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314)
- 2023(9199)
- 2022(8237)
- 2021(7680)
- 2020(6283)
- 2019(14745)
- 2018(14902)
- 2017(29095)
- 2016(15918)
- 2015(17922)
- 2014(18049)
- 2013(17870)
- 2012(16272)
- 2011(14609)
- 2010(14296)
- 2009(12473)
- 2008(11774)
- 2007(9946)
- 2006(8578)
- 2005(7181)
- 学科
- 济(61921)
- 经济(61857)
- 管理(47408)
- 业(42002)
- 企(35435)
- 企业(35435)
- 方法(30632)
- 数学(26615)
- 数学方法(26327)
- 农(15455)
- 学(15195)
- 中国(14831)
- 环境(14752)
- 财(14176)
- 地方(13629)
- 业经(13401)
- 和(11558)
- 贸(10657)
- 贸易(10652)
- 划(10528)
- 理论(10481)
- 农业(10398)
- 易(10319)
- 技术(9830)
- 务(9416)
- 财务(9359)
- 财务管理(9345)
- 制(9236)
- 企业财务(8850)
- 教育(8688)
- 机构
- 大学(221241)
- 学院(219200)
- 管理(92915)
- 济(83584)
- 理学(81643)
- 经济(81623)
- 理学院(80778)
- 管理学(79465)
- 管理学院(79083)
- 研究(70514)
- 中国(49730)
- 京(46607)
- 科学(45770)
- 财(35811)
- 所(34736)
- 业大(34348)
- 农(33373)
- 研究所(32093)
- 中心(31693)
- 财经(29832)
- 江(29353)
- 北京(29259)
- 范(29174)
- 师范(28929)
- 经(27212)
- 农业(26169)
- 院(25933)
- 州(24466)
- 经济学(23691)
- 师范大学(23654)
- 基金
- 项目(159654)
- 科学(125223)
- 研究(116836)
- 基金(115723)
- 家(100395)
- 国家(99595)
- 科学基金(86016)
- 社会(71821)
- 社会科(68014)
- 社会科学(67996)
- 基金项目(62870)
- 省(62276)
- 自然(57375)
- 自然科(55973)
- 自然科学(55963)
- 自然科学基金(54930)
- 划(52832)
- 教育(52778)
- 编号(48070)
- 资助(47334)
- 成果(37813)
- 重点(35259)
- 部(34741)
- 发(33729)
- 创(33224)
- 课题(32358)
- 创新(30920)
- 科研(30865)
- 项目编号(29796)
- 教育部(29713)
共检索到3014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熊丽君 唐浩 孟浩 周浩 黄宇驰 赵杰红
碳排放量是政府实施碳减排、评估区域低碳发展历程的量化指标。本文通过对闵行区现状能源使用情况分析,计算2005-2009年工业、民用、交通碳排放量,同时,根据闵行区未来经济、人口、能源消耗的增长情况,预测关键年份2015、2020年的工业、民用、交通运输的碳排放量和碳排放强度,为闵行制定碳减排措施提供借鉴和参考。研究结果显示:碳排放量与碳排放强度变化趋势相同,2007年相对较大,2008年又有回落,2009年略有上涨。工业碳排放量占总排放量的87%以上,民用、交通碳排放量占总碳排放量的比例较低。2015、2020年碳排放强度分别为1 417.6 kg/万元、1 217.7 kg/万元,不能达到国...
