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630)
2023(2413)
2022(2081)
2021(1957)
2020(1554)
2019(3726)
2018(3591)
2017(7117)
2016(4005)
2015(4434)
2014(4566)
2013(4550)
2012(4522)
2011(4156)
2010(4320)
2009(3910)
2008(4086)
2007(3569)
2006(3261)
2005(2970)
作者
(12921)
(11100)
(10840)
(10203)
(7247)
(5248)
(4794)
(4412)
(4161)
(4109)
(4036)
(3956)
(3741)
(3585)
(3571)
(3513)
(3351)
(3304)
(3099)
(3032)
(2842)
(2745)
(2744)
(2661)
(2569)
(2555)
(2437)
(2276)
(2243)
(2208)
学科
(19235)
经济(19218)
管理(9857)
(8827)
(8210)
土地(7836)
(6896)
企业(6896)
方法(6439)
数学(5301)
数学方法(5199)
(4803)
经济学(4751)
中国(3930)
问题(3634)
地方(3631)
业经(3465)
(3388)
农业(3213)
环境(3098)
(3046)
金融(3045)
(2836)
理论(2675)
(2642)
贸易(2640)
(2542)
(2519)
城市(2516)
(2473)
机构
大学(64418)
学院(61890)
研究(24519)
(23124)
管理(22823)
经济(22532)
理学(19654)
理学院(19310)
管理学(18880)
管理学院(18748)
中国(17820)
科学(16771)
(14212)
(14002)
(13526)
研究所(12429)
农业(11292)
业大(11146)
中心(10681)
(10618)
(10031)
师范(9920)
(9798)
(8929)
财经(8808)
上海(8768)
北京(8513)
师范大学(8379)
(8067)
农业大学(7644)
基金
项目(43008)
科学(33938)
基金(32508)
(29608)
国家(29393)
研究(28889)
科学基金(24389)
社会(18309)
基金项目(17426)
社会科(17274)
社会科学(17266)
自然(16998)
自然科(16572)
自然科学(16565)
自然科学基金(16278)
(15226)
(14409)
教育(12917)
资助(12834)
编号(10939)
重点(10146)
(9799)
成果(9460)
(9092)
(8654)
计划(8651)
科研(8342)
创新(8183)
课题(8047)
教育部(7850)
期刊
(26262)
经济(26262)
研究(17766)
中国(14976)
科学(13251)
(12830)
学报(12639)
大学(9072)
农业(8683)
学学(8650)
(7648)
管理(7307)
教育(5723)
(5330)
金融(5330)
资源(4755)
国土(4599)
财经(4383)
土地(4274)
(4117)
(4110)
经济研究(4061)
业经(3923)
(3789)
业大(3705)
技术(3569)
问题(3560)
农业大学(3120)
世界(3016)
科技(2989)
共检索到934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牟振宇  
本文利用法国外交部档案馆珍藏的法国领事馆契及相关土地资料,对上海法租界早期土地交易基本特征、时空变迁过程进行了深入探讨,并揭示了土地交易的内在机制。研究发现,法租界前二十年土地交易呈M曲线变化特征,小刀会起义和太平天国战事促成了两个高峰期的出现,而战争结束后难民返乡又使土地交易陷入低谷。除战争外,土地价格还受地理区位、交通、基础设施等因素影响,并呈现从小东门、从外滩向租界内部逐步递减的变化趋势。从交易方式来看,1863年之前,以洋商大规模低价抢购华人地产为主,之后则以洋商之间土地交易为主。从盈利方式来看,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牟振宇  
本文利用法国外交部档案馆珍藏的法国领事馆契及相关土地资料,对上海法租界早期土地交易基本特征、时空变迁过程进行了深入探讨,并揭示了土地交易的内在机制。研究发现,法租界前二十年土地交易呈M曲线变化特征,小刀会起义和太平天国战事促成了两个高峰期的出现,而战争结束后难民返乡又使土地交易陷入低谷。除战争外,土地价格还受地理区位、交通、基础设施等因素影响,并呈现从小东门、从外滩向租界内部逐步递减的变化趋势。从交易方式来看,1863年之前,以洋商大规模低价抢购华人地产为主,之后则以洋商之间土地交易为主。从盈利方式来看,早期土地交易以"专作买卖"为主,随着界内土地全部被洋商抢购,"租地造房"逐渐成为主要赢利方式,并促成了法租界高密度的城市空间模式。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牟振宇  
