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175)
- 2023(9902)
- 2022(8491)
- 2021(7493)
- 2020(6497)
- 2019(15160)
- 2018(14838)
- 2017(28612)
- 2016(15838)
- 2015(18282)
- 2014(18516)
- 2013(18540)
- 2012(17627)
- 2011(16058)
- 2010(16558)
- 2009(15482)
- 2008(15154)
- 2007(14071)
- 2006(12568)
- 2005(11474)
- 学科
- 济(90207)
- 经济(90149)
- 管理(40815)
- 业(39579)
- 方法(35825)
- 数学(32176)
- 数学方法(31917)
- 企(29223)
- 企业(29223)
- 地方(21600)
- 中国(20630)
- 农(20625)
- 学(17173)
- 财(16011)
- 业经(15737)
- 农业(14607)
- 地方经济(13817)
- 贸(13648)
- 贸易(13640)
- 易(13128)
- 制(12255)
- 理论(11681)
- 环境(11294)
- 和(11168)
- 融(10632)
- 金融(10630)
- 银(9995)
- 银行(9953)
- 行(9510)
- 发(9103)
- 机构
- 学院(241515)
- 大学(241500)
- 济(111710)
- 经济(109518)
- 管理(88565)
- 研究(86755)
- 理学(75919)
- 理学院(74992)
- 管理学(73695)
- 管理学院(73213)
- 中国(63654)
- 科学(52716)
- 京(50242)
- 财(47309)
- 所(45424)
- 农(43826)
- 研究所(41216)
- 中心(38729)
- 财经(37967)
- 江(37416)
- 业大(36566)
- 经济学(36075)
- 农业(34523)
- 经(34307)
- 经济学院(32388)
- 北京(31614)
- 范(31387)
- 师范(31069)
- 院(30133)
- 州(28633)
- 基金
- 项目(154862)
- 科学(120604)
- 基金(111405)
- 研究(111218)
- 家(97302)
- 国家(96519)
- 科学基金(81529)
- 社会(71475)
- 社会科(67762)
- 社会科学(67739)
- 省(60966)
- 基金项目(58629)
- 教育(51568)
- 自然(51453)
- 划(51033)
- 自然科(50257)
- 自然科学(50241)
- 自然科学基金(49370)
- 资助(46454)
- 编号(44383)
- 成果(36417)
- 重点(35599)
- 发(34993)
- 部(34425)
- 课题(31569)
- 创(31562)
- 国家社会(29858)
- 科研(29645)
- 创新(29597)
- 教育部(29363)
共检索到3678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徐桂华 谢为安
改革开放以来,上海经济已持续增长了16个年头(1978—1993年),国民生产总值以平均年增长8.9%的较高速度发展,特别是在1992和1993两年,创下了年均增长率为14.9%的高纪录。为了今后充分发挥它在中国经济建设中的龙头作用,有必要对上海经济与劳力资源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协调发展的关系进行探讨和分析。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童玉芬 王静文
劳动力供给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之一。文章将劳动力供给因素分解为总人口规模、劳动年龄人口比重和劳动参与率的乘积,并纳入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中,在理论模型推导的基础上,利用中国19782015年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分析,发现:(1)长期以来我国劳动力供给因素对经济增长有显著正向作用,其影响程度和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明显小于物质资本,但远高于人力资本的影响和贡献;(2)构成劳动力供给规模的3个组成要素均对我国经济增长产生显著的同方向影响,三者的产出弹性和贡献度按照大小依次为:总人口规模、劳动年龄人口比重和劳动参与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童玉芬 王静文
劳动力供给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之一。文章将劳动力供给因素分解为总人口规模、劳动年龄人口比重和劳动参与率的乘积,并纳入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中,在理论模型推导的基础上,利用中国1978~2015年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分析,发现:(1)长期以来我国劳动力供给因素对经济增长有显著正向作用,其影响程度和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明显小于物质资本,但远高于人力资本的影响和贡献;(2)构成劳动力供给规模的3个组成要素均对我国经济增长产生显著的同方向影响,三者的产出弹性和贡献度按照大小依次为:总人口规模、劳动年龄人口比重和劳动参与率;(3)近年来劳动年龄人口比重下降对经济增长产生抑制作用,但在一定程度上被总人口规模增加的正向作用所抵消。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叶艳艳
经济学界的关于推动经济增长的因素众说纷纭,其中包括资源的积累、资源存量的使用效率、技术进步、劳动力、知识、科技创新和人力资本等。文章认为在世界经济的视角下,和平的环境、知识、开放的经济条件、结构性增长是世界经济增长的核心因素,并试从这四个因素进行分析。
关键词:
增长 因素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1998年,上海经济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外部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其主要表现在:第一,东南亚金融危机在1997年7月爆发的基础上,在1998年以出乎人们意料的强度,在区际和国家间蔓延,进而影响了全球性的消费需求、贸易需求与投资需求的增长,也对中国和上海的国...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蔡旭初
