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126)
2023(4597)
2022(3932)
2021(3554)
2020(3020)
2019(6928)
2018(6986)
2017(13446)
2016(6859)
2015(7715)
2014(7322)
2013(7249)
2012(6347)
2011(5885)
2010(5980)
2009(5624)
2008(5282)
2007(4624)
2006(4087)
2005(3786)
作者
(19936)
(16508)
(16394)
(15439)
(10297)
(7640)
(7386)
(6326)
(6025)
(5850)
(5510)
(5427)
(5196)
(5170)
(5120)
(4955)
(4822)
(4792)
(4763)
(4611)
(4040)
(4036)
(3885)
(3759)
(3661)
(3645)
(3584)
(3572)
(3317)
(3291)
学科
(25979)
经济(25965)
管理(20714)
(19188)
(12706)
企业(12706)
方法(9608)
环境(8726)
地方(8263)
数学(8053)
数学方法(7929)
(6931)
(6849)
中国(6682)
服务(6464)
生态(5743)
业经(5698)
工作(5692)
(5669)
(5406)
贸易(5401)
(5127)
(5006)
服务业(5006)
(4829)
资源(4820)
(4622)
农业(4594)
(3988)
金融(3988)
机构
学院(91858)
大学(91797)
管理(35870)
(34477)
经济(33396)
研究(32491)
理学(30639)
理学院(30253)
管理学(29601)
管理学院(29418)
中国(24079)
科学(21651)
(19672)
(16531)
(15317)
中心(15291)
研究所(15140)
(14066)
(13671)
业大(13575)
师范(13506)
(13487)
北京(12716)
(12557)
财经(12080)
(11894)
师范大学(10921)
(10849)
农业(10830)
上海(10589)
基金
项目(67456)
科学(52876)
研究(48922)
基金(48432)
(42854)
国家(42537)
科学基金(36299)
社会(30904)
社会科(29190)
社会科学(29183)
(26479)
基金项目(25693)
自然(23600)
自然科(22926)
自然科学(22923)
(22487)
自然科学基金(22450)
教育(20467)
编号(19585)
资助(19338)
重点(15762)
成果(15642)
(15441)
(13635)
(13601)
课题(13472)
国家社会(12958)
科研(12844)
创新(12749)
计划(12588)
期刊
(39211)
经济(39211)
研究(24768)
中国(19605)
学报(14986)
科学(13392)
管理(12525)
(11258)
(11247)
大学(11023)
图书(10182)
学学(10049)
教育(8595)
技术(8038)
农业(7980)
书馆(7558)
图书馆(7558)
(7300)
金融(7300)
资源(7111)
业经(6816)
经济研究(6565)
财经(5070)
统计(4846)
情报(4776)
(4751)
科技(4532)
(4478)
(4467)
问题(4423)
共检索到1396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雯  简耘  车越  杨凯  
针对上海地区河岸带的环境质量提升情况,基于条件价值法(CVM)研究上海市居民对河岸带的偏好、支付意愿及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并通过SPSS软件考察影响受访者支付意愿率的主要因素。得到以下结论:①受访者对上海地区河岸带满意度与其使用河岸带频率呈显著相关性(p=0.001),表明受访者与河岸带的亲疏关系主要取决于其利用河岸带的实际频率。②使用五点评价法对河岸带状况进行分析,亲水性指标得分2.94,水质指标得分3.51,分别为受访者对河岸带最满意与最不满意要素。③针对河岸带10项评价要素进行因子分析,可将受访者对河岸带的满意度因子归纳为河岸带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且后者的影响权重更大。④受访者对树草结合...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方瑜  欧阳志云  肖燚  郑华  徐卫华  白杨  江波  
草地生态系统为人类提供了畜产品和生命支持两个方面的多种服务功能,但人们常关注产品提供功能而忽视生命支持功能。研究采用联合国千年生态系统评估框架,构建了海河流域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评估指标体系,并以2005年为基准年,运用市场价值法、影子价格法等多种方法对海河流域草地生态系统进行经济价值评估。结果表明,海河流域草地面积为6.67×1010 m2,提供产品、固碳、保持土壤、净化环境等8项服务功能的总价值为2 216.28×108元,单位面积价值为3.32元/(m2.a)。其中,提供产品的价值量最大,占总价值的31.3%,其次是固碳和营养物质保持功能的价值,分别占总价值的26.8%、22.2%。海...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崔子奥   高郭平   陈洁  
为了开展上海海岸带演变及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cosystem service value,ESV)变化研究,实验基于1990、2000、2010和2020年Landsat遥感影像数据,分析上海海岸带岸线长度变化特征;结合Globe Land 30的数据,利用空间分析,开展1990—2000年、2000—2010年和2010—2020年等3个时期内土地变化和土地转移研究;在此基础上,构建上海海岸带ESV模型,厘清2000—2020年上海海岸带ESV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990—2020年间,受人类活动和自然因素影响,上海大陆岸线长度呈先增加后缓慢减小到再增加的变化趋势,崇明岛岸线减少,长兴岛和横沙岛岸线长度增加。同时,由于人类活动强度和沿海工程力度加大,海岸带土地利用面积变化显著,耕地和建设用地增多。此外,由于土地扩建,研究期间上海海岸带呈ESV增加趋势,但其湿地ESV在2010—2020间下降28.59%。就空间分布而言,上海海岸带ESV从中高值区域逐渐向低和极低区域转变,到2020年,单位面积ESV极高地区已基本消失。城市进程中建设用地的开发和沿海湿地生态系统的减少是造成上海海岸带ESV变化的主要原因。本研究可为服务上海市指导海岸带环境管理以及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邱书志  王伟  丁骞  杨永林  汪淑筠  王少明  闫毓斌  赵亮生  