本文利用上海法租界地籍图资料和土地估价数据,运用地理学、经济学、历史学等跨学科理论与方法,使用GIS技术复原了上海法租界1924、1928、1932、1934年宗地尺度的地价分布,并从时间和空间两个层面复原了上海法租界地价的演变过程。研究发现,时间序列上,1924—1934年法租界地价总体上呈持续增长趋势,该时期也是法租界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空间序列上,城市化较高地区呈现以外滩和霞飞路为中心、由内向外逐层递减的圈层结构。而在城市化较低的城郊区,呈现以道路为中心的扇形结构。本文还发现城市基础设施改善、城市更新和商业繁荣是地价上涨的3种主要模式。另外,人口增长是地价上涨的根本驱动力,房地产资本汇集为地价上涨的重要驱动力。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牟振宇  
本文以原始的法语土地交易档案为中心,运用GIS模拟了1848—1865年间上海法租界区洋商地产空间分布,探讨了洋商地产分布与城市变迁之间的内在关联,分析了法租界区如何从一个坟墓遍布的城郊转变为初具规模的欧洲城。本文认为洋商购地是造成城市化的主因。而法租界的自治政体下,购地越多的大地产主,即成为法租界公董局权利最大的当权者。故大地产主不仅控制了土地市场,而且成为城市化过程中最大的受益者。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高峰  
贸易引起的产业结构变化拉开了近代上海公共租界城市化发展的序幕。在公共租界城市化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人口和资本等生产要素的不断积聚拉高了土地价格。文章通过考察公共租界工部局英文档案资料,利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实证检验了公共租界城市化与土地价格的关系,得出以下结论:公共租界土地价格通过土地税的路径影响公共资本的投资,促进了城市化的发展;但20世纪二、三十年代土地价格增速加快,公共租界城市化发展面临高成本问题,而土地利用和供给状况以及地税制度成为缓解城市化高成本压力的关键。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杨小燕  
杜恂诚、高峰、杨小燕著《近代上海公共租界的土地制度与市政管理》于2020年10月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为2016年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成果。该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主要分析土地制度,围绕近代上海公共租界的土地产权制度和土地管理制度展开;下篇主要分析公共租界的市政管理制度,围绕公共租界与市政制度相关的公共品供给等问题展开。值得一提的是,该书附录A上海道契资料,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周玉龙  杨继东  黄阳华  Geoffrey J.D.Hewings  
本文利用2007—2014年中国城市土地出让的微观数据,运用结合特征价格模型的双重和三重差分法,考察了中国高铁建设对城市建设用地市场的多重影响。研究发现:(1)设有高铁车站的城市比未设站城市的地价平均提高约7.0%,且每多开设一个高铁车站,城市地价还会提高约1.3%;(2)高铁建设导致设站城市住宅用地和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价格上涨22%和11%,但是工业用地价格下降约17%;(3)用地行业的平均收入越高,或离市中心越近的地块,土地价格受高铁建设的正面影响越大;(4)在城市层面,高铁显著提高地方政府的土地出让数量和出让金总额,为地方间的"高铁争夺战"提供了经验支持。进一步的机制分析表明,促成上述结果的主要原因是高铁的"引流"效应,以及地方政府在出让工业用地和非工业用地时采取"横向补贴"的策略。本文从地方政府土地出让行为的视角,为高铁建设的经济社会效益评估、高铁对区域经济增长及分配效应等问题的研究提供了初步的经验证据。同时,在未来的高铁建设中,要谨防高铁导致区域发展不均衡扩大、商住用地过度开发、强化土地财政而引发的系统性金融风险。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樊果  
