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501)
- 2023(8819)
- 2022(7512)
- 2021(6742)
- 2020(5577)
- 2019(12614)
- 2018(12376)
- 2017(22872)
- 2016(12039)
- 2015(14000)
- 2014(13766)
- 2013(13416)
- 2012(12953)
- 2011(12248)
- 2010(12917)
- 2009(11892)
- 2008(11517)
- 2007(10609)
- 2006(9604)
- 2005(8773)
- 学科
- 济(74606)
- 经济(74565)
- 管理(33894)
- 业(31063)
- 企(26348)
- 企业(26348)
- 方法(21677)
- 地方(21111)
- 贸(20418)
- 贸易(20405)
- 易(19693)
- 数学(17851)
- 数学方法(17721)
- 中国(16832)
- 业经(14318)
- 地方经济(13812)
- 技术(13741)
- 农(13273)
- 学(12640)
- 融(11401)
- 金融(11400)
- 制(11228)
- 理论(10889)
- 体(10255)
- 关系(10135)
- 技术管理(9736)
- 银(9638)
- 银行(9616)
- 行(9397)
- 财(9240)
- 机构
- 学院(183529)
- 大学(180700)
- 济(92307)
- 经济(90625)
- 研究(71547)
- 管理(64332)
- 理学(53812)
- 理学院(53193)
- 管理学(52531)
- 管理学院(52168)
- 中国(51835)
- 科学(38670)
- 京(37388)
- 财(36901)
- 所(36443)
- 研究所(32680)
- 中心(30114)
- 经济学(29740)
- 财经(29069)
- 江(28417)
- 农(27017)
- 经济学院(26559)
- 经(26203)
- 院(25887)
- 北京(24156)
- 范(24118)
- 师范(23943)
- 业大(22866)
- 州(22588)
- 科学院(21364)
- 基金
- 项目(113335)
- 科学(88655)
- 研究(86491)
- 基金(80068)
- 家(69350)
- 国家(68847)
- 科学基金(57949)
- 社会(56162)
- 社会科(53427)
- 社会科学(53413)
- 省(44500)
- 基金项目(41343)
- 教育(39532)
- 划(36817)
- 编号(34162)
- 自然(34012)
- 自然科(33169)
- 自然科学(33157)
- 资助(32956)
- 自然科学基金(32518)
- 成果(28003)
- 发(27254)
- 重点(26540)
- 创(26233)
- 课题(25681)
- 部(25050)
- 创新(24845)
- 国家社会(23873)
- 发展(22843)
- 展(22536)
共检索到3018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赵春明 王剑军 高嘉宏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提出建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是党中央在新形势下推进改革开放的重大举措,为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探索新途径、积累新经验。上海自贸区的成立,无疑是要在改革中接轨国际制度规则、法律规范、政府服务、运作模式等方面率先实践,为我国深化改革开放提供可供借鉴的"制度试验池"和适合推广的新模式。在此过程中,我们也需要利用上海自贸区的契机,加速培育我国参与国际经济合作竞争的新优势。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孔令龙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 对我国的经济对外开放做了精辟论述, 提出要"拓展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 提高开放型经济水
[期刊] 改革
[作者]
王拓 李钢
外贸体制改革对于我国国际竞争优势的形成和变迁具有重要推动作用,主要通过倒逼机制和释放机制作用于要素禀赋、市场主体、产业结构和国际贸易等。当前我国实施高水平开放,以构建国际竞争新优势,但在深层次改革落地过程中还存在突破型改革创新难、政策协调性不足、法律制度不完善、国际规则引领能力尚需提高等问题。我国应以外贸体制改革为引领,增强政策协调性,优化营商环境,降低要素流动壁垒,提高国际规则引领能力,构建国际竞争新优势。
关键词:
外贸体制改革 国际竞争新优势 营商环境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周柳军
近年来,美国等国家提出"再工业化"的发展战略,许多专家认为在美国的发展战略带动下,世界经济的中心将向制造业回归,服务业和服务贸易的发展势头将会有所放缓。我们认为,美国所指的"再工业化"既不是"去服务化",也不仅仅是简单的重振制造业雄风,而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基础上抢占新一轮工业革命制高点的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章海源 张文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尤其是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WTO)以后,我国对外贸易发展实现了巨大的历史性飞跃,已经成为世界货物贸易第一出口大国。但外贸以往的发展主要依赖的是传统的低成本优势,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依赖传统的低成本优势形成的外贸竞争力不断弱化。新形势下,我国对外贸易必须加快结构转型,加快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李文锋
一、外贸供给侧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一)从供应短缺到供给充裕,外贸做出了重要贡献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一直伴随着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轨迹。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之间的矛盾。供给短缺一度成为经济生活的常态,远远不能满足人民生活需求。20世纪80年代初期,我国实施改革开放政策,设立经济特区,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裴长洪
一、我国劳动力成本低廉的优势已经明显弱化从世界经济发展的总体形势看,虽然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没有变,我国处于有利于发展的战略机遇期没有变,但是与10年前相比,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某些有利条件,特别是劳动力成本低廉的优势已经明显弱化,劳动力无限供给的"人口红利"在东部沿海发达地区正在发生趋势性转变,其他资源性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马林静
受世界经济增长缓慢,国内外市场需求减弱,大宗商品价格下跌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中国外贸进出口出现严峻下滑态势,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迫在眉睫。不难发现,外贸数据失速的背后仍有积极信号的释放,应结合当前中国外贸已有的优势,明确新形势下中国外贸竞争新优势的特征,把握当下产生的新业态和新动力,全面打造中国外贸竞争新优势。
