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605)
2023(12433)
2022(10941)
2021(10098)
2020(8311)
2019(19259)
2018(19136)
2017(37048)
2016(19752)
2015(22308)
2014(22293)
2013(22218)
2012(20561)
2011(18866)
2010(18893)
2009(17302)
2008(16437)
2007(14334)
2006(12774)
2005(11208)
作者
(58616)
(49001)
(48465)
(46251)
(31112)
(23443)
(21907)
(19251)
(18621)
(17376)
(16585)
(16523)
(15574)
(15557)
(15102)
(14861)
(14451)
(14229)
(14035)
(13696)
(12047)
(12025)
(11612)
(11192)
(11011)
(10855)
(10692)
(10417)
(9866)
(9404)
学科
(102607)
经济(102520)
管理(56309)
(51205)
(41770)
企业(41770)
方法(40318)
数学(35231)
数学方法(34906)
地方(26291)
中国(22250)
(22045)
(20959)
业经(19784)
(18757)
地方经济(15613)
农业(15386)
环境(14797)
(14636)
贸易(14626)
(14027)
(13973)
(13874)
理论(13225)
(12464)
金融(12461)
技术(12150)
(11736)
(11357)
银行(11323)
机构
大学(291336)
学院(289240)
(124798)
经济(122227)
管理(115881)
研究(101090)
理学(100830)
理学院(99665)
管理学(98066)
管理学院(97545)
中国(72309)
科学(62313)
(61396)
(52693)
(50798)
研究所(46487)
中心(44238)
(43895)
财经(43155)
业大(42260)
(40259)
(39186)
北京(38970)
(38296)
经济学(38254)
师范(38001)
(36551)
经济学院(34267)
农业(34087)
(33101)
基金
项目(200867)
科学(157816)
基金(146466)
研究(146057)
(127676)
国家(126682)
科学基金(108695)
社会(93200)
社会科(88358)
社会科学(88335)
基金项目(78582)
(76755)
自然(70562)
自然科(68840)
自然科学(68826)
自然科学基金(67561)
教育(65335)
(65012)
资助(60091)
编号(58655)
成果(46752)
重点(44790)
(44107)
(43742)
(41140)
课题(39882)
国家社会(38503)
创新(38426)
教育部(37926)
科研(37866)
期刊
(140084)
经济(140084)
研究(89384)
中国(49458)
学报(44799)
科学(42466)
管理(42448)
(39503)
(37674)
大学(33595)
学学(31837)
农业(27627)
教育(27284)
技术(24583)
经济研究(23395)
(22816)
金融(22816)
财经(21415)
业经(20709)
(18369)
问题(17999)
技术经济(15621)
图书(14828)
理论(14281)
资源(13883)
(13795)
科技(13735)
现代(13484)
实践(12858)
(12858)
共检索到4213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俞路   刘晨旭  
以上海市外环线外的60个郊区地铁站为研究对象,探讨郊区地铁站对周边地区经济的影响。采用夜间灯光数据,并结合断点回归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地铁站的开通对周边地区产生显著的经济效应,这种效应具有显著的距离衰减特性。地铁站半径1 200 m以内的区域灯光亮度显著提升,超出此范围则无明显的断点处理效应。此外,这种空间经济效应表现出显著的异质性。对于距离市中心适中的地铁站,地铁开通存在显著的断点处理效应,而对于其他距离分组则不存在。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程俐骢  
本文认为旅游业发展的经济效应包括初始效应、间接效应、宏观效应。宏观效应已得到应有的重视。从初始经济效应来看,上海发展旅游业应重视中等收入层次的需求。从间接经济效应来看,上海及周边地区作为客源地,有“先富”帮助和带动“后富”的作用;作为接待地,旅游者的消费也就是接待地各部门的收入。但目前的统计资料没有全面反映间接经济效应。只有重视旅游业对经济的推动效应,加强其他行业与旅游业的联系,旅游业带动各产业发展,产业关联度高的优势才能充分发挥出来。各行业也就能从旅游业的发展中得益。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楼江  祝华军  蔡建秀  
我国农村地区普遍存在村庄布局分散、户均占地面积过大、房屋闲置现象。科学有效的村庄改造模式对缓解土地需求压力、提高农村土地利用效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快速城市化地区的调研,分析了导致村庄建设管理问题的深层原因,提出了村庄改造的总体思路,同时对促进村庄改造的激励约束机制进行了探讨。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石忆邵  
本文探讨了上海郊区城市化进程中的郊区功能定位、“三集中”策略的实施效果、城乡结合型社区转 型、都市里的村庄等系列问题,并提出了解决的思路和对策。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章政  
本文分析了未来上海市郊区产业发展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提出了主导产业的定位和小城镇功能定位的基本依据,明确了未来上海市郊区小城镇产业发展的基本模式。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包群  张扬  唐诗  
