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255)
2023(4816)
2022(4126)
2021(3932)
2020(3457)
2019(7752)
2018(7760)
2017(14771)
2016(8397)
2015(9739)
2014(10031)
2013(9569)
2012(8889)
2011(7823)
2010(8115)
2009(7434)
2008(7762)
2007(7197)
2006(6350)
2005(5872)
作者
(24984)
(20596)
(20403)
(19369)
(13226)
(9982)
(9405)
(7917)
(7905)
(7589)
(7143)
(7034)
(6791)
(6731)
(6698)
(6386)
(6263)
(6102)
(6050)
(5870)
(5189)
(5169)
(5117)
(4933)
(4771)
(4621)
(4571)
(4437)
(4222)
(4216)
学科
管理(33801)
(32833)
(31523)
企业(31523)
(30048)
经济(29994)
(18772)
(15923)
财务(15891)
财务管理(15869)
企业财务(15356)
方法(14418)
数学(12456)
数学方法(12339)
(11424)
(9731)
体制(7333)
中国(7221)
业经(6360)
(6305)
(6213)
金融(6206)
(6122)
(6058)
银行(6040)
(5622)
理论(5556)
公司(5553)
地方(5370)
(4855)
机构
大学(118127)
学院(117823)
管理(44596)
(43079)
经济(41906)
研究(38659)
理学(37773)
理学院(37338)
管理学(36642)
管理学院(36403)
中国(31835)
(26775)
(25302)
科学(22997)
(20495)
财经(20277)
(19501)
(18463)
(18266)
研究所(17948)
中心(17881)
业大(16619)
北京(16068)
农业(15370)
财经大学(15356)
(14627)
上海(14238)
(13890)
(13876)
师范(13642)
基金
项目(72431)
科学(56529)
基金(52800)
研究(51318)
(46144)
国家(45760)
科学基金(39450)
社会(30989)
社会科(29329)
社会科学(29321)
基金项目(27928)
(27649)
自然(27438)
自然科(26842)
自然科学(26833)
自然科学基金(26387)
教育(24736)
(23922)
资助(22658)
编号(20886)
成果(18416)
重点(16521)
(16510)
课题(15016)
(14723)
科研(14243)
(14204)
教育部(14125)
创新(13806)
大学(13714)
期刊
(50543)
经济(50543)
研究(35694)
(27478)
中国(26190)
学报(20355)
管理(19073)
(17166)
科学(16938)
大学(15362)
(15096)
金融(15096)
学学(14659)
教育(12830)
农业(11071)
财经(11046)
财会(9988)
会计(9603)
技术(9515)
(9267)
经济研究(8251)
业经(7297)
通讯(6804)
会通(6781)
(6501)
(6376)
问题(6083)
理论(5420)
(5301)
现代(5160)
共检索到1884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新世纪初的中国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课题组  
一、案例背景1.企业概况1995年12月,原上海轻工业局和原上海第二轻工业局合并改制组建成一个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国有独资企业——上海轻工控股(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上海轻工集团”或“集团公司”)。合并后的集团公司注册资本36.53亿元,并经由上海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授权,对115亿元国有资产行使出资人职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陈少铃  
企业关键业绩指标(KPI:Key Process Indication)是通过对组织内部流程的输入端、输出端的关键参数进行设置、取样、计算、分析,衡量流程绩效的一种目标式量化管理指标,它是目标管理概念的延伸,是把企业的战略目标分解为具体、可操作的工作目标的工具。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郭建华  赵淑慧  
本文在系统分析了《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应用指南及《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7号》就子公司的少数股东增资而稀释母公司拥有的股权比例的会计处理之后,认为其未就合并财务会计处理进行具体的说明,不便于实际操作,为此笔者调研了上市公司并通过案例对会计准则和解释公告进行解读。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黄伟  徐莉萍  辛宇  