以洮河林业局2010年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以下简称二类调查)为基础更新至2015年的资源数据,采用国家权威机构公布的社会公共数据,按照国家林业局发布实施的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规范(LY/T1721—2008),参考白龙江森林生态站的观测数据,评估了洮河林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价值。结果表明:(1)洮河林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总价值217.28亿元·a(-1),其中涵养水源价值102.53亿元·a(-1),保育土壤价值32.85亿元·a(-1),固碳释氧价值45.91亿元·a(-1),积累营养物质价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毛碧琦  敖长林  宁家靖  高琴  
在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研究中,把握公众的生态偏好是当前研究的重要内容。论文以三江平原湿地为研究对象,应用选择实验法获取公众的生态偏好和支付意愿,构建潜在分类模型,探究公众对湿地各项生态系统服务的偏好异质性。研究结果显示:公众对各项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存在显著的偏好异质性,资源偏好型的受访者所占比例最大(68.78%),景观偏好型的受访者对自然景观的支付意愿显著较高,而价格敏感型受访者的支付意愿明显低于其他两类。分析各潜在类别可知,公众的社会经济特征及环境意识对其偏好具有显著影响。教育水平越高的受访者越偏好于资源保护,高收入和到景区旅游次数多的受访者更偏好于景观保护,而价格敏感型受访者的环境意识相对较低。研究不仅为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偏好异质性的研究提供新途径,也为相关环境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徐冉  过仲阳  叶属峰  王丹  苏盼盼  
长三角海岸带是长江三角洲与东海间的重要过渡性区域,基于联合国千年评估提出的生态系统服务框架,以生态学为原理、以遥感反演技术为手段、借助经济学方法,对2005年及2008年长三角海岸带的10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长三角海岸带2005及2008年的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分别为1 235.92、1 493.04亿元,与长三角地区实际GDP对比得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实际降低,海岸带生态环境退化;对于不同的生态系统来说,林地、耕地、湿地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较高,为增强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应重点加以保护;对于不同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来说,旅游娱乐服务、土壤保持、调节水源为价值量最大的3项服务,而调...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付永虎  马星吉  刘俊青  胡晗  
基于连云港2期海岸带遥感影像的解译结果,应用景观生态学、生态系统服务理论,定量分析了海岸带景观格局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评估了景观格局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结果表明:2002—2017年土地利用变化综合动态度为1.61%;研究区的景观格局呈现出愈加破碎化的态势;2002—2017年,连云港海岸带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减少了23.60亿元,水域对海岸带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贡献率最大,为87.19%;通过灰色关联度分析表明,不同景观格局指数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总量的关联程度的排序为:聚集度>蔓延度>分离度>多样性与均匀度>斑块密度>斑块数。研究结果可为提高连云港海岸带资源开发利用,促进沿海地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红梅  吴晓青  都晓岩  王勇  
通过影子价格法、费用支出法、支付意愿法、机会成本法等生态系统评估方法对环渤海区域2009年海岸带生态系统科研的价值进行了估算。估算结果表明:2009年环渤海区域单位海岸线科研的实用价值为每年每公里5.478×106元,长效价值为每年每公里1.598×105元,剩余价值为每年每公里5.019×104元,总价值为每年每公里5.688×106元,其中,实用价值贡献率高达96.3%。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孙刚  杨海军  余新晓  胡良军  
利用生态工程学方法,在长春市西小沿子河研究了人工生境缀块对受损河岸生态系统的修复作用.结果表明,实验区经过人工生态修复和近4年的自然演替,新增加了3个草本植物种,植物群落结构得到优化,形成了较为稳定的乔-灌-草群落结构,植被覆盖率达到95%以上,为动物提供了栖息空间.生境缀块内的土壤微生物数量、土壤生化作用强度、土壤酶活性、有机质含量、全N、全K、底栖动物种类及数量均较对照区增加,其中微生物数量、呼吸强度、纤维分解强度、固氮作用强度、过氧化氢酶活性、脲酶活性和有机质含量均达到显著差异水平(P<0.05).人工生境缀块使受损河岸的稳定性增加,改善了河岸生态系统功能,使生态系统发生正向演替,土壤环...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高清竹  何立环  黄晓霞  江源  
