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633)
- 2023(5413)
- 2022(4977)
- 2021(4853)
- 2020(4239)
- 2019(10525)
- 2018(10080)
- 2017(18567)
- 2016(10640)
- 2015(12587)
- 2014(13017)
- 2013(13092)
- 2012(12626)
- 2011(11599)
- 2010(11880)
- 2009(11238)
- 2008(11439)
- 2007(10250)
- 2006(8720)
- 2005(8013)
- 学科
- 济(46589)
- 经济(46551)
- 业(26327)
- 管理(25847)
- 方法(23894)
- 数学(21669)
- 数学方法(21481)
- 企(19636)
- 企业(19636)
- 中国(14307)
- 农(13302)
- 财(11416)
- 学(10212)
- 地方(9896)
- 贸(9872)
- 贸易(9870)
- 易(9571)
- 制(9220)
- 农业(8717)
- 业经(7989)
- 教育(7701)
- 融(7068)
- 金融(7066)
- 和(6997)
- 研究(6740)
- 务(6682)
- 财务(6669)
- 银(6646)
- 财务管理(6645)
- 银行(6621)
- 机构
- 大学(161420)
- 学院(157226)
- 济(66559)
- 经济(64892)
- 研究(58739)
- 管理(58114)
- 理学(49639)
- 理学院(48994)
- 管理学(48107)
- 管理学院(47784)
- 中国(42191)
- 科学(35682)
- 京(34603)
- 农(30856)
- 所(30686)
- 财(29666)
- 研究所(27878)
- 中心(26520)
- 业大(25202)
- 农业(24491)
- 江(24384)
- 财经(23444)
- 范(22421)
- 师范(22203)
- 北京(22109)
- 经(21259)
- 经济学(20632)
- 院(20624)
- 州(19044)
- 经济学院(18730)
- 基金
- 项目(101325)
- 科学(77955)
- 研究(73696)
- 基金(71893)
- 家(62729)
- 国家(62196)
- 科学基金(51705)
- 社会(44655)
- 社会科(42122)
- 社会科学(42106)
- 省(39556)
- 基金项目(38236)
- 教育(35493)
- 划(34115)
- 自然(33436)
- 自然科(32597)
- 自然科学(32581)
- 自然科学基金(32014)
- 编号(31061)
- 资助(30142)
- 成果(25965)
- 重点(23550)
- 部(23158)
- 发(22094)
- 课题(21994)
- 创(20734)
- 科研(19947)
- 大学(19763)
- 教育部(19525)
- 创新(19372)
共检索到2428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邱国华
近几年来,上海的初中毕业生人数有较大幅度增长,1997午达到2上万人,比上年增加40%。大幅度增长的初中毕业生的升学和就业安排,引起了社会各方面的注视。同时,社会的迅猛发展,提高了上海市民的教育需求层次,增强了他们的选择意识,也必然影响到初中毕业生的升学和就业观念。此外,经济转型期的产业结构调整、用工制度改革、新增劳动力就业由国家统一分配向个人自主择业过渡等等,也都对初中毕业生的升学和就业选择带来深刻的影响。在统筹研究中等教育结构时,既要立足于社会和经济发展对教育的需求,也要、注重受教育者个人及家庭对教育的需求,这就要求掌握本届初中毕业生及其家长有关学生初中毕业后的升学与就业意向。为此,...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琴
对上海部分物流专业中职毕业生调查发现:毕业生就业率和工作满意度都较高,但薪酬水平和就业的专业对口率不高;学生就业途径单一,富有针对性的职业指导较为欠缺,学校对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也较为忽视。为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一方面,国家应加强政策引导,规范用工制度;另一方面,中职学校应根据社会需要调整和设置专业,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并强化职业指导与就业服务工作。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杨晓霞
