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332)
- 2023(19296)
- 2022(16477)
- 2021(15546)
- 2020(12921)
- 2019(29605)
- 2018(29408)
- 2017(56371)
- 2016(30540)
- 2015(34157)
- 2014(34454)
- 2013(33174)
- 2012(30620)
- 2011(27502)
- 2010(27674)
- 2009(25181)
- 2008(24318)
- 2007(21607)
- 2006(19001)
- 2005(16290)
- 学科
- 济(114273)
- 经济(114137)
- 管理(91602)
- 业(83571)
- 企(69640)
- 企业(69640)
- 方法(50390)
- 数学(43206)
- 数学方法(42575)
- 中国(34780)
- 农(33251)
- 财(30435)
- 业经(26574)
- 地方(26454)
- 学(25876)
- 制(22801)
- 技术(22639)
- 农业(21929)
- 理论(21469)
- 环境(20580)
- 贸(20182)
- 贸易(20171)
- 易(19549)
- 和(19145)
- 银(18904)
- 银行(18853)
- 务(18519)
- 财务(18425)
- 财务管理(18386)
- 行(17998)
- 机构
- 学院(420623)
- 大学(419573)
- 管理(165975)
- 济(162734)
- 经济(158801)
- 理学(143104)
- 理学院(141480)
- 研究(141207)
- 管理学(138834)
- 管理学院(138052)
- 中国(105319)
- 京(89700)
- 科学(88623)
- 财(75818)
- 所(69993)
- 农(68738)
- 中心(65359)
- 研究所(63800)
- 江(63460)
- 业大(63451)
- 财经(59842)
- 范(57481)
- 师范(56883)
- 北京(56336)
- 经(54509)
- 农业(53621)
- 院(52634)
- 州(51133)
- 经济学(47752)
- 技术(47262)
- 基金
- 项目(291608)
- 科学(229182)
- 研究(214764)
- 基金(208983)
- 家(182286)
- 国家(180731)
- 科学基金(155553)
- 社会(133457)
- 社会科(126240)
- 社会科学(126211)
- 省(115295)
- 基金项目(110805)
- 自然(101517)
- 教育(99988)
- 自然科(99152)
- 自然科学(99125)
- 自然科学基金(97328)
- 划(97175)
- 编号(88520)
- 资助(85278)
- 成果(72040)
- 重点(65439)
- 部(63557)
- 创(62561)
- 发(62353)
- 课题(62132)
- 创新(57909)
- 科研(55333)
- 教育部(54338)
- 大学(54265)
- 期刊
- 济(179219)
- 经济(179219)
- 研究(123087)
- 中国(85383)
- 学报(66721)
- 农(62023)
- 管理(61924)
- 科学(60550)
- 财(57483)
- 教育(54961)
- 大学(50910)
- 学学(47433)
- 农业(42856)
- 技术(39473)
- 融(36884)
- 金融(36884)
- 业经(30844)
- 财经(28233)
- 经济研究(27942)
- 经(24273)
- 图书(24090)
- 问题(24046)
- 业(22172)
- 科技(21356)
- 版(19738)
- 技术经济(19714)
- 理论(18952)
- 现代(18892)
- 资源(18572)
- 坛(17867)
共检索到6219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巫英
首先对城市创新体系的最新理论研究成果进行综述,其次对城市创新体系的未来趋势进行梳理,然后,从纵横两个维度对上海城市创新体系建设现状进行深入剖析。结合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科创中心的战略定位,提出四方面对策建议,以供决策参考。
关键词:
上海 城市创新体系 创新生态系统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杨诗炜 张光宇 罗嘉文
以2003—2018年国内关于新型研发机构的139篇研究文献为分析样本,使用内容分析法和文献研究法,对新型研发机构的研究现状进行评估与综述。研究发现,近年新型研发机构论文发表数量不断增长,多以案例研究为主要方法进行定性分析与现状总结,定量分析与实证研究不多,也缺乏完整的理论框架。为此,从新型研发机构作为官产学等多创新主体"耦合"的角度出发,基于创新生态系统与创新价值链视角,从知识来源、获取、转化到应用的内在创新过程,构建一个创新生态范式,促进科技成果跨越"死亡之谷",形成完整的理论框架和实证探索路径。
关键词:
新型研发机构 创新生态系统 创新价值链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袁野 汪书悦 陶于祥
