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705)
2023(2351)
2022(2004)
2021(1857)
2020(1515)
2019(3497)
2018(3352)
2017(5848)
2016(2969)
2015(3496)
2014(3487)
2013(3476)
2012(3404)
2011(3191)
2010(3231)
2009(2830)
2008(2926)
2007(2477)
2006(2260)
2005(2069)
作者
(9365)
(8127)
(7772)
(7476)
(5147)
(3925)
(3747)
(3103)
(3038)
(2903)
(2799)
(2705)
(2690)
(2622)
(2612)
(2503)
(2428)
(2306)
(2291)
(2272)
(2012)
(1981)
(1934)
(1887)
(1852)
(1835)
(1719)
(1626)
(1622)
(1615)
学科
(15562)
贸易(15554)
(15042)
(14360)
经济(14357)
地方(6172)
方法(5423)
(5323)
(5061)
出口(5059)
出口贸易(5059)
关系(5032)
管理(4886)
数学(4027)
数学方法(3997)
(3790)
(3653)
(3575)
国际(3500)
贸易关系(3491)
概况(3360)
中国(3291)
进出(3186)
进出口(3186)
进出口贸易(3186)
各国(3117)
国贸(3012)
国际贸易(2943)
地方经济(2630)
环境(2623)
机构
学院(46635)
大学(45986)
(22318)
经济(21868)
研究(20515)
管理(13963)
中国(13529)
科学(12596)
理学(11782)
理学院(11545)
管理学(11342)
管理学院(11248)
(10740)
(9849)
研究所(9847)
中心(8266)
(8236)
(8193)
(7943)
(7633)
上海(7352)
(7129)
师范(7082)
科学院(6888)
经济学(6884)
业大(6772)
(6624)
农业(6468)
经济学院(6386)
北京(6367)
基金
项目(31883)
科学(24175)
研究(22855)
基金(22673)
(20757)
国家(20646)
科学基金(16159)
社会(13861)
社会科(13199)
社会科学(13195)
基金项目(11795)
(10736)
自然(10532)
(10389)
自然科(10174)
自然科学(10170)
自然科学基金(9959)
教育(9688)
资助(9316)
编号(9269)
(7985)
重点(7943)
成果(7234)
(6966)
课题(6758)
中国(6600)
发展(6365)
(6314)
(6300)
科研(6097)
期刊
(24234)
经济(24234)
研究(15038)
(9854)
国际(9038)
中国(8257)
学报(7681)
科学(7252)
(7022)
大学(5698)
学学(5514)
经济研究(5456)
(5331)
贸易(5331)
农业(5004)
问题(4887)
国际贸易(4669)
管理(4421)
教育(4232)
(4212)
业经(4074)
经贸(3784)
世界(3737)
(3467)
金融(3467)
资源(3202)
(3187)
商业(3175)
技术(2747)
外经(2594)
共检索到742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张明  郭子睿  
上海自贸区的创建是新一届政府推动中国经济进一步改革开放的重要举措。上海自贸区建设总体方案的核心内容包括推动服务业开放、加快金融改革、促进对外贸易的转型升级与实现简政放权。上海自贸区的创建有助于推动中国经济的结构转型,但自身也面临着套利行为难以监管、负面清单流于形式、监管思路亟待转变、改革红利沦为政策红利等问题与挑战。为进一步推动上海自贸区建设,中国政府应加快国内金融业改革、打破服务业的国企垄断、加强上海市政府与有关各部委的协调、防范自贸区沦为新一轮套利热潮。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丁俊发  
上海自贸区设立一年多来,聚焦投资管理、贸易管理、金融管理、事中事后监管四大领域改革,取得了巨大成功。对上海自贸区物流业运作成绩及经验教训进行总结发现:自贸区的设立促进了进出口贸易量的增长,带来了物流量的增大,但由于我国物流企业缺乏国际竞争力,在垮境电商物流、海外仓物流配送服务方面主要依靠外资企业,必须加快发展垮境电商物流;自贸区环境特别是管理创新、制度创新,有利于物流企业转型发展,但物流企业如何"借势升级",并未引起高度关注,服务模式、服务质量、服务品牌成熟并具有囯际竞争力的物流企业还十分欠缺;自贸区作为一个供应链集成平台,促进了制造业的集聚与进出口贸易的集聚,带动了各种要素市场的集聚,推动了...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卢晋   刘云亮  
在推进制度型开放的战略进程中,自贸港对标CPTPP经贸规则是中国融入国际高标准自贸区网络、扩大面向全球自贸网络体系的新趋势。当前,对标CPTPP重点领域经贸规则是自贸港封关运作前压力测试的重点任务。通过对CPTPP总体规则与海南自贸港的政策和制度体系进行全面对比分析、总结异同及聚焦自贸港对标CPTPP规则的难点堵点,形成以下结论:(1)海南自贸港与CPTPP在规则文本结构、议题覆盖领域、规则调整范畴上有高度相似之处,但在制度主导模式、规则标准特征、核心内容上有明显差异;(2)海南自贸港在运用自贸港立法权促进对标CPTPP经贸规则过程中的难点堵点不仅体现在以贸易投资为重点的传统经贸议题上,而且在规则标准、知识产权、数字经贸、劳工保障标准等制度型开放新兴议题上也存在一定的制度困境;(3)为了应对海南自贸港对标CPTPP经贸规则的制度挑战,应结合中国现行法律制度与CPTPP的主要差距,在法治层面进行理性应对,以主动对接RCEP经贸规则为契机,发挥自贸港法规立法权开放性属性,以法律移植和适应性调整相结合方式实现CPTPP规则的本土化转变,稳步推进自贸港封关运作。
[期刊] 阿拉伯世界研究  [作者] 张锐  相均泳  
随着全球进入碳中和时代,世界能源体系正在发生绿色变革。加速能源转型是新时代海合会国家迎合全球能源需求、履行减碳承诺、构建低碳经济、塑造现代国家的必要选择。立足资源优势和发展利益,海合会国家追求能源融合转型,即促进各种能源资源的融合开发,包括油气产业的低碳转型、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开发和氢能开发。近年来,它们在行动上取得了一定进展:“油气+CCUS”等措施快速落地;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大幅增长,但高碳的发电结构并未改变;多个氢能项目启动建设。能源融合转型面临部分国家缺乏转型决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不足、开发模式比较单一、能源补贴抑制投资、技术实力有待增强等严峻挑战。中国是海合会国家能源转型的重要合作伙伴,可开拓双边和多边能源合作新领域,与区域国家共建碳中和时代的能源命运共同体。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何传添  