关键词:
进出口双降 积极信号 新优势 特征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白光裕 刘雪琴
改革开放以来,东部沿海地区作为我国对外贸易的排头兵,对我国跃升为世界第一贸易大国做出了突出贡献。然而,随着要素成本不断上升,资源环境压力持续加大,近年来东部沿海地区外贸发展也面临较大困境。相比而言,广大中西部地区对外贸易则显现出良性发展势头,并以其后发优势逐步成为我国外贸新的增长点。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探讨如何培育中西部地区外贸竞争新优势,将对我国应对国际经贸格局的调整,培养外贸整体竞争新优势,实现外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武芳
在经济全球化曲折深入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中国要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营造开放型经济新格局,形成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新优势,最终迈向经贸强国,就需要研究西方发达国家参与经济合作与竞争的做法、经验和教训,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关利欣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正面临转型与深刻调整,在国际环境和国内发展条件都发生重大变化的历史背景下,保持我国外贸传统优势、加快培育竞争新优势是事关我国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从空间上看,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不仅意味我国要保持原有开放格局的传统优势,还要加大向西、向南的开放力度,加快沿边开放开发、扩大内陆对内对外开放、全面提升沿海开放水平,构建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
关键词:
贸易成本 组织型 外贸 贸易 地区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关利欣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正面临转型与深刻调整,在国际环境和国内发展条件都发生重大变化的历史背景下,保持我国外贸传统优势、加快培育竞争新优势是事关我国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从空间上看,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不仅意味我国要保持原有开放格局的传统优势,还要加大向西、向南的开放力度,加快沿边开放开发、扩大内陆对内对外开放、全面提升沿海开放水平,构建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李钢 张琦
本文基于数据对比分析发现,自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中国金融服务贸易稳步发展,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处于较低水平,且存在着贸易结构不平衡、贸易自由化程度低、贸易竞争力弱等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带动国内金融市场发展、打造特色金融产业、降低传统金融风险、促进传统金融机构转型升级、推动跨境金融服务发展等机理,发现金融科技的发展和应用为推动中国金融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培育中国金融服务贸易竞争新优势带来了契机。未来中国政府应加强金融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鼓励金融科技创新,加大跨境金融服务数据保护力度,扩大高素质金融服务贸易人才培养与供给,积极参与跨境金融科技监管合作和全球治理体系构建。
关键词:
金融服务贸易 竞争新优势 金融科技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曾珠
在知识经济时代,决定一个国家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是知识竞争力。未来的国家竞争优势最终必然体现在知识优势上。发达国家的知识优势战略告诉我们,知识已成为一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我们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从知识产权及其保护、知识创新、知识的培育、知识的转化利用等几个方面着手。
关键词:
知识经济 知识竞争 知识优势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裴长洪 刘斌
尽管当前国际经贸环境不确定因素增加,中美贸易摩擦变数难测,但中国稳中向好的经济基本面并没有改变,中国外贸新旧动能转换已经释放出强劲动力,外贸新业态不断涌现,中国外贸竞争新优势初步形成。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首先,互联网与跨境电商挑战了新新贸易理论中"企业异质性主要体现于企业生产率"的基本假设,异质性消费偏好为中小企业跨境电商比较优势的形成提供了市场环境。互联网与跨境电商深度改变了全球价值链体系中的分工模式、组织结构与微观主体,提高了服务的可贸易性,促进了制造业与服务业的深度融合,为中国向全球价值链高端跃升提供了绝佳的"弯道超车"机会。其次,中欧班列的运行重塑了传统世界海运贸易的理论范式,重构了国际贸易的经济地理,改变了临海港口的经济模式,扩展了国际陆港的经济辐射范围,加快了中国"向西开放"的步伐,逐渐形成了东西共济的全球价值链"双向环流"。再次,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的试验优势、新要素禀赋优势和制度优势三重叠加,复合比较优势初现,自由贸易港建设将会把动态比较优势推进到更高层面。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知识经济条件下我国企业竞争优势的培育
保供固安全、振兴畅循环加快培育农业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农业农村部国际合作司负责人就《“十四五”农业农村国际合作规划》答记者问(二)
保供固安全、振兴畅循环 加快培育农业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农业农村部国际合作司负责人就《“十四五”农业农村国际合作规划》答记者问(三)
保供固安全、振兴畅循环 加快培育农业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农业农村部国际合作司负责人就《“十四五”农业农村国际合作规划》答记者问(一)
我国应在参与全球化中培育新竞争优势
国际经济合作学科的新成果──评《国际经济合作原理》
中国对外开放新阶段与培育国际竞争新优势——第十三届全国高校国际贸易学科协作组会议暨2014年中国国际贸易学科发展论坛会议综述
经济全球化与国际经济合作
从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国际经济理论的新视角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口需求变动对中国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