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899)
- 2023(12976)
- 2022(10697)
- 2021(9906)
- 2020(8058)
- 2019(18769)
- 2018(18566)
- 2017(35911)
- 2016(19248)
- 2015(21922)
- 2014(22153)
- 2013(21700)
- 2012(20336)
- 2011(18661)
- 2010(19650)
- 2009(17988)
- 2008(17566)
- 2007(16157)
- 2006(14856)
- 2005(13521)
- 学科
- 济(88760)
- 经济(88687)
- 管理(51978)
- 业(50211)
- 企(39294)
- 企业(39294)
- 方法(31753)
- 中国(28221)
- 数学(27388)
- 数学方法(26808)
- 地方(26323)
- 农(25928)
- 业经(21111)
- 财(17226)
- 农业(16986)
- 贸(16975)
- 贸易(16960)
- 易(16400)
- 融(16350)
- 金融(16349)
- 制(16268)
- 银(15808)
- 银行(15799)
- 行(15398)
- 理论(14154)
- 学(13998)
- 策(13912)
- 地方经济(13895)
- 发(13819)
- 技术(13810)
- 机构
- 学院(273452)
- 大学(268515)
- 济(116897)
- 经济(114197)
- 管理(103795)
- 研究(97350)
- 理学(86928)
- 理学院(85974)
- 管理学(84344)
- 管理学院(83826)
- 中国(76394)
- 京(58482)
- 科学(55611)
- 财(54453)
- 所(48571)
- 中心(45259)
- 江(44471)
- 研究所(43117)
- 农(41303)
- 财经(40757)
- 范(38298)
- 北京(38068)
- 师范(37975)
- 经(36739)
- 州(36127)
- 业大(35662)
- 院(35631)
- 经济学(34547)
- 农业(31530)
- 技术(30960)
- 基金
- 项目(169983)
- 科学(134038)
- 研究(131379)
- 基金(119068)
- 家(101550)
- 国家(100657)
- 科学基金(86649)
- 社会(81781)
- 社会科(77640)
- 社会科学(77626)
- 省(68691)
- 教育(61202)
- 基金项目(60849)
- 划(56878)
- 编号(55526)
- 自然(52919)
- 自然科(51675)
- 自然科学(51668)
- 自然科学基金(50700)
- 资助(50512)
- 成果(46511)
- 发(42774)
- 课题(40763)
- 重点(38597)
- 部(36920)
- 创(35744)
- 发展(35259)
- 展(34655)
- 创新(33305)
- 年(33183)
共检索到4473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承云 杜德斌
将上海建设成为一个国际产业研发中心是上海科技兴市的一种战略,也是对R&D国际化、全球化趋势的主动应对,同时也符合上海市发展的长远目标和战略选择。但是国际产业研发中心的建设还受制于初始的制约条件,并具有一定的路径依赖性和制度限制,这些条件将会影响上海创建国际产业研发中心的模式与特征。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杨再斌 黄运成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沈飞 吴解生 王会龙
2013年9月22日,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成为促进我国经济延伸和对外流通的催化剂。推动上海自贸区离岸金融中心发展,研究离岸金融中心的发展条件与模式,对于上海自贸区构建稳定高效的金融服务功能枢纽、扩展中国金融国际影响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吴国新 朱益超
本文首先分析了上海物流服务外包的现状,上海物流服务外包存在的问题;接着对上海物流服务外包的发展模式进行了探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本文对上海物流服务外包发展模式的探索,对促进上海物流行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物流 第三方物流 服务外包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屠启宇
论国际航运中心的模式变迁与上海的的选择上海社科院世界经济所屠启宇1995年初李鹏总理在考察江浙沪等地时提出“把上海建成国际航运中心是开发开放浦东,使上海成为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的重要条件”,从而明确了以构建上海的国际航运中心地位作为近期推进三...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闫彦明
金融资源的集聚与扩散有其内在的规律,各类金融资源流动的结果导致了国际金融中心的兴衰、演替。金融资源的集聚与扩散大体上可分为宏观、中观、微观三个相互关联的层次,本文重点探讨了前两个层次。文中分析了各类金融资源集聚、扩散的特点,金融资源集聚、扩散的典型形态及主要影响因素等,并按主导因素、辐射范围两个纬度将金融中心划分为四种模式。最后,分析了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路径、模式选择及政策建议。
关键词:
金融资源 集聚 扩散 上海 国际金融中心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迺聪 王保林
在全面开放和创新驱动的背景下,中国企业迎来了建立海外研究中心的新机遇。立足开放式创新理论、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和知识转移理论,从企业、东道国、技术三个维度构建了影响企业选择海外研发中心建立模式的分析框架。实证发现,母国企业的自身动机和技术能力、东道国的创新网络和市场资源、技术的可传授性等对企业选择何种海外研发中心建立模式具有重要影响。这不仅从后发国视角拓展了海外研发投资的分析框架,还为中国企业选择适宜的海外研发中心建立模式提供了参考。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范拓源 聂晨曦
