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884)
2023(14288)
2022(12253)
2021(11430)
2020(9263)
2019(21558)
2018(21556)
2017(40841)
2016(22325)
2015(25196)
2014(25384)
2013(25156)
2012(23469)
2011(21403)
2010(21548)
2009(19288)
2008(18887)
2007(16829)
2006(15057)
2005(13160)
作者
(65677)
(54359)
(53899)
(51126)
(34664)
(26039)
(24578)
(21399)
(20877)
(19534)
(18700)
(18383)
(17431)
(17186)
(16960)
(16524)
(15956)
(15909)
(15679)
(15347)
(13464)
(13461)
(13129)
(12501)
(12198)
(12157)
(12148)
(12070)
(11037)
(10724)
学科
(94716)
经济(94623)
管理(60310)
(56043)
(44240)
企业(44240)
方法(36175)
中国(31034)
数学(30665)
数学方法(30327)
地方(28789)
(26438)
业经(21828)
(20462)
(19086)
农业(18063)
环境(16141)
(15861)
贸易(15843)
(15498)
(15489)
(15221)
理论(15189)
(14825)
技术(14548)
(14534)
金融(14532)
(14523)
银行(14484)
地方经济(14445)
机构
大学(313144)
学院(312870)
管理(122474)
(121490)
经济(118453)
研究(111524)
理学(104608)
理学院(103322)
管理学(101546)
管理学院(100967)
中国(82014)
科学(70428)
(69528)
(56389)
(54250)
(51737)
研究所(51155)
中心(50097)
(47277)
业大(46935)
(45233)
师范(44819)
北京(44749)
财经(42575)
(41245)
农业(39977)
(39251)
(38606)
师范大学(36325)
经济学(34847)
基金
项目(213303)
科学(166667)
研究(157742)
基金(151181)
(131679)
国家(130506)
科学基金(111490)
社会(97127)
社会科(91806)
社会科学(91783)
(84114)
基金项目(81157)
自然(72286)
教育(71807)
(71209)
自然科(70502)
自然科学(70487)
自然科学基金(69153)
编号(65659)
资助(61341)
成果(53483)
(49650)
重点(47946)
课题(46316)
(45758)
(43794)
创新(40809)
科研(39943)
发展(39599)
项目编号(39366)
期刊
(142298)
经济(142298)
研究(97203)
中国(67177)
学报(48593)
(47826)
科学(45965)
管理(45705)
教育(42125)
(38377)
大学(36492)
学学(33783)
农业(33539)
技术(28553)
(28199)
金融(28199)
业经(24544)
经济研究(21707)
图书(20361)
财经(19744)
问题(19726)
(17112)
(16812)
科技(15852)
资源(15560)
理论(15301)
现代(14991)
(14981)
技术经济(14819)
实践(14172)
共检索到4784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陈建华  
城市发展阶段与其新城建设具有直接关系。从国际大都市发展经验来看,如果没有中心城区坚实的经济基础与成熟的社会发展作为支持条件,郊区新城要建设成功是较为困难的。目前上海郊区新城存在人口规模不足、产业关联效应不强与社会发育不成熟等问题,新城未能起到疏散中心城区过于集中的人口与产业的作用。上海郊区新城发展状况与上海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相关。上海的郊区化方式与特征直接影响到新城的人口导入、产业发展与社会发展。上海必须加快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加强制度环境建设,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发展郊区生活性服务业,从而促进上海城市空间结构向多心多核开敞式方向发展。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黄荣清  
郊区化是城市发展的一个阶段。一些学者认为,中国的大城市已普遍进入郊区化时期。文章对学者们最早提出的郊区化典型城市——北京作了详细讨论,认为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北京人口流动的主流是集中,人口分布的变化是市区人口调整,城市发展是市区地域扩张,因此,它应该属于城市化阶段而不是郊区化。文章阐述了城市从城市化到郊区化过程中,不同发展阶段城市各区域的人口变动特征,认为中国大城市的发展,除个别城市,如上海市外,目前尚处于城市化阶段。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张伊娜  周双海  
利用2000年和2010年两次人口普查数据,从人口集聚的角度评估了上海7个郊区新城的建设成效。研究发现,上海的郊区化发展格局已经形成,并且已对中心城区,尤其是中心城核心区的人口负载压力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但是,郊区新城并没有在郊区化发展中发挥引擎作用,反而是各郊区区县带动了郊区新城的发展。分析了上海郊区新城建设成效显现滞后的原因,指出当前新城发展已从规划布局阶段转移到政策引导和管理阶段,有效的政策推动才能真正使郊区新城快速成长为具有磁性的"增长极"。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林生  鲍鑫培  
随着中国城市的高速发展,城市空间急速扩张,建设了许多郊区新城,形成城市群发展格局。郊区新城的创新环境是其健康发展的关键。文章采取主观评价和主成分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上海市临港新城为典型案例,构建城市郊区新城创新环境评价指标体系,设计调查问卷,结合重点调查等形式,对210家企业进行调查并取得数据。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创新的影响因素依次为创新文化环境、人力资源环境、内部创新环境和市场环境。总体评价结果表明临港新城区域具有较高的创新水平,但由于距离中心市区较远,区域自身创新的市场环境条件较为欠缺,中心城区对郊区新城的辐射功能没有得到有效发挥,城市群协调发展水平不够。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楼嘉军  徐爱萍  
本文基于对城市休闲功能概念的界定,分析了城市休闲功能的构成要素及内容,并以上海城市休闲功能发展为例,依据休闲服务设施配置重点和满足对象的变化,分析城市休闲功能的发展阶段与演变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对上海城市休闲功能优化提出若干建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吴嵩  