以华晨集团债券信用评级事件为案例分析对象,考察合并报表和母公司报表的适用性差异及各自的决策优势,进而探究对"母弱子强型"控股集团进行债券信用评级时选择母公司报表的必要性。研究发现:相比合并报表提供的信息,从解决评级主体和偿债主体错配的角度来看,母公司报表对评价发债主体的偿债能力和信用风险更具有针对性,能够为评级机构做出更加客观的评级预测提供有效的决策信息。同时,还应当结合母公司对下属子公司的实际控制能力、集团整体的资金管理模式和母公司财务特征等因素做综合判断。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栾志乾  张守文  汤谷良  
通过对2007~2012年上市公司年报数据的合并报表的其他应收款项目着手,将上市公司分为国有组和非国有组分别进行固定效应存量分析和随机效应流量分析,发现其他应收款被广泛应用于对非控股子公司提供支持,这种财务支持行为与非控股子公司的投资占总资产的比率正相关。并且通过两阶段工具变量IV-GMM回归发现,这种财务支持行为有利于非控股子公司的业绩。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王化成  程小可  
本文系统分析了分拆上市与母公司股权价值的关系。分拆上市涉及两项资本事件———分拆与上市 ,本文首先基于期权理论研究了分拆事件对母公司股权价值的影响 ,并构造出了基于期权理论的分拆对母公司股权价值效应模型。模型显示分拆能够为母公司股东财富带来正的溢价效应 ,并运用同仁堂分拆子公司这一案例进行了市场反应检验。检验结果显示 ,期权理论在公司分拆动机方面具有很强的解释力度。其次 ,由于子公司上市之后 ,母子公司的股票都在资本市场上交易 ,因此文章构造了基于市净值不变假说的母公司股权价值分拆溢价效应观察模型。并运用该模型对同仁堂案例进行了实证检验。实证结果发现 ,与分拆创造期权假说不一致的是:子公司上市...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张松  
针对《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7号》的发布,本文结合实际案例对母公司控股的全资子公司改为分公司的会计处理进行分析。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刘镇  
我国现行法律对公司解散、清算中股东权益保护问题尚缺乏直接、体系化的规定。本文从《公司法》、《企业破产法》、外商投资企业相关法律法规、《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二)》等规范性文件的具体规定入手,重点分析、评述了现行公司法规范体系中与公司解散、清算中股东权益有关的规定,以期为进一步研究公司解散、清算中股东权益保护问题提供规范性分析基础。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何一鸣  
控股集团对下属控股子公司的业绩考核,源于现代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对控股子公司的业绩考核同时也是对受托管理企业经营层的考核。本文就业绩考核指标的设立、考核方法、业绩考评体系的运作做了初步的探讨。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王晓光  
本文在分析构建国有控股及国有金融控股集团内部审计体系存在困难的基础上,阐述内部审计体系构建的主要内容并提出相应对策。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翟日强  
通过绩效考核管理体系的构建与实施,能够最大程度地实现企业绩效的持续发展。文章深入分析了企业传统绩效管理模式的弊端,依据实际案例对多层次绩效考核管理体系的构建与实施进行了探讨,以此引导企业内部全体员工的积极性,实现企业战略目标的达成与经济持续发展。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张国永  
一、引言母公司在对子公司控股的情况下,有时候还会减持子公司的股权。母公司减持的这部分股权,是与子公司少数股东之间进行的交易,由于母公司股东和子公司的少数股东在合并层面均属于合并主体的股东,站在合并层面来看,这些交易只是合并主体股东之间的交易,交易后只是股东之间的持股份额发生改变,所以他们之间的这种交易在合并层面称为权益性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钟锦文  
国有控股上市公司集团控制是在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这一特定的转轨型经济条件下形成的。然而,其存在对于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维护我国资本市场和上市公司的良好形象,改善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都极其不利。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国有控股上市公司集团控制的制度根源,进而指出了国有控股上市公司集团控制的缺陷,最后提出了改变国有控股上市公司集团控制的基本思路。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唐志成  徐铁军  杨寿  
国企上市有多种方式,由于行业自身特点,大型国有建筑施工企业上市一般都采取分拆改制上市方式。在成功改制上市后,在原主体企业与上市企业间(即在母公司与上市公司间)不可避免地要面临重大的协调发展问题。本文旨在对国有建筑施工企业改制上市后母子公司间所面临的协调发展问题进行研究,并以案例形式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