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532)
- 2023(2138)
- 2022(1982)
- 2021(1787)
- 2020(1560)
- 2019(3699)
- 2018(3654)
- 2017(6894)
- 2016(3613)
- 2015(4326)
- 2014(4441)
- 2013(4380)
- 2012(4382)
- 2011(3959)
- 2010(4062)
- 2009(3662)
- 2008(3855)
- 2007(3371)
- 2006(3099)
- 2005(2844)
- 学科
- 济(17813)
- 经济(17797)
- 贸(16118)
- 贸易(16110)
- 易(15560)
- 地方(7533)
- 方法(7338)
- 管理(6296)
- 数学(5843)
- 出(5820)
- 业(5802)
- 数学方法(5781)
- 口(5253)
- 出口(5249)
- 出口贸易(5249)
- 关系(5076)
- 学(4199)
- 农(4042)
- 企(3842)
- 企业(3842)
- 国际(3730)
- 中国(3674)
- 贸易关系(3525)
- 概况(3505)
- 地方经济(3310)
- 进出(3237)
- 进出口(3237)
- 进出口贸易(3237)
- 各国(3178)
- 融(3123)
- 机构
- 大学(57448)
- 学院(56936)
- 济(27293)
- 经济(26756)
- 研究(23639)
- 管理(18103)
- 中国(15275)
- 理学(15192)
- 理学院(14952)
- 管理学(14720)
- 管理学院(14591)
- 科学(14199)
- 所(12719)
- 京(11737)
- 研究所(11608)
- 农(10396)
- 财(10178)
- 中心(9622)
- 贸(9302)
- 上海(8825)
- 院(8812)
- 业大(8599)
- 经济学(8583)
- 江(8378)
- 财经(8364)
- 农业(8358)
- 范(8162)
- 师范(8061)
- 经济学院(7953)
- 北京(7491)
共检索到902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黄圆圆
上海自由贸易区与香港自由港在组成机构与运作方式方面有质的区别。制度设计与经济结构的不同表明了上海自由贸易区不仅仅是对香港自由港成功经验的一种复制,并且两者之间构成了一种互补关系。
关键词:
上海自由贸易区 香港 自由贸易区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张伟 杨文硕
上海自贸区是"以开放促改革"国家战略的新试点,金融开放是上海自贸区服务业扩大开放的有机组成部分,其配套性、渐进性定位立足于满足贸易及其相关服务业的金融需求。从国家金融改革的大局而言,上海自贸区金融开放是中国全面金融改革的战略突破口之一,有其超出自贸区框架相对独立的市场化路径。在顶层设计和具体路径上,上海自贸区金融与香港自由港金融有一定相通性和竞争性,但由于发育程度差距,在可预见的未来彼此并无可替代性。
关键词:
上海 自贸区 香港 自由港 金融开放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怀谷
香港自由港特色评介湖南省社会科学院怀谷一、香港自由港的经济内容自由港的概念是从经济的意义上确立的,它是一种反映对外经济开放政策和自由经济制度的概念。我们说的香港自由港也是指它在对外经济政策上和经济制度上相对自由,当然经济和政治文化并非截然分离的,经济...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李华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要"赋予自由贸易试验区更大改革自主权,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的新要求。自由贸易港将成为我国新时代背景下培育经济新动能的重要平台,以及加速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重要引擎。深入探讨美国自由贸易区(FTZs)的主要做法,比较我国自贸区目前与美国自贸区的差距。在此基础上,提出运用"自由港+"的新思路,引领构建自由港+体系化的政策配套、灵活的贸易准入、多样化与专业化并存的产业集聚、无边界的空间延展、多元开放的行业支撑"的制度体系,进而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国情、符合建设经济发展新动能、新引擎目标的新时代自由贸易港。
关键词:
美国自贸区 自由港+ 中国自由港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赵鑫全
中共十八大召开后,新一届政府提出了建设上海自贸区的发展战略,这是我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又一次大胆探索和尝试。在简要介绍上海自贸区和香港经贸区发展情况的基础上,对两个地区发展的共同点及差距进行了对比分析,最后指出了上海自贸区的发展优势,并提出了促进上海自贸区发展的相关策略。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林采宜