在利用NOAA/AVHRR数据得到海河流域农牧交错带土地利用变化数据的基础上,采用Costanza等人对全球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测算方法,评估了海河流域上游农牧交错带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引起的生态环境质量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在过去10年海河流域上游农牧交错带区域,土地利用的变化损害了该区域生态系统的生态服务功能,使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损失2.5%~2.7%,达到4.18×107~4.90×107美元。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昝欣  张玉玲  贾晓宇  熊广森  
张家口市是首都的水源涵养区和生态功能支撑区,流经该区域的永定河上游流域发挥着保育水资源的重要作用。为全面认识永定河上游流域水资源生态价值,对流域水生态各项服务功能开展定量评价。以2017年为基准年,综合采用InVEST模型与市场价值法系统评估研究区的水源供给量,以空间和货币的手段直观地表达该地区的水源供给情况;对于空间数据较难获取的地区,采用当量因子法评估水土保持与生物多样性价值;采用分摊法计算水生态旅游价值。结果表明:其总价值量为55.14亿元,约占张家口市各区县平均GDP(81.87亿元)的67.35%。其中,水源供给价值、水力发电价值、水产品生产价值、休闲娱乐价值等直接使用价值为28.64亿元,土壤保持、河流输沙、生物多样性等间接使用价值为26.50亿元,水源供给、休闲娱乐和水土保持功能对研究区域水生态系统价值提升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研究区单位面积的生态价值和经济效益分别为0.35亿元和0.23亿元,生态价值远高于经济效益。本文因地制宜的综合评价方法提升了价值评估的科学性和可靠性,对于基础数据较为缺乏的地区,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刘玉卿  张华兵  张云峰  
为了解盐城海岸带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SV)的时空变异规律,基于格网尺度对盐城海岸带1997, 2007和2014年3个时期的ESV进行了估算,并结合空间自相关分析探讨研究区ESV时空分异规律。结果表明:近20 a来盐城海岸带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总量呈不断减少的趋势,由1997年的134.33亿元减少至2014年的97.13亿元,自然湿地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沼泽、碱蓬Suaeda salsa沼泽、河流面积的减少是引起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的主要原因。研究期间ESV在空间上发生了显著变化。ESV高区(ESV指数VESK>7 463.04万元)的面积和空间分布显著减少, ESV较低区(796.67万元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萱  陈伟琪  
文章从围填海的负面生态影响及其货币化评估技术研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入手,在对生态系统提供的"产品"、"服务"和"功能"等基本概念进行分析比较的基础上,将海岸带生态系统服务划分为提供物质性产品和条件的供给服务和其他非物质性的服务,包括调节、文化和支持服务,进而探讨了围填海对生态系统服务造成的各种负面生态效应,并提出海岸带生态系统服务损害的货币化评估技术的选择框架。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戴君虎  王焕炯  王红丽  陈春阳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是生态系统保护和管理的基础。近年来很多研究对不同尺度和类型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了评估,有效地增强了人类对生态系统服务及其与人类福祉关系的认识。但其中一些研究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结果偏离实际较多,对生态补偿等生态系统管理实践作用有限。因此需要继续深入探讨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的理论框架,为客观认识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基于上述考虑,本文在已有研究基础上,综合考虑了各框架的优点,总结出完整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理论框架,并强调了评估的经济学基础、研究尺度及利益相关者问题。该理论框架要求以人类的支付意愿(Wish To Pay,WTP)为基本原则对生态系统服务进行合理估价,并将各项服务的具体价值分配到不同尺度的利益相关者。这可以增强价值评估结果的应用价值和可操作性,为生态补偿标准及对象的确定提供指导性帮助。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李加林  许继琴  张殿发  杨晓平  童亿勤  沈永明  
文章在总结前人大量工作的基础上,探讨了杭州湾南岸互花米草盐沼的7种主要生态服务功能,并运用能值分析、市场价值、替代价格等多种评价方法对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经济价值进行了评估。研究表明,杭州湾南岸互花米草盐沼生态服务总价值为1.045亿元。其中,直接经济价值为0.060亿元,间接经济价值为0.985亿元,间接经济价值是直接经济价值的16.42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