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609)
- 2023(13888)
- 2022(11644)
- 2021(10755)
- 2020(9253)
- 2019(21322)
- 2018(20831)
- 2017(41096)
- 2016(21851)
- 2015(24635)
- 2014(24119)
- 2013(23652)
- 2012(21623)
- 2011(19306)
- 2010(19196)
- 2009(17406)
- 2008(16982)
- 2007(14751)
- 2006(12348)
- 2005(10742)
- 学科
- 济(94357)
- 经济(94254)
- 管理(65453)
- 业(64361)
- 企(54615)
- 企业(54615)
- 方法(52039)
- 数学(47227)
- 数学方法(46542)
- 财(25901)
- 农(21871)
- 中国(21340)
- 业经(18666)
- 务(17854)
- 财务(17799)
- 财务管理(17761)
- 学(17718)
- 企业财务(17067)
- 地方(16890)
- 制(16244)
- 贸(16031)
- 贸易(16026)
- 易(15536)
- 农业(14708)
- 理论(14483)
- 技术(14097)
- 融(13778)
- 金融(13777)
- 银(12795)
- 银行(12763)
- 机构
- 大学(309750)
- 学院(308326)
- 济(126855)
- 经济(124473)
- 管理(123562)
- 理学(108714)
- 理学院(107593)
- 管理学(105450)
- 管理学院(104886)
- 研究(96956)
- 中国(72408)
- 京(63416)
- 科学(60197)
- 财(58579)
- 农(50738)
- 财经(48392)
- 所(47637)
- 业大(47252)
- 中心(46228)
- 经(44450)
- 江(43955)
- 研究所(43556)
- 经济学(40403)
- 农业(40289)
- 北京(38724)
- 范(37536)
- 师范(37027)
- 经济学院(36857)
- 财经大学(36825)
- 院(35656)
- 基金
- 项目(219766)
- 科学(174970)
- 基金(164327)
- 研究(153363)
- 家(144727)
- 国家(143623)
- 科学基金(125097)
- 社会(99764)
- 社会科(94850)
- 社会科学(94828)
- 基金项目(86277)
- 自然(84490)
- 省(83919)
- 自然科(82714)
- 自然科学(82688)
- 自然科学基金(81254)
- 教育(72666)
- 划(72316)
- 资助(69481)
- 编号(59243)
- 部(49451)
- 重点(49396)
- 创(46201)
- 成果(45743)
- 发(45283)
- 科研(43371)
- 创新(43208)
- 教育部(42927)
- 国家社会(42294)
- 大学(41289)
- 期刊
- 济(123777)
- 经济(123777)
- 研究(83547)
- 中国(53547)
- 学报(50757)
- 财(46796)
- 科学(46284)
- 管理(45133)
- 农(43032)
- 大学(39025)
- 学学(37230)
- 农业(29328)
- 教育(28290)
- 融(27789)
- 金融(27789)
- 技术(27735)
- 财经(24368)
- 经济研究(22121)
- 经(20806)
- 业经(19902)
- 统计(17827)
- 问题(16455)
- 策(16274)
- 业(16206)
- 技术经济(15185)
- 版(14576)
- 决策(14549)
- 理论(14151)
- 商业(14041)
- 科技(13493)
共检索到4308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佟孟华
本文在国内外关于流动性溢价存在性研究的基础上,基于个股数据,以换手率作为流动性因子,从股市和行业子股市两个角度,构建Panel Data固定效应变系数回归模型,在流动性溢价存在的情况下,对上海股票市场"规模效应"和"价值效应"问题进行实证检验。实证检验结果说明:股市整体和行业子股市都不存在流动性溢价的"规模效应"和"价值效应"。最后,给出了实证结果的原因分析。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向华 胡飞
流动性风险和流动性溢价是影响资产价格的重要因素。基于自由流通量调整的收益模型假设系统流动性风险为资产价格的风险因子,资产的流动性价差与其自由流通额的倒数成比例。中国股票市场全流通条件下的股本结构为利用FARM模型研究流动性风险与流动性溢价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文章通过选取2006年7月至2010年6月深圳股票市场与上海股票市场共1168只样本股进行实证分析。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李一红 吴世农
