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792)
- 2023(8409)
- 2022(7107)
- 2021(6334)
- 2020(4939)
- 2019(11261)
- 2018(11095)
- 2017(20857)
- 2016(11018)
- 2015(12374)
- 2014(12548)
- 2013(12565)
- 2012(12450)
- 2011(11760)
- 2010(12241)
- 2009(11370)
- 2008(10994)
- 2007(9967)
- 2006(9362)
- 2005(8957)
- 学科
- 济(72824)
- 经济(72762)
- 地方(25727)
- 管理(25445)
- 业(23603)
- 中国(20572)
- 方法(16788)
- 农(16048)
- 企(15958)
- 企业(15958)
- 地方经济(15722)
- 业经(14718)
- 数学(14286)
- 数学方法(14201)
- 学(13036)
- 融(12115)
- 金融(12114)
- 农业(11595)
- 发(11419)
- 银(10624)
- 银行(10612)
- 行(10496)
- 环境(10312)
- 制(10145)
- 贸(10085)
- 贸易(10073)
- 易(9553)
- 财(8569)
- 和(8339)
- 发展(8307)
- 机构
- 学院(168206)
- 大学(166500)
- 济(81262)
- 经济(79574)
- 研究(70470)
- 管理(56760)
- 中国(53427)
- 理学(46356)
- 理学院(45678)
- 管理学(45074)
- 管理学院(44726)
- 科学(40478)
- 所(36905)
- 京(36840)
- 财(34826)
- 研究所(32940)
- 中心(30184)
- 农(27309)
- 江(26935)
- 财经(26405)
- 经济学(25956)
- 范(25471)
- 师范(25278)
- 院(25079)
- 北京(24667)
- 经(23707)
- 经济学院(22865)
- 科学院(21966)
- 州(21945)
- 业大(21017)
- 基金
- 项目(100281)
- 科学(78135)
- 研究(76351)
- 基金(70045)
- 家(60716)
- 国家(60181)
- 科学基金(49909)
- 社会(49609)
- 社会科(46999)
- 社会科学(46990)
- 省(39100)
- 基金项目(36061)
- 教育(33264)
- 划(33082)
- 编号(30526)
- 发(29673)
- 自然(28707)
- 资助(28624)
- 自然科(27872)
- 自然科学(27865)
- 自然科学基金(27326)
- 成果(25892)
- 发展(24561)
- 展(24170)
- 重点(23408)
- 课题(23111)
- 部(21569)
- 国家社会(20703)
- 创(20313)
- 创新(19159)
共检索到2893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孟广文 王艳红 杜明明 赵钏 王继光 于淙阳 张宁月 马祥雪 王春智
自1980年代开始,中国实施改革开放政策,逐步扩大开放区域与领域,建立各类型自由经济区,初步建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并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第一制造业大国。在这一过程中,通过建立不同类型的自由经济区,上海市不同发展阶段制定的发展目标得以实现,经济地位也逐步得到恢复与增强,正在向世界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以及创新中心的发展目标迈进。有关上海自由经济区的研究大多集中在不同类型开发区的建立背景、意义、投资环境、产业结构与升级、开发与管理模式、发展演化与转型等方面,但把上海各类型自由经济区作为一个整体,探讨其发展历程及影响因素,归纳其成功的经验,并探讨其应用价值的研究还不多见。据此,文章首先从国内外政治经济背景,上海市发展目标以及自由经济区建立与发展三个层次分析了上海自由经济区的发展历程;在此基础上总结与探讨了上海自由经济区在投资环境、优惠政策、自由经济区类型与区位选择、产业与空间结构转型、管理与开发模式等方面的成功经验及对转型国家的借鉴意义。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杨爽 孟广文 陈会珠 高玉萍 邵擎峰
自由经济区作为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产物,近年来已变成加快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增长极、城市化的驱动力以及制度创新的重要平台。东北亚地区是世界上仅次于北美、欧盟的第三大经济区,并已经成为全球重要的制造业中心。作为具备连接东北亚大陆和海洋区位优势的新兴工业化国家,韩国自由经济区不仅是本国实现经济发展目标,扩大贸易以及增加就业,优化产业结构的重要途径,还是参与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手段。国内外学者的相关研究集中在韩国自由经济区的成本效益分析、理论基础以及对比分析等方面,有关其发展演化规律及动力机制仍然缺少系统性的归纳与研究。文章采用文献归纳、案例分析等方法,依据经济地理、贸易理论、系统发展演化理论总结归纳了韩国自由经济区由加工制造型向科技型、综合型和跨国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演化的规律及模式;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推动韩国自由经济区发展演化的国际环境、国内政策、区内条件和区外条件等动力因素;最后分析探讨了韩国自由经济区演化规律及动力机制对我国建设自由贸易区的参考意义。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周启元
