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387)
2023(10855)
2022(9377)
2021(8719)
2020(7579)
2019(17289)
2018(17291)
2017(33188)
2016(18474)
2015(21085)
2014(21244)
2013(21092)
2012(19877)
2011(18109)
2010(18501)
2009(17369)
2008(18001)
2007(16568)
2006(14599)
2005(13205)
作者
(55684)
(46877)
(46837)
(44793)
(29941)
(22708)
(21452)
(18092)
(17768)
(16868)
(16151)
(15875)
(15141)
(14997)
(14888)
(14633)
(14260)
(13919)
(13725)
(13610)
(11810)
(11683)
(11447)
(10851)
(10642)
(10589)
(10580)
(10403)
(9506)
(9399)
学科
(75509)
经济(75332)
管理(55472)
(51304)
(43145)
企业(43145)
方法(34811)
数学(28973)
数学方法(28657)
(23474)
(21321)
中国(21285)
(19877)
(18195)
业经(17396)
地方(14296)
(14056)
财务(14023)
财务管理(13986)
(13627)
农业(13614)
企业财务(13281)
(13253)
贸易(13246)
(13215)
银行(13176)
理论(13122)
(12825)
金融(12819)
(12818)
机构
大学(278097)
学院(273311)
(111679)
经济(109143)
管理(101105)
研究(97122)
理学(86417)
理学院(85309)
管理学(83721)
管理学院(83164)
中国(73169)
科学(60049)
(58939)
(56389)
(51371)
(49134)
研究所(46380)
中心(44299)
财经(43836)
(43165)
业大(41044)
(39584)
农业(38675)
(37292)
北京(37134)
师范(36908)
经济学(35054)
(34184)
(33318)
财经大学(32476)
基金
项目(178231)
科学(139987)
基金(130375)
研究(128397)
(114424)
国家(113497)
科学基金(95834)
社会(82742)
社会科(77277)
社会科学(77248)
基金项目(69202)
(68133)
自然(61939)
自然科(60471)
自然科学(60449)
教育(59675)
自然科学基金(59426)
(58850)
资助(53034)
编号(51707)
成果(44316)
重点(41118)
(40764)
(37576)
(36470)
课题(36343)
(36067)
科研(34756)
教育部(34711)
创新(34244)
期刊
(125913)
经济(125913)
研究(83992)
中国(56375)
学报(46612)
(46162)
(44658)
科学(42961)
管理(36279)
大学(35004)
学学(32995)
农业(29266)
教育(28872)
(26380)
金融(26380)
财经(22764)
技术(21676)
经济研究(19802)
(19477)
业经(18809)
问题(16949)
(15580)
(14828)
(13146)
理论(13091)
技术经济(13045)
统计(12379)
图书(12056)
科技(11818)
资源(11765)
共检索到4161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丁金宏,杨鸿燕,杨杰,翁建红,张彬彬  
在流动人口对城市的诸多消极影响中最严重者莫过于增加犯罪 ,鉴于目前我国缺乏细致的流动人口犯罪统计 ,本文基于上海《新民晚报》1999~ 2 0 0 0年对发生在该市的流动人口犯罪的案例报道 ,分析了上海流动人口犯罪的基本特征和时空分布规律 ,总结了当前流动人口管理和犯罪控制方面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加强和改善流动人口犯罪社会控制的对策思考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刘晓梅  
基于社会分层这一理论视角,通过对近年来天津市流动人口犯罪问题的实证分析,提出防控流动人口犯罪的根本途径在于加强流动人口的服务与管理,以消除社会歧视、实现社会公正,并对天津市如何进一步加强流动人口的服务与管理提出了建议。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栾敬东  
文章作者通过实际调查和分析结果证明,在经济发达地区打工的流动人口的性别、年龄、受教育年限、在本单位工作年限等基本社会特征均对其收入水平存在显著性影响。男性比女性、已婚者比未婚者年龄大、收入高。受教育年限、在本单位工作时间和年龄的增长能不同程度地提高流动就业人口的收入水平。流动人口只有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尝试,掌握了生产技术并积累起工作经验后,就业岗位和收入水平才能相对稳定下来。一部分流动人口已明确表示愿意在打工地区定居下来,且收入相对较高或家乡与就业地区生活水平差距较大的流动人口更倾向于正式迁移,男性和受教育年限较长者移民经济发达地区的愿望也更明显。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印伟  
作为一种犯罪现象,旅游犯罪指发生在旅游过程中与旅游者、旅游活动或旅游环境有关所有犯罪现象的总和,而旅游犯罪场是犯罪场的一种具体形态,指存在于具有旅游犯罪心理的潜在犯罪人的内心体验中,促成旅游犯罪原因实现为旅游犯罪行为的特定背景。鉴于旅游犯罪场是旅游犯罪原因与旅游犯罪行为之间的衔接点,所以相比旅游犯罪原因,旅游犯罪场离旅游犯罪行为更近,也更容易控制,这就在形式上弥补了旅游犯罪原因与旅游犯罪控制之间的结构缺损,并且为旅游犯罪的控制提供了新的方法论。因而,控制旅游犯罪场是控制旅游犯罪的一个有效途径,而控制旅游犯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韦玉明  
南宁市流动人口违法犯罪及治理对策韦玉明南宁市目前有近25万流动人口,其中,约有5万人左右,循常规以相对稳定的流动形式,进出于城市;其余共20万左右的人,则为寻求某种新的生活方式,以相对滞固的形式,聚居于城市。一部分宿居旅馆客栈,大部分在城乡结合部或弱...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赵建敏  杜亚涛  王换娥  邢琳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人口流动成为普遍的社会现象,以农民工为主的城市流动人口的急剧增加,带来一些新的社会现象,主要是流动人口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和流动人口违法犯罪现象增多。城市流动人口的"犯罪率增高"与"权益得不到保障"是紧密相关的,应制定一部统筹性的、高效力的法律,保障我国城市流动人口合法权益,并预防流动人口违法犯罪。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马海群  