关键词:
闵行 碳排放量 碳排放强度 能源消耗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郭运功 汪冬冬 林逢春
能源利用是人类生存的基础和前提,对其碳足迹及生态压力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运用碳排放足迹的相关含义及研究方法,计算得出1995-2006年上海市能源利用的总碳足迹、各能源类型和产业类型的碳足迹、碳足迹的产值和生态压力值。并以此为基础,利用岭回归函数进行STIRPAT模型拟合,进一步研究经济发展与碳排放足迹之间的关系,最后提出适应性的管理策略。研究结果表明:①总碳足迹从1995年的1.05 hm2/人上升到2006年的1.36 hm2/人,呈现波动上升的趋势;②1995-2006年各能源利用的碳足迹及其分配率均以煤炭最大,石油次之,天然气最小,且煤炭利用的碳足迹分配率逐年下降,石油与天然气与...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吴开亚 何彩虹 王桂新 张浩
依据IPCC清单指南报告,以能源消耗为对象,测算2000—2010年上海市交通运输业能源消费碳排放量、人均碳排放量以及碳排放强度的变化趋势。以2000年为基年,采用LMDI分解方法,对上海市交通运输领域能源消费碳排量的变化进行分解分析。结果表明:①交通碳排放强度整体呈下降趋势,其中能源强度的下降起主要作用。能源结构对促进碳排放强度的下降作用较弱,但有增强趋势。②交通碳排放量不断增加。其中人口数量和人均GDP始终表现为正效应,起促进作用;能源强度除2004年外均表现为负效应,起抑制作用;能源结构始终表现为负效应,对减少碳排放有重要作用。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张璐莹 程晓明 邹振东 沈文英 高晓瑛
为了解上海市外来人口的健康状况、卫生服务利用和医疗保障情况,本课题组通过问卷和焦点组访谈的形式对闵行区外来人口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97.24%的外来人口自觉身体状况良好,其两周患病率(23.48‰)、住院率(0.83%)、慢性病患病率(42‰)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同时由于文化程度低、经济水平差、流动性强等原因,外来人口中存在着医疗保险覆盖率低、对卫生服务利用较少、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知晓程度不高、公共卫生服务难以实施等问题。针对调研结果提出一些应对思路,建议政府在制定政策时尽量向外来人口倾斜,卫生部门与其他各部门联动起来做好外来人口的卫生服务工作,并加大教育宣传力度,转变外来人口的健康意识,提高外来人口的健康水平。
关键词:
外来人口 卫生服务 医疗保险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刘玉博 向明勋 李永珍
上海市闵行区是人口流入大区,在计划生育、就业、教育、医疗、住房等方面推动着流动人口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取得成就的同时也存在着很多问题,如人口居住证使用率和含金量过低,现有的教育资源配置仍难以满足外来人口大量导入带来的教育需求,土地资源制约居住保障服务等。因此市级统筹、资源整合以及建立完善的信息平台非常必要。
关键词:
流动人口 基本公共服务 均等化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黄华
本文提出了基于经济计量学的修正结构多元化系数(MESD),并应用于上海经济结构多元化与碳排放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随产业结构调整,上海能源利用效率逐步提高(万元GDP能耗下降),但碳排放总量仍持续上升,且能源消耗增长倍数与产业结构多元化系数(MESD)相关性显著,有递增态势。传统的能源效率控制政策已不适用于上海等长江下游发达城市,"自上而下"的总量控制和能源结构调整应成为该地区未来能源政策的发展方向。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程敏 崔晓
为优化养老机构配置,构建了兼顾公平和效率的养老机构空间配置优化模型。以上海市闵行区为例,采用改进遗传算法与GIS技术,分析现有养老机构在空间分布和规模上的合理性。在对老年人口数量预测的基础上优化养老机构配置,提出优化方案,并探讨方案的合理性和模型求解算法的优越性。结果表明:研究区现有养老机构缺口大,部分机构偏离最佳区位。有3所养老机构在现有区位运行欠合理,部分养老机构需适当调整规模,需增设13所养老机构。优化后的养老机构配置方案公平性提高59.71%,居民出行效率提高47.30%,投资者经济效率提高7.25%。在优化过程中,改进遗传算法的求解精度和求解效率优于传统的粒子群算法、模拟退火算法和一般遗传算法。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史丹 叶云岭
城市交通碳减排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环节。以上海市为研究对象,刻画2001—2019年城市交通结构与碳排放现实状况,分析城市交通碳减排面临的突出问题。运用LEAP模型与灰色模型预测上海城市交通碳排放趋势,设定基准情景、节能情景、出行结构优化情景、动力系统替换情景。结果表明,4种情景下,上海城市交通将分别于2031年、2029年、2029年、2028年实现碳达峰,交通动力系统替换最有利于上海城市交通碳排放早日达峰。建议持续优化城市交通出行结构,继续调整城市交通能源消耗结构,不断提升绿色交通治理水平,推进大数据应用与城市交通碳减排深度融合,积极倡导居民绿色低碳出行。
关键词:
城市交通 碳排放 碳减排 碳达峰 上海市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谌伟 诸大建 白竹岚
工业碳排放总量与碳生产率之间的关系对于正确理解绝对意义上的减排与相对意义上的减排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对上海市1978-2007年工业碳排放总量以及碳生产率进行估算,并在此基础上运用因果检验,协整检验,VAR模型以及脉冲冲击和方差分解技术,对排放总量与碳生产率的关系进行动态分析。结果表明上海工业碳排放总量是碳生产率的Granger原因,并且两者存在长期均衡关系。进一步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分析表明:碳排放总量及生产率变化速率互有冲击作用,两者主要相对方差贡献率为自身。研究揭示了提高碳生产率是尽管无法降低碳排放总量,实现绝对减排,却是具有可行性的相对意义的减排,这符合当前上海市内在实现自生主观发展需...
