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835)
- 2023(10840)
- 2022(9317)
- 2021(8345)
- 2020(6782)
- 2019(15535)
- 2018(15245)
- 2017(29068)
- 2016(15794)
- 2015(17796)
- 2014(17938)
- 2013(18061)
- 2012(17615)
- 2011(16384)
- 2010(16914)
- 2009(15614)
- 2008(15417)
- 2007(13950)
- 2006(13282)
- 2005(12548)
- 学科
- 济(91502)
- 经济(91427)
- 管理(39527)
- 业(38002)
- 地方(28281)
- 方法(26737)
- 企(26331)
- 企业(26331)
- 中国(25624)
- 农(23549)
- 数学(23256)
- 数学方法(22994)
- 业经(18949)
- 学(17805)
- 地方经济(16582)
- 农业(16514)
- 制(14263)
- 融(13794)
- 金融(13793)
- 财(13722)
- 贸(13641)
- 贸易(13624)
- 发(13565)
- 环境(13448)
- 银(13237)
- 银行(13208)
- 易(13000)
- 行(12897)
- 和(10546)
- 体(10068)
- 机构
- 学院(238470)
- 大学(236955)
- 济(110381)
- 经济(108104)
- 研究(96141)
- 管理(83226)
- 中国(73126)
- 理学(68940)
- 理学院(67991)
- 管理学(66765)
- 管理学院(66295)
- 科学(57454)
- 京(52341)
- 所(51217)
- 财(47873)
- 研究所(45742)
- 农(44982)
- 中心(41992)
- 江(39315)
- 财经(36416)
- 业大(34928)
- 农业(34488)
- 北京(34471)
- 范(34466)
- 经济学(34451)
- 师范(34164)
- 院(33861)
- 经(32759)
- 州(31171)
- 省(31147)
- 基金
- 项目(146943)
- 科学(114753)
- 研究(107728)
- 基金(104340)
- 家(92074)
- 国家(91280)
- 科学基金(75896)
- 社会(69593)
- 社会科(66000)
- 社会科学(65985)
- 省(57961)
- 基金项目(54153)
- 划(49017)
- 教育(47861)
- 自然(46535)
- 自然科(45309)
- 自然科学(45298)
- 自然科学基金(44458)
- 资助(43478)
- 编号(42434)
- 发(39243)
- 成果(35418)
- 重点(34436)
- 发展(31872)
- 部(31830)
- 课题(31660)
- 展(31402)
- 创(29738)
- 国家社会(29155)
- 创新(28001)
- 期刊
- 济(141519)
- 经济(141519)
- 研究(83264)
- 中国(56912)
- 农(42659)
- 学报(36996)
- 科学(35325)
- 财(35077)
- 管理(33786)
- 农业(28890)
- 大学(27855)
- 教育(27623)
- 融(27162)
- 金融(27162)
- 学学(26185)
- 经济研究(23112)
- 业经(21921)
- 技术(21890)
- 财经(19146)
- 问题(18578)
- 经(16903)
- 业(15421)
- 贸(14173)
- 技术经济(14026)
- 世界(13662)
- 国际(12882)
- 资源(12203)
- 统计(12134)
- 经济问题(11796)
- 现代(11293)
共检索到4009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洪昌仕
上海经济区地处长江三角洲。由于地理位置优越及历史上的发展,形成为全国经济、科技、文化最发达的地区和最大的工业基地之一。兹对这个地区工业生产布局现状特点、其形成发展因素以及存在问题作一个基本的分析,并指出其今后的发展方向与合理布局问题。一、工业生产布局的现状特点工业是上海经济区国民经济的主导部门。1982年全区工农业总产值1,276.74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占83.44%,占全国19.1%,其中轻工业产值占全国轻工业的22.5%。上海经济区许多工业产品在全国都居于重要地位。如发电设备占全国30.5%,机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汉欣
一、天津钢铁工业三十年发展简况天津市的钢铁工业解放前基础薄弱,1949年钢和钢材产量只有5,000吨上下;解放三十年来经过不断改建、扩建和部分新建,有了很大发展。到1979年底有生产企业近40个,其中炼钢厂4个,轧钢厂13个,铁合金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莫菊林
我国钢铁工业的布局特点我国钢产量由1949年的16万吨增加到1986年的5190万吨,其发展速度是很快的,钢铁工业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起着巨大的作用。旧中国的钢铁工业,发展到三十年代和四十年代中期,约有80-90%的钢铁产量集中在东北一带。如:1943年东北的钢产量占全国的94.5%,铁产量占全国的88%。全国解放以后的1952年,沿海地区的钢产量仍占全国的85.8%,其中辽宁一省就占70%,而西南、西北两大地区合起来也只占3.8%。党和国家为此从战略上逐步改变这种不合理的局面,在沿海一带扩建鞍山、上海、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黄荣生
农产品加工工业的合理布局,是当前我们进行经济调整,正确处理农产品加工工业与农产原料地的矛盾,搞好综合平衡,加快农产品加工工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研究这一问题,对于改进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地区分布,合理利用各地区的农业资源,促进农业生产的全面发展,更好地满足各地区的消费需要,具有重要的意义。下面结合我国当前农产品加工企业布局中的问题,就农产品加工企业布局同农产原料基地和产品消费区之间的关系问题,进行一些探讨。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杨延哲 龚文君 封雅玲
