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366)
- 2023(7854)
- 2022(6969)
- 2021(6645)
- 2020(5755)
- 2019(13585)
- 2018(13571)
- 2017(26067)
- 2016(14551)
- 2015(16923)
- 2014(17738)
- 2013(17443)
- 2012(16597)
- 2011(15266)
- 2010(15687)
- 2009(14794)
- 2008(15267)
- 2007(14673)
- 2006(12820)
- 2005(11925)
- 学科
- 济(60188)
- 经济(60120)
- 管理(40380)
- 业(38754)
- 企(32037)
- 企业(32037)
- 方法(28466)
- 数学(24222)
- 数学方法(23993)
- 银(19665)
- 制(19606)
- 银行(19520)
- 行(18176)
- 财(16361)
- 中国(16319)
- 农(16005)
- 学(14163)
- 融(13641)
- 金融(13638)
- 业经(12617)
- 地方(12332)
- 度(12079)
- 制度(12072)
- 贸(11906)
- 贸易(11893)
- 理论(11817)
- 易(11366)
- 业务(10592)
- 农业(10451)
- 务(10258)
- 机构
- 大学(222410)
- 学院(219787)
- 济(87069)
- 经济(84820)
- 管理(79217)
- 研究(72659)
- 理学(65926)
- 理学院(65078)
- 管理学(63908)
- 管理学院(63463)
- 中国(62503)
- 京(47783)
- 科学(44793)
- 财(44589)
- 农(39376)
- 所(38738)
- 江(36838)
- 中心(34890)
- 财经(34683)
- 研究所(34532)
- 业大(31527)
- 农业(31167)
- 经(31126)
- 范(30649)
- 北京(30594)
- 师范(30354)
- 州(30125)
- 经济学(27252)
- 财经大学(25528)
- 银(25282)
- 基金
- 项目(130070)
- 科学(99787)
- 研究(96188)
- 基金(91869)
- 家(79054)
- 国家(78331)
- 科学基金(65738)
- 社会(58129)
- 社会科(54803)
- 社会科学(54782)
- 省(50879)
- 基金项目(48393)
- 教育(45855)
- 划(43093)
- 自然(42030)
- 编号(41043)
- 自然科(40989)
- 自然科学(40975)
- 自然科学基金(40226)
- 资助(38764)
- 成果(35296)
- 重点(29547)
- 部(29138)
- 课题(28838)
- 发(27570)
- 创(26511)
- 大学(25199)
- 性(25182)
- 科研(24893)
- 教育部(24890)
共检索到3514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张徐乐
新华信托储蓄商业银行是上海解放初期最早实行公私合营的银行之一,本文通过对其产权制度的演变以及业务经营状况的考察与分析,探究在新旧制度变更、社会经济环境改变的时局下,公私合营银行出现与消亡的历史必然性,客观评价公私合营银行在上海解放初期所充当的社会角色与承载的历史责任。
关键词:
新华银行 公私合营 金融史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许白玲
老龄化社会的快速到来为中国的养老事业提出了巨大挑战和新的难题,传统由政府主导投资的养老模式由于融资渠道单一,且严重依赖于政府财政,已随着土地财政的逐渐枯竭而难以为继。而公私合营(PPP)模式作为一种有效的融资模式,是公共部门、营利性企业和非营利性组织等在某些公用事业项目的建设或运营中进行相互合作的一种制度安排,可以通过公私双方优势互补和科学的风险分担机制,从而降低和分散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的整体风险,提高公共物品供给效率。由此可见PPP模式是助推新型养老事业的有效利器和重要引擎。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许白玲
老龄化社会的快速到来为中国的养老事业提出了巨大挑战和新的难题,传统由政府主导投资的养老模式由于融资渠道单一,且严重依赖于政府财政,已随着土地财政的逐渐枯竭而难以为继。而公私合营(PPP)模式作为一种有效的融资模式,是公共部门、营利性企业和非营利性组织等在某些公用事业项目的建设或运营中进行相互合作的一种制度安排,可以通过公私双方优势互补和科学的风险分担机制,从而降低和分散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的整体风险,提高公共物品供给效率。由此可见PPP模式是助推新型养老事业的有效利器和重要引擎。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高万里 潘赢之
随着金融市场竞争的加剧,商业银行已从过去的单项业务竞争逐步转变为银行综合营销服务能力的较量,只有从根本上转变经营理念,有效整合内部资源、破除部门壁垒,形成营销合力,才能建立起差异化竞争优势。在此环境下,通过对公部门和零售部门的联合营销,发挥团队优势,为客户提供综合性、个性化的一揽子金融服务,是商业银行提升客户价值、巩固银客关系的必然途径和现实要求。论文将探讨目前商业银行公私联动营销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探索推进联动营销工作的有效途径。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张忠民
在20世纪50年代上半叶的"公私合营"中,1954年是一个具有历史转折意义的重要时期。在资本主义工商业最为集中的上海,1954年的扩展公私合营,不仅有1953年下半年已开始的14家扩展公私合营试点企业的延续,还有规模更大的1954年上、下半年分别展开的近150余家私营工业企业的扩展公私合营。本文以档案为据,在对1954年上海私营工业企业的扩展公私合营进行系统梳理和考察的基础上,认为1954年私营工业企业扩展公私合营,是新中国成立后对私营工业企业进行的第一次大规模、成批量的私有企业制度变革,也是此后不久全国范围内全行业公私合营高潮的前奏。扩展公私合营最直接的结果是公私合营工业企业在工业中比重的大...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刘岸冰
