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846)
2023(8497)
2022(6796)
2021(6278)
2020(5026)
2019(11334)
2018(10513)
2017(20247)
2016(10252)
2015(11559)
2014(11490)
2013(11163)
2012(10347)
2011(9195)
2010(9499)
2009(9396)
2008(8502)
2007(7569)
2006(6929)
2005(6466)
作者
(28546)
(23514)
(23244)
(22138)
(15097)
(11309)
(10871)
(9231)
(9003)
(8373)
(7970)
(7912)
(7510)
(7471)
(7423)
(7263)
(6894)
(6861)
(6830)
(6528)
(5879)
(5601)
(5553)
(5426)
(5395)
(5350)
(5223)
(4989)
(4704)
(4645)
学科
(40651)
经济(40618)
(29765)
(26649)
金融(26647)
管理(25765)
(24866)
银行(24865)
(24092)
(22182)
企业(22182)
中国(21287)
(19829)
贸易(19811)
(19237)
方法(16232)
数学(13946)
数学方法(13829)
地方(13271)
(13177)
(12518)
(12176)
中国金融(11224)
(10881)
保险(10789)
业经(10163)
(9078)
财务(9055)
财务管理(9035)
企业财务(8570)
机构
学院(143283)
大学(140561)
(65314)
经济(63861)
管理(51379)
研究(48183)
中国(47020)
理学(42577)
理学院(42156)
管理学(41528)
管理学院(41270)
(33405)
(27955)
财经(26063)
科学(25535)
中心(24936)
(23582)
(23183)
(21530)
经济学(21471)
(21459)
金融(21071)
(20945)
研究所(20618)
(20109)
银行(20097)
经济学院(19670)
财经大学(19656)
(18876)
(18319)
基金
项目(91728)
科学(71235)
研究(70207)
基金(65853)
(56233)
国家(55750)
科学基金(47307)
社会(45536)
社会科(43284)
社会科学(43274)
(34917)
基金项目(33887)
教育(30776)
(29362)
编号(28775)
自然(28264)
资助(27709)
自然科(27517)
自然科学(27508)
自然科学基金(26980)
成果(23356)
(21111)
重点(21023)
课题(20249)
(20181)
(19606)
(19320)
国家社会(19036)
创新(18395)
(18135)
期刊
(69844)
经济(69844)
研究(50001)
(36991)
金融(36991)
中国(28603)
(24586)
(19142)
学报(18439)
管理(17829)
科学(16958)
大学(14897)
学学(14374)
(14079)
国际(13193)
财经(12686)
经济研究(12614)
农业(11889)
教育(11709)
业经(11243)
(10759)
技术(10493)
问题(10277)
理论(7627)
世界(7142)
商业(6949)
实践(6882)
(6882)
现代(6519)
(6453)
共检索到2335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蔡伊鸽  陈建  张毅  
建设人民币离岸金融中心是上海自贸区金融改革的重要方向,如何在总体方案的指导下,做好自贸区离岸金融中心建设的路径规划和风险防范工作,是有关部门和学者的关注重点。文章介绍了离岸金融中心的界定标准,分析了在上海自贸区建设人民币境内离岸中心的必要性,并从短期跨境资本波动、商业银行经营风险和洗钱犯罪三个角度分析了潜在的经济金融风险。最后,基于风险防范视角,提出上海人民币离岸金融中心应采取严格的内外分离型的发展路径,随着境内资本项目开放程度的提升,再逐渐向渗透型模式转变。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蔡伊鸽  陈建  张毅  
建设人民币离岸金融中心是上海自贸区金融改革的重要方向,如何在总体方案的指导下,做好自贸区离岸金融中心建设的路径规划和风险防范工作,是有关部门和学者的关注重点。文章介绍了离岸金融中心的界定标准,分析了在上海自贸区建设人民币境内离岸中心的必要性,并从短期跨境资本波动、商业银行经营风险和洗钱犯罪三个角度分析了潜在的经济金融风险。最后,基于风险防范视角,提出上海人民币离岸金融中心应采取严格的内外分离型的发展路径,随着境内资本项目开放程度的提升,再逐渐向渗透型模式转变。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蔡伊鸽  陈建  张毅  
建设人民币离岸金融中心是上海自贸区金融改革的重要方向,如何在总体方案的指导下,做好自贸区离岸金融中心建设的路径规划和风险防范工作,是有关部门和学者的关注重点。文章介绍了离岸金融中心的界定标准,分析了在上海自贸区建设人民币境内离岸中心的必要性,并从短期跨境资本波动、商业银行经营风险和洗钱犯罪三个角度分析了潜在的经济金融风险。最后,基于风险防范视角,提出上海人民币离岸金融中心应采取严格的内外分离型的发展路径,随着境内资本项目开放程度的提升,再逐渐向渗透型模式转变。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陈丽英  江宏伟  
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高速发展,迅速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在经济全球化和金融国际化的背景下,建设离岸金融中心的呼声越来越高。随着上海自贸区正式成立,伴随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推进,上海自贸区人民币离岸金融中心的建设日趋提上议程。本文就国外几个典型的离岸金融中心的发展进行了实证分析,由此比较了内外分离型和渗透型两种发展方式的优缺点,为上海自贸区离岸市场发展模式的选择提供相应借鉴和建议。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汪川  赵瑾  