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是"十四五"时期我国建设世界科技强国面临的重要问题。人工智能作为科技变革的核心力量,科学合理地评价其技术创新能力,对提升我国科技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创新生态系统视角,从创新主体、创新环境和系统效益3个维度对我国人工智能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能力进行测度。结果发现:(1)我国人工智能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能力逐年增强,创新主体数量、企业研发资金、算法等成为主要影响因素。其中,创新主体数量对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高于资源投入;(2)基础研究在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过程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3)算法、数据和算力是提升人工智能关键核心技术的三大显著性影响因素,其与该技术生命周期密切相关。我国应坚持创新导向,培育多元创新主体,持续鼓励算法研究,加快开放平台建设和技术标准制定,协调技术发展与治理的关系,实现我国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的突破。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邵安菊
建设创新型城市是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而营造创新生态则是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基本前提。针对制约城市创新生态建设的主要障碍,应培育激发城市创新的"基因图谱",确立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创新官产学研企介合作方式,完善孵化器及产业园区建设,提升孵化质量与孵化率,打造完整产业链与产业集群,完善创新基础设施与外部环境。
关键词:
创新驱动战略 创新生态 创业共生体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邵安菊
建设创新型城市是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而营造创新生态则是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基本前提。针对制约城市创新生态建设的主要障碍,应培育激发城市创新的"基因图谱",确立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创新官产学研企介合作方式,完善孵化器及产业园区建设,提升孵化质量与孵化率,打造完整产业链与产业集群,完善创新基础设施与外部环境。
关键词:
创新驱动战略 创新生态 创业共生体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白杨敏 李炎
首先基于生态学理论、产业集群技术创新理论,界定物流产业集群创新生态系统的内涵与特征,从产业核心层、技术核心层、辅助创新层和创新环境层构建物流产业集群创新生态系统结构模型,分析其创新协同进化机制;然后构建物流产业集群创新生态系统评价指标体系,应用熵值-TOPSIS方法对天津物流产业集群创新发展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天津物流产业集群创新发展水平处于规模递增阶段,但存在规模效率过低、创新要素投入不足等问题;最后提出相应对策建议,对提升区域物流产业集群创新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维梁 高雅
构建产业创新生态系统,既要激发创新主体的供给推动力,也要注意创新客体的需求拉动力。破除创新驱动力充分发挥的阻碍因素,需要政府、企业、社会、投资主体和市场环境的整体改善。供需协同的产业创新生态系统模型是涵盖需求拉动力和供给推动力的一个整体,包括最终消费者的产业外部需求拉动、组织消费者的产业内部需求拉动、政府制度的产业外部供给推动和技术开发者的产业内部供给推动等四个子系统。只有各类主体不断竞争合作完善供需协同机制,从需求侧和供给侧两方面共同发力,才能稳步构建和完善产业创新生态系统。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张永凯 韩梦怡
创新生态系统是城市和区域创新活动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土壤,它是一个由创新主体、创新组织和创新环境等要素组成的动态性开放系统,城市创新生态系统是创新生态系统的子系统。根据创新生态系统理论,提出城市创新生态系统是城市的创新主体、创新资源及创新环境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构成的有机整体,并基于创新主体、创新资源和创新环境等子系统,构建城市创新生态系统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方法,对北京和上海的城市创新生态系统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发现,北京城市创新生态系统整体上具有优势。北京创新资源比较丰富,拥有大量的高等学校及科研机构,技术环境和服务环境较为优良,拥有较强的自主创新能力,技术交易市场更为活跃,科技创新基础服务设施相对完善,创新服务机制更加优质,但创新市场机制不完善,法制建设有待健全,市场开放程度不高;上海集聚了更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其市场环境、生态环境及法制环境更为完善,更加注重市场化建设,吸引外商投资能力较强,但服务环境和技术环境相对欠佳,自主创新能力有待提升,技术交易市场及科技创新基础服务设施建设亟待完善。
