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416)
2023(12951)
2022(11263)
2021(10560)
2020(8872)
2019(20016)
2018(20109)
2017(38723)
2016(20872)
2015(23353)
2014(22772)
2013(22314)
2012(20351)
2011(18287)
2010(18253)
2009(16515)
2008(15847)
2007(13897)
2006(12031)
2005(10224)
作者
(58046)
(48163)
(47822)
(45364)
(30581)
(23048)
(21670)
(18770)
(18257)
(17067)
(16601)
(15910)
(15141)
(15117)
(14910)
(14405)
(14365)
(14156)
(13679)
(13615)
(11843)
(11654)
(11496)
(10963)
(10702)
(10651)
(10636)
(10597)
(9593)
(9480)
学科
(82632)
经济(82557)
管理(65840)
(61670)
(53288)
企业(53288)
方法(37060)
数学(31434)
数学方法(31036)
(21393)
中国(21013)
业经(20361)
技术(20082)
地方(19253)
(19073)
(17560)
环境(16864)
理论(14542)
农业(14119)
(14029)
(13952)
(13830)
(13718)
贸易(13709)
产业(13424)
技术管理(13272)
(13262)
(12379)
财务(12309)
财务管理(12291)
机构
学院(287446)
大学(287275)
管理(120361)
(114068)
经济(111587)
理学(105077)
理学院(103990)
管理学(102377)
管理学院(101865)
研究(92722)
中国(66800)
(60591)
科学(57999)
(49455)
(45053)
业大(42321)
中心(41893)
(41715)
研究所(41231)
(40676)
财经(40283)
北京(38120)
(37721)
师范(37412)
(36594)
(34186)
(33653)
经济学(33130)
农业(32520)
商学(31239)
基金
项目(203474)
科学(160959)
研究(150747)
基金(147005)
(127043)
国家(125985)
科学基金(109739)
社会(94977)
社会科(90089)
社会科学(90065)
(80860)
基金项目(79017)
自然(71099)
自然科(69411)
自然科学(69397)
自然科学基金(68173)
教育(67969)
(67023)
编号(61301)
资助(59214)
成果(48504)
(46485)
重点(44914)
(44072)
(43788)
创新(42622)
课题(41878)
国家社会(38611)
项目编号(38259)
科研(38243)
期刊
(122716)
经济(122716)
研究(82902)
中国(53335)
管理(45525)
学报(42447)
科学(40611)
(37506)
(36083)
教育(33327)
大学(32484)
学学(30476)
农业(26705)
技术(26267)
业经(21457)
(21170)
金融(21170)
经济研究(19703)
财经(18596)
科技(16920)
图书(16495)
(15909)
问题(15591)
技术经济(15170)
理论(14047)
(14024)
现代(13376)
商业(13112)
实践(13000)
(13000)
共检索到4096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刘新宇  
新能源产业是对未来区域竞争力有重要影响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然而,上海的新能源产业发展是由特大型国有企业唱主角,受制于创新环境不佳,新兴企业成长乏力形成一大"软肋"。根据创新环境理论,要提高一定区域的创新能力,并诱发新兴企业的崛起与壮大,需要在以下几方面营造良好环境:(1)社会整体技术水平较高,创新人才供给比较充足;(2)法制环境与诚信环境较好,可以大大降低创新的风险;(3)科技投融资支持力度较大;(4)产学研合作渠道比较通畅;(5)相关主体间的互动带来压力和动力,如消费者对产品性能的要求、同行的竞争和供应商的技术供给;(6)以及为以上条件建设各种硬件和软件基础设施,出台各种支持性政策。上海并不缺...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刘宏  单丽娟  
一、引言在日益趋紧的能源约束与碳约束下,低碳转型是大势所趋,新能源产业因此成为被受重视的战略性新兴产业。[1]在辽宁的九大新兴产业布局中新能源排在第二位,目前,辽宁省发展新能源产业已经具备了一定条件,并且已经拥有了一批一定实力的核心企业,但新能源技术进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张丽  
