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652)
2023(5489)
2022(4830)
2021(4568)
2020(3900)
2019(9101)
2018(8864)
2017(18010)
2016(9702)
2015(10325)
2014(10219)
2013(9868)
2012(9475)
2011(8523)
2010(8927)
2009(8215)
2008(8181)
2007(7380)
2006(6796)
2005(6239)
作者
(26911)
(22426)
(22059)
(21388)
(14565)
(10713)
(10147)
(8594)
(8572)
(8279)
(7684)
(7547)
(7343)
(7310)
(7220)
(7012)
(6758)
(6651)
(6642)
(6590)
(5732)
(5472)
(5405)
(5196)
(5126)
(5063)
(4989)
(4875)
(4434)
(4389)
学科
(39760)
经济(39736)
管理(29566)
(28116)
(23291)
企业(23291)
(14173)
方法(12694)
(11401)
数学(11343)
数学方法(11135)
中国(10242)
(9704)
地方(9677)
(9360)
财务(9345)
财务管理(9328)
(9176)
企业财务(8922)
(8516)
土地(8238)
(7686)
贸易(7680)
业经(7404)
(7365)
农业(7000)
(6788)
银行(6777)
(6443)
(6414)
机构
学院(130968)
大学(129595)
(56145)
经济(54786)
管理(50157)
研究(47963)
理学(42310)
理学院(41791)
管理学(41129)
管理学院(40854)
中国(38082)
(28911)
科学(28191)
(27667)
(24587)
(22451)
中心(22013)
研究所(21951)
财经(21779)
(21461)
(19755)
业大(18369)
(18069)
农业(17662)
北京(17458)
(17205)
师范(17003)
经济学(16682)
(16440)
财经大学(16090)
基金
项目(83584)
科学(66104)
研究(61684)
基金(60917)
(53080)
国家(52648)
科学基金(44980)
社会(38836)
社会科(36950)
社会科学(36942)
(31740)
基金项目(31413)
自然(29267)
自然科(28540)
自然科学(28535)
自然科学基金(28022)
教育(27733)
(27566)
资助(25723)
编号(25113)
成果(21125)
重点(19358)
(19017)
(18800)
课题(18046)
(16863)
(16244)
教育部(15926)
创新(15923)
科研(15846)
期刊
(66428)
经济(66428)
研究(41896)
中国(29374)
(22912)
(20212)
管理(19142)
科学(18764)
学报(18146)
(16373)
金融(16373)
大学(13644)
农业(13569)
学学(12958)
教育(12291)
经济研究(11181)
业经(10779)
财经(10625)
技术(10413)
(9231)
问题(8555)
(7608)
国际(6902)
资源(6810)
(6721)
现代(6404)
技术经济(5939)
世界(5889)
理论(5671)
财会(5570)
共检索到2092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培芳,陈振楼,许世远,余佳  
本文利用上海及滨岸带六区县近十余年来的统计资料 ,系统地分析了上海滨岸带土地利用的结构现状。在此基础上 ,揭示了本区土地利用中存在的一些不合理现象和主要问题 ,提出了相应的优化调控措施 ,以期为制定土地利用开发与管理政策和本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汪冬冬  施展  杨凯  白义琴  
在阐述城市河流滨岸带的界定、结构、功能以及滨岸带土地利用变化的环境效应的基础上,选择以上海市苏州河为研究对象,运用土地利用解译、有机污染综合指数、野外调查评分等方法处理数据,将河流与河段两个尺度上的滨岸带土地利用类型分别与河流水质和调查河段的景观适宜性进行相关比较研究,进一步结合上海市不同历史时期和现状背景揭示了苏州河滨岸带土地利用变化所带来的自然环境效应和社会环境效应,同时提出城市河流滨岸带的适应性管理策略。研究结果表明:①工业用地及农业用地的减少和居住用地、城市绿地与道路用地的增加、不透水面积的整体微减是苏州河滨岸带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特征;②工业用地、居住用地和城市绿地的变化趋势最为显著,...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宋戈  吴次芳  魏东辉  
