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506)
- 2023(8004)
- 2022(6740)
- 2021(6147)
- 2020(4896)
- 2019(11383)
- 2018(11109)
- 2017(20910)
- 2016(11261)
- 2015(12362)
- 2014(12576)
- 2013(12573)
- 2012(12098)
- 2011(11036)
- 2010(11399)
- 2009(10481)
- 2008(10240)
- 2007(9388)
- 2006(8544)
- 2005(8020)
- 学科
- 济(57649)
- 经济(57612)
- 业(33421)
- 管理(31995)
- 企(26412)
- 企业(26412)
- 地方(20575)
- 中国(19448)
- 方法(18051)
- 农(15553)
- 数学(15500)
- 数学方法(15329)
- 业经(13686)
- 财(11347)
- 地方经济(11338)
- 技术(11169)
- 农业(11065)
- 制(10568)
- 融(10282)
- 金融(10282)
- 发(10092)
- 学(10006)
- 银(9943)
- 银行(9928)
- 行(9645)
- 环境(8912)
- 产业(8828)
- 和(8519)
- 贸(8383)
- 贸易(8372)
- 机构
- 学院(163608)
- 大学(162368)
- 济(69475)
- 经济(67885)
- 管理(62674)
- 研究(62583)
- 理学(52757)
- 理学院(52076)
- 管理学(51365)
- 管理学院(51025)
- 中国(46949)
- 科学(38422)
- 京(36111)
- 所(32328)
- 财(30865)
- 研究所(29071)
- 农(27804)
- 中心(27739)
- 江(26169)
- 范(24159)
- 师范(23901)
- 北京(23584)
- 财经(23416)
- 业大(23068)
- 院(23024)
- 州(21318)
- 农业(21222)
- 经(21084)
- 经济学(20072)
- 省(19920)
- 基金
- 项目(105221)
- 科学(83203)
- 研究(79114)
- 基金(73178)
- 家(63312)
- 国家(62738)
- 科学基金(53664)
- 社会(49714)
- 社会科(47263)
- 社会科学(47251)
- 省(43585)
- 基金项目(38602)
- 划(36085)
- 教育(35088)
- 自然(32827)
- 自然科(32032)
- 自然科学(32022)
- 编号(31964)
- 自然科学基金(31442)
- 资助(29645)
- 发(29543)
- 成果(26122)
- 重点(24340)
- 发展(23898)
- 课题(23810)
- 展(23474)
- 创(22986)
- 部(22403)
- 创新(21523)
- 国家社会(19994)
共检索到2668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张涛
科技创新是一个国家、一个企业实现可持续性发展的唯一途径和方法。通过科技创新,可以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优化产业结构调整、实现经济的平衡和协调增长。重视科技创新、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是全面提升企业核心竞争能力、客观评价企业经营业绩,最终实现社会和谐发展的必由之路。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必须要改革传统的绩效评价方式,将科技创新要素纳入绩效评价体系。文章在评析企业绩效评价的历史变迁、科技创新与可持续发展内涵的基础上,从科技创新与可持续发展的视角提出构建新型企业绩效评价体系的框架思路。
关键词:
科技创新 可持续发展 绩效评价体系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孙志静 田景梅 李新运
分析高校图书馆建设促进学科发展的机制,建立"投入—状态—产出"框架下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产出/投入效率评价和DEA模型,对2013年教育部直属高校图书馆建设对促进学科发展的绩效进行实证评价。结果表明,理工类学校的综合绩效得分最高,综合类高校得分次之,农业类、师范类等院校的综合绩效得分最低;而且综合绩效得分较高的学校大部分位于东部沿海地区或者经济较发达的城市,中西部地区的高校综合绩效得分普遍较低。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王慧艳 李新运 徐银良
本文从系统论角度把科技创新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复杂系统过程分解为科技创新和经济高质量发展两个阶段,由此构建科技创新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绩效评价概念模型和指标体系,运用网络WSBM模型对中国30个省份科技创新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绩效水平进行测算。研究发现:(1)目前中国科技创新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整体绩效水平偏低,地区差距较大,东部地区明显优于中、西部,东北最低。(2)Arc GIS平台下对各地区总效率进行空间聚类分析,发现各地区总效率呈现较为明显的空间集聚特征,集聚区域分别呈带状和团簇状分布。(3)从两阶段效率来看,经济高质量发展阶段效率高于科技创新效率,子阶段效率与总效率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但总效率受科技创新效率影响程度高。(4)影响因素中,R&D经费投入、人均GDP、对外开放度显著影响总效率及两阶段效率;科技服务水平、劳动者素质与总效率、经济高质量发展阶段的效率呈显著正相关;政府投入对总效率、科技创新效率呈不显著的负向影响,市场化水平对总效率、两阶段效率的影响都不显著。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王兰芳 何国钦