经济布局是一个动态过程,其演化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河南省经济布局受到了许多内外因素包括自身结构、发展阶段、体制转变、产业政策、建设重心转移等的影响,认真分析这些影响因素,对河南经济布局的演变和整体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经济布局 影响因素 河南省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于铁柱,储慕东
一、我国钢铁工业布局的几个主要阶段建国以来,我们新建了一些钢铁厂,开辟一些新点是完全应该的。有了一些新厂作为根据地,才为以后的改、扩建创造了条件,这是世界各国发展钢铁工业的普遍规律。苏联虽然近些年发展钢铁工业主要依靠旧厂改扩建,但在其开始的几个五年计划期间也建了不少新厂。也要看到,由于我国钢铁工业缺少一个稳定而又长远的全面规划,因而在建设布局上出现了布点过多而经济效果不好的弊病。我国钢铁企业从1949年的18个企业(重点11个)发展到1979年达到1200多个(重点34个),增长了几十倍。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潘建民,徐建中
工业生产指数能否客观、准确地反映发展速度,取决于代表产品的选择和权数的确定合理与否。另外,还需要解决一些特殊问题,其中一个问题是如何满足国家、省、地、县层层编制生产指数的要求,并使各级指数实现较为合理的衔接。一、保证一定的覆盖率,是选择代表产品的基本点代表产品的选择要保证一定的覆盖率。覆盖率可按下述公式计算:覆盖率(%)=代表大类(中类或产品)价值量之和/全部产品总价值量×100%价值量以现价计算,分子分母为同一指标。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何敬一
医院生产布局,是指医院生产在一定区域范围内的空间分布及其组合形式。它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一)医院生产在区域上的分布及其形成、发展的条件和特征;(二)医院生产诸要素在区域上的具体组合形态,(三)各区域、医院间的技术、经济、社会等方面的联系。医院生产布局的形成和发展,是由客观规律所决定的,它既不取决于人们的主观臆想,又不取决于人们的美好愿望,而是受政治、经济、人口、历史、文化、自然等多种因素的制约。依据客观条件,从实际出发,研究和制定科学的合乎我国国情的医院生产布局,对于充分、合理、有效地开发利用各地的卫生资源,增进人民的健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亨祥
解放以来,广西经济发展取得了很大成绩。现将1950年与1982年广西经济发展情况,列表比较如下: 从表可知,过去所取得的成绩,只能说是为今后开创广西经济发展新局面提供了好基础,但与今后的任务相比,特别是要在本世纪末,使广西经济在现有基础上翻两番半,还是相当艰巨的。17年内要使经济发展“翻两番半”真可说是“经济起飞”,谈何容易。要知道三十二等前,广西的基点是很低的。而现在基点是高的。因此,要想取得预期效果,就决不是单纯依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倪鹏飞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科技的信息化以及区域一体化、城市集群化的发展,区域间竞争呈现出新的态势。正是在这种形势下,实施中原经济区战略被提上日程。文章指出,为更好地实施中原经济区战略,促进中原崛起与提高省域综合竞争力,必须以全球的眼光,充分利用全球的资源和力量,来发挥本地的资源优势、本地的核心优势或者说核心竞争力;要在确保农业发展的同时,加快非农业发展步伐,推动更高端产业的发展,实现区域经济的良性可持续发展,提高区域竞争力;要充分利用中原地区文化资源丰富的优势,培育软环境、软资源、软产业等软实力,带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要改善区位条件,突出中原地区的区位优势,加强内外两个方面和软硬件两个方面的联系,做好...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刘志金 李岚 李智勇 高智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发曾
只要计划经济的指导性不变,我国地理学就能够在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中有所作为。因为,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布局的第一条原则就是“在全国范围内有计划、平衡协调地布局生产力……”。当前,建立在国家宏观调控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成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目标。实践的发展要求认识深化,经济地理学的生产布局理论面临急待更新局面。由于历史和实践的局限,我国传统的生产布局理论,如生产布局的条件、规律和原则等,没有把市场因素摆在应有的位置,即使涉及,也只是笼统地提到“生产布局要适应市场需要,接近消费区”。长期落后于实践的理论,不仅会失去理论的指导意义,更有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曹利军,鲍全盛,王华东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郝晓燕 张益 韩一军
[目的]小麦作为我国重要的口粮作物,其生产布局变化影响市场供给的均衡性,关系小麦生产稳定,也关系国家粮食安全。[方法]采用1978—2014年全国省级面板数据,运用生产规模指数、集中度指数、生产重心指数及重心转变路径全面分析中国小麦生产布局空间演化特点,通过莫兰指数检验各区域小麦播种面积的空间相关性,构建空间杜宾模型分析小麦生产布局的影响因素。[结果](1)随着时间迁移,小麦生产布局由分散逐渐变集中,主要集中于中部、黄淮海地区,该地区的面积和产量对全国小麦生产的贡献最大;(2)无论是从播种面积还是产量角度,中国小麦生产重心都表现出自北向南再向东的趋势;(3)小麦生产的空间集聚效应随时间变化越来越显著;(4)灌溉水平和化肥投入对该区、相邻地区和全国的小麦播种面积均有正向作用,机械投入、政策和技术水平对该区、相邻地区和全国的小麦播种面积均产生负向影响,比较收益和非农就业机会对该区和相邻地区的小麦播种面积均有影响,但作用方向相反。[结论]建议小麦生产布局优化要注重发挥相邻区域农民的学习效仿能力,促进小麦品种研发技术提升,增强小麦生长的环境适应性,提高小麦生产的要素配置效率,关注非农就业导致的小麦播种面积波动,保障主产省农民收益。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