全球研发网络具有路径依赖效应,创新资源在网络内部自由流动产生乘数效应、循环效应、规模效应和输出效应。加快融入全球研发网络,可以从建设海外离岸创新中心着手。借鉴北京中关村、深圳市、上海张江、武汉东湖等海外离岸创新中心建设模式,提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海外离岸创新中心的对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宗洙
茶产业是我国部分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柱,是农民增收致富的"金叶子",优化茶叶贸易模式对促进我国茶产业发展意义重大。当前,我国茶叶贸易形成了以茶叶批发市场为主,茶企品牌连锁经营和电商渠道多种模式相结合的发展模式。但是,茶叶品质和品牌管理的不足导致茶叶流通空间有限,三产融合同质化竞争问题突出,制约了茶产业的健康发展。基于此,本文分别从茶叶品质和品牌管理、茶叶流通模式优化,以及茶业融合发展模式创新等角度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以促进茶叶流通效率提升、壮大我国茶产业发展规模。
关键词:
茶产业 流通模式 产业链 品质 品牌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杨枝煌
在国际石油价格面临波动的情况下,一些能源生产和消费经济体,期待出现美元之外的结算体系。同时,基于国内外经济安全运行的迫切需要和新时代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早日建成的核心要务,建立人民币结算中心已经成为世界焦点。目前,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已经成为举足轻重的世界第三大交易体系,在此基础上应加快建设上海国际能源清算中心,构筑以扎实的能源市场条件、与坚强的联盟伙伴合作共赢为基础,以区块链、量子、仿真、未来网络等方面技术为保障,以科学有效的金融体系为支撑的国际能源结算中心。
关键词:
美元 人民币 交易中心 结算 上海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蔡绍洪 施立伟 陆阳
西部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近年来取得一定成就,但同时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如何选择一个合适的产业组织模式来实现经济的后发赶超同时又注重生态环境保护是当务之急。循环产业集群就是欠发达地区产业组织模式的最佳选择,同时具备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
产业组织模式 循环产业集群 欠发达地区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袁飞飞 张友棠
基于1762家A股企业2011~2015年的数据,利用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了研发税收政策与企业研发模式选择的关系,并考察了研发人力结构对研发税收政策与企业研发模式选择关系的影响。研究表明:2013年研发税收政策对企业选择自主研发模式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研发人力结构对企业选择自主研发模式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且研发人力结构是研发税收政策与企业研发模式选择之间的部分中介变量。进一步研究发现,高管年龄对企业选择自主研发模式具有显著负向影响,且高管年龄对研发税收政策与企业研发模式选择的关系具有调节作用。深入理解研发人力结构在优化企业创新资源配置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对推动企业自主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冯德连
技术创新能力一直是制约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和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关键因素。目前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都在尝试通过吸引跨国公司研发投资来实现自身的技术跨越式发展。然而,跨国公司的研发国际化对东道国技术创新是一把"双刃剑",选择怎样的技术创新模式来实现东道国利益的最大化就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认为,在研发国际化趋势下我国应采取自主创新为主、模仿与合作创新为辅的组合模式。
关键词:
技术创新 自主创新 模仿创新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袁文榜
在纵向产品差异框架内利用博弈论方法分析了处于不同技术梯度区国家间的技术研发合作模式选择主导权归属问题。研究结果表明,处于技术资源劣势的合作厂商拥有一定水平的自主研发能力,有助于其掌握研发合作模式选择的主导权,进而增进双方的合作深度。
关键词:
研发合作 产品差异 自主创新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吴崇 张诗帆 薄思怡
本文选择中国"走出去"制造业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基于国际化不同阶段中组织学习机制异质性视角,探讨研发国际化模式选择对企业创新绩效的阶段性影响。研究发现,组织要素与东道国要素的双元性响应决定企业研发国际化模式的选择倾向;研发国际化模式选择对于创新绩效的促进作用会因为企业国际化阶段组织学习机制的不同而存在显著差异。进一步研究发现,在国际化专一性发展阶段,相对于合作型研发国际化模式对创新转化的显著抑制作用,独立型研发国际化模式对创新转化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在国际化多样性发展阶段,相对于独立型研发国际化模式对创新转化的显著促进作用,合作型研发国际化模式更能促进企业的创新转化。
关键词:
对外直接投资 研发国际化模式 创新绩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