本文根据股票市场流动性溢价理论,采用换手率(TURN)和非流动性(ILLIQ)两个指标,对上海股票市场的流动性与预期收益的关系分个股数据和组合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同时研究两者关系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对于个股数据,换手率对预期收益具有负向作用,非流动性对预期收益具有正向作用,支持流动性溢价理论;此外,在不同市场态势、有无政策或重大事件和基于组合数据分析的情况下,换手率与预期收益之间仍然保持显著的负向关系,而ILLIQ与预期收益之间的关系不稳定或呈现相反结果。由此可见,我国股票市场的流动性与预期收益的关系受流动性度量、市场态势、政策或重大事件和估计的数据构造的影响。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佟孟华 余世奎 HAN Shuang
本文按照Gibson和Mougeot(2004)的基本框架,直接建立二元均值GARCH(1,1)—Diagonal BEKK模型,按市场态势分阶段对我国股票市场的系统流动性风险溢价动态进行实证研究。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无论在整个样本期还是在三个子样本期,市场风险溢价都存在,而系统流动性风险溢价的存在不具有稳定性,它随着样本期选择的不同而变化。市场超额收益、市场流动性波动持续性和协同波动的持续性也随样本期的选择不同而不同。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巫秀芳 郭亮
通过分析股市流动性、杠杆率和股市波动性相互影响机理,利用2013年3月1日-2017年12月29日的每周交易数据构建TVP-VAR模型,实证检验了股市流动性、杠杆率和波动性动态互动关系。研究发现:股市流动性、杠杆率和波动性之间的互动关系呈现时变特征,当股市处于平稳状态时,杠杆率对流动性具有持续的正向作用,对波动率在短期具有强烈的正向冲击,但在长期得以平抑;流动性和波动率在短期和长期均对杠杆率产生正向冲击。但是,在股市运行不平稳时,三者之间的联动程度不明显,相互作用方向不符合理论预期,即杠杆机制失效。
关键词:
股市流动性 杠杆率 股市波动性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惠好 汪洁琼
利用非平衡面板检测新三板做市股票在2015年1月—2017年12月间的流动性溢价效应,实证结果显示:市场在这三年期间都有规模溢价效应,但市场在2015年、2016年和全样本期间无流动性溢价效应,仅在2017年存在该效应;进一步利用PVAR模型研究个股收益、个股流动性水平、流动性风险和股价波动间的关系,发现该市场存在正反馈交易行为。建议政府引入涨跌幅制度、打通转板通道和加强挂牌公司的信息披露管理工作。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金春雨 张浩博
选取上海证券市场非金融板块成分股中131家上市公司股票2009年1月至2016年6月的月度数据作为研究样本,通过面板门限模型对上海股票市场流动性溢价的非对称效应进行了实证检验。实证结果表明,上海股票市场流动性溢价现象存在着显著的规模效应和价值效应;在市场上涨幅度较小时期与市场下跌时期,流动性溢价的表现具有一致性,此时流动性溢价要高于市场快速上涨时期;考虑规模因素与价值因素之后,市场不同时期规模效应与价值效应依然存在,但流动性溢价均减小。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金春雨 张浩博
选取上海证券市场非金融板块成分股中131家上市公司股票2009年1月至2016年6月的月度数据作为研究样本,通过面板门限模型对上海股票市场流动性溢价的非对称效应进行了实证检验。实证结果表明,上海股票市场流动性溢价现象存在着显著的规模效应和价值效应;在市场上涨幅度较小时期与市场下跌时期,流动性溢价的表现具有一致性,此时流动性溢价要高于市场快速上涨时期;考虑规模因素与价值因素之后,市场不同时期规模效应与价值效应依然存在,但流动性溢价均减小。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延军 王耀
基于我国中小板和创业板市场的股票日交易数据,通过CAPM模型检验,发现在两个市场上存在市场风险溢价以外的市场异象,但是在加入流动性因子的LCAPM模型中无法有效地测度两个市场上的流动性风险补偿溢价。因此,构造了A-LCAPM模型,检验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对两个市场的异象做出解释,我国中小板市场股票存在较显著的流动性溢价效应,但是在创业板市场中不能被证实流动性溢价效应的存在。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延军 王耀
