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745)
2023(15215)
2022(13177)
2021(12046)
2020(10013)
2019(22974)
2018(22848)
2017(44361)
2016(23781)
2015(26829)
2014(26739)
2013(26849)
2012(24933)
2011(22696)
2010(22751)
2009(20650)
2008(19983)
2007(17556)
2006(15657)
2005(13947)
作者
(69010)
(57356)
(56955)
(53813)
(36685)
(27262)
(25889)
(22436)
(21831)
(20589)
(19639)
(19435)
(18207)
(18062)
(17770)
(17471)
(17033)
(16938)
(16412)
(16277)
(14227)
(14110)
(13770)
(13046)
(12767)
(12755)
(12717)
(12599)
(11633)
(11305)
学科
(104629)
经济(104524)
管理(68056)
(67942)
(52963)
企业(52963)
方法(46052)
数学(40171)
数学方法(39828)
中国(29990)
(28578)
地方(26753)
(23670)
业经(23570)
(19921)
农业(19799)
(19269)
贸易(19253)
(18537)
(17903)
(16426)
金融(16424)
(16267)
环境(16240)
银行(16228)
技术(15956)
(15628)
(15594)
理论(15257)
(14406)
机构
大学(340812)
学院(339331)
(139745)
管理(136973)
经济(136659)
理学(118236)
理学院(116945)
管理学(115207)
研究(115173)
管理学院(114586)
中国(86615)
(73166)
科学(69674)
(63009)
(57366)
(54183)
中心(52360)
研究所(51927)
财经(50524)
(49524)
业大(49367)
北京(46732)
(46050)
(46006)
师范(45649)
农业(42074)
(41731)
经济学(41606)
(40933)
财经大学(37630)
基金
项目(231115)
科学(182226)
研究(171215)
基金(167439)
(144849)
国家(143570)
科学基金(123980)
社会(108612)
社会科(102979)
社会科学(102954)
(89608)
基金项目(88850)
自然(79499)
教育(77799)
自然科(77660)
自然科学(77647)
自然科学基金(76262)
(75212)
编号(70505)
资助(69307)
成果(56759)
(52410)
重点(51122)
(51082)
课题(48046)
(47793)
创新(44506)
国家社会(44420)
教育部(44108)
科研(43710)
期刊
(156556)
经济(156556)
研究(103506)
中国(67282)
学报(50751)
管理(50288)
(48908)
科学(47417)
(44858)
教育(39248)
大学(38859)
学学(36135)
农业(34291)
(32426)
金融(32426)
技术(29573)
业经(26898)
经济研究(25670)
财经(24210)
图书(22348)
(20641)
问题(19907)
(17857)
理论(17171)
技术经济(16919)
商业(16834)
科技(15832)
实践(15748)
(15748)
现代(15402)
共检索到5079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程大中  陈宪  
无形服务划分为生产者服务(对应资本品)与消费者服务(对应消费品),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供求两方面分析了上海生产者服务与消费者服务的发展及其内在关系。我们发现:(1)上海服务业的生产者服务投入率最高,第二产业的服务投入率最低。上海近来第二产业发展势头较好而服务业则出现滑坡的原因,在于服务业自身的发展具有很强的自我增强效应,但第二产业经由生产者服务投入而与整个服务业的联系程度较低。(2)不同产业部门的分项服务投入差别很大。投入率越高的服务就越具有生产者服务的特性,投入率越低的服务就越具有消费者服务的特性。(3)对于以服务最终消费反映的消费者服务来说,在考察期内,上海城市居民家庭服务消费支出比例和服...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马卫红  黄繁华  
本文分析了知识密集型生产者服务业与高技术产业互动作用的机理,并以上海为例,构建了二者互动发展的向量自回归模型,通过实证研究发现二者存在一定的长期动态互动关系:即高技术产业的发展为知识密集型生产者服务业提供了较大的市场需求,从而带动了知识密集型生产者服务业的发展,但知识密集型生产者服务业对高技术产业的推动作用不强,并没有起到提高高技术产业的效率和增强其产品品质的作用;而且知识密集型生产者服务业内部各行业的关联效应也没有表现出来。因此,要促进二者互动发展,必须加快推进高技术产业服务化的进程,为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创造更多的需求;大力推进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发展。。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冯海华  王珏  
随着专业化分工的深化和经济的快速发展,生产者服务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不断提升,成为现代经济增长的基本动力来源和主导性力量,并呈现出与制造业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紧密关系。本文以江苏省为例对生产者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发展关系进行实证研究。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高传胜  
生产者服务与制造业互动发展,既是中国这两大产业自身发展与升级的迫切需要,也是中国破解工业化与经济服务化这悖论式双重任务的关键,更是推进中国经济发展、转型和升级的可行路径选择。然而,中国生产者服务和制造业互动发展的水平较低,原因在于行业关键性人才匮乏、制造业发展水平较低以及市场环境尚不完善等多方面因素。因此,提高二者的互动发展水平,可以从以下方面着力:加强行业人才培养与引进、引进国外高端服务业,提高中国服务业层次与水平;培育中国制造业国际性大企业,切实有效地实施自主创新与自主发展战略;深化改革、促进竞争,持之以恒地推进诚信社会建设,营造有利于二者互动的市场环境与社会氛围。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金永成  
