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631)
- 2023(5442)
- 2022(4474)
- 2021(4057)
- 2020(3344)
- 2019(7910)
- 2018(7581)
- 2017(14929)
- 2016(7591)
- 2015(8795)
- 2014(8664)
- 2013(8754)
- 2012(8094)
- 2011(7380)
- 2010(7843)
- 2009(7681)
- 2008(6600)
- 2007(5849)
- 2006(5417)
- 2005(5220)
- 学科
- 济(32991)
- 经济(32957)
- 融(26517)
- 金融(26517)
- 银(23185)
- 银行(23178)
- 行(22572)
- 业(22156)
- 管理(20515)
- 企(19164)
- 企业(19164)
- 中国(17061)
- 方法(14703)
- 数学(12914)
- 数学方法(12841)
- 财(11055)
- 中国金融(11038)
- 制(10742)
- 地方(9288)
- 贸(9223)
- 贸易(9212)
- 易(9006)
- 务(7528)
- 财务(7511)
- 财务管理(7501)
- 业经(7487)
- 企业财务(7231)
- 农(6839)
- 理论(6619)
- 体(6270)
- 机构
- 大学(106067)
- 学院(104315)
- 济(50089)
- 经济(48896)
- 中国(38159)
- 管理(37733)
- 研究(36591)
- 理学(31447)
- 理学院(31115)
- 管理学(30736)
- 管理学院(30553)
- 财(26004)
- 京(21010)
- 银(20384)
- 财经(20297)
- 中心(19954)
- 融(19884)
- 银行(19775)
- 金融(19575)
- 经(18548)
- 行(18467)
- 所(17872)
- 科学(17756)
- 经济学(17093)
- 人民(16692)
- 研究所(15859)
- 经济学院(15579)
- 财经大学(15576)
- 国人(15188)
- 中国人(15089)
- 基金
- 项目(63547)
- 科学(49914)
- 研究(48481)
- 基金(47108)
- 家(39619)
- 国家(39283)
- 科学基金(33748)
- 社会(32155)
- 社会科(30766)
- 社会科学(30759)
- 基金项目(24270)
- 省(23043)
- 教育(21878)
- 资助(20302)
- 自然(19855)
- 划(19742)
- 自然科(19450)
- 自然科学(19447)
- 自然科学基金(19138)
- 编号(18992)
- 成果(16496)
- 部(14637)
- 重点(14434)
- 发(14025)
- 创(13947)
- 国家社会(13653)
- 课题(13587)
- 性(13558)
- 教育部(13232)
- 创新(13024)
共检索到1786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谢树森 许少强
一、国际金融中心的两种形成模式 国际金融中心的形成大致可以分为两种模式。其一是传统的模式。即,在综合国力强盛、对外大量资本输出的过程中,国内金融市场发展为国际金融中心。这种模式的典型如当今最重要的三个国际中心:伦敦、纽约、东京。伦敦国际金融中心的主要形成阶段在19世纪,其背景是,当时英国是“世界工厂”,其对外贸易与海运、保险业居世界之首。强大的经济实力使英镑成为国际结算的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郑杨
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巩固和加强必定有赖于货币的自由兑换。因此,资本项目可兑换对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2009年4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王冉冉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李豫
本文提出了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应当把握的若干重点,2020年基本建成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实现人民币基本国际化的主要标志和战略措施,提出了近期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与人民币国际化的若干对策建议。
关键词:
人民币国际化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 金融市场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张搏
我国"十二五"规划提出"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战略目标,但与传统国际金融中心相比,上海仍存在一定差距。其中一个制约上海发展的因素是我国资本项目未开放,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资本流动,影响外资金融机构通过集聚效应提升竞争优势。本文以QFII数据为样本分析资本项目开放与金融机构集聚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资本项目在目前有限的开放度下,对上海金融机构的集聚有积极影响,有助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形成。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信
上海金融市场发展长期滞后,将导致境内人民币业务流失、人民币定价权外移,助长外汇市场跨境套利活动,加大我国对外投资风险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到2020年上海将建设成为与我国经济实力和人民币地位相符的国际金融中心,这将有助于人民币成为重要的国际货币。关于香港和上海的关系,两者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李建
首先对现有的各种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理论观点与政策建设进行了分析,指出了通过建设离岸金融来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这种流行观点的缺陷及其理论根源。提出了在考虑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战略时,必须从中国宏观调控政策体系出发,将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和中国的经济发展与增长首先与中国宏观经济的稳定紧紧地结合在一起。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在上海建设国际债券市场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郑杨
以完善金融市场体系为核心,不断加快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有力地促进了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经济增长迅速,开放程度不断提高,目前我国经济总量和国际贸易总额都稳居全球第二,已成为对世界经济增长和金融稳定具有重大影响力的国家。金融作为现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费方域 孙经纬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任新建 李浩 张苑
打造全球人民币资产交易、定价和清算中心对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具有重大战略意义。本文在分析上海打造全球人民币资产交易、定价和清算中心具备的基础、面临的机遇和存在的瓶颈后,提出上海打造全球人民币资产交易、定价和清算中心的总体思路与重点举措。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高洪民
本文从相关历史与国际经验角度,探讨了货币国际化与大国功能性金融中心发展的内在关联,重点研究了人民币国际化和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之间互促发展可能具有的渠道和途径,并根据当前在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过程中人民币金融循环相对缺失这一重要特征,研究了上海构建人民币金融循环枢纽以有效推动人民币区域化和国际化的主要方向和路径。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胡怀邦
世界金融发展史表明,本币国际化是大国金融中心形成的重要推手。本次全球金融危机为加快人民币国际化步伐带来了历史性契机。人民币国际化将对贸易投资、金融市场和金融创新等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为上海加速成长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金融中心提供重要机遇。上海应积极扩大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的对外开放度,创新跨境人民币业务、人民币产品和人民币回流机制,促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交通银行将努力提升跨境、跨业金融服务能力,全力助推人民币国际化和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关键词:
人民币国际化 大国经济 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金融市场管理部课题组 王欣欣
本课题遵循结合中国国情、灵活借鉴国际经验来解决问题的思路,围绕人民币国际化与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关系,提出在人民币国际化的背景下,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发展应设定如下战略:以长三角地区经济乃至整个大陆经济为依托,以人民币产品中心尤其是固定收益产品中心为突破口,逐步推进人民币的结算、投资和储备功能的实现,使上海从国内金融中心加速迈向亚太区域金融中心,最终成为全球性金融中心。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人民币国际化 国际金融中心 上海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袁鲲
从亚洲金融风暴看人民币的自由兑换○袁鲲文章认为,亚洲金融危机主要有两种模式:一是以日、韩为代表的政府主导经济发展,从而形成过度的保护和干预;二是以泰国为代表的在改革中急躁冒进,盲目地推进了金融自由化,其结果使企业严重丧失了风险意识。两种模式都导致了相...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施娅
2009年7月,作为我国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重要举措之一,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工作在上海和广东的部分城市正式启动。随着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不断推进,一方面越来越多的境外主体将通过贸易渠道获得人民币,这为我国建设基于本土的国际金融中心创造了天然条件;另一方面人民币作为贸易结算货币,其货币职能和服务对象将延展至境外主体,这既是我国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核心内容,也是我国金融服务的出口产能建设的重要内容,综合上述方面,我国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可行性、必要性和紧迫性将进一步提升。
关键词:
跨境贸易 人民币结算 金融中心建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