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977)
2023(6919)
2022(5696)
2021(5399)
2020(4511)
2019(10550)
2018(10714)
2017(19592)
2016(11088)
2015(12479)
2014(13055)
2013(12474)
2012(11311)
2011(9926)
2010(10640)
2009(10224)
2008(10919)
2007(10004)
2006(9343)
2005(8994)
作者
(30382)
(25146)
(24934)
(24086)
(16292)
(12036)
(11649)
(9614)
(9594)
(9586)
(8690)
(8487)
(8440)
(8173)
(7878)
(7679)
(7576)
(7438)
(7355)
(7285)
(6454)
(6170)
(6001)
(5993)
(5980)
(5932)
(5601)
(5389)
(5052)
(5037)
学科
(67249)
企业(67249)
(61833)
管理(54346)
(43267)
经济(43165)
(23576)
业经(19604)
(18401)
财务(18378)
财务管理(18343)
企业财务(17365)
方法(16742)
(16124)
技术(13265)
理论(13163)
(12246)
企业经济(11945)
(11429)
(11315)
中国(11247)
体制(11010)
(10800)
经营(10331)
技术管理(9654)
(9178)
数学(9059)
数学方法(8862)
(8713)
决策(8496)
机构
学院(158580)
大学(153696)
管理(63529)
(62972)
经济(61369)
理学(51674)
理学院(51179)
管理学(50606)
管理学院(50259)
研究(47343)
中国(41395)
(37896)
(32799)
(28576)
财经(27588)
科学(25054)
(24581)
(23957)
(22627)
中心(22315)
北京(21624)
研究所(20235)
(20139)
师范(20005)
财经大学(19907)
商学(18807)
商学院(18648)
经济学(17932)
技术(17414)
(17046)
基金
项目(85001)
研究(69304)
科学(67355)
基金(59446)
(48797)
国家(48181)
科学基金(43300)
社会(42540)
社会科(40040)
社会科学(40024)
(34235)
教育(33073)
编号(30564)
基金项目(30483)
(27363)
成果(26598)
自然(26515)
自然科(25898)
自然科学(25891)
自然科学基金(25487)
资助(24528)
课题(21527)
项目编号(19964)
(19699)
(19502)
(19471)
(18919)
重点(18717)
(18537)
创新(18082)
期刊
(86786)
经济(86786)
研究(54967)
中国(38097)
(36891)
管理(31950)
教育(24702)
(19589)
金融(19589)
技术(17653)
科学(16808)
学报(15984)
财经(14869)
业经(14868)
(14718)
大学(13227)
(12956)
经济研究(12573)
财会(12461)
学学(11700)
会计(10577)
问题(10235)
技术经济(9417)
(9047)
现代(8820)
图书(8768)
(8679)
通讯(8658)
会通(8630)
农业(8577)
共检索到2724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戴秦  赵康丽  丁会凯  王森波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启动了新一轮国资国企改革,这次改革无论是强度还是深度,都超过以往,将对我国经济的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为了保证上海在"十三五"结束能够实现国资国企改革深化的目标,法律的指导作用至关重要。目前,上海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立法问题难以解决主要因为国有资产监管本身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同时上海相关的市场化机制还不够成熟与健全,利益集团的阻碍及一些大型国有企业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担负着巨大的包袱。借鉴国际实践经验,针对上海实际,提出了立法先行,在法律上明确职工代表大会民主管理的具体操作流程,有效发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马运晴  姜斌  
深圳市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简称深圳投控)是2004年10月在原三家市属资产经营管理公司基础上组建的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十六年来,深圳投控紧密围绕深圳城市发展战略,持续完善企业功能定位,完成从单一的国企改制退出平台到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和科技金融控股集团的全面转型,探索出一条国资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肖钦  
目前地方公益型国企可持续供给、产业创新引导能力不足、国资预算权经营权分离以及国资监管与公司治理范围混淆等问题仍较突出,阻碍改革深化。40多年来,深圳国资通过公益企业商业化运营、明确股东参控股模式、构建国企持股平台和探索市场化企业管理体制机制等实践,探索出了一条优势互补、协同共进的地方国资国企改革发展模式。下一阶段,地方国资国企改革应探索公益型国企综合化经营,明确国资服务产业和培育创新定位,优化完善三层国资管理体系,强化国资委统筹战略布局与预算编制职能,构建现代公司法人制度。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张擎  