本文主要研究农村小额信贷产品的发展机制与绩效评价,深入论证了需求机制与供给机制对农村小额信贷产品发展的影响,最后得出农村小额信贷产品要向市场化、规范化与多元化方向发展,并提出相关政策性建议。
关键词:
农村小额信贷产品 发展机制 绩效评价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会新 白嘉
根据产业发展特征,文章运用DEA方法评价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绩效。建立与产业发展相关的投入产出指标体系,以中国29个省区作为决策单元,以2012年统计数据为依据对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绩效进行实证评价。结果表明,东部地区发展绩效较高,资源利用效率较高,不同区域间以及同一区域内均存在较大差距。同时运用DEA投影分析探究绩效较低的地区投入产出效率低下的原因,并以陕西为例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方案。在产业政策方面应注重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现有资源的投入利用效率和产出转化效率。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湘玲 朱永杰 陆屹 韩朝
立足于国有林区可持续发展,为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提高国有林区经济绩效并揭示绩效提升空间,对国有林区经济绩效进行恰当的评价是十分必要的。运用《中国林业统计年鉴》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将反映林业经济绩效的七项主要评价指标转化为评价的三个主成分因素,并对2008年主要国有林区的经济绩效指标进行排名。各国有林区发展不平衡,如何提高盈利能力、资产管理能力、资金和人力的利用能力,是目前国有林区经济绩效提升的重点。提出了实行林业经济结构优化升级与发展替代产业、深化国有林区的体制改革、加强森林资源培育等建议。
关键词:
主成分分析 国有林区 经济绩效评价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杨瑾 王忠伟 庞燕
【目的】油茶是我国独有的高品质木本食用油料,是国家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油脂产业,近年来油茶产业得到快速发展,规模不断扩大,但产业发展的综合效益远未达到预期,如何科学合理地评价油茶产业的综合绩效,是必须尽快解决的重大问题。本研究旨在构建油茶产业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与模型,为科学合理地评价油茶产业绩效提供解决方案。【方法】结合油茶产业的特点,从政府投入、经济产出、社会绩效、生态绩效等4个方面选取11个评价指标,建立油茶产业发展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基于熵权法和TOPSIS法的绩效评价模型,以湖南省2010—2019年相关的统计数据为参考,对全省近10年的油茶产业发展绩效进行实证分析,验证指标体系的科学性和模型的有效性。【结果】实证分析的结果表明,构建的包含4个方面共11个评价指标的油茶产业发展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是可行和合理的,从湖南省2010—2019年的油茶产业发展统计数据实证结果来看,全省油茶产业经历了较差—中级—优质的发展过程,但在2012—2013年出现回落现象;从各指标绩效水平分析,各类指标绩效水平大体呈现上升趋势,但对油茶产业发展的影响程度存在较大差异,生态绩效指标对油茶产业发展影响最大,其次是经济产出指标,政府投入及社会绩效指标影响程度较小。【结论】构建油茶产业发展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为全面评价油茶产业发展水平提供了理论指导,对于我国的油茶产业发展进行阶段性总结提供了新思路,有利于更好地指导油茶产业发展。在对油茶产业开展绩效评价的过程中,指标体系的选择和模型构建是十分重要的,它直接关系到绩效评价的精确性和合理性;将熵权法与TOPSIS法相结合有助于减少评价油茶产业发展绩效的主观性,使评价结果更加客观、公正、科学和合理,具有推广使用价值。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谢志祥 秦耀辰 沈威 荣培君
