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532)
2023(16763)
2022(14767)
2021(13723)
2020(11796)
2019(27601)
2018(27536)
2017(53392)
2016(28997)
2015(32926)
2014(33299)
2013(33093)
2012(30635)
2011(27782)
2010(28048)
2009(26031)
2008(26050)
2007(23197)
2006(20410)
2005(18371)
作者
(85490)
(71431)
(70834)
(67638)
(45382)
(34281)
(32505)
(28032)
(26974)
(25502)
(24158)
(23995)
(22711)
(22618)
(22174)
(22040)
(21684)
(21025)
(20489)
(20488)
(17715)
(17592)
(17257)
(16250)
(15970)
(15917)
(15807)
(15780)
(14451)
(13989)
学科
(119251)
经济(119104)
管理(85353)
(79437)
(66470)
企业(66470)
方法(54980)
数学(47241)
数学方法(46702)
(32008)
(31374)
中国(29970)
(28068)
贸易(28051)
(27167)
地方(25983)
(25810)
(25604)
业经(25547)
农业(20311)
(19660)
理论(19625)
财务(19577)
财务管理(19529)
(18523)
(18499)
银行(18439)
企业财务(18389)
环境(18172)
(18129)
机构
大学(421571)
学院(417589)
(168963)
经济(165190)
管理(162693)
研究(142055)
理学(140167)
理学院(138575)
管理学(136121)
管理学院(135358)
中国(105366)
(89991)
科学(87972)
(79259)
(72748)
(69554)
研究所(65878)
中心(63907)
业大(63035)
(62577)
财经(62487)
北京(57106)
(56498)
(55191)
师范(54693)
农业(54542)
(51452)
经济学(50526)
(50208)
财经大学(46287)
基金
项目(279673)
科学(218214)
研究(203969)
基金(201616)
(175612)
国家(174200)
科学基金(148283)
社会(126777)
社会科(120101)
社会科学(120068)
(108964)
基金项目(107346)
自然(96693)
自然科(94333)
自然科学(94308)
教育(93493)
自然科学基金(92554)
(92005)
编号(83992)
资助(83358)
成果(69184)
重点(62832)
(61762)
(59415)
课题(57878)
(57530)
创新(53792)
科研(53566)
教育部(52725)
大学(52302)
期刊
(186862)
经济(186862)
研究(125449)
中国(82111)
学报(67520)
(62941)
(61810)
科学(60964)
管理(59004)
大学(50665)
学学(47466)
教育(45944)
农业(42654)
(36362)
金融(36362)
技术(35856)
财经(30401)
经济研究(30019)
业经(30015)
(25896)
问题(25627)
(23412)
(22835)
图书(21799)
技术经济(20457)
理论(20299)
(19935)
国际(19842)
科技(19507)
商业(18849)
共检索到6238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王菲易  
推进制度化和有效的跨界合作是近年来发达国家政府改革的新趋势,跨部门协调相应地成为政府改革的热门实践和国际公共管理学研究的前沿领域。本文以上海自贸区为个案,从结构性机制和程序性机制两个层面,构建了"参与主体—管理客体—实现机制"的分析框架,对上海自贸区跨部门协调机制进行归纳、描述和分析,为自贸区的政府管理模式创新提供一个新的理论视角。上海自贸区跨部门协调机制主要以结构性协调机制为主、程序性协调机制为辅,程序性协调机制的建构主要是为了推进结构性协调机制的实现和完善。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郝爱民  
构建了一个制度分析框架,认为城乡流通体系失调、关系失调源于流通制度、落后的农村经济基础和城乡二元化结构的约束。对城乡流通体系协调发展的机制进行了分析,从六个方面提出了实现和谐城乡流通统筹路径选择:(1)解除城乡流通不协调的经济约束;(2)进一步完善统筹城乡流通的制度环境;(3)创新城乡流通尤其是农村流通的制度供给模式;(4)加快流通现代化步伐,以流通技术促进农村流通效率的提高,实现城乡流通协调;(5)树立现代农村大流通意识,鼓励农村流通主体的创新;(6)以"公平高效"为目标,改进农村流通监管。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陈高生  熊小彤  