构建上海自贸区离岸金融中心不仅有助于上海自贸区和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同时对未来我国的改革和发展意义深远。本文认为,未来上海自贸区离岸金融中心建设应以有限渗透模式为目标,建立内外分离型的离岸金融中心;应明确上海自贸区离岸金融中心的功能定位,协调上海自贸区离岸金融中心与香港、新加坡等金融中心的职能;上海自贸区离岸金融中心的建设还离不开国内金融改革的协调配合。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李方  
现代国际金融的发展表明:离岸金融(又称境外金融),即从事非居民间的资金融通是一个城市或一个地区维持现代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重要内容,也是一个城市或一个地区建成现代国际金融中心的主要部分。我们认为,拓展上海离岸金融符合迈向21世纪把上海建成国际金融中心的战略目标。从现在起,我们就要凭借有利的形势和初具的条件,抓住邓小平同志关于中国要在金融方面取得国际地位,首先要靠上海的论述公开发表给上海在金融创新上带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汪川  刘佳骏  
自1981年美联储批准设立国际银行设施(IBF)之后,全球范围内掀起了建立离岸金融中心的浪潮。IBF仅仅是一套记录国际银行业务收支状况且与其设立机构相隔离的资产负债账户,其产生改写了离岸金融市场的定义。借鉴美国国际银行设施的发展经验,本文认为,未来上海自贸区离岸金融中心建设应以离岸金融账户设置为核心。未来离岸账户管理应以"一线开放、二线管住"的原则完善现有的离岸账户,并以有限渗透模式为最终目标,严防离岸资金流动带来的金融风险。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沈飞  吴解生  王会龙  
2013年9月22日,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成为促进我国经济延伸和对外流通的催化剂。推动上海自贸区离岸金融中心发展,研究离岸金融中心的发展条件与模式,对于上海自贸区构建稳定高效的金融服务功能枢纽、扩展中国金融国际影响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樊琨  
离岸金融市场是现代金融业的重要创新之一,是全球金融一体化和自由化的自然产物。随着我国金融业的发展不断走向成熟,发展国际离岸金融中心业已提上日程,而深圳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具有发展成为国际离岸金融中心的优势和潜力。借鉴国际已有的典型离岸金融中心的发展模式和策略,结合深圳自身的有利条件,探索其构建国际离岸金融中心的合适路径。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罗素梅  赵晓菊  
当前在自贸区金融开放下面临着短期国际资本异常流动风险、长期资本过度流入及逆转的风险,以及区内外利率及汇率双轨制下的资金流动风险。本文认为,在自贸区金融开放下应合理有序推进自贸区金融开放,处理好各开放项目之间的关系;对资本异常流动进行监测、预警和控制,防止套利资金大规模涌入;充分发挥自贸区的资金缓冲作用,提前分解和消化风险;处理好"放开"与"管住"之间的关系,适度管制资金流动;建立相应的配套制度,防止区内外利率汇率双轨制下的金融套利。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徐文彬  
海南自贸区要加大探索自贸港建设的力度,建设与之相配套的离岸金融中心,便于货物、服务、金融、人员的自由流动。海南拥有良好的地理位置、政策、产业、自然资源与营商环境、人才等优势,具有建设离岸金融中心的可行性。建议分为三个阶段进行,即2025年以前构建海口离岸金融中心、2025~2035年构建海口—三亚内外渗透型全国第一大离岸金融市场、2035年构建全球最大的内外一体型人民币离岸金融市场。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谭小芬  张怡宁  
我国金融开放至今已40余年。党的十八大以来,新一轮对外开放步伐加快,本轮金融开放具有高水平、高质量、全面开放的特点。党的二十大进一步指出,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本文在系统梳理我国金融开放发展历程和现状的基础上,总结了我国金融开放的趋势特点,并展望未来金融进一步开放的发展前景、开放路径和重点领域。通过研究发现,尽管金融开放能够带来金融机构市场化竞争、降低企业融资依赖和提高公司治理透明度以及在长期来看提高宏观经济产出等好处,但这些好处的实现,需要一定的政治经济环境支持。如果尚未客观评估开放条件就贸然实行金融自由化,短期来看可能会给金融系统稳定性造成冲击,甚至会带来金融危机。因此本文建议:第一,坚持和加强党对金融工作的领导;第二,有序推进金融开放,把握开放节奏;第三,监控跨境资本流动,必要时实行外汇干预;第四,完善金融监管配套制度,健全宏观审慎微观监管“两位一体”的监管框架;第五,保持稳定且独立的货币政策;第六,提高人民币国际化水平,完善人民币离岸在岸市场秩序。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连平  
自贸区内应形成有利于风险管理的创新账户体系,以账户管理为抓手,全面有效防范境外资金的非正常、不合规的流入上海自贸区金融改革路线图日渐明朗,自贸区内资本和金融账户开放、利率市场化改革及拓展跨境人民币业务的推进步骤清晰可见,各项改革措施在未来两年内有望成熟一项推进一项,对全国范围内的金融改革起到示范和促进作用。但对于自贸区建设中资本大举流入境内的风险,应高度关注并加以有效防范。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师磊  
我国上海自贸区离岸金融中心已经日益成熟,其业务日益增多,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在我国不断地进奉行对外开放的经济政策之下,上海自贸区离岸金融中心也应进一步地发展,并在更高的层次上融入国际金融活动。为进一步发展好我国上海自贸区离岸金融中心,文章梳理了世界上其他较为成熟,成立时间较长远的一些离岸金融中心的发展历程,分析其特点并结合我国国情提出了完善我国上海自贸区离岸金融中心的发展策略。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干杏娣  
处于世纪之交的进程中,世界经济格局正在酝酿着一些深层的变化。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经济出现了下降,并由此带来世界经济整体增长速度的减慢。最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