从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到1990年,这12年上海的经济增长是在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的大背景下实现的,本文试图从经济增长因素的定量与实证分析角度,对上海经济增长的速度与效益的关系作出测度与评价,以期得到某些有益的启示。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米军
2006年俄罗斯经济保持稳定增长态势。2007年俄罗斯的经济形势总体上可以概括为:经济继续稳定增长,增速进一步提高。由于宏观经济环境整体性得到改善,经济增长的内需导向型发展进一步加强,国内经济的基本因素在经济增长中起主导作用,这是俄多年来改革和调整措施逐步生效的结果。为转变增长方式,政府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继续增强。受能源供给增长乏力的限制,2007年俄罗斯出口增幅趋缓的趋势不会改变,进口增速远远高于出口增速成为2007年的显著特征。但国际高油价的利益驱动仍会使俄罗斯不断增加石油生产和出口,同时"黑色金子"也是推进俄内需作用扩张的重要基础。值得关注的是金融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开始显现。我们乐观地认为,2008年俄罗斯继续保持稳定的增长势头。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何伦志
一、有关经济增长因素分析问题 大多数人认为,所谓“增长速度方程”是指增长速度(资金)、劳动增长速度、技术进步速度与产出增长速度之间奖系的数学模型,并从各个经济变量相对变化的角度来研究经济增长与技术进步。其数学模型为熟知的y=a+αk+βl。其中y为产出增长速度,k为资金增长速度,l为劳动增长速度。α、β分别是资金产出弹性和劳动产出弹性。该方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杨红丽
本文采用基于时序立体表的因子分析法对上海经济发展过程进行实证分析,通过考察各因素对上海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提取出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因素。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友余
文章以国内生产总值为因变量,以与经济增长有关的18个影响因素为解释变量,就中国2000~2010年的数据资料,采用灰色关联度组合分析方法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设计了灰色关联排序表,实证结果表明:消费习惯、产业结构和国内贸易发展水平对中国经济增长影响最大,卫生水平、劳动力数量和城乡结构对中国经济增长影响最小;然后文章根据灰色关联排序表,选择X0X1,X0X3,X0X41,X0X11和X0X18做为最优影响因素,建立了GM(1,5)灰色预测模型。结果表明:模型的预测精度很高,平均相对误差仅为3.044%,可用于后续预测。
关键词:
经济增长 邓氏关联度 广义灰色关联度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申玉铭,毛汉英
改革开放以来,山东半岛的经济增长速度远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经济总量已达到相当大的规模,但同时也存在多方面的问题,直接影响其可持续发展的实现。本文在分析了影响山东半岛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增长因素及其趋势的基础上,提出了山东半岛跨世纪可持续发展的适度经济增长速度及一些建议。
关键词:
山东半岛 可持续发展 经济增长 预测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张延群 娄峰
本文利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和Solow增长模型实证分析1970~2007年全要素劳动生产率、资本和劳动力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在对未来影响经济增长各个因素的趋势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中国未来的经济增长进行了分段预测和情景分析。按照我们的判断,在未来直到2020年,中国经济的年均增长速度会明显低于改革开放30年以来的平均增长速度,而且会出现缓慢下降的趋势。在比较乐观的假设基础上,2008~2020年平均增长速度为7%~8%,在较差的情况下,只能达到5%~6%。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郑国柱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经济水平快速提高,国民生产总值平均每年增长率大于9%,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解决了13.9亿人的温饱问题,贫困人口比例低于7%。历经几十年的连续增长后,国内经济出现了某些减弱的迹象。尤其是在国际金融经济危机的大环境中,我国进出口总额迅速下降,经济增长随之放缓。虽然我国政府出台了多项政策和措施,及时地扭转了经济增长下滑的局面,但却带来了一系列副作用,例如通胀趋势凸显,房地产价格屡创新高,许多工业体系严重产能过剩等。所有的这些现象,归根结底都指向了中国经济增长是否可以持续的问题。文章从资本和劳动力两个因素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展开探讨,并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优势作用,从而为促进我国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董西明 刘贵基 姜庆华
技术进步与创新是发展生产力的决定因素,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改革开放20多年来,江苏省经济高速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通过增长速度方程测算,我们发现技术进步对江苏经济增长的贡献却是在不断下降的,尤其是2003年,贡献率竟然出现了负值,这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理论背道而驰。因此,必须进一步贯彻“科教兴国”战略,提高技术进步因素对江苏经济增长的贡献。从而促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以及构建和谐社会宏伟目标的顺利实现。
关键词:
技术进步 增长速度方程 指标选择 江苏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