近几年上海经济突飞猛进的发展,旅游业发展迅猛,对上海经济的贡献日益显现,文章就上海旅游业的生命周期进行分析,对提高旅游业政策制定的科学性和增强旅游业发展战略的前瞻性具有重要意义。利用lo-gistic回归模型研究旅游业的发展阶段,表明上海正处于发展旅游业的最佳时机。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李倢  
论文以北京市为例,把传统的用来描述都市圈成长·衰退的都市发展阶段理论运用于城市内部,使对城市人口空间结构的动态考察成为可能。并在进一步总结城市中心区及郊区人口变化规律的基础上,参照沃尔泰拉微分方程理论,尝试构建城市中心区与郊区之间的人口空间演变模型,对进一步阐述城市中心区与郊区间的互动关系,以及人口规模发展拐点预测具有重要意义。并依据模型验证和预测了北京城市所处的发展阶段,为与之相对应的政策制定与实施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撑。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郑国  
城市是一个随时间发展而不断演化的客观存在,其演化过程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城市发展阶段理论是城市研究的重要思想支撑,但目前关于城市发展阶段的理论研究远比不上这一思想在其他学科中的发展。除了邻里层次和单一职能城市的研究相对完善以外,对于一般性城市整体发展阶段的研究仍处于探索过程中,既有的理论研究成果对城市研究尚未做出突破性贡献。在当前人文社会科学普遍经历"空间转向"的过程中,城市地理学和城市规划学应当进行"时间转向",应当深入分析城市发展中时间的社会性及其对城市空间的建构作用,以"因时制宜"地建设好我们的城市。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越  叶高斌  姚士谋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新形势下,各大城市的空间扩展十分迅速,近半个世纪以来的变化令人瞩目。我国的城市空间扩展特别是沿海地区的大城市和特大城市同世界其他大城市一样也面临着空间扩展与城市不断向外蔓延的新问题。其发展动力与起因也是由我国改革开放后社会巨变和经济高速增长及其结构的转变所引起的。社会、经济的变化是通过城市郊区化即许多工业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建立促进城市空间的迅速变化。改革开放后我国大中城市的边缘地区开发区、新城建设(包括大学城)数以百计,取得了很大成就,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其突出表现在人口城镇化率虚高、土地城镇化冒进、水土资源过度消耗。本文主要探索我国新型城镇化形势下,开发区、新城建设与城市空间扩展的相互关系、特大城市空间扩展问题,探索其动力机制、变化的因素以及今后发展的新趋势,对于我国的城市规划与城市发展研究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与学术讨论价值。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高向东  张善余  
人口郊区化是大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分析了上海人口郊区化的特征及其动因 ,并阐述了人口郊区化对上海人口与经济、社会、环境的相互协调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作用。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肖周燕  
目前节能减排已经成为中国"十二五"规划面临的主要任务之一,相关部门在进行决策时不能不考虑城市发展水平与CO2排放的关系。通过协整理论及修正误差模型分析结果表明,由于中国经历着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虽然1949-2007年城市化与CO2排放并不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但改革开放前后城市化和CO2排放量都呈现出长期稳定的比例关系,即CO2排放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而不断提高,且改革开放前后城市化水平对CO2排放影响存在差异。另外,尽管从短期来看,CO2排放不受当年城市化变动的影响,但从长期来看,不论改革开放前还是改革开放以后,城市化与CO2排放之间具有长期的稳定关系。城市化对CO2排放的影响存在一定的滞后性...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赵洋  
中国资源型城市在长期的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产生了严重的资源依赖,城市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弱化,绿色转型是实现中国资源型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中国资源型城市转型近20年以来,对转型目标实现程度与发展阶段划分一直是学界探讨的重点问题之一。本文根据资源开发利用、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程度差异,基于绿色转型的视角将中国资源型城市划分为未转型、初级转型、中级转型、高级转型、转型成功五个阶段。在此基础上,构建耦合协调度模型,通过熵值法、AHP层次分析法予指标赋权,对中国2006—2017年110个地级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发展目标实现程度进行实证评价。结果显示,中国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趋势明显、速度加快,但多数资源型城市仍处于绿色转型的初级阶段和中级阶段,尚未有资源型城市实现成功转型,进而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蔡昉  
(一)退出的动力:从与激励相关的生产率到与生产方式相关的生产率由于农村率先开始以激励机制为核心的改革,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大幅提高及与非农产业的趋同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而自90年代以来,虽然农业劳动力始终进行着大规模的转移,却没有显著缩小与非农产业之间的生产率差距。事实上,随着农业剩余劳动力逐渐转移出去,特别是在城乡普遍呈现劳动力短缺的情况下,农业机械的使用越来越具有节约劳动的性质,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陈继勇  刘跃斌  
德国对外投资的发展阶段陈继勇刘跃斌(武汉大学)IEC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初期,德国作为战败国,其在海外的资产丧失殆尽。1951年,美、英、法撤消了不许联邦德国输出资本的禁令,1952年联邦德国重新输出资本。战后以来,德国资本的输出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1...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