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669)
2023(14180)
2022(12015)
2021(11169)
2020(9497)
2019(22184)
2018(21832)
2017(41848)
2016(22305)
2015(25376)
2014(25637)
2013(25303)
2012(23574)
2011(21616)
2010(21847)
2009(20306)
2008(19990)
2007(17824)
2006(15688)
2005(14080)
作者
(66254)
(56052)
(55719)
(52977)
(35712)
(26831)
(25459)
(21748)
(21250)
(19943)
(19151)
(18833)
(17978)
(17568)
(17496)
(17334)
(16625)
(16533)
(16155)
(16079)
(13858)
(13763)
(13564)
(13026)
(12672)
(12592)
(12371)
(11912)
(11381)
(10988)
学科
(114182)
经济(114078)
管理(61775)
(56762)
方法(48190)
(46814)
企业(46814)
数学(41738)
数学方法(41213)
地方(26050)
(25156)
(25144)
贸易(25133)
中国(24644)
(24279)
(23695)
(23654)
业经(21930)
(17120)
理论(16652)
农业(16567)
(15686)
地方经济(15257)
环境(15171)
(15126)
金融(15122)
(14496)
财务(14450)
财务管理(14414)
(14077)
机构
大学(336769)
学院(334751)
(147540)
经济(144658)
管理(126029)
研究(115857)
理学(108773)
理学院(107483)
管理学(105534)
管理学院(104879)
中国(84903)
科学(70321)
(69828)
(64622)
(58958)
(54426)
研究所(53718)
中心(52461)
财经(52290)
(49698)
业大(48638)
(47344)
经济学(46798)
(44312)
师范(43864)
北京(43415)
农业(42899)
经济学院(42020)
(41346)
(39047)
基金
项目(221875)
科学(174584)
基金(162202)
研究(159748)
(141812)
国家(140731)
科学基金(120065)
社会(102373)
社会科(97070)
社会科学(97046)
(85413)
基金项目(85355)
自然(77705)
自然科(75859)
自然科学(75832)
自然科学基金(74450)
教育(73471)
(72592)
资助(66957)
编号(63733)
成果(51739)
重点(50800)
(49551)
(48671)
(45600)
课题(44037)
科研(42993)
国家社会(42922)
创新(42819)
教育部(42613)
期刊
(162870)
经济(162870)
研究(98490)
中国(58204)
学报(52349)
(50308)
科学(48230)
(48212)
管理(45962)
大学(39676)
学学(37730)
农业(32554)
教育(30460)
技术(30007)
(28089)
金融(28089)
经济研究(27545)
财经(26489)
业经(24116)
(22927)
问题(22429)
(21248)
国际(18265)
技术经济(17880)
统计(17559)
(17524)
世界(16046)
商业(15795)
(15784)
(15301)
共检索到4939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洪联英  黄汝轩  
本文基于平台经济理论,首先构建上海自贸区建设的平台经济理论分析框架,然后依据此框架,以香港和新加坡作为参照区,对上海自贸区建设的功能定位进行反思。结果表明:当前以"金融+服务贸易+科技"的功能定位模式超前于现实中的自贸区平台经济条件,并认为至少在5~10年之内,上海自贸区的功能定位重点应该以金融服务创新和投资便利化为中心,通过货物贸易和以制造业为基础的科技创新来促进金融改革和服务贸易的发展。当前政府重点要对平台企业或平台提供者在合同的组成、规则及结构等内功环节上狠下功夫,同时要大力提升自贸区的供需双边市场环境。这一研究为推进中国其他省市区自贸区的稳步快速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洪联英  黄汝轩  
本文基于平台经济理论,首先构建上海自贸区建设的平台经济理论分析框架,然后依据此框架,以香港和新加坡作为参照区,对上海自贸区建设的功能定位进行反思。结果表明:当前以"金融+服务贸易+科技"的功能定位模式超前于现实中的自贸区平台经济条件,并认为至少在510年之内,上海自贸区的功能定位重点应该以金融服务创新和投资便利化为中心,通过货物贸易和以制造业为基础的科技创新来促进金融改革和服务贸易的发展。当前政府重点要对平台企业或平台提供者在合同的组成、规则及结构等内功环节上狠下功夫,同时要大力提升自贸区的供需双边市场环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王冠凤  