制造业服务化是生产者服务业知识化的前提,生产者服务的蓬勃发展促进了服务业的知识化。上海经济发展对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推动作用比较大,其中商务服务业、专业技术服务业和物流业对经济有一定的拉动作用,信息、金融、研发等生产者服务业在上海的产业发展中作用逐渐增大,但尚未起到支撑作用。提升上海乃至全国产业在微笑曲线的地位,可行的办法是大力发展"微笑曲线"右上端与销售及售后服务相关的生产者服务业,如金融业、信息服务业等。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陈大文  黄爱科  
本文分析了生产者服务业发展对服务业整体效率提升的影响程度,作为高级要素投入的生产者服务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服务业自身的发展。本文基于我国地区层面2000-2007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回归的分析结果表明,生产者服务业的发展对于提高服务业的的整体效率和国际竞争力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服务业整体效率的提升对生产者服务业资本和技术要素投入的依赖性较强。最后,文章提出了增强我国服务业整体效率的政策与建议。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马卫红  黄繁华  
本文以长三角两省一市1985-2010年生产者服务业和制造业增加值为依据,对二者的互动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不仅生产者服务业整体上对制造业具有支撑作用,而且生产者服务业内部各个行业也与制造业相互影响,但由于发展水平和行业特性不同,影响程度又有差异。并据此提出了促进长三角地区生产者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程大中  陈宪  
以金融服务、信息服务和专业服务为主要内容的生产者服务 (producerservices)对于经济体的经济发展至关重要。本文结合当前世界经济的实际发展态势、有关国际规范和我国生产者服务发展与开放的现况 ,提出我国应积极发展生产者服务的产业与贸易 ,并渐进地、有选择地促其对外开放 ,以期尽快形成在生产者服务领域的比较优势 ,获取由之而产生的巨大利益。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高传胜  刘志彪  
以上海为龙头的长三角地区之所以能实现国内其它很多地区都难以实现的制造业的大量集聚与良好发展,是因为有上海相对发达的生产者服务业的支撑。发达的生产者服务,通过降低区域交易成本、新型资本深化、专业化分工的深化与泛化、培育产业竞争优势,以及增强地区创业与创新能力等多种途径与方式,极大地催生了长三角制造业的大量集聚与突出表现。迫于跨国公司自带生产者服务的竞争压力和长三角产业成长的迫切需求,上海需要针对具体原因,采取适当的组织、制度安排和创造性改革与政策措施,进一步挖掘生产者服务业发展的潜力,从而更加强有力地支撑长三角制造业的集聚和发展。
[期刊]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  [作者] 蒙英华  黄宁  
通过对生产者服务进口影响中国就业的效应进行实证研究发现,长期而言,生产者服务进口额每增加1%,服务业的就业将会增加0.24%,但对制造业就业并没有显著影响。其中,信息服务进口对服务业和制造业就业都没有显著影响;交通运输服务进口额每增加1%,制造业(服务业)的就业水平将会增长0.147%(0.275%);其他商业服务进口额每增加1%,服务业的就业水平将增加0.189%,但对制造业就业没有显著影响。短期而言,生产者服务进口对就业同时产生促进效应,但效应较小。政府应降低生产者服务进口壁垒以促进国内就业水平的提高。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杨校美  张诚  
本文采用最新测度生产者服务品进口技术含量的方法,估算了2004~2012年间我国生产者服务品进口的技术含量水平,分析了生产者服务品进口促进生产者服务业发展的内在机理,并运用6个细分行业的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第一,从总体上看,生产者服务品进口技术含量的提升可以促进我国生产者服务业的发展;第二,从生产者服务品进口分项层面上看,生产者服务品进口技术含量越高的部门,其对我国生产者服务业发展的促进作用就越明显;第三,从我国生产者服务业分行业层面上来看,生产者服务品进口的技术含量对知识和技术密集行业的促进作用明显。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陈伟达  冯小康  
文章基于我国1987、1992、1997和2002年的投入产出表,选取13个制造业细分行业和历年的生产者服务业细分行业,运用完全消耗系数对我国生产者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演化规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我国生产者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演化的工业化阶段已基本完成,信息化阶段正在逐步深入。相比于美国,我国生产者服务业对制造业的中间投入率较低,而制造业对生产者服务业的中间投入率却偏高。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促进我国生产者服务业与制造业良性互动发展的相关建议。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徐从才  原小能  
当前,生产者服务业已经成为影响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质量和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因素,而生产者服务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为生产企业提供产品服务的流通组织能否实施创新。本文从分工深化和生产者服务业的演进规律出发,指出分工、产品内贸易、流通组织创新与生产者服务业发展之间是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进而结合经济发展的实际,提出利用零售商终端控制、供应链动态联盟和业务流程外包等流通组织创新来推动现代生产者服务业发展。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王翔  
本文根据新经济地理学、产业经济学、城市经济学、制度经济学等理论体系和现有文献成果,将区域地位、市场规模、人力资本、信息技术及制度环境等纳入到生产者服务业就业吸纳、聚集发展等影响因素的分析框架中,对全国232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生产者服务业就业吸纳、聚集发展进行定量研究,并对影响因素和机制进行了阐释。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蒋佳林  
行业协会生产者服务业发展的“支点”对发展生产者服务业有信息传递、信用中介、行业细分和范围拓展等作用,为了强化行业协会功能,加快生产者服务业发展,本文提出坚持行业协会的民间性、明确行业协会的公益性、发挥行业协会信用中介作用、加强品牌建设、进行行业协会跨区域的交流、重组等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