鉴于企业内部不同程度地存在市场的事实 ,作者认为应该把管理费用区分为组织协调费用和内部交易费用两部分。员工认同感、程序化程度、规模是决定组织费用三个主要因素。它们之间是相互影响的 ,单独只强调这三个因素中任何一个 ,而忽略其他二者的影响 ,都将导致组织畸形、缺乏效率、组织协调费用增加。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徐现祥  舒元  
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强调协调发展的科学发展观,而国内现有文献并没有提供一个考察协调发展的分析框架。根据趋同文献的最新进展,本文提供了一个能够同时考察经济增长及其差距的分析框架:增长分布演进。在实证上,本文采用非参数估计的Kernel密度函数发现,在1978~1998年间,我国省区经济增长分布不断向右平移(反映各省区都快速地增长),而且逐渐呈现双峰状(反映增长中的不协调),从而把省区内生地分为两类:左边峰和右边峰;从模拟结果看,左边峰最终会缓慢地趋于消失。这意味着,我国能够实现省区协调发展,但过程较漫长。"中部开发"利于早日实现省区协调发展。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余亮亮  蔡银莺  
厘清国土空间规划管制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之间的关系,是我国国土空间规划管制有效开展的重要前提。论文主要结合国内外最新的实证研究文献,在国土空间规划管制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影响的"表现形式—作用机理—协调机制"这一逻辑框架下,分析了国土空间规划管制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关联机理。研究结果表明:1)国土空间规划管制影响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主要表现在发展受限制区域的土地产权受到抑制和资源环境保护的外部性未能有效地内在化;2)国土空间规划管制影响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作用机制在于保护型区域生产的生态产品可贸易性较差,使其落入比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余亮亮  蔡银莺  
厘清国土空间规划管制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之间的关系,是我国国土空间规划管制有效开展的重要前提。论文主要结合国内外最新的实证研究文献,在国土空间规划管制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影响的"表现形式—作用机理—协调机制"这一逻辑框架下,分析了国土空间规划管制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关联机理。研究结果表明:1)国土空间规划管制影响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主要表现在发展受限制区域的土地产权受到抑制和资源环境保护的外部性未能有效地内在化;2)国土空间规划管制影响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作用机制在于保护型区域生产的生态产品可贸易性较差,使其落入比较优势陷阱;3)国土空间规划管制下的区域经济协调机制主要包括土地发展权漂移、税费调节和地役权保护。从理论和实践上来看,空间规划管制从诞生起,就面临效率的争议,但在资源环境保护的巨大压力之下,国土空间规划管制在实践层面又非不可调和,关键在于区域经济协调机制的设计。这对我国在建立"多规合一"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时代背景下,为避免新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问题具有重要的政策含义。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唐宁玉  庄琛  黄梦琪  
随着全球经济发展,越来越多的组织开始走向国际化,而跨文化团队的工作方式也日益普遍,给组织带来了创新和活力,但文化差异也给团队和组织有效性带来了阻碍,也因此更需要良好的团队过程来促进团队有效性。本研究通过对9个在华外资企业跨文化团队的深度访谈,对跨文化团队中的协调机制进行了探索性研究,指出在跨文化团队中的常用协调方式,并根据现有文献对外显和内隐协调的主要表现形式进行了归类。文章最后指出对实践的启示以及未来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宋懿  安小米  黄婕  
[目的/意义]立足政务部门视角,厘清其在跨部门政务数据共享中的参与意愿形成机理,有助于实现政务数据跨界流动。[方法/过程]结合文献研究与逻辑分析,构建一个以解释部门共享参与意愿成因为目的的理论框架。[结果/结论 ]从理论内涵看,跨部门政务数据共享是指各政务部门在不破坏行政边界前提下,共同配置政务数据权属并共创数据资产价值的过程。在此过程中,部门共享参与意愿,是其对特定制度环境中数据共享的预期风险、成本和收益的综合评估结果。理论分析表明,支持共享的部门间协作关系、较强的共享绩效可测性和较低的数据资产专用性,是部门共享参与意愿形成的重要动因。结合研究结果可知,各级政府的数据主管部门应从部门间统筹管理、共享过程协调和共享数据权属界定等方面聚力,推动部门共享参与意愿形成,破解持续参与困境。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余敏江  
