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465)
2023(8775)
2022(7613)
2021(7021)
2020(6209)
2019(14061)
2018(13929)
2017(26526)
2016(14317)
2015(16399)
2014(16128)
2013(15891)
2012(15091)
2011(13627)
2010(13935)
2009(12984)
2008(13158)
2007(12309)
2006(10512)
2005(9338)
作者
(42092)
(35302)
(35239)
(33596)
(22607)
(17014)
(16066)
(13804)
(13072)
(12653)
(11870)
(11860)
(11283)
(11246)
(11193)
(10935)
(10919)
(10470)
(10382)
(10180)
(8781)
(8727)
(8541)
(8064)
(8031)
(8014)
(7917)
(7827)
(7244)
(7056)
学科
(60764)
经济(60719)
(47575)
管理(46334)
(39953)
企业(39953)
方法(28613)
数学(24895)
数学方法(24692)
技术(20516)
(16304)
中国(16051)
(14729)
技术管理(13348)
业经(12914)
(12534)
地方(12258)
(11629)
贸易(11624)
(11271)
农业(11061)
(11057)
理论(10038)
(9901)
银行(9870)
(9631)
金融(9629)
(9413)
(9180)
(9082)
机构
大学(208978)
学院(208797)
(88064)
经济(86135)
管理(82213)
理学(70685)
研究(70017)
理学院(69926)
管理学(68865)
管理学院(68434)
中国(52059)
(43636)
科学(42938)
(38640)
(35742)
(35488)
中心(32884)
(32493)
研究所(32396)
业大(31502)
财经(30772)
农业(28031)
(27882)
北京(27466)
(27183)
经济学(27001)
师范(26917)
(25540)
(24805)
经济学院(24505)
基金
项目(137704)
科学(108606)
研究(101612)
基金(98377)
(85652)
国家(84933)
科学基金(72742)
社会(64103)
社会科(60750)
社会科学(60730)
(55531)
基金项目(52634)
教育(47491)
(46535)
自然(46464)
自然科(45444)
自然科学(45431)
自然科学基金(44665)
编号(41135)
资助(39273)
(34768)
成果(33113)
创新(31584)
重点(31359)
(30673)
(30235)
课题(29009)
教育部(26251)
科研(26167)
国家社会(26142)
期刊
(95404)
经济(95404)
研究(61423)
中国(43737)
学报(31797)
(31482)
管理(31210)
(30980)
科学(30278)
教育(25536)
大学(23864)
学学(22387)
技术(22076)
农业(21206)
(18571)
金融(18571)
经济研究(16083)
财经(15403)
业经(15335)
技术经济(13649)
(13358)
科技(13296)
(12687)
问题(12467)
(10235)
论坛(10235)
(10224)
图书(10125)
(10092)
商业(9992)
共检索到3114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刘文洋  
本世纪初,经济学家就开始研究创新的问题了。二次大战结束后,研究与开发成果以每年平均20%的速度增长;同时国际经济竞争的成败愈来愈依赖于各国的技术开发能力的强弱,从而使得技术创新的研究成为热门的课题,成为经济学界、科技政策界及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叶明  
如果说,经济发展主要由依靠大量的资金投入和资源消耗的扩大外延再生产方式转向依靠科技进步的内涵扩大再生产的轨道上来,是战略选择的重大进步的话,那么,实施"科技兴省"战略与政策则更应该由强调增加科技投入的外延发展转向提高技术应用的效率与效益的内涵式发展,这就是推行技术创新发展模式的根本目的。所谓技术创新就是以技术为基础的创新,它是一种使科技与经济一体化、加速技术应用速度、提高技术应用效率与效益的发展模式,其核心是科研活动与经济建设的一体两面,手段是市场调节与政策控制的有机结合,途径是合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范旭  方一兵  
性能良好的有效界面是高校技术创新得以成功实现的重要条件。我们从内外两个方面分析影响西部地区高校技术创新宏观界面性能的因素。从高校自身来看,高校的定位、合作基础和文化是影响西部地区高校技术创新宏观界面性能的主要因素。从外部环境来看,地方政府—高校的关系、地方政府在支持和引导高校技术创新上的行为特征等政府方面的因素以及市场的创新活力、市场规则等市场因素对西部地区高校技术创新宏观界面性能产生重要影响。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冲  钟昌标  
利用自回归分布滞后(ARDL)模型,实证检验1984—2013年我国的金融政策组合的企业技术创新效应,目的是考察我国宏观金融政策组合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1)货币政策和信贷政策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增长效应显著,其中货币政策的短期效应大于长期效应,而信贷政策是长期效应大于短期效应;(2)人民币实际汇率对企业技术创新的作用随着滞后期的推移不断弱化,且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是长期效应大于短期效应;(3)利率政策的技术创新效应并不显著。故而,研究金融政策组合差别化的作用,正确甄选和优化金融政策组合,对推动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郭捷  杨立成  
绿色技术创新是突破“经济-环境”压力的关键所在。政府行为能够有效弥补绿色技术创新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存在的天然不足。为进一步探究政府政策对于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基于绿色技术创新的“双重外部性”特征,以我国内地31个省(市、区)2009-2017年面板数据为样本,探究环境规制、政府研发资助对绿色技术创新的直接影响效应及交互效应。结果发现,环境规制与政府研发资助均对绿色技术创新有显著正向影响,政府研发资助影响效应更大;两者互补耦合更有利于促进绿色技术创新。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王丽君  