关键词:
VAR模型 碳排放 碳生产率 上海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朱燕妮 陈红敏 陆淼菁
近年来,居民交通需求的扩大导致交通领域的碳排放量不断增加。而通勤作为交通出行的刚性需求,对碳排放有重要影响。基于2013年"上海居民生活碳消费状况调查"中的交通出行数据,本文测算并深入分析了上海市常住居民的日通勤碳排放量及分布情况。结果显示,上海市常住居民人均通勤碳排放量为1 213.9g/日,个体间差异巨大,20%的通勤群体碳排放量占总通勤碳排放的80.6%。本文结合发达国家的交通碳排放情况和调研的实际情况,将人均通勤碳排放量3 000g/日及以上的个人定义为显著高碳排放者,此类人群约占总样本量的11.5%;而将目前碳排放量低于3 000g/日,但选择高碳出行方式的个人定义为潜在高碳排放者。...
关键词:
通勤 高碳排放者 有序多项回归 上海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汪宏韬
能源利用不仅为经济活动提供动力还大量排放二氧化碳。本文建立上海能源消费碳排放的LMDI分解模型,从经济规模、产业结构、能源强度和产业碳排放系数四个影响因素着手,实证研究了1995-2005上海分三次产业的能源消费碳排放变化机理。研究表明:经济快速增长是上海碳排放增加的主导因素,能源强度下降是抑制碳排放增长的重要因素。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优化有利于控制碳排放,而重工业化、能源结构高碳化会增加碳排放。基于实证结果和上海市情,本文最后就上海未来控制碳排放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能源消费 二氧化碳排放 LMDI 上海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梁朝晖
本文推导了能源消费总量、结构与碳排放量之间的关系式——即单位能耗碳排放系数的表达式,利用上海市1978年~2007年的历史数据,构建了上海市能源消费总量与经济总量、人口和产业结构之间的关系式。在此基础上,按照对2010年、2020年上海经济增长速度的估计预测能源消费总量,模拟出不同情景下的能源结构,从而测算上海市各主要年份的碳排放总量,分析上海市碳排放总量、人均碳排放和碳排放强度的演变趋势。
关键词:
碳排放 能源消费 能源结构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孙燕燕
运用"自下而上"法估算1997—2017年上海市旅游碳排放量,并运用因素分解技术将上海旅游碳排放变化分解为5种效应。结果表明:1997—2017年上海市旅游增加值增长了12. 24倍,而碳排放量却增长了13. 87倍,碳排放量增速较快,交通碳排放是最主要的来源。在分解后的各种效应中,旅游全员劳动生产率是最主要的影响效应,其贡献率达到了87. 23%;其次是碳强度效应(82. 43%)、能源强度效应(-61. 49%);能源结构和能源强度效应有助于旅游碳排放量的降低,但能源强度效应整体上逐年下降,而能源结构效应则在波动中呈现微弱的上升趋势。上海在大力发展旅游业的同时更要切实降低旅游产业的碳排放,进而实现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旅游产业 碳排放 因素分解 上海市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吴开亚 王文秀 张浩 王桂新
文章利用政府宏观统计数据,基于投入产出模型测算了上海居民消费产生的间接碳排放,并利用扩展的投入产出模型,使用结构分解分析法分析了居民消费间接碳排放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997-2010年,上海市石油加工炼焦及燃烧加工业、金属加工制品、交通运输仓储及信息服务3个部门的碳排放强度、碳排放乘数因子均处于各部门前列,是能源消耗高度密集型部门;上海市居民间接能源消费产生的碳排放总量、城镇居民间接能源消费产生的碳排放呈上升趋势,农村居民间接能源消费产生的碳排放总体呈下降趋势。结构分解结果显示,上海市居民消费水平的提
关键词:
居民消费 间接碳排放 投入产出 上海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