一、长三角新能源产业发展与创新的现状1.产业发展环境日益完善,新能源产业链和产业集群逐步形成。近年来,江苏、浙江、上海两省一市(以下科称两省一市)积极发展风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张根明  李若琦  
依据企业行为理论和二元创新理论,以我国新能源产业内微观企业为切入点,探讨新能源产业技术创新行为机理,为解释企业内在创新动力不足提供了新视角。建立企业绩效比较、冗余资源与技术创新投入关系的概念模型,实证分析表明企业历史绩效比较和同业企业同期绩效比较分别对新能源企业后期探索式创新和开发式创新产生负向影响,冗余资源在绩效比较与技术创新投入关系之间不存在显著调节效应。鉴于此,国家应通过搭建开放且互补的技术创新平台、实施以利益为导向的双边激励、加快供给侧改革等措施,提高新能源企业的创新积极性,实现我国新能源产业跨越式发展。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徐乐  赵领娣  
产业政策能否成功引致新能源技术创新事关构建清洁能源体系与绿色创新体系,对推进中国工业能源革命与绿色发展至关重要。本文以中央和省级"五年规划"中提及的重点产业为依据建立"准自然实验",构建2006—2015年中国新能源专利面板数据并将其匹配至应用的工业行业,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双重差分法和三重差分法,从需求侧对重点产业政策的新能源技术创新效应及其作用机制进行检验。研究发现:重点产业政策能够有效促进新能源技术创新,但政策效果因制定层级、实施区域、行业特征等不同而存在明显差异,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共同实施的产业政策有更明显的创新激励效应,重点产业政策在东部地区落实效果更好,高技术行业的新能源技术创新对产业政策环境要求更高。在作用机制方面,重点产业政策通过外商投资促进新能源技术创新,通过环境规制抑制新能源技术创新,而市场竞争机制的作用则是两极分化,能够正向促进直辖市的新能源技术创新,却反向抑制一般省份的新能源技术创新。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应结合发展实际形成"产业政策合力"以促进新能源技术创新。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邢颜  
目前,山西省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势头强劲,产业发展与市场需求正在进入一个可持续且互利共赢的发展周期,但迅速发展的同时仍然面临多重问题,如风险管理不足、保障体系欠缺以及新产品推出时市场信心不强等。文章认为保险业可通过推出富有创意且灵活的保险方案,构建稳定、高效的新能源车生产和使用环境,增强消费者对山西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信任,促进山西新能源车产业持续高质量发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文俊  贺正楚  寻舸  周震虹  
湖南省制定了新能源产业的发展规划和发展目标,要实现规划和完成目标,需要对新能源产业进行商业模式创新。从三个方面探索湖南省新能源产业商业模式创新的途径:①分析了新能源生产企业的商业模式:对于生产新能源汽车的企业,采用"产品租赁"的商业模式;对于生产新能源装备的企业,采用"融资租赁"的商业模式。②对于太阳能光伏产业,采用"科技支撑+政策支持(保护电价)+政府采购"的商业模式创新。③对于能源节约服务型企业,采用EMC商业模式创新。针对湖南省新能源产业商业模式创新的途径,提出了有关对策和建议。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曹霞  邢泽宇  张路蓬  
自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出以来,战略性新兴产业一直飞速发展,而新能源汽车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政府的重视。本文基于演化博弈理论建立汽车制造企业与学研机构的演化博弈模型,分别在市场机制与政府鼓励机制下,用数值仿真展示参数取值变化对演化结果的影响。研究发现,政府对于技术研发的支持力度、合作创新双方利益分配系数、政府采购力度、合作双方约定的罚金以及合作创新成本与额外收益的关系对新能源汽车合作创新有影响。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郭毓东  江立明  
本文从新能源的产业引力效应视角,阐述了新能源对高端机械产业、汽车产业、绿色建筑产业、环保节能产业的产业引力效应。并结合了走在新能源产业发展前沿的中部强省——湖南,分析了湖南发展新能源产业的基础和优势,在此基础实现新能源制度创新,消费模式创新,价格机制创新,财税基础政策创新。
[期刊] 改革  [作者] 姜江  韩祺  
经过10多年的努力,我国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取得重要突破,自主开发的产品开始进入市场,产业发展具备了较好的基础。但总体上看,现阶段新能源汽车尚处于产业化初期,面临价格高、性能不稳定、市场体系不健全等问题,迫切需要加强技术创新,降低成本。在未来一段时期要通过扩大国家财税支持力度,建立产业技术联盟,以推动电池租赁等商业模式创新,加强充电桩等市场应用基础设施建设等引导市场应用等措施,推进新能源汽车规模化发展。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屈军   戴明锋   刘军岭  