通过构建低碳经济发展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DEA模型和Malmquist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对2000—2014年我国31个省级区域的低碳经济发展绩效进行静态和动态评价,在此基础上借助Tobit回归模型分析低碳经济发展绩效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2000—2014年我国低碳经济静态绩效发展水平不高但省际差异显著,纯技术效率得分是造成低碳经济发展绩效静态差异的主要原因;②低碳经济发展绩效不同类型区之间的集聚态势减弱,各类型区向着相互掺杂的态势发展并在空间格局上初显出"大杂居、小聚集"的分布特征;③2000—2010年中国低碳经济发展动态绩效增长明显,2010—2014年则呈现出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十余年间中国低碳经济动态绩效变化实现了主要由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推动向技术进步推动的转变;④我国东、中、西三大经济地带低碳经济发展绩效动态变化差异较大,掣肘低碳经济发展动态绩效变化的因素随研究时段、地区的变化而变化;⑤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和碳排放总量始终是影响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绩效的主要原因,其它因素也影响着低碳经济发展绩效的变化。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薛雨静 胥朝阳
绿色发展绩效是纺织企业能否可持续绿色发展的关键。本文以绿色发展理论、绩效评价理论为指导,以2013年13家纺织上市公司为例,运用现有的绿色发展绩效评价体系,实证我国纺织业绿色发展取得的成效。结论表明,近年来,我国纺织业绿色发展取得较大进展,但仍存在不均衡现象,发展水平仍有待提高。
关键词:
绿色发展 企业绩效 绩效评价 实证研究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谢志祥 秦耀辰 沈威 荣培君
通过构建低碳经济发展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DEA模型和Malmquist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对2000—2014年我国31个省级区域的低碳经济发展绩效进行静态和动态评价,在此基础上借助Tobit回归模型分析低碳经济发展绩效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2000—2014年我国低碳经济静态绩效发展水平不高但省际差异显著,纯技术效率得分是造成低碳经济发展绩效静态差异的主要原因;②低碳经济发展绩效不同类型区之间的集聚态势减弱,各类型区向着相互掺杂的态势发展并在空间格局上初显出"大杂居、小聚集"的分布特征;③2000—2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余稳策 张雪妍
随着我国经济新常态的发展,以贸易投资的数量增长作为"开放红利"的主要标准的经济发展模式已经落后于经济发展的形式。文章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引,构建了新常态下中国沿边开放型经济的绩效评价模型,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从经济发展、社会发展、资源环境三个视角出发对经济新常态条件下我国沿边开放型经济发展绩效进行了分析,以期能够找到我国沿边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从而更好的解读新常态下中国沿边经济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新常态 沿边开放 绩效评价 主成分分析法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耿云江
一、引言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企业科学发展绩效评价就是根据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评价企业绩效的好坏,有针对性地找出影响企业科学发展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帮助企业改善经营绩效,提高核心竞争力。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杨占锋 段小梅
文章从开放基础、开放规模、开放结构、开放效益、开放潜力和开放承受力六个层面,构建了包含40项指标的开放型经济发展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改进熵值法对中国1995—2014年的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进而对中国开放型经济发展历程进行反思。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开放型经济发展绩效得分呈现不断上升趋势,且其发展历程可分为层次鲜明的三个阶段;制约开放型经济发展的短板已由1995年开放效益和开放规模转变为2014年开放承受力与开放潜力;部分具体指标出现反常变化印证了中国开放型经济发展正面临着转型升级的挑战。结合分析结果,文章从开放型经济发展体制改革、发展模式、发展结构和"双向开放"发展四个方面对中国开放型经济发展历程进行了反思。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刘辉群 刘恩专
保税港区是我国在对外开放新进程中的一种海关特殊监管模式,是自由港的雏形。在分析我国保税港区设立的背景及其发展的基础上,重点运用实证方法分析保税港区作为开放区域对区域经济的作用,得出设立和发展中国保税港区的重大意义,并提出今后发展建设中国保税港区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保税港区 发展 绩效评价 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