鉴于已有的命令—控制、互动—妥协、政治动员模式之积弊,以及生态治理中地方机会主义和中央与地方政府间或隐或现的共容性利益的存在,有必要从结构—行为互动的视角,将协调结构作为自变量、协调行为作为中间变量、协调结果作为因变量,以考察生态治理中影响中央与地方关系各因素之间的关联,从而建构一个分析中央与地方政府间协调的理论框架。文章提出,"协调结构—协调行为—协调结果"分析框架对于透视和理解近年来中国生态环境保护及其相关政治发展问题,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兰天  海鹏  
本文构建一个贸易与环境政策CGE模型分析征收环境税、R&D补贴,以及两种政策协调作用对中国出口产业结构及经济发展、污染排放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单一的征收环境税或进行R&D补贴虽然都能够优化出口产业结构,但有各自的弊端;如果两种政策协调作用,就能够在不影响或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做到最大限度的污染减排,且出口产业结构的优化程度比单一政策作用时更高。因此,中国可以考虑使用环境税与R&D补贴政策的组合实现对出口产业结构的优化,在发展对外贸易的同时,尽可能地规避环境污染问题,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兰天  海鹏  
本文构建一个贸易与环境政策CGE模型分析征收环境税、R&D补贴,以及两种政策协调作用对中国出口产业结构及经济发展、污染排放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单一的征收环境税或进行R&D补贴虽然都能够优化出口产业结构,但有各自的弊端;如果两种政策协调作用,就能够在不影响或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做到最大限度的污染减排,且出口产业结构的优化程度比单一政策作用时更高。因此,中国可以考虑使用环境税与R&D补贴政策的组合实现对出口产业结构的优化,在发展对外贸易的同时,尽可能地规避环境污染问题,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王耀中  刘志忠  
本文运用一个绝对优势的修正模型考察了本币升值的社会福利效应,分析了得自 本币升值的利益,并对日本稳定增长时期日元升值的社会福利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进而指出 人民币升值有利于我国社会福利水平提高。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陈敏   袁天荣   郭凤颖  
由于公共部门内部控制有效性不足,政府部门财务报告(简称“财报”)审计一旦实施,审计机关将面临棘手的背书风险。为化解此风险,本文构建了一个授权承办的实施机制:在审计机关授权和监督下,内审机构承办现场审计工作,随后内部审计协会组织专家对现场审计工作底稿的结论进行评议和标准完善,并向审计机关提供有证明效力的复核报告。本文分析了构建该机制的必要性,解释了制度依据和质量治理策略,并运用经济治理理论,重点阐释了内部审计协会主导质量治理体系的内在逻辑。该机制能改善标准执行和标准定制,从而促进审计机关对内部审计、公共部门的监督,有效降低审计机关的背书风险。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顾海  徐彪  
组织的知识包括顾客知识、竞争者知识、技术知识等不同类型,不同类型的知识在新产品创新过程中起着不同的作用,并且会受到跨部门协调的影响。文章基于长三角地区143家企业的问卷调查数据,实证考查了不同类型的组织知识是如何影响企业新产品创新绩效的,及跨部门协调在二者关系中的调解作用。结果表明:(1)顾客知识对新产品市场表现有显著正向影响,但对新产品创新效率没有显著影响;(2)竞争者知识对新产品创新效率有显著正向影响,但对新产品市场表现没有显著影响;(3)技术知识对新产品市场表现和创新效率都有显著正向影响;(4)跨部门协调正向调解技术知识与创新绩效的关系。研究结果对于企业怎样提升新产品创新绩效具有重要的启...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邹菊方  谭庆华  
政策性金融自从在我国正式运行以来,为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与稳定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为了更深入地把握政策性金融不同于一般商业性金融的特有功能,有必要对政策性金融功能的内部机制进行细致分析。本文在对机制进行分解的基础上,对政策性金融功能的内部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由此提出了政策性金融功能机制研究的一个基本分析框架,以进一步促进对政策性金融功能内部机制的深入研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