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532)
- 2023(14830)
- 2022(12489)
- 2021(11545)
- 2020(9826)
- 2019(22520)
- 2018(22207)
- 2017(43536)
- 2016(23123)
- 2015(25940)
- 2014(25597)
- 2013(25702)
- 2012(23348)
- 2011(20686)
- 2010(20955)
- 2009(19890)
- 2008(18874)
- 2007(16619)
- 2006(14793)
- 2005(13298)
- 学科
- 济(96401)
- 经济(96290)
- 业(92151)
- 企(82322)
- 企业(82322)
- 管理(79845)
- 方法(43604)
- 数学(34371)
- 数学方法(34042)
- 业经(31420)
- 农(30398)
- 财(30187)
- 中国(28898)
- 融(27165)
- 金融(27164)
- 银(25482)
- 银行(25450)
- 行(24614)
- 务(22574)
- 财务(22508)
- 财务管理(22485)
- 制(22372)
- 农业(21941)
- 企业财务(21326)
- 地方(20385)
- 技术(19483)
- 理论(18851)
- 和(17749)
- 贸(17477)
- 贸易(17461)
- 机构
- 学院(328277)
- 大学(325596)
- 管理(138136)
- 济(134993)
- 经济(132036)
- 理学(118949)
- 理学院(117793)
- 管理学(116204)
- 管理学院(115592)
- 研究(102450)
- 中国(84558)
- 京(68581)
- 财(63402)
- 科学(61078)
- 农(51489)
- 财经(50829)
- 所(50235)
- 中心(48454)
- 江(48015)
- 业大(46856)
- 经(46201)
- 研究所(45315)
- 北京(43193)
- 农业(40194)
- 州(39750)
- 经济学(39709)
- 范(39490)
- 师范(39170)
- 财经大学(37815)
- 商学(37298)
- 基金
- 项目(220015)
- 科学(174105)
- 研究(164817)
- 基金(160302)
- 家(137256)
- 国家(135991)
- 科学基金(119202)
- 社会(104636)
- 社会科(99252)
- 社会科学(99224)
- 省(86214)
- 基金项目(85595)
- 自然(76559)
- 自然科(74811)
- 自然科学(74797)
- 自然科学基金(73500)
- 教育(73482)
- 划(70727)
- 编号(68150)
- 资助(65580)
- 成果(54434)
- 创(48155)
- 部(48116)
- 重点(48103)
- 发(47083)
- 课题(45155)
- 创新(44226)
- 项目编号(43031)
- 业(42611)
- 国家社会(42599)
- 期刊
- 济(150238)
- 经济(150238)
- 研究(97858)
- 中国(60006)
- 管理(53578)
- 财(50279)
- 农(47880)
- 学报(45260)
- 科学(43636)
- 融(40848)
- 金融(40848)
- 大学(35130)
- 学学(33060)
- 农业(32833)
- 教育(30732)
- 技术(29082)
- 业经(26598)
- 财经(24924)
- 经济研究(23127)
- 经(21322)
- 问题(19224)
- 图书(19124)
- 业(18514)
- 技术经济(17840)
- 理论(17051)
- 现代(16691)
- 实践(15512)
- 践(15512)
- 商业(15493)
- 科技(15265)
共检索到4883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林善浪 王健
本文探讨了上海市金融服务业办公室区位的选择,从而找出影响金融服务业空间集聚的特性,并从产业差异性、面对面信息、国际性、公司类型、设立时间等角度厘清影响金融服务业办公室区位选择的因素。实证结果表明,主要金融机构均聚集于市中心,而分支机构更倾向于向人口密集的中心城区靠拢。相对于银行业,证券业更加集中,而保险业相对分散。
关键词:
金融服务业 聚集 区位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陈跃刚 吴艳
通过对上海市各区县金融服务业区位熵的计算,发现上海市金融服务机构的分布是不均匀的,主要聚集在浦东新区、黄浦区、静安区、卢湾区;借助谷歌、百度等搜索引擎,按照邮政编码进行搜索,找出商业银行机构、证劵机构、監栈?和期货机构的具体位置,发现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和外滩金融集聚带是金融服务机构高度集聚区,并分别对在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和外滩金融集聚带的金融服务机构的空间布局作进一步的讨论;最后指出上海市金融服务机构目前还处于一个从聚集走向高度聚集的过程。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郭崇义
外商投资零售企业是上海市零售市场的主要角逐者之一。他们往往具有先导作用。迄今 ,进入过上海市场的外商投资的零售业态有百货店、大型综合超市、仓储商店、超级市场、便利店、大型专业店、无店铺零售等。从空间分布看 ,这些门店主要分布在边缘圈层。除了百货店和少数便利店外 ,其他都不在商业中心 (指区级商业中心以上 ) ,表现出一种分散的趋势。不同业态的零售商有不同的选址偏好 ,合在一起表现出一些共同的区位特征和规律。目前外商投资零售企业和内资与港澳台零售商之间 ,以及外商投资零售企业之间已经表现出激烈的市场竞争。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刘建国
消费服务业在上海的产出和就业中具有重要地位。推动服务性消费在居民消费支出中比重上升的主要原因一是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持续增长,二是服务类价格水平的提高。本文认为,政府公共责任对上海市教育、医疗等消费服务业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应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制定消费服务业的发展政策。
关键词:
消费服务业 消费结构变动 政府公共责任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马健 葛扬 吴福象
产业融合对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产业融合的过程主要体现在新兴技术的广泛应用方面,产业融合的功能主要体现在对产品市场的结构性变化以及企业经营行为的转变上。文章统计分析的结果支持了上述基本判断,产业融合不仅推动了生产服务性部门的外部化,扩大了生产性服务业市场,而且对于生产性服务业的结构改善也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
产业融合 生产性服务业 产业结构升级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张云 孙力军
许多国家和地区借助发展第三产业实现产业结构升级,保持经济增长,现代服务业集群发展离不开金融企业集聚和金融信用发展,本文比较分析国际上现代服务业集群发展模式与金融企业集聚的共性及其效应,以上海经济和金融发展为例分析金融信用活动与产业结构调整之间的变化关系,探索通过金融企业集聚与发展金融信用促进现代服务业集群发展。
关键词:
金融信用 金融企业集聚 现代服务业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杨超 高永祥 曹顺良 王建会
从上海信息服务业发展的现状出发,指出产业发展的特点及面临的挑战和不足,发现上海信息服务业发展的传统优势已不再明显,存在产业收入增速放缓、创新能力不强、对人才吸引力下降、产业与城市发展结合不紧密等突出问题,进而就改善产业、发展环境、优化产业结构、理顺政府职能、完善人才体系等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
上海 信息服务业 发展现状 对策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陈跃刚 吴艳
通过对上海市知识服务业区位熵的计算,得出主要知识服务业在上海市的分部情况,然后把知识服务业分为三大类型,即以金融业为代表的信息依赖型知识服务业,以设计为代表的创新型知识服务业,以医院和学校为代表的知识服务业,最后对这三种类型的知识服务业的布局模式进行总结。
关键词:
知识服务业 区位熵 布局模式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徐全勇
本文构建了上海市工业与服务业的向量自回归模型,通过实证分析发现上海市工业和服务业存在一定长期动态互动趋势关系,这种互动关系具体表现为:工业发展为服务业发展提供了较大的市场需求,促进了服务业的发展,而服务业发展并没有起到提高制造业的效率,从而促进工业发展的作用。上海工业发展主要来自于自身的内部循环,即工业的发展促进了下一步工业的发展,说明上海工业内部各个产业之间具有较强的内在联系,而服务业的发展并没有表现出较强自身增强效应,即服务业内部各行业之间的关联效应并不强。根据上述结论,本文提出了促进上海市工业与服务业互动发展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VAR模型 工业 服务业 互动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姚耀 陈高森 骆守俭
文章在界定生产性服务业相关概念和内涵的基础上,以上海市为例,分析三种类型的服务业在GDP增长贡献方面上的差异。文章的实证结果表明与消费性服务业和社会性服务业相比,生产性服务业对上海市GDP增长的贡献最大。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业 经济增长 上海市产业结构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曹顺良 刘杰 李宁 张爱清 王建会
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上海市信息服务业产业集群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发现,上海市信息服务业产业集群目前存在企业集聚度较低、缺乏行业龙头企业、未形成高效的区域创新网络等主要问题。提出了完善上海市信息服务业产业集群、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徐大丰
文章利用上海市投入产出表的计算表明,上海商务服务业在上海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有所增强,生产消耗与产品需求有行业集中趋势。上海商务服务业与金属制品业、金融业、房地产业、信息产业关联密切,对上海经济的波及效应明显。上海商务服务业的行业内消耗与产品的行业内分配程度都有所增强,上海商务服务业的发展体现出了一定程度的内生性。
关键词:
投入产出 影响力系数 生产诱发系数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李清娟
生产性服务业是指主要为生产经营主体而非直接向个体消费者提供的服务,从企业内部的生产服务部门分离和独立从而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生产性服务业是后工业化时期的主导产业,制造业的引致需求和企业服务外包促进了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并逐步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上海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趋势也表现出集聚快速的发展特征。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业 制造业 服务外包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林善浪 张惠萍
本文以上海265个邮编区为空间单元,着重研究都市内部通达性对信息服务业集聚的影响。预期通达性好的区位信息服务业集聚程度较高,并应用负二项分布模型,通过实证分析来验证这个观点。分析结果表明,信息服务业企业倾向于选择通达性较好的区位,尤其是倾向于选择城市轨道交通沿线的区位,同时也充分考虑接近人民广场、上海火车站等交通便利的区域。分行业的估计结果表明,软件服务企业对通达性要求更高,比其他企业更倾向于选择地铁、轻轨沿线的区域,更看重邻近两个机场的区位;互联网信息服务企业对邻近人民广场和火车站的区位较为看重,选择城市中心点的区域布局;计算机服务企业区位选择和全行业的结果相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