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420)
2023(3921)
2022(3249)
2021(3176)
2020(2830)
2019(6592)
2018(6441)
2017(11323)
2016(6120)
2015(6868)
2014(6713)
2013(6160)
2012(5604)
2011(5118)
2010(5410)
2009(5033)
2008(5174)
2007(4969)
2006(4514)
2005(3964)
作者
(15086)
(12444)
(12309)
(12075)
(7976)
(5903)
(5823)
(4883)
(4755)
(4691)
(4240)
(4222)
(4153)
(3953)
(3843)
(3838)
(3722)
(3634)
(3607)
(3602)
(3169)
(3143)
(3009)
(2992)
(2934)
(2853)
(2836)
(2827)
(2524)
(2426)
学科
(20364)
经济(20221)
管理(14981)
(11385)
(10174)
企业(10174)
中国(8356)
方法(7611)
理论(7323)
教育(6695)
(6305)
(6024)
业经(5558)
(5202)
(5105)
地方(4916)
工作(4779)
数学(4282)
数学方法(4149)
社会(3979)
农业(3908)
关系(3888)
(3800)
教学(3701)
研究(3375)
经济理论(3325)
企业经济(3313)
学校(3234)
(2976)
贸易(2970)
机构
大学(81720)
学院(75161)
研究(27068)
(27030)
管理(26672)
经济(26189)
理学(22209)
理学院(21907)
管理学(21308)
管理学院(21144)
中国(19573)
(17367)
科学(15733)
(15626)
(14598)
师范(14537)
(13134)
(12708)
中心(12201)
师范大学(11587)
研究所(11467)
北京(11432)
财经(11250)
教育(10885)
(10109)
(9964)
(9741)
上海(9691)
(9565)
业大(9188)
基金
项目(46956)
研究(39313)
科学(36931)
基金(32273)
(26747)
国家(26458)
社会(25387)
科学基金(22835)
社会科(22665)
社会科学(22652)
教育(20030)
(17635)
编号(17397)
成果(17384)
基金项目(16364)
(15235)
课题(12967)
资助(12796)
自然(12792)
自然科(12530)
自然科学(12528)
自然科学基金(12297)
项目编号(11327)
(11179)
重点(10701)
(10631)
大学(10516)
(10421)
高校(10330)
(10276)
期刊
(33568)
经济(33568)
研究(29328)
中国(25339)
教育(22379)
(13962)
学报(11582)
管理(11395)
科学(10298)
大学(10053)
图书(9932)
(9155)
学学(7860)
书馆(7428)
图书馆(7428)
技术(6442)
财经(6199)
农业(6046)
经济研究(5865)
(5849)
金融(5849)
(5460)
会计(4836)
高等(4807)
(4374)
论坛(4374)
(4337)
职业(4312)
业经(4251)
情报(4095)
共检索到1346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苏忱  
教育部2006年度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评审结果近日已公布。一年一度的重大课题攻关项目的确立是教育部为繁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而开展的重要工作,也是考量全国各省市、各高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自2003年始,教育部正式启动了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计划。这是教育部促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一项重大举措,也是教育部实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的一项重要内容。重大攻关项目以解决国家经济建社和社会发展过程中具有前瞻性、战略性、全局性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为主攻方向,以提升为党和政府咨询决策服务能力和推动哲学社会科学发展为战略目标,集合高校优秀研究团队和顶尖人才,团结协作,联合攻关,产出了一批标志性研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文利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苏忱  
●要加强营造健康向上、宽松、自由的学术氛围与环境,包括提供良好的学术的自由空间,研究的工作环境,学者的生活环境等。●要根据哲学社会科学的自身规律,促进学科的发展、特别要根据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基础理论研究、应用研究的类别,以及各学科的特点,用不同的方法加以推进。●要找准位置,正确定位,总体规划,重点突破,精心培植,形成上海的哲学社会科学的优势学科、学术高地、研究强项、精品力作。●要更加重视人的作用,注重培植“名流”“、大家”,加强学术队伍建设。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杨圣敏  
中国数千年历史上,尽管民族冲突不断,但多数时间是统一的国家,各民族日益团聚并逐渐形成了相互认同的中华民族。进一步巩固这种团聚和国家的统一,是中华民族振兴和繁荣的必备条件和历史使命。但新时期以来,这种团聚和统一趋势还是受到了两个方面的冲击。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志宏  李岩  陈东冬  樊路强  
"现代职业教育评估制度的研究与实践"课题系统研究了职业院校评估、专业认证及评估、学生跟踪评价、数据平台建设、评估组织实施等内容,重点设计了三类高职院校评估方案、三类高职专业认证及评估方案、研究了高职在校学生全程跟踪评价系统,并设计了中职教育评估的整体架构。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2019年3月30日,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世界主要国家教材建设研究"开题报告会在北京师范大学京师学堂第五会议室举行。本次会议邀请了国家教材委员会委员、大中小学德育一体化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师范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教材研究院院长韩震教授担任专家评审组组长。评审组专家成员有: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刘月霞副主任,人民教育出版社教育编辑室主任、课程教材研究所刘立德研究员,高等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荆兆勋  
本文通过对江泽民同志关于哲学社会科学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重要作用的论述的学习和认识,结合地方院校发展的实际,提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继续更好地肩负起理论联系实际、理论创新、理论为实践服务的历史使命。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贾劝宝  张松柏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在研究领域、广度、深度、方法、成果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进展,但也明显存在与学科及经济社会发展要求不很适应的一面,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研究方法弊端较大,制约因素较多。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闵辉  
哲学社会科学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具有同向性,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和力量。哲学社会科学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必要的学科支撑和学术资源,是思想政治课程的有益补充。哲学社会科学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之间具有相互促进作用,能够为彼此发展提供助力。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课程(本文特指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政治教育以外的其它哲学社会科学)不仅具有突出的知识性和学术性,更具有显而易见的意识形态属性,蕴含着巨大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杨云香  
科学研究的创新能力,是一个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说自然科学的研究对象是自然现象和自然规律,其创新主要体现为人类在认识和改造世界上的飞跃,那么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则是人类社会生活和精神世界,其创新主要体现在传承文明和创新理论上。近几年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薛进文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要繁荣发展,必须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前进。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特别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武装教师头脑。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提高研究质量,推动内容创新。高校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主力军和重要阵地,高校党委作为高校的领导核心,必须明确主体责任,坚持正确方向,把握科学规律,加强对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政治领导和工作指导,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善党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领导的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到位。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教育部日前下发《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改进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的意见》,要求进一步改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评价,反对各种简单化的科研排名,维护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的严肃性。《意见》指出,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评价工作中,注重理论创新和实际应用价值的质量评价导向有待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郭红霞  薛平军  
高校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中坚力量,是研究和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阵地,在教书育人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作为以哲学社会科学见长的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始终严格遵循党的教育方针,高度重视坚持和巩固马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查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