不同城市由于职能定位不同,其城乡结合部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土地利用结构。文章从哈尔滨市城乡结合部土地利用结构形成的机理和土地利用结构现状存在问题分析入手,选取哈尔滨市道外区民主乡这一典型的城乡结合地带为研究区域,以民主乡的现状数据为依据,运用线性规划模型,以SPSS和LINGO软件为计算手段,对这一特定地域的土地利用结构进行优化,分析优化结果,最后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和建议。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雪松  李琪  高俊峰  黄佳聪  
以2018年常州市50个水质监测断面的5个水质指标(NH_3-N、COD_(Mn)、BOD_5、TN和TP)为基础数据,利用SPERAMAN、RDA等多种数学统计方法,从不同地形(丘陵和平原)和不同空间尺度的河流滨岸带缓冲区(25、50、200、500和1 000 m)探究水质指标对滨岸带土地利用类型的响应,以期为水环境管理提供科学建议。结果显示:(1)丘陵区水质指标对土地利用类型的响应更强。丘陵区在25和200 m缓冲带上土地利用类型对水质指标的解释度较高,而平原区在50 m缓冲带上土地利用类型对水质指标的解释度较高;(2)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对水质指标的影响不同。林地、园地和水质指标呈显著正相关,耕地、住宅用地和水质呈显著负相关。上述研究表明,在面向水质目标的水环境管理中,丘陵区应注重优化距离滨岸带200 m范围以内的土地利用类型,而平原区至少在距离滨岸带50 m以内要加强对土地利用类型的控制。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庄幼绯  卢为民  王思  
土地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载体,其利用和管理方式直接影响着经济社会发展。近年来,互联网经济的快速发展,不仅推进了产业的转型升级和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还深刻影响着城市土地的利用方式。如何转变土地利用和管理方式,更好地适应和促进互联网经济的发展,进而推动整个经济的转型升级,是土地管理部门亟须研究的问题。互联网经济的内涵、特征及其对土地利用的影响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马万栋  张渊智  施平  邢前国  
海岸带地区作为海洋、陆地和大气相互作用的区域,其环境具有复杂性和多变性的特点,海岸带地区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LUCC)研究是海陆交互作用(LOICZ)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介绍了海岸带LUCC研究的目标、内容以及海岸带LUCC研究在全球变化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综述了国内外海岸带LUCC研究的进展,指出目前在海岸带LUCC研究中主要存在的问题:即驱动力模型和机制研究相对欠缺;对气候、水环境等的影响机理不明确;对环境脆弱地区的LUCC研究甚少等。今后应该加强海岸带地区LUCC物质通量研究、海岸带地区环境之间的影响模式以及与海岸带区域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模式研究。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杨怀宇  杨正勇  
土地利用效率的评价对于土地管理者和决策者有着重要意义。论文以上海临港新城围垦区为例,通过构建土地利用投资组合模型,利用Sharpe指数(θ)和单位风险的经济收益(δ)两个指标,评价了2003—2010年临港土地利用的效果及土地管理的效率。研究结果显示,2003—2010年,θ由0.11提高到12.77,δ由0.69提高到12.96,表明临港土地开发利用的效果明显。依据土地利用的效率边界分析发现,2003—2010年,临港新城围垦区的Sharpe指数(θ)和单位风险的经济收益(δ)均未达到最优值,其中2003年表现为土地利用不足,2008年土地利用状态介于"经济收益-风险"最优与"总收益-风险"...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廖继武  周永章  蒋勇  
海岸带是海陆交接过渡带,也是陆海相互作用剧烈地带,陆海相互作用通过土地利用变化(LUCC)表现出来,研究LUCC有益于深入认识人地相互作用与全球变化。借助地形图及TM影像资料,运用GIS方法,研究海南西部海岸带LUCC,并探讨出海洋与陆表的相互作用与相互影响。结果显示,海岸带LUCC变化显著,土地利用程度越近海岸线越高;各地类变化分持续增长型与波动变化型2大类,与海洋相关的土地利用类型多为持续增长型;海洋通过对海岸带地形、土壤、气候、动植物等自然要素作用于土地利用,表现为出现新的与海洋相关的土地利用类型及原有类型面积的增加;海洋强大的作用力使土地利用变化向有利于海洋功能发挥的方向演变。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磊  刘敏  许世远  俞立中  