关键词:
创新生态系统 北京 上海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马宗国 丁晨辉
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必须构建良好的创新生态系统,才能真正发挥集聚、示范、引领、辐射的巨大作用。本文基于研究联合体的视角构建由研发创新投入系统、创新组织支撑系统、创新基础环境系统、创新功能辐射系统、创新经济产出系统所组成的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创新生态系统评价体系。实证研究发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创新生态系统的区域引领作用不断增强,东中西之间的区域发展不平衡,研发创新投入系统的决定作用明显,据此提出以研究联合体为立足点构建示范区产业研发生态圈、建立以创新型领袖企业引领的跨示范区研究联合体企业创新平台、加强研究联合体国际合作、营造良好的研发创新社会氛围等对策。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张贵 刘雪芹
借鉴自然生态系统中的生态场理论,以生态场视角分析创新生态系统内部的作用机理和演化过程,结果表明:创新生态场"活化"了创新生态系统内部要素,场内追赶竞争力、合作外溢力、环境根植力及外力以正向动力或负向阻力形式作用于生态系统的内部网络,推动整个创新生态系统不断螺旋上升和演化。
关键词:
创新生态系统 生态场 作用机理 演化过程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李佳钰 张贵 李涛
基于生态能量学和知识管理论将知识进行生态学解构,系统论述了知识能量的内涵和表征;提出"知识能量流动"概念,分析了知识能量流动的情境和机理,采用系统动力学模型研究了不同情境下知识能量流动的特征与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知识具有生态能量学特征,知识势能、知识动能和知识内能共同决定知识能量结构;技术替代是知识能量流动的必要条件;知识能量结构是影响知识能量流量和流向的关键因素。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苏英亮
"为何伟大的创新会失败?一切皆与生态系统有关"。美国达特茅斯大学塔克商学院教授罗恩·安德讷(Ron Adner)在其所著《广角镜头:新的创新战略》(The Wide Lens:A New Strategy for Innovation)一书中指出:"要想在更广泛的创新生态系统里取得成功,仅仅管理创新是不够的,还要管理好你的创新生态系统"。在当今社会的创新体系中,大量企业、科研机构、高校等无疑是创新的主体,但如果将创新活动视为一个系统性工程,将创新系统视为一个具有某些生态系统结构和特点的组织形式,那么就要重视系统中的每一个要素,而政府则起到构建创新环境、优化创新环境的作用,离开政府的作用,企业的创新活动则难以顺利展开。
关键词:
创新 生态系统 政府职能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苏英亮
为何伟大的创新会失败?一切皆与生态系统有关。美国达特茅斯大学塔克商学院教授罗恩·安德讷(Ron Adner)在其所著《广角镜头:新的创新战略》(The Wide Lens:A New Strategy for Innovation)一书中指出:"要想在更广泛的创新生态系统里取得成功,仅仅管理创新是不够的,还要管理好你的创新生态系统"。在当今社会的创新体系中,大量企业、科研机构、高校等无疑是创新的主体,但如果将创新活动视为一个系统性工程,将创新系统视为一个具有某些生态系统结构和特点的组织形式,那么就要重视系
关键词:
创新 生态系统 政府职能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朱志红 邱书香 徐平 陈天鹏
在界定智能城市绿色创新生态系统内涵的基础上,构建智能城市绿色创新生态系统模型。该模型是一个概念化模型,该模型的技术突破和创新过程能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方向指引。该模型包含基础层、绿色层、互联层、物联层、集成层、应用层和创新层等七个层级。最后从营造开放的绿色创新环境、促进城市绿色创新主体的成长和集聚、构建城市绿色创新信息网络共享平台等三方面提出智能城市绿色创新生态系统模型应用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绿色创新生态系统 智能城市 模型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苏英亮
"为何伟大的创新会失败?一切皆与生态系统有关"。美国达特茅斯大学塔克商学院教授罗恩·安德讷(Ron Adner)在其所著《广角镜头:新的创新战略》(The Wide Lens:A New Strategy for Innovation)一书中指出:"要想在更广泛的创新生态系统里取得成功,仅仅管理创新是不够的,还要管理好你的创新生态系统"。在当今社会的创新体系中,大量企业、科研机构、高校等无疑是创新的主体,但如果将创新活动视为一个系统性工程,将创新系统视为一个具有某些生态系统结构和特点的组织形式,那么就要重
关键词:
创新 生态系统 政府职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