基于2009—202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新能源企业数据,从创新投入和产出两个维度,探讨了政府补贴对新能源企业技术创新的驱动效果和异质性特征。研究发现,政府补贴对新能源企业创新具有显著正向激励作用,但企业明显存在“策略性”创新偏好,即过于追求创新数量而忽略质量;相比中小型企业,补贴对大型企业创新效果更显著;相比非国有企业,政府补贴对国有企业创新的正向激励效果更显著。建议我国应重视并加强对新能源等战略新兴产业的财政补贴,让政府“有形之手”更有为更有效;健全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补贴机制,强化对补贴企业“实质性”创新的引导、监控和评估;发挥大型企业的创新牵头引领作用,构建大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生态圈,聚力破解技术“卡脖子”难题;发挥国有企业技术创新主力军作用,建立健全国有企业和民企创新协同机制,完善协同创新支持政策体系,持续打造利益共同体。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田善武  许秀瑞  
新能源汽车产业是国家创新体系中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典型代表,在开放式创新和知识经济的时代背景下,面对政策补贴退坡和市场竞争的双重压力,新能源汽车产业需要通过技术创新实现可持续发展。双元性创新理论为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创新的路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通过对双元创新的动因、制度环境的影响以及企业层面的双元认知等进行分析,提出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创新的双元路径:政府层面政策引导和市场调控相结合,产业层面探索开发和利用深化两类创新市场并重,企业层面规范管理和柔性调整两种模式灵活运用。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胡振兴  王阿娇  
以2004-2017年上市的136家新能源企业为样本,研究了创业投资对新能源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的撬动效应。首先,将样本企业分为有、无创业投资撬动两组,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测度两组企业的技术创新效率,并对两组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的均值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表明创业投资撬动效应明显。其次,按照创业投资出资背景、注资策略和持股强度3个特征,运用多元线性回归MLR验证了创业投资对新能源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的撬动效应。结果显示,从创业投资出资背景看,国资背景没有撬动效应,外资背景和高声誉背景均具有正向撬动效应;从创业投资注资策略看,注资时机越早,撬动效应越大,注资轮次数和注资联合者个数均与技术创新效率显著正相关;从创业投资持股强度看,持股比例与技术创新效率呈倒"U"形关系,持股期限越长,撬动效应越明显。最后,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韩江波  李超  
新能源汽车产业被视为新冠疫情后新一轮世界经济复苏发展的战略基点之一。通过图形展示、案例分析的方法,归纳和研究了新旧技术范式转换的演化逻辑及其新兴的演化机理。基于“供给侧—需求侧—环境侧”的角度,分析了新兴产业高质量演化的创新困境,并以新能源汽车产业为例进行佐证。结果表明: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总体上处于发展阶段,这个阶段存在的困境主要体现为发展主体之间缺乏合作、创新资源和要素供给相对有限、创新环境建设较为滞后,应从创新主体激励机制、创新资源和要素供给机制、创新环境优化机制三个方面着手改进。最后,提出了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进一步研究方向。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王玺  李桂君  
在经济发展和环境治理的双重挑战下,风电产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日渐凸显,产业发展的政策需求更加具体多样,产业的保护和调整愈显重要,研究如何通过政策创新驱动风电产业发展更具意义。本文通过分析部分国家风电产业政策特点,结合我国税收政策现状,提出改良我国风电产业税收政策的提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