论信息犯罪及其控制Abstract:Informationcrimeisakindofnew-typeunlawfulpracticewithgraeatharmfulness.Effectivemeasuresshouldbetakentotack...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高鸿  宁昊  
随着互联网技术不断发展,金融科技不断创新,金融全球化不断深入,以诈骗和洗钱为代表的金融犯罪规模和影响日益扩大,金融犯罪的识别和分析日趋复杂,预防和控制金融犯罪已成为各国关切的问题。金融监管部门、司法机关需要统筹国内和国际两个领域,探索金融犯罪防控措施,完善金融风险防控体系。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陈宏胜  王兴平  刘晔  李志刚  
中国大城市已进入"移民城市"时代,提升流动人口居住意愿对保持城市发展活力具有重要意义。对上海流动人口的迁居意愿与再流动意向进行研究,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探讨影响机制。研究发现,在当前"城乡二元结构"与"城市内部二元结构"下,大量流动人口处于幸福感低但定居意愿强的状况。在再流动地的选择上,返乡是流动人口再流动的主要选择。在影响机制上,家庭收入高、拥有住房、家庭成员共同生活的流动人口定居意愿较强,而经济收入低、租赁住房、家庭成员离散的流动人口迁居意愿较强,且流动人口定居行为呈现出明显的"居住惯性"。在流动人口再流动意向上,呈现出受教育水平越高、家庭负担越小,继续向其他城市流动的可能性越大,而年龄越大、家乡发展环境越好则返乡的可能性越高。在"十三五"发展期,建议尽快将长期定居城市但发展能力弱的流动人口及其家庭纳入城市福利保障体系之中,减少流动人口入户的"选择性歧视"。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陈宏胜  王兴平  刘晔  李志刚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胡英  
20 0 0年人口普查数据显示 90年代是我国城镇人口增加最快的时期。城镇人口快速增加的主要原因是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本文利用 1 999年人口变动抽样调查数据 ,分析和探讨从农村向城镇流动人口的社会经济及人口特征 ,得出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古恒宇  杨健  艾国炬  沈体雁  
现存的关于中国流动人口迁移意愿网络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省际尺度流动人口户籍迁移意愿的讨论,缺乏对市际尺度流动人口居留意愿的关注。基于2017年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在市际尺度上构建流动人口居留意愿网络,探究市际流动人口居留意愿网络的特征及空间组织。研究发现:(1)高值流动人口居留意愿流主要由我国内陆相对欠发达城市指向等级高、规模大的一线城市;居留意愿入强度和出强度呈现出不同的空间格局,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城市群具有更高的居留意愿入强度,而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呈现出两个居留意愿出强度高值区。(2)市际流动人口居留意愿网络呈现出复杂网络的"小世界"特性,各城市节点呈现层级分布特征,被概括为一类城市节点、二类城市节点、三类城市节点、四类城市节点和五类城市节点。(3)居留意愿网络被划分为上海社团、京津社团、渝泉社团、华南社团和西北社团:上海社团以上海及长三角城市群为入强度核心,辐射安徽、贵州等地的城市;京津社团以北京和天津为入强度双核心,辐射东北及华北等地的城市;渝泉社团以泉州及海峡西岸城市群为入强度核心,以成渝城市群为出强度核心;华南社团以广州、深圳、佛山、东莞为入强度多核心,辐射湖南、广西等地的城市;西北社团主要覆盖西北地区城市,但并未呈现出明显的核心。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姚华松  许学强  薛德升  
流动人口的大量出现是当代中国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事件,对于中国流动人口的研究引起了学界的高度关注。以中国特大城市——广州为例,首先系统分析了广州流动人口近30年空间分布变化规律,发现流动人口总体分布具有近郊区指向、文化程度较高者多集聚于发展新区、产业转型与转移对流动人口职业分布有重要影响、以户籍地为基础的集聚区经济形态已经出现。此外,全球化背景下广州出现了跨国移民聚居区的基本雏形。其次,对其原因进行归纳,包括城市发展格局的演变及产业地域转移、户籍和劳动力二元市场等制度因素及人力和社会资本的拥有状况。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和红  智欣  
了解新生代流动人口社会支持状况的社会人口学特征,为构建社会支持的健康促进模式提供基础信息。利用"青年流动人口健康意识调查"所获得数据进行分析,最终获得符合条件的新生代流动人口2271人,以及与新生代流动人口同龄本地人口997人。新生代流动人口的社会支持总分平均分为(33.81±5.09)分。在3个维度中,客观支持平均分为(5.71±1.50)分;主观支持平均分为(21.28±3.88)分;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平均分为(6.82±1.80)分。其中,新生代流动人口在社会支持总分、客观支持分数及社会支持利用度上都显著低于当地同龄人口。婚姻状况与新生代流动人口的社会支持状况有关,表现为在婚者获得的社会支持明显高于不在婚者。新生代流动人口的社会支持水平较低,在获得社会支持状况上在婚者较不在婚者具有一定的优势。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朱要龙  刘培培  
少数民族地区作为中华民族社会群体的基本构成单元。如今,人口流动的大势,不断冲击着"农本"的民族社会关系,亦重构了少数民族地区人口地缘分布格局的新秩序。本文借助云南省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分析了边疆民族地区流动人口发展的基本特征及演变态势、劳动就业状况、流入地居住与留居意愿情况。据此提出了构建家庭化的流动人口服务体系、引导高素质人口向边境集聚、以农地权换市民权的制度构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