70年代以来,世界自由经济区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成为当代世界经济的一种国际性潮流,对世界经济和各国经济的发展产生着重要影响。因此,认真研究世界自由经济区的有关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一、世界自由经济区的产生和发展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赵冰 曹允春
区域多机场发展模式是全球范围内普遍存在的机场发展模式。多机场模式下各机场周边的临空经济区,由于空间距离较近,所属腹地市场相互重叠,因此,在确定功能定位、主导产业布局方面存在一定混乱。本文通过研究上海、东京、纽约、新加坡等国内外区域多机场模式下不同临空经济区之间的差异化发展案例,证明了一座城市的多个临空经济区是能够做到良性互动、共同发展的,但需要在发展过程中根据临空经济区依托机场定位以及所在区域的基础情况,有侧重点地选择临空产业,有意识地进行错位发展。在此基础上,对首都北京"一市两场"模式下顺义临空经济区、
关键词:
多机场 临空经济区 发展定位 产业规划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井辉
郑州空港经济区是中国首个上升为国家战略的航空港经济发展先行区。文章结合空港经济区产业布局和适宜发展的产业类型的相关研究成果,对世界主要空港经济区的产业发展模式进行了比较研究,这些空港经济区的成功经验包括:空港经济区的产业布局有其内在的规律;空港经济区产业的发展和相关配套设施的建设要有政府的支持;优选空港经济区产业,促进产业集聚。给我们的启示是:遵循空港经济区内的产业发展规律和"圈层"发展模式,明确发展定位,合理规划产业布局;利用交通枢纽和人力资源成本优势,大力打造航空偏好型产业;依据郑州航空港经济区的区位
关键词:
空港经济区 产业布局 产业类型 发展模式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张成斌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到1987年底,世界上共有各种类型的自由经济区629个,分布在86个国家和地区。一、保税仓库区保税仓库区(包括免税仓库、仓库区、转口区等),是指经一个国家的海关管理局批准,在海港、国际机场或者其它地点设立的允许外国货物不办理进出关手续,就可以长期储存货物的区域。二、自由贸易区自由贸易区(包括对外贸易区、自由区、免税贸易区),就是一个国家为了促进对外贸易,在港口或毗连入口处划出的豁免进出关手续和关税,允许外国商品在区内储存、简单加工和零售,但不允许加工业和制造业存在的特定区域。所谓简单加工是指分拣、重贴标签、再包装和修理等稍微增加商品价值的活动。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朱显平 隋清江
图们江地区经济合作的理想模式应该是建立跨国自由经济区。这种模式有利于东北亚各国的合作和区域经济的一体化,同时存在着建立这种模式的有利条件。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于国政
在相当缓慢的由计划经济向自由市场经济的过渡中,俄罗斯为维持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商品流通遇到了严重困难。政府认识到这一问题后,考虑和审议了得以发挥外来刺激经济因素的各种途径,其中思想之一,就是建立以利促进外贸和外国投资的自由经济区。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朱显平
滨海自由经济区和珲春经济开发区均位于图们江国际开发区内,在开发、开放的基本思路以及发展模式方面有相似处。两个经济区之间存在的互补性和互促性为两区对接提供了现实可能性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芳 黄朝晓 向媛秀
2003年英国的《能源白皮书》中首次提出了发展"低碳经济"的理念,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特征的经济发展模式,实质是能源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问题,其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目标是减缓气候变化和促进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低碳经济[1]指的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卢杰
鄱阳湖区现有的工业园存在着资源浪费、环境破坏与污染等问题。更重要的是,现有的鄱阳湖地区工业园经济效益也由于环境、资源的约束,发展受到一定的制约。生态工业园区环境的改善,将会改善人的生存环境和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带来良好的社会效益,从而吸引越来越多规模大、效益好的企业加入,为新企业和本地企业提供良好的创业场所。
关键词:
生态工业园 鄱阳湖 经验 启示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申文植,张东明
韩国西海岸开发作为韩国第三次国土综合开发计划的主要内容而倍受韩国乃至亚太地区的瞩目,同时也受到我国,尤其是有关地区的高度重视。韩国西海岸的开发将对我国的对外开放及中韩经贸合作,尤其是对环渤海及东部沿海地区的发展产生相应的影响和作用。新万金国际经济开发区是韩国西海岸开发计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新万金地区所处位置、开发现状及发展趋势来看,其发展具有很大的潜力,对此进行相应的介绍和研究将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期刊] 第一届中国软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
[作者]
马映军 刘理才 顾家喻
以新亚欧大陆桥的形成为契机,亚欧大陆腹地的国际经济合作获得了新的发展动力。借鉴"经济发展三角"的思路,由特区经济起步,促进沿交通干线的增长极开发,在中哈邻接地区有可能形成新的国际经济增长点。在中哈边境地区设立具有各自功能的伊宁——贾尔肯特综合经济特区和博乐——德鲁日巴自由过境区。跨国开发的国际合作形式可以是松散型经济合作区、紧密型经济合作区、跨国型经济合作区,分阶段地由初级形式向高级形式逐步发展,而不同阶段的经济合作区具有不同的合作内容与管理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