在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下称"上海自贸区")总体方案设计中,重点提到要深化金融领域的开放创新,诸如"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外资金融机构国民待遇"、"离岸金融业务先试先行"等一系列政策导向给我们带来一个远景猜想:上海自贸区会是第二个香港吗?本文分析认为,上海自贸区应大胆尝试金融改革开放的诸项措施,其作为离岸金融中心的前景不可估量,人民币离岸业务的规模和影响力将大大超过香港。同时,本文借鉴日本、新加坡等国当年发展的经验,认为从经济体制、市场结构等各种特点看,上海自贸区发展离岸金融市场比较适合采用"一线放开、二线管住"的内外分离型模式。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龚仰树 辛明磊 董烈刚 王耀青
上海自贸区的建设为我国债券市场国际化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机遇。文章以香港离岸人民币债券市场为分析对象,通过对其相关制度、发展过程以及存在问题进行研究,探究香港离岸人民币债券市场成功背后的制度原因,然后立足债券市场实际,以上海自贸区发展为契机,为我国债券市场国际化发展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庄峻
英国开发区是怎样拓展与转换传统自由港贸易功能的上海浦东新区管委会办公室庄峻自由港是世界经济特区的早期形式,又称免税港或自由口岸,是指全部或绝大多数外国商品可豁免关税进出的港口。这种港口划在一国(或地区)关税国境之外,境外商品除进港时免缴关税外,还可在...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刘李胜
“两制一体”:香港深圳自由港区的模式──1997年后深圳经济定位的研究刘李胜自80年代以来,深圳经济特区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试验场”和“排头兵”,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经济奇迹,正在进入新兴的综合型、现代化、国际性城市之列。目前国内外环境都发生了很大变化...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张斌
服务业,又称第三产业,在当今世界经济中,其地位正日益上升。发达的服务业已成为一个国际性或地区性中心城市的标志和支柱产业,如伦敦、东京、纽约等全球性国际经济中心城市,服务业占国民生产总值(GNP)的比重都在60%以上,所吸纳的劳动力占就业人数的比例也均在70%以上。上海到2010年要基本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崛起成为又一国际经济中心城市,其核心就服务业。要实现这个目标,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黎万红 卢乃桂 乔雪峰
香港及中国内地两地在上世纪90年代末起均积极推动教育改革,以发展优质/素质教育为主要的发展方向,以期培养适切的人才,提高两地的国际竞争力。基于此,两地均强调课程改革,引入新的教学法,如专题研习/研究性学习,强调问责性的评核机制。面对教与学的种种改革,教师的工作出现了新的转变及挑战,本文比较两地在教改情境下,如何透过教师评鉴保证及提升教育质素,两地教师如何以不同策略作响应,呈现两地教师在工作评鉴下的处境。
关键词:
教师评鉴 教师专业性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朱孟楠 陈冲 朱慧君
自贸区发展应在税收制度、政府职能转变、金融开放、贸易监管和投融资管理等方面与国际高度开放贸易准则对接,形成改革引领作用,带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建立中国特色的自贸港应在以下几方面所有创新:扩大税收优惠政策,优化政府管理体制,创造更有吸引力的投资环境,保证人员、金融、物流和公共服务这四个方面自由流动,做好配套的金融制度改革。
关键词:
自贸区 自贸港 厦门自由贸易港 一带一路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庄芮
截至2011年9月,中国已签署并生效的FTA达到10个。本文首先分析了中国FTA战略提出的全球背景、地区背景和国内背景,指出香港是中国自由贸易区战略的"早期试验田",然后结合中国FTA战略的实际进展,探讨了中国实施FTA战略对香港的影响。文章在分析香港优势和特点的基础上提出,香港应该是中国FTA战略的"动态试验区",未来中国FTA战略应在放眼全球的同时,进一步整合港澳台,实现"大中华自由贸易区"。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査贵勇
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于2009年9月破题,国际贸易中心建设成为继国际金融和航运中心建设后上海又一个重要发展规划。作为国际贸易中心建设的必然组成部分,上海服务贸易发展还较滞后,国际竞争力还较薄弱。本文通过比较上海、香港、新加坡服务贸易发展态势及其影响因素,为上海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加速服务贸易发展和推进国际贸易中心建设提供政策指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