通过对标准化、技术创新和宏观经济增长的作用机理和动态关系进行研究,分析标准化对经济增长的内生推动作用,在此基础上建立标准化、技术创新和经济增长的向量自回归(VAR)模型,发现标准、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比较复杂,在不同的滞后期相互之间的影响不一,不是单一的正效应或负效应。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施培公  
技术创新是经济增长的源泉,同时也是一种十分复杂的技术经济行为,创新成功与否,与企业自身的战略取向,内部资源管理等微观环节有很大的关系,但社会经济体制的完善、市场发育、政策支持等宏观因素对创新的成败和扩散效果亦有着重大的影响。总体上看,企业创新的力度与频度与国家宏观经济走向、产业结构变迁等问题之间存在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国家有关部门及时了解我国企业技术创新的现状,通过经济和政策手段引导、支持和约束企业的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范旭,方一兵  
本文讨论了我国高校技术创新宏观层次的界面结构体系的特点,提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技术创新宏观界面的扩展对我国高校技术创新活动产生了重要影响:一是高校参与技术创新的模式随着技术创新宏观界面的扩展而逐步多样化;二是宏观界面的扩展拓宽了高校技术创新资源投入的来源。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范旭  方一兵  
我国高校经历了一个技术创新宏观界面的扩展过程, 逐渐形成了高校技术创新宏观层次的新的界面结构体系。高校技术创新宏观界面的扩展导致了高校技术创新的一个重要演变———高校技术创新差距在增大, 这一差距表现在两个层面上, 一是地区之间, 二是不同类型的高校之间。因此, 西部地区高校与发达地区高校相比, 其技术创新呈现出明显的特殊性。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裘孟荣  袁飞  
农业技术创新与扩散是农业技术进步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农业技术创新与扩散的不同组织方式能产生不同的效应,一国不同经济发展时期农业技术创新和技术扩散应采取相应的宏观管理方式,以加快农业技术进步。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孙建  
构建了区域-宏观计量经济模型,将区域技术创新活动与国家宏观经济活动相联系,评估区域技术创新活动的宏观效应。研究发现:东、中、西部三大区域研发投入同等幅度的增加都会抑制二氧化碳排放量和二氧化碳强度的增加,都能促进经济增长、降低单位GDP能源消耗、抑制工业废水排放,但对工业固体废物和工业二氧化硫的抑制作用在后期才得以体现;八大区域中,除东北地区以外,研发投入的增加对碳排放的影响趋势与三大区域基本相似。要实现2015年巴黎世界气候大会上我国政府承诺的二氧化碳减排目标,情景分析表明:资源税相对于基准情景呈先降低后增加趋势,其中2028—2030年期间年均增加1.22%~1.61%;排污费则呈现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其中2028—2030年期间年均增加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万勇  
区域技术创新作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已被人们普遍接受,但是对这一问题内在机理的解释目前学术界做得尚不够。文章按照从微观到宏观的顺序,提出区域技术创新在微观层面通过成本效应、品质效应创造经济增长,在宏观层面通过区域经济结构优化机制、区域经济增长方式转换机制来推动经济增长,并合理解释了微观层面上的成本效应、品质效应与宏观层面上的区域经济结构优化、经济增长方式转换机制的逻辑关系,由此构建了解释区域技术创新推动经济增长内在机理的从微观到宏观的理论整体。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赵大利  
一)对我国企业技术创新现状的一个基本估计改革开放以来,国有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不断加强,非国有经济也得到了长足发展,我国企业技术创新的体制环境得到了初步改善,近年来,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技术创新也出现了空前活跃的局面,并涌现出了一批以海尔、长虹为代...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文健  
近期我国宏观调控的力度不断加强,货币政策从紧,这在一定程度上对企业的技术创新造成不利影响。本文首先对当前宏观调控形势进行分析,并阐述宏观调控政策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最后从政府的角度提出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的对策和建议。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周明  喻景  李优  
产业技术创新是国家创新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也是国家经济发展的主要竞争力,唯有坚持不断地创新才能促进产业的发展与进步。本文首先研究了日韩两国的产业技术创新体系:日韩产业技术创新的基本要素有政府、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和中介组织;日韩两国的产业技术创新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模仿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集成创新—原始创新";韩日两国的成功主要源于明晰的宏观战略、完善的政策法规、强劲的科技投入、良性的组织结构、优质的人力资源和高效的中介服务。最后从宏观战略的角度针对我国产业技术创新发展现状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