作为中国经济改革的重要制度创新,开发区不仅对当地经济发展起到重要作用,而且也预期能够带动周边地区的经济增长,即存在开发区对周边城市经济的辐射效应。本文基于1994~2006年的中国城市面板数据,通过构造本省外市和相邻城市的开发区外溢指标,细致地考察了开发区对周边地区经济增长、外资水平和劳动就业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证明了开发区能够显著促进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而且周边地区自身吸收能力对开发区外溢效果具有关键影响。本文结论在考虑到不同地理区位和开发区类型时都较为稳健。本文研究意味着开发区建设对缩小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促进区域经济繁荣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孔翔  纵旭  顾子恒  
目前,我国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虽然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就,但大多与其周边地区存在着结构性断层,未能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基于二元结构的相关研究,以上海市张江高科技园和紫竹高新区为案例,分析了我国高新区与周边地区空间二元结构现象的内涵和形成机理。结果显示:张江高科技园和紫竹高新区与周边地区缺乏有效的要素联系和产业合作,致使二者在产业结构、人口结构、文化氛围上均与周边地区存在着结构性断层,即存在着二元结构问题。认为应增强高新区与周边地区的要素联系和产业合作,发挥高新区对其周边地区的引领、带动作用,逐步破解高新区与周边地区的二元结构问题。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章政  
20 0 2年上海市郊区出口蔬菜生产面积为 70 94 8公顷 ,出口数量达到 7.1万吨 ,比 2 0 0 0年增加 2 .4倍 ,其中大葱、卷心菜、西兰花为三大主力品种。但由于历史原因 ,出口市场比较单一 ,其中对日出口占较大比重。目前已形成了代理出口、中介出口、直接出口等基本模式 ,蔬菜出口呈现出地区专业化的趋势。为提高出口蔬菜的国际竞争力 ,今后应在大力发展龙头企业、扩大深加工比重、调整出口市场等方面寻求新的突破。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王锦   申悦  
邻里交往是居民获得经济、情感支持的重要途径,对主观幸福感、身心健康等方面具有显著影响。然而在城市转型、郊区化与信息化的背景下,社区内稳定、密切的社会关系逐渐减少,居民社会交往的范围和构成不再局限于社区内部。因此,有必要对社区内、外的社会交往水平及其联系开展研究,探讨社区环境如何影响居民的社会交往模式。论文基于2017年上海市郊区居民日常活动与出行调查数据,利用个体的常联系人数量及其在社区内、外的分布,将居民的社会交往模式分为消极社交型、社区内交往型、社区外交往型、积极社交型4类,并探讨社区环境对于居民形成不同社会交往模式的影响。研究发现:上海市郊区居民社会交往的总体规模较大,但社区内邻里交往水平较低;社区中的室外活动设施、小型商业网点等公共活动空间以及对社区美观程度的良好感知有效地提高了居民在社区内的邻里交往水平;居住在远郊区及门禁社区中的居民倾向于拥有更高的社区外交往水平。研究认为,应注重不同区位和人口结构的社区在规划和营造中的差异化策略,提高公共空间和设施的质量与使用率。研究结果可为以促进邻里交往、优化社会交往模式为导向的社区环境优化提供依据。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马育军  黄贤金  许妙苗  
在对农业用地流转机制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将农业土地流转市场划分为三种类型:政府引导型、集体推动型和农户主导型。进而结合农户调查数据,通过建立农业土地非耕地化流转的驱动力模型,分析不同类型的农业土地流转市场对于耕地利用变化的影响。模型运行结果表明:政府引导的农业土地流转导致耕地面积大幅减少,集体推动的流转有利于提高耕地利用效率,农户主导的农业土地流转促使了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的减少。最后以模型运行结果为依据,从保护农民土地权益、维持耕地总量平衡的角度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华杰  
旅游产业被誉为二十一世纪的朝阳产业,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能够带动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刺激消费水平的提高,从而推进我国城市化进程。旅游产业兼具经济性、生态性和品牌效应,可以促进旅游景区周边地区经济的发展。本文从研究旅游景区商品的流通性出发,分析了旅游景区商品的快速流通为景区周边地区经济发展带来的积极影响。结论表面,旅游景区商品流通性的提高不仅可以提升地区经济总量,优化产业结构,还能够带动周边地区就业水平的改善和消费水平的提高。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余罡  
大城市郊区城镇和农村集镇,既有共性,又有个性。由于大城市的辐射和影响,使郊区城镇的发展机制与众不同,形成了较为独特的用地结构和布局形态。研究郊区镇用地和布局的特点及问题,对这些镇自身发展十分必要,对大城市区域协调发展和大城市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翔,史晋川,黄慰愿  
浙江省经济高速增长地区的确定及对周边地区的影响李翔,史晋川,黄慰愿(复旦大学经济学院,上海200433)(杭州大学经济系310028)八十年代中期以来,关于浙江省区域经济发展问题的研究主要是从经济区域划分的角度,通过对区域发展水平差异的比较,提出以中...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游欢孙  
文章对民国前期宝山、嘉定的市镇经济与市镇人口的发展过程进行了探讨,结果显示,民国前期宝山的城乡人口结构已经向近代类型转变,而嘉定的市镇人口职业构成依然保持着传统的格局,两者的差异说明,近代上海城市的发展是一个巨大的经济能量聚集过程,在城市本身商业机能获得充足发展以前,其对周边农村人口的城镇化进程的影响是有限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