1956年全行业公私合营高潮之后,与企业产权制度和企业治理结构变革相适应,公私合营企业的盈余分配也经历了一个从"四马分肥"到定息制度重建的过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一是按照"四马分肥"原则对公私合营企业历年盈余分配的了结;二是定息制度的推行和定息的发放。这就从本质上宣告了中国近代以来私有产权制度下企业原有盈余分配制度的终结。私营工商业者在领到这些资金之后,主要的用途有支付日常生活开支、储蓄、购买公债,以及成为改革开放之后私营工商业再度兴起的部分资本等。定息制度之建立,一方面体现了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理论在实践中的不断丰富和发展,另一方面说明了中国私营工商业为中国经济发展所做出的贡献。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黄恒振 周国华
首先界定公私合营(PPP)项目风险再分担的含义,然后分析风险再分担的致因及其传导机理,并应用轮流出价讨价还价博弈模型分析风险再分担的过程及其影响因素,最后对公共部门和私营部门的风险再分担谈判提出建议。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吴淑莲 陈炳泉 许叶林 刘勇
对PPP项目市场需求风险的影响因素、分担偏好、参与者的管理能力等问题进行探讨,以实例提出PPP项目市场需求风险完全由政府承担、政府与私人投资者共同承担及私人投资者承担的三种模式。在此基础上提出风险分担中政府所应承担的责任,以及市场分担与项目竞争强度的关系等观点,以期为政府后续PPP项目市场需求风险的管理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公私合营 项目融资 市场风险 风险分担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李三希 喻俊 尹训东
大型项目通常由几个分阶段的任务组成,比如修建公路时,需要前期的建设和后期的运营维护。委托人可以将任务捆绑在一起招标,也可以分开招标。本文首先刻画了在捆绑和非捆绑两种情况下的最优拍卖机制,证明了两种情况下最优的拍卖机制都可以通过简单的线性合约和参与费用来执行;并且如果任务之间呈现出足够大的正外部性,那么委托人会偏好捆绑拍卖,反之,则会偏好非捆绑拍卖;最后证明了当竞拍者的进入是内生时,捆绑会削弱竞争。
关键词:
机制设计 捆绑 拍卖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韩喜艳 刘伟
利用KPI方法,从绩效评价的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公平性和可持续性的基本准则出发,对PPP项目的执行阶段和移交阶段进行关键成功因素(CSF)分析并确定关键绩效指标(KPI),最后将KPI指标进行整理、删减和分类,构建PPP项目绩效评价的综合评价体系。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刘向杰 田泽永
准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应用无追索融资模型可以解决政府建设资金短缺的问题,保证支付的存在为私有投资商进行项目融资提供了便利条件;从风险管理的角度,分析了项目实施过程中所面临的融资成本及各种风险存在方式;采用多目标规划方法,构建了政府财政补贴比例最小化为主要目标函数的项目投资决策优选模型,并运用算例进行了验证。
关键词:
公私合营 无追索模型 财政补贴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商克俭 冯东梅 李乃文
项目方案的选择是PPP项目研究中的棘手难题。文章用区间直觉模糊数代替实数,以减少信息的损失,而后采用模糊测度代替权重以表示评价指标的重要性,并基于区间直觉模糊Choquet积分算子构建基于直觉模糊集和模糊测度的多属性决策方法来实现PPP方案的最优选择。最后通过实例分析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姜军 刘艳
在PPP项目认知和执行过程中,核心问题是界定和划分PPP项目的公私属性及比例。具体措施是在确认公私各方投资比例基础上,按照最优原则各自如何确立风险分担机制、建立利益调整机制,最终使项目的公共属性和私人盈利性统一起来,且在特许经营期限内可持续经营。PPP项目应按照现代公司制运作,设立董事会和管理层,政府的角色应该是监管者。金融市场需要进一步改革创新、解除管制,形成股、债、贷结构化,允许和鼓励险资、社保等长线资金参与PPP项目。
关键词:
PPP 公私比例划分 公司治理 融资创新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孙春玲 任菲 张梦晓
针对天然气项目成本与收入构成框架,基于项目收益影响因素因果关系分析,构建天然气PPP项目收益系统动力学模型,并运用Vensim PLE软件,结合已建成投入使用的西北加气站作为研究案例,进行模型有效性检验、仿真模拟与灵敏度分析。结果表明,特许期、特许价格、年加气量和私人部门期望收益率对项目收益产生综合相互作用的显著影响,从而提出有关特许经营协议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措施建议。
关键词:
天然气 PPP 项目收益 系统动力学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王毅
1956至1966年定息发放期间,私方人员对待定息的态度是矛盾复杂的。在1956年定息开始发放时就已存在私方放弃领息的现象;1957年后,动员放弃、集体放弃和“主动”放弃定息的现象愈发突出,同时在政治运动和物价上涨的情况下,私方出现了放弃定息又重新领取的反复行为;1962年后定息的取消被提上了日程,不同阶层的私方对是否到期取消定息也有不同的考虑。从整个过程来看,政治形势的变化会带来私方放弃定息的高峰与低谷,成分转变的诉求、私方的家庭经济情况、公方的宣传教育和私方家属的劝导是影响私方放弃定息的重要因素,并且不同的因素在不同阶段、不同的私方人员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其中成分转变是私方放弃定息的核心诉求,而政策的变动和私方家庭经济情况的变化会带来私方人员在要求放弃定息和重新领取之间的反复。
关键词:
公私合营 资本家 定息 杭州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