当前初中毕业生在升学选择方面存在严重误区 ,即认为只有上普通高中 ,进而读大学才是最佳选择 ,而选择上中等职业学校则注定前途黯淡。针对这一误区 ,本文提出的对策重在消除人们对中等职业学校的偏见 ,建议初中毕业生及其家长综合考虑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自身实际情况 ,以科学、理智的态度对待升学选择。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陆景
市场经济的确立在整个社会层面产生了诸多的变化,其中最为显著的一点便是使个人行为的选择性增强,而不再被动地接受社会的安排。上海在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后,举生对高中阶段教育的选择即义务后教育分流成了人生第一次重要的选择。为了研究经济转型对学生选择的影响,我们课题组于1997年5月(学生填报升学志愿的时候)对上海市5所普通中学的52名初三学生作了个别访谈,其中包括了不同学习成绩和家庭背景的学生。访谈的方式是让他们就初中毕业选择志愿的问题。自由地发表自己的想法。此外还与一些教师、校长和教导主任进行了访谈和座谈。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占小梅
文章通过对2003-2012年上海市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人数、就业率总体分布、各专业大类的毕业生比重、按专业之产业分布情况、毕业生就业去向等进行系统回顾与整理,总结近十年上海市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其原因,最后提出几点相应的对策与建议,希冀对促进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就业、加快上海市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发挥积极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
上海市 中等职业学校 毕业生 就业率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何文明
对906名应届初中毕业生升学与就业愿望进行问卷调查发现,初中毕业生主要选择继续升学,表示直接就业的学生仅占7.8%。其中,选择职业学校的学生占20.6%,一半以上学生选择普通高中。研究发现,影响初中毕业生分流选择的主要因素不是家庭经济状况,而是学习成绩,成绩越好的学生选择普高得越多。为增强中等职业教育吸引力,建议重新审视中等职业教育定位,努力提高教育质量,完善教育资助政策,并在初中阶段加强毕业生升学与就业指导教育。
关键词:
初中毕业生 中等职业教育 升学 就业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陈南希 孙涵彦 周凌寒 叶秋雨 崔璨
人才是区域创新和城市发展的关键要素。为提升城市竞争力,各城市陆续出台人才政策加入“抢人大战”。在此背景下,文章基于上海市12所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和笔者收集的问卷调查数据,利用统计描述、多项logistic模型等方法从宏观城市与微观个体层面分析上海毕业生群体就业迁移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宏观方面,上海高校毕业生就业迁移主要指向东部沿海地区,上海作为就学地有较强空间黏滞性,且对来自其邻近欠发达地区生源的作用更强。微观层面,城市经济发展程度仍是影响毕业生选择就业地的主要因素,来自经济发达地区的毕业生求学与就业迁移意愿较低,人才政策对不同个体的影响存在异质性;人口学特征、家庭背景、人力资本和在就业地的社会资本显著影响毕业生的就业迁移行为。
关键词:
高校毕业生 就业迁移 人才政策 城市竞争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戚林 苏盛通 吴炳锐
对玉林市卫生学校医学检验专业实习前在校生的择业意向及同年应届毕业生实际就业状况的调查表明:学生的择业意向主要集中在县级以上医院,而实际就业却是以乡镇卫生院为主的基层单位,主观就业愿望与就业现实矛盾突出,而且就业逐渐表现出多元化的趋势。学校应根据就业市场实际需求对中职医学检验专业的培养目标进行客观定位,加大教学改革力度,顺应市场需求,加强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和心理教育,通过实行分段实习模式,实现学校教学与岗位需求的良好对接。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丁笑炯
2012年对聘用上海市高校毕业生的用人单位的调查发现:用人单位在选用毕业生时较多持实用主义倾向,但不同地区、类型和规模的用人单位选用毕业生的要求各不相同。非上海地区的用人单位、国有企事业单位和规模较大的企业更看重毕业生的学术背景,其余的单位更看重毕业生的性格和人际能力。用人单位虽然基本认可高校毕业生的质量,但满意度远低于其他国家和地区,对高校就业服务的评价也相对较低。
关键词:
就业能力 高校就业服务 用人单位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罗洪川 向体燕 高玉建 马永红
基于2015—2020年我国博士毕业生数据,分析其去向及就业特征。研究发现,博士毕业生就业率较高;就业单位偏好主要为高等学校、医疗卫生单位、科研设计单位、国有企业等;就业地区具有明显属地原则和中心聚集效应;不同院校类型、不同学科门类(类别)的博士毕业生就业单位性质的选择差异显著。针对博士毕业生去向及就业特征,认为需建立就业动态反馈机制,完善就业创业知识培训与教育,积极引导高层次人才到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就业;政府、教育管理部门及高等院校应协同国家社会需求,建立多元化博士研究生培养体系,提升博士毕业生就业质量,实现我国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
关键词:
博士研究生 毕业去向 就业特征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王力男 金春林 李芬 林海
目的:分析上海市卫生总费用的机构流向。方法:应用"个案汇总法"对2010年上海市卫生总费用进行核算,分析评价上海市卫生总费用的总量、结构及趋势。结果:上海市2001—2010年10年来卫生总费用总额逐年上升,机构流向基本稳定。结论:建议确定合理的机构费用增长机制,同时完善政府卫生投入机制、医疗保险支付方式等,使卫生总费用的分配更趋于合理。
关键词:
卫生总费用 机构流向 增长动因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金春林 李芬 王力男 林海 丁汉升 付晨 陈卓蕾 顾丽娟 谢磊 陈雯 谢之辉 赵江青 吴幸懃 丁俊
目的:了解上海市卫生筹资总额和结构情况。方法:描述性分析和时间序列分析。结果:2001—2010年,上海市对卫生事业投入适度增长,筹资结构逐步得到优化。随着社会保险覆盖面的增加,卫生筹资的风险降低,居民医疗卫生服务利用率增加;但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当的地区相比卫生总费用还处于相对较低水平,投入结构还不尽合理。结论:加大对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农村合作医疗等政府补贴型保险和公共卫生等方面的投入,进一步转变投入方式,通过经济杠杆加大对需方的引导和医疗服务提供方的约束力。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张晓溪 宗莲 李芬 王力男 王常颖 朱碧帆 金春林
目的:对2016年上海市卫生总费用进行核算分析,归纳上海市卫生总费用筹集和使用特点,为上海市医疗保障体系的持续完善及医疗服务价格调整的深化提供依据。方法:基于《国家卫生总费用核算体系》(2003年)核算框架,采用来源法和机构法核算上海市卫生总费用。结果:2016年上海市卫生总费用(来源法)1 838.00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例为6.52%,人均卫生总费用为7 595.98元。卫生筹资保持着以社会卫生支出为主的格局,其中社会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比例为57.77%,政府卫生支出占比为23.43%,个人卫生支出占比为18.80%。同期卫生总费用(机构法)为2 001.51亿元,其中医疗机构费用占比高达80.97%。结论:总体来说,2016年上海市卫生总费用增长较快,卫生总费用占GDP比例继续升高。筹资结构出现一定优化,医院费用占卫生总费用的比例有所下降,个人现金卫生支出占比水平降低。在当前经济形势下,应加大力度控制医疗卫生费用的不合理增长,更进一步探索分级诊疗实施的合理路径。同时,应持续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落实取消药品加成等举措,建立医疗机构财政补偿的动态机制,使医疗改革的成效切实惠及人民群众。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张晓溪 王常颖 李芬 王力男 金春林
目的:分析2015年上海市卫生总费用核算结果,对上海市卫生总费用筹集、分配和使用特点进行归纳,为上海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提供决策参考和依据。方法:依照《国家卫生总费用核算体系》(2003年)核算框架,采用来源法和机构法对上海市卫生总费用进行核算和分析。结果:从筹资总量来说,2015年上海市卫生费用(来源法)总额为1536.60亿元,占GDP的比重为6.12%,人均卫生总费用为6 362.02元。从筹资结构来说,上海市卫生总费用来源以社会卫生支出为主(占总费用57.43%),政府卫生支出和个人卫生支出占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