基于我国中小板和创业板市场的股票日交易数据,通过CAPM模型检验,发现在两个市场上存在市场风险溢价以外的市场异象,但是在加入流动性因子的LCAPM模型中无法有效地测度两个市场上的流动性风险补偿溢价。因此,构造了A-LCAPM模型,检验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对两个市场的异象做出解释,我国中小板市场股票存在较显著的流动性溢价效应,但是在创业板市场中不能被证实流动性溢价效应的存在。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蔡笑 田奎
融资融券又称为证券信用交易,即投资者在买卖证券时,向证券公司或其他金融机构支付一定比例现金或证券作为保证金,并融入购买证券所需资金或出售证券所需证券的交易形式。2010年1月8日,中国证监会发布公告,称国务院已原则同意开展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试点,我国融资融券业务试点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融资融券对股市流动性的影响一直是市场关注的重点之一。考虑到我国融资融券业务模式主要借鉴我国台湾地区融资融券业务模式,因此,本文选取台湾地区融资融券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实证分析了融资交易和融券交易对股市流动性的影响,以期为完善我国融资融券业务有所启示。
关键词:
融资融券 股市流动性 卖空交易 买空交易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陈石清 帅富成
鉴于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对资产评估和资本定价的作用,以上海股票市场为对象,选取上证180指数中178家股票的相关数据,运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进行相关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实证检验。结果显示:上海股票市场存在较大的投机行为,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在上海股票市场还不适用,对于上海股票市场股票的定价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并就结论出现的原因给予了相关的解释。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李延军 刘华堂 王耀
基于MS-VAR模型,在检验我国深主板和中小板市场流动性溢价效应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分析货币政策冲击对两个市场流动性溢价效应所产生的非对称影响。通过研究发现非对称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不同市场行情下,流动性溢价效应变化方向不同。当股市处于低迷时期,宽松的货币政策将导致两板块市场流动性溢价增加,而股市膨胀时期货币政策对流动性溢价的影响正好相反。第二,相同市场行情下,板间流动性溢价效应变化方向不同。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张峥 李怡宗 张玉龙 刘翔
本文应用1999—2009年中国股市交易数据,研究了买卖价差间接指标的适用性,反映了中国股市流动性的历史与现状。通过考察横截面和时间序列相关性,以及与信息不对称指标的相关性,本文发现:收盘前报价价差和有效价差优于其他间接指标;Amihud指标优于其他低频指标。一些间接指标的表现异于国外文献,这表明买卖价差的间接指标在中国市场的应用需要更为谨慎。本文还发现流动性对收益率具有明显的解释作用,是影响股票收益的重要因素之一。
关键词:
流动性度量 信息不对称 股票收益率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徐加根 何家璇
通过对A股市场规模效应的检验,发现近四年来小公司规模溢价转变为负,表现出和发达国家股市20世纪80年代后相似的规律,与当前股市机构抱团大市值股票现象也相互印证。本文基于流动性冲击视角对规模效应的变化提供了解释。研究发现,个股的流动性冲击与同期的股票收益率显著正相关,且流动性冲击对规模溢价有显著的调节效应。进一步研究表明,不同样本期内,大小公司承受了非对称的流动性冲击,调整流动性冲击带来的影响后,小公司规模溢价仍然为正。实证结果显示,只要控制了流动性冲击的影响,规模效应并没有消失。
关键词:
规模效应 流动性冲击 A股市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