平台经济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也是上海经济的本质特征。新型贸易业态的出现依赖于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分工细化和融合,具有很强的平台型特征,它通过发现和创造商机,为企业提供一个交易空间或场所,形成撮合交易平台,增强贸易营运和控制能力。上海自贸区以高度自由化的贸易体制为基础,依托上海平台经济的发展基础和优势,以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为手段,发展跨境电子商务、大宗商品电子商务、文化创意产业、高附加值服务贸易、离岸贸易等新型贸易业态,塑造信息共享和外溢的环境,集聚信息和贸易功能,加快新型贸易业态集聚发展,在全球布局获取贸易利益,实现上海城市功能服务的新拓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燕波  
闭环供应链是处于循环经济中循环层面,包含正向和逆向物流的新型供应链运营模式,并日益受到广泛的关注。本文对闭环供应链及其相关概念进行定义和比较,并基于循环经济理论建立一个分析框架,重点讨论了闭环供应链的经济环境、产品对象、行为主体和运营机制。并在最后给出一些结论和建议。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杨立卓  
设立自由贸易试验区是中国推动新一轮改革开放的重要举措。由于区位条件、资源禀赋和发展水平的差异,重庆自贸区与上海自贸区的建设基础和功能定位具有明显异质性。上海自贸区的创新发展强调全球性、全面性、综合性和引领性,而重庆自贸区更加强调区域性和功能性;尽管重庆自贸区的建设基础弱于上海自贸区,但也具有"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联接点的区位优势和铁路口岸优势。重庆自贸区应学习和推广上海自贸区的先进经验,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既要"向外看"又要"向内看",通过"走出去"和"引进来"促进要素自由流动,积极探索陆路贸易新规则,深化金融改革和开放,为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促进西部地区发展做出贡献。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杜创  
本文结合平台经济学(多边市场理论)一般原理和中国实践,分析了当前我国平台经济反垄断领域若干热点和深层次问题。本文认为,对平台不公平价格竞争、低于成本销售、二选一、大数据杀熟、链接封禁等热点问题的分析,简单套用普通产品市场经济学是不够的,必须基于平台交叉网络外部性这一基本特征,否则可能得出错误的判断。与此同时,竞争政策基础性地位在中国新发展阶段愈发重要,平台企业已成为中国微观经济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平台经济领域反垄断问题无可回避;需要平衡平台经济对引领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作用与平台可能走向垄断造成的效率损失,重点关注平台跨界与现有行业监管体制之间的冲突,反垄断与经济管制政策的分工等。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徐颖  
如何将处于中国城市领军地位的首都北京创建成为独具特色的"差异化"世界城市,已经成为中国城市发展的重要课题和迫切需要。本文在回顾现有研究理论的基础上区分并比较了现有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从历史演进和功能定位两个视角,构建了一个简洁的网格化分析框架,并基于此框架探讨了北京市发展成为世界城市的模式和途径。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王菲易  
推进制度化和有效的跨界合作是近年来发达国家政府改革的新趋势,跨部门协调相应地成为政府改革的热门实践和国际公共管理学研究的前沿领域。本文以上海自贸区为个案,从结构性机制和程序性机制两个层面,构建了"参与主体—管理客体—实现机制"的分析框架,对上海自贸区跨部门协调机制进行归纳、描述和分析,为自贸区的政府管理模式创新提供一个新的理论视角。上海自贸区跨部门协调机制主要以结构性协调机制为主、程序性协调机制为辅,程序性协调机制的建构主要是为了推进结构性协调机制的实现和完善。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戴春  