自然垄断是竞争不完全性的一个重要体现,垄断厂商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均衡产量与价格,偏离社会最优状态下的产量与价格,存在着效率损失。对垄断行业进行监管,有助于社会总福利的提高。电力行业具有自然垄断性质,在美商上海电力公司为公共租界及界外工部局道路提供电力服务期间,电费调整需经工部局批准方可执行,电力公司年利润率需经工部局审核,双方也就电费和公司利润涉及到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如最低费用、电费公平性、附加费生效日期、收入核算方法等。此外工部局对一些社会团体积极并深入参与其中持有一个良好的立场和态度。在工部局的监管下,在美商上海电力公司提供服务期间,公共租界内供电是有效和有效率的。本文将理论和史料相结合,...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樊果  
1925年6月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电气处工人罢工,7月工部局停止对部分工厂供电。从工部局停电到工人复工、工部局恢复供电,大体经历了抗议停电、商议补救办法、磋商复工三个阶段,整个过程体现出各阶段不同参与者应对停电困境的思路的变化。其中上海总商会、华商纱厂联合会和总工会对于促成复工起到重要作用。避免华商工厂因停电停工而损失加重,是上海总商会和华商纱厂联合会采取集体行动、积极磋商工人复工的内在激励。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樊果  
亚当.斯密一方面认为在社会和经济关系中存在着自发和谐,另一方面也认为政府有必要对社会经济进行一些干预以使竞争的结果对社会有利,主张政府发挥"守夜人"的作用。在现实经济中,外部性、公共品、信息不完备、垄断以及收入分配公平性和有益品的提供等方面存在的市场失灵为政府介入经济提供了最直接的理由,相应地也给出了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张金桐  张萌  
维持近一个世纪之久的上海租界,处于中国历史上一个特殊时期,是近代中国向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看齐的一个"窗口"。上海租界期中国报刊事业开始向近代化起步与衍变,初步具备了近代社会的新的特征。大批西方传教士来华办报,宣传西方基督教思想企图征服中国人骄傲自大的排外心理,他们的办报活动影响了中国一代代知识分子,催生了近代大批著名报人。"租界"这片"国中之国"在西方成熟报刊体系影响下,形成了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媒介集团化经营、出版自由和商业经济的先进资本主义性质的办报理念。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张金桐  张萌  
维持近一个世纪之久的上海租界,处于中国历史上一个特殊时期,是近代中国向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看齐的一个"窗口"。上海租界期中国报刊事业开始向近代化起步与衍变,初步具备了近代社会的新的特征。大批西方传教士来华办报,宣传西方基督教思想企图征服中国人骄傲自大的排外心理,他们的办报活动影响了中国一代代知识分子,催生了近代大批著名报人。"租界"这片"国中之国"在西方成熟报刊体系影响下,形成了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媒介集团化经营、出版自由和商业经济的先进资本主义性质的办报理念。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胡晓鹏  
产业共生是以独立产业或其业务模块为共生单元的经济现象。然而,在以往的研究中,许多文献只是将这种现象的不同方面进行分门别类的阐述,导致理论片段化和整体认识不足的缺陷。在本文中,笔者试图将共生原理引入到产业经济理论中,通过对产业共生理论内涵和基本特征的剖析,阐释产业共生的行为模式、系统类型和基本问题。在此基础上,对产业共生的资源互换及其运行机理进行建构性研究。不可否认,本文对产业共生理论的探索只是初步尝试,后续的研究还要进行下去,同时,也期盼更多学者投身于该领域的研究。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傅为群  
当铺征税清代典当业空前发展。据统计,乾隆十八年(1753年),全国私自共有当铺18075座,收典90375两;嘉庆十七年(1812年),全国共有当铺约23139座,收典税额15695两。按照《大清会典》规定:"康熙三年题准,当铺每年纳银五两。"而当铺领取营业执照,则始于清雍正六年(1728等)。据《十通·清朝通典》,"雍正六年设典当行贴",此"行贴",即为"执照",亦称当贴、典贴。当贴制度规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朱婷  
一个城市的经济发展有其自身的条件和特点,但是作为共性,一个城市吸引、吸纳资本的基本条件主要在于制度环境,这个基本条件具有两层含义,一是制度环境为城市资本的获得提供了怎样的便利性,二是制度环境为城市资本的控制提供了怎样的保证。综观近代上海城市制度环境的发展状况,租界政体制度显然是构成整个上海制度环境的基础与核心。本文即以租界为考察重心,探讨租界政体制度作为一种环境因素对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