滨岸潮滩是海岸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主要的地理景观 ,具有多种环境功能和生态价值 ,对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同时滨岸潮滩又是一个环境脆弱带和敏感区 ,极易受人为活动的干扰和破坏。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生存和经济得以持续发展的基础。滨岸潮滩是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生态系统之一。通过对上海滨岸潮滩生物多样性影响因素的调查与分析 ,研究了目前人类活动对上海滨岸潮滩生物多样性造成的严重威胁 ,污水的排放使滨岸潮滩水质和底质严重污染 ,对滨岸潮滩的围垦改变了潮滩的自然本底状态 ,造成潮滩生物生长发育和栖息的环境受到破坏 ,影响滨岸潮滩生物多样性。指出滨岸潮滩等方面的社会与环境价值 ,并探讨了上海滨岸带...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金晶  
协调快速发展时期资源利用安全与资源利用效率之间的关系,保障经济发展、生态和谐与社会安定,是转型期土地政策宏观调控研究的重要课题。通过政策调控目标的秩序化重构、经济规制政策的适应性调整、生态规制政策的前瞻性设计、社会规制政策的公平性改良、政策实施路径的网络化布局等优化调控路径,解决中国快速城镇化进程中的土地利用经济安全、生态安全和社会安全问题,拓展了土地调控政策回应社会转型、结构变革和可持续发展的理论视野,为转型期资源利用安全问题的政策调控研究提供了一点理论范式和实践路径。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邹伟  吴群  曲福田  
研究目的:探讨现代物流的土地利用对策。研究方法:归纳分析法,对比分析法。研究结果:现代物流产业与土地利用关系密切,对土地利用影响深远,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物流产业在土地利用方面存在较大的不足。研究结论:通过对中国物流用地进行科学分类、规划、整合、置换等途径实现物流土地利用的集约节约化。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佑启  
北京城乡交错带土地利用问题与对策研究陈佑启(中国农科院区划所.北京100081)城乡交错带是在城市乡村地域体系基础上衍生的一种过渡性区域、是目前全球范围内土地利用问题最多、矛盾最尖锐的地区。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城乡经济的迅猛发展.城市与乡村之间呈现了相...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徐蓉  张凌  
通过分析城市滨水地区土地利用现存问题及更新改造的动力因素,结合宁波市甬江东岸旧工业区改造规划,探讨了城市滨水区更新的土地利用策略,主要包括建立完善的土地储备制度、选择合理的用地功能布局以及制定土地开发控制和引导法则等内容。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彭文英  马思瀛  戴劲  
在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加强资源保护和生态修复的新形势下,规范农户土地利用行为、建立健全行为调控机制,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农户土地利用行为的内涵、变化过程进行文献梳理,总结农户土地撂荒行为、土地流转行为、土地生态行为的现况,发现农户土地利用行为可分为使用权选择、利用目标选择和利用过程选择三个方面,形成自给的小农经济行为、日益凸显的市场经济行为、逐渐多元化行为及追求效益最大化行为四个过程。从国家、地方及乡镇层面提出农户土地利用行为调控机制建议,及制定农户土地利用行为手册、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完善农村集体土地市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刘彦随  
本文运用系统科学的理论与方法,在分析区域土地利用系统的组成要素、层次结构及作用机理的基础上,对土地利用系统优化原理与目标进行了系统研究。提出区域土地利用系统优化调控的效益主导型、持续协调型、主体互动型和适宜匹配等类型模式。并以乐清市为例,着眼于土地利用系统的经济效益目标与可持续发展准则,开展了土地利用系统结构优化的实证研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