呈现增长趋势,而城市化第三阶段的社会资本初始存量却高于其他城市化阶段。但无论任何城市化阶段的城市社会资本均呈现下降趋势,处于城市化第三阶段的城市下降速度最...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黄乾  
建立人力资本产权制度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必然要求 ,但人力资本产权的实现必须依赖一个有效的运行机制 ,其中人力资本市场是人力资本产权实现的重要基础。因此 ,在市场化改革中必须高度重视人力资本市场的建立和完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