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全面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确定的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内容。国资国企改革涉及面广、政策性强,财政部门作为政府综合管理部门,在推动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改革中有着特殊重要的作用。深入研究发挥财政职能作用、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的思路举措,对于全面深化改革、实现在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取得突破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针对当前国有资产监管中存在的多头管理、管理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何静  
目前山西省国有企业改革已取得重大进展,但仍然面临国有资本产业布局不合理、"一股独大"、企业制度尚未建立。薪酬制度与市场化脱节等问题。文章从推进国有企业股权多元化改革、划分国有资产运营公司职责、改进国有企业领导人员薪酬制度、压缩管理层级多方面来分析和提出对国资改革的发展路径,以此来推动国有企业更好更快的发展。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邱风  
国有企业扭亏脱困工作历时三载 ,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达到了预期的目标。但是 ,困扰国有企业的深层次矛盾并未解决 ,国有企业的进一步改革有待理论上的探索和创新。本文在提出国企改革中一系列有待澄清的理论问题的基础上 ,着重讨论了下一步改革的理论模式 ,以期达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汪平  
国企分红制度的设计关系到国有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国有资本的保值增值以及整个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转。从公司理财的角度看,国企分红的充分展开,绝菲简单的税后利润再分配问题,而是从根本上对国有企业财务职责的唤醒,是从投融资等诸多方面对国有企业运作机能的再造,是国企改革的深化。国企分红条件已完备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郑嘉义  
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支柱,深化国企改革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关键环节。2018年以来,深市国资国企积极有序推进改革,在重组资源整合、纾困民营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等方面取得了良好效果。同时,针对改革过程中可能存在的不足,国资国企应进一步深化授权经营机制改革、加强与民企融合发展,充分发挥各项改革的综合效应。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胡兴旺  
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国资国企改革进行了总体部署,社会各界寄予厚望,但就目前推进改革的态势而言,其进展还不尽人意。本文通过对35年来国企改革历程的回顾与分析,透视了当前国资国企改革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国外国企改革经验与启示,研究提出了新一轮国资国企改革的思路与对策。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张春霖  
一、国企转型的决策机制存在严重缺陷在2003年底的"96号文件"和"3号令"出台之前,国有企业所有制转型的决策机制一直存在严重缺陷,很难保证"卖主到位"——负责出售国有企业的政府部门和官员忠实于国家利益并有足够能力维护国家利益。国有企业的所有制转型在任何国家都是一项高风险的改革,在中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金碚  
回顾20年历程,国企改革在荆棘中跋涉,理论得到升华,实践中艰难推进;展望世纪之交,国有企业将承受更大压力,经历攻坚苦斗,改革中百炼成钢。一、国有企业向着同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地位相适应的方向演进。国有企业改革的每一次重大进展,都伴随着理论上的重大...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白永秀  
文章提出了研究深化国有企业改革问题必须坚持的三条原则,分析了国有企业陷入困境的根本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思路及对策建议:(1) 转变观念,走出国有企业改革的认识误区;(2) 建立健全机制,培养中国职业企业家队伍;(3) 为国有企业重新定位,抓住改革的实质;(4) 区分两类不同性质的企业,实行“抓重放轻”的改革战略;(5) 利用非公有制经济的机制优势,盘活国有资产;(6) 走出认识误区,正确对待职工下岗;(7) 打击假冒伪劣公司,规范改制行为。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彭建国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指明了下一步深化改革的大方向,如何准确理解、全面把握和正确认识《决定》精神实质,进一步深化国企改革,我个人认为,最关键的是,一定要把学习《决定》原文与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有经济发展和国有企业改革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密结合起来,尽快统一深化国企改革有关重大问题的认识。关于改革动作快慢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