随着我国完善开放型经济体系和经济全球化的深入推进,各国的体制机制、发展水平以及世界经济等的变化将给我国贸易安全带来新挑战。调整外贸战略和转变外贸增长方式维护我国的贸易安全,带动国内生产效率的提高,促进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需要有长远的战略思维,不仅要制定和执行好国际经济政策,提高政府的带动效率,完善外贸发展的促进和支持体系,而且要在国际社会牢牢把握对我国维护贸易安全起关键作用的战略资源。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周振海  
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形成全方位开放新格局,建设开放型经济强国,是我国新一轮对外开放的重要内容。推动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加快建立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是全面落实对外开放要求的重要举措。从实践看,上海、广东、天津、福建自贸试验区取得了积极成效,简政放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田鸿雁  宋学文  
文章指出,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关税水平渐次降低、货物贸易发展迅猛、服务贸易稳步发展、投资协议正式实施和次区域合作不断深化。文章分析了中国—东盟自贸区的特点及其面临的挑战,并从货物和服务贸易、非金融类投资和次区域合作等方面为深化自贸区合作提出了发展对策。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祁春凌  
中国-东盟自贸区是由发展中国家建立的全球最大的自由贸易区,在东亚经济一体化进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在经历了第一个"黄金十年"后,自贸区对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和投资的促进作用有目共睹。2002年至2012年的十年间,中国与东盟的双边贸易额从500亿美元跃升至4000亿美元,使得中国成为东盟第一大贸易伙伴和出口市场。双边服务贸易和投资也快速增长。但是,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发展目前也面临着国际、区域环境变化带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吴伟  
2010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贸区正式启动,成为继欧盟、北美自贸区后的第三大区域共同市场。区内人口19亿,经济总量约6万亿美元,贸易额近4.5万亿美元,就覆盖人口数量而言,其市场潜力位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丁平  周经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成立以来,双边贸易和投资发展迅速,但这些发展主要依靠区域外最终产品需求来带动。金融危机的爆发一方面凸显了这种依赖欧美消费的发展模式的风险,另一方面也强化了构建自贸区内部一体化最终产品市场的必要。本文从区域分工的视角剖析造成此种贸易格局的原因,探讨自贸区当前发展面临的诸多挑战,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杨文生  
中韩自由贸易区谈判的顺利推进将带动两国经贸关系踏上新台阶,有利于我国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战略,加快走出去步伐。为充分释放中韩自贸区红利,我国应加快改革开放步伐,从政策制度、基础设施、园区建设、人才储备等方面做好更高水平和更深层次的准备。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姚铃  
随着中欧在“一带一路”倡议和欧洲发展战略框架下合作的推进,通过商签双边自贸协定搭建深化合作的制度平台,将成为双方的必然选择。为落实中欧领导人有关重要共识,自2015年以来,中国和欧洲的智库围绕双边自贸区建设分别开展了前期可行性研究工作。综合各方观点看,建立中欧自贸区将对促进双方经济发展和双边经贸合作带来积极效应。但与此同时,由于中国与欧盟处在不同的发
关键词: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张国庆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自去年9月29日挂牌成立、10月1日正式运营,至今已经一年了。一年来,这个寄托着我们许多"新期待"的地方,发生了一些什么样的变化?这是我们大家所关心的事情。在这里,我谈点自己的实际观察和体会。一、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一年来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一)从改革层面上看上海自贸区以转变政府职能为核心的制度改革取得了全面成功。它的工作亮点是以制订负面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张幼文  
文章分析了我国推进自由贸易试验区战略的历史背景,从七个方面论述了自贸区对于建设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和实现改革开放发展新目标的战略意义,其中包括政府改革主题、扩大开放模式、外贸外资升级、发展推进方式、经济增长结构、分工地位提升和发展空间拓展等。自贸区试验实践创新了园区型经济在国家发展中的功能定位,构建了国内改革与对外开放协同推进的互动机制,启动了开放战略升级迈向新目标的历史进程。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程熙琼  朱颖超  孙依敏  
海湾合作委员会是中东海湾地区最具影响力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其成员国包括沙特阿拉伯、阿联酋、阿曼、卡塔尔、科威特和巴林六国,总人口约为5263万。海合会国家拥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2015年底,海合会六国石油剩余探明储量总计为670亿吨,约占世界石油储量的29%,天然气剩余探明储量总计41.6万亿立方米,约占世界天然气储量的19%。其中,沙特长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