作为实施数字经济与乡村振兴两大国家发展战略的结合点,平台经济在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在分析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遵从“赋能基础—赋能实现—赋能效果”的研究范式,构建平台经济赋能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理论分析框架。首先从要素投入、主体采纳两个方面明确赋能基础,然后基于农业产业链产前、产中、产后三个阶段阐述赋能实现的内在机理,再从稳定供求关系、多元主体协同、实现价值共创等方面预测赋能效果,并进一步从要素资源投入、平台企业发展等方面分析赋能的现实约束,最后从人才体系、科技创新、要素流通、平台建设、发展环境等方面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英勤  
要加快贵阳城市经济圈的合理有效开发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在明确贵阳城市经济圈总体功能定位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和确认贵阳城市经济圈的特色优势产业,即:能源产业具有明显的战略优势;发展以铝及铝加工、磷及磷化工为重点的原材料工业具有明显优势;发展以烟酒、畜牧、绿色食品为重点的特色食品工业具有比较优势;以航空航天、电子信息、生物技术、新材料为重点的高新技术产业具有比较优势;发展以喀斯特高原风光与多民族特色文化相融合的“旅游大省”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和后发优势。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佳  
分析乡村文化产业,既要从文化发展的视角,更要将其置于三农问题的大框架中来考察和研判,从这一视域出发,从消费社会主导的文化形态和三农语境中的文化产业两个维度,构建了乡村文化产业的分析框架。在这一分析框架下,乡村文化产业的功能定位于三个方面,即保护乡村文化生态、调整产业结构和实现区域跨越式发展。通过梳理乡村文化产业的现状,总结出东部地区梯次发展和西部地区跨越式发展两种发展态势。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夏善晨  
2013年7月3日,一则财经新闻激发了全国乃至国际的关注: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原则通过《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国务院会议强调,在上海外高桥保税区等4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内,建设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以下简称上海自贸区),是顺应全球经贸发展新趋势、更加积极主动对外开放的重大举措。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王勇  王亮  余升国  
金融的率先开放是国内创建高水平、国际化自贸区的重要前提。该文基于序数效用论构建一般意义上的自贸区理论分析框架,探讨了区内离岸金融制度创新促进经济增长的效果及其变动趋势:(1)从自贸区政府主体最优化行为出发引入政府金融监管等外生变量,建立了离岸金融制度创新与自贸区经济增长的内生比较静态均衡模型;(2)推导了自贸区金融制度创新存在的均衡解是政府提供不同金融制度安排的边际经济效应等于其对应制度创新成本之比;(3)自贸区设立后的离岸金融制度创新能够引致更高经济增长水平,刻画的"离岸金融制度创新曲线"及其变化轨迹能够模拟经济增长水平的演进路径,从而一定程度解释了政府金融监管的作用效果和机制。该研究意在为中国自贸区的金融开放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提供理论支撑。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李伟  黄永春  杨晨  
本文以江苏省知识产权服务平台为例,根据定位理论,从服务主体的视角,将服务平台划分为政府主导型、中介运营型和高校实训型三类。根据资源决定论,各平台的资源优势存在差异性。鉴于此,知识产权服务平台的功能存在较大的差异性。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成春林  
我国自贸区发展存在时空异质性:时间异质性体现在各个自贸区存续时间不同,发展水平不一,尤其是在制度创新层面;空间异质性则体现在各个自贸区空间布局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和要素吸引力等方面存在差异。根据各个自贸区的建设方案,按功能定位将所有自贸区分为四类,并提出金融支持的建议:以资源支持行业为发展重点的自贸区应构建农业金融示范点、“能源—金融—市场”稳定三角结构,以研发投入行业为发展重点的自贸区应构建金字塔型金融服务机制并有所侧重,以航运物流业为发展重点的自贸区应发展“二元并行”的航运物流供应链金融,以现代商贸业为发展重点的自贸区应形成以“一点三线”为支撑的商贸金融。另外,金融支持自贸区发展还需加强联动,形成合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