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312)
- 2023(7951)
- 2022(6315)
- 2021(6408)
- 2020(5183)
- 2019(12282)
- 2018(12552)
- 2017(21506)
- 2016(13398)
- 2015(15505)
- 2014(15802)
- 2013(14202)
- 2012(12958)
- 2011(11783)
- 2010(12666)
- 2009(10937)
- 2008(10814)
- 2007(9985)
- 2006(8828)
- 2005(8375)
- 学科
- 济(38315)
- 经济(38276)
- 管理(28994)
- 业(24652)
- 教育(23275)
- 企(20417)
- 企业(20417)
- 方法(19400)
- 中国(18106)
- 数学(17325)
- 数学方法(16655)
- 理论(14900)
- 教学(14002)
- 农(11302)
- 学(10659)
- 财(8550)
- 学法(8269)
- 教学法(8269)
- 业经(8229)
- 制(8068)
- 地方(7869)
- 技术(7426)
- 农业(7067)
- 学理(6955)
- 学理论(6955)
- 发(6709)
- 银(6518)
- 银行(6508)
- 研究(6444)
- 行(6187)
- 机构
- 大学(168014)
- 学院(165565)
- 研究(57100)
- 管理(55505)
- 济(50936)
- 经济(49022)
- 理学(46603)
- 理学院(45957)
- 管理学(44344)
- 管理学院(44009)
- 京(38478)
- 中国(38210)
- 教育(36100)
- 范(34774)
- 科学(34673)
- 师范(34531)
- 江(29538)
- 所(28486)
- 师范大学(27974)
- 技术(27418)
- 中心(26507)
- 北京(25793)
- 财(25741)
- 研究所(25557)
- 职业(25246)
- 州(23623)
- 农(23378)
- 业大(21983)
- 院(20918)
- 财经(19243)
- 基金
- 项目(102861)
- 研究(84635)
- 科学(80369)
- 基金(66582)
- 家(56628)
- 国家(55916)
- 教育(51334)
- 科学基金(47290)
- 社会(46342)
- 省(43524)
- 社会科(43462)
- 社会科学(43450)
- 编号(39732)
- 划(38783)
- 成果(35671)
- 基金项目(32752)
- 课题(32529)
- 自然(29472)
- 资助(29337)
- 自然科(28814)
- 自然科学(28808)
- 自然科学基金(28221)
- 年(27962)
- 重点(25129)
- 规划(23706)
- 部(23701)
- 项目编号(23657)
- 发(22333)
- 创(21501)
- 性(21475)
- 期刊
- 教育(67912)
- 研究(60003)
- 济(59024)
- 经济(59024)
- 中国(52041)
- 技术(25449)
- 学报(23072)
- 管理(22559)
- 农(21083)
- 财(20890)
- 科学(20411)
- 职业(20068)
- 大学(19326)
- 学学(15796)
- 农业(14387)
- 融(14144)
- 金融(14144)
- 技术教育(13340)
- 职业技术(13340)
- 职业技术教育(13340)
- 图书(12472)
- 坛(10739)
- 论坛(10739)
- 统计(9395)
- 业经(9293)
- 财经(9242)
- 书馆(9214)
- 图书馆(9214)
- 发(9178)
- 经济研究(9020)
共检索到2751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朱嫣嫣
上海开展的中等职业教育-应用本科教育贯通培养模式试点工作,是落实国家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等教育的重要举措,促进了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深度融合。对试点工作进展进行分析发现,除了要深入做好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及教学实施等多方面的衔接以外,还要进一步完善与办学规模和培养要求相适应的财政投入和经费统筹制度,加强贯通教育组织机制建设,建立健全贯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推进师资队伍建设。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朱晓佳 陈嵩 占小梅
2014年起,上海市开始构建以中等职业教育和应用本科教育联合培养初中毕业生的中本贯通培养模式。一年多的实践探索积累了一定经验,同时也提出了实施过程中的一些主要问题及相关建议,可供我国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推动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决策参考。
关键词:
上海 中本贯通 培养模式 实践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琴
上海中高职贯通培养模式以经济社会需求为切入点,严格遴选学校和专业,制定一体化培养方案,注重贯通专业的课程开发、教学模式改革并严格学生管理,贯通培养制度实施顺利。但这一培养模式也为师资培养、学生学习动机激励以及学校管理等方面带来了新的问题。建议了解分析学生需求,规划好贯通专业;强化教学管理,实施多维度开放式教学评价;创新教科研形式,提高教师素质。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陈效民 刘磊
文章通过国家和上海市发布的相关文件呈现上海市中高职贯通培养模式的开展背景,阐述了这种培养模式的基本设想,分析了校级层面的实施主体应该肩负设计、管理和监控三大使命,提出了履行三种使命的指导理念,并重点分析了上海中高职贯通培养模式的校级层面实践路径。
关键词:
中高职贯通培养模式 校级层面 实践路径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钰
随着上海市中高职贯通培养模式试点的逐渐深入,亟需加强该培养模式的规范管理,规范管理应坚持递进式、制度化和内涵式的管理取向,根据内涵上坚持一体设计、主体上坚持多方统筹以及方法上坚持统分结合的原则具体落实政府统筹、规范院校和示范引领三个层面的措施。
关键词:
上海市 中高职贯通培养模式 规范管理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钰
2010年起,上海市开始构建以专业为主线、相关专业对应中高职院校联合培养初中毕业生的中高职教育贯通培养模式。两年多的实践过程积累了丰富的试点经验,为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推动职业教育改革发挥了积极作用。在这一模式不断完善的过程中,首先要关注影响其实施有效性的四个核心因素,即专业的选择与确定、中高职院校协调机制的建立、培养方案和课程的一体化设计以及教学团队的配备和培训。同时,为了促进这一培养模式的科学合理发展,应从长远角度分析其在将来一段时间可能遇到的诸如长学制下学生学习动力保持等问题,并从政策层面提出解决问题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
中高职教育贯通 培养模式 思考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红贤
文章认为职业能力包括就业能力、职业发展能力和创业能力。职业能力需要经过必要的理论学习与有效的实践训练才能养成。当前,高职教育在职业能力培养中存在较多问题,一案贯通的职业能力培养模式能有效解决这其中部分问题。一案贯通的职业能力培养模式是一种以职业能力为本位,以某一案件为载体,把求知、教学、做事和技能训练结合在一起,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紧密结合而齐头并进,贯通于整个课程活动的人才培养模式。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伟 刘安洁 陈嵩
自2014年上海市开始实施职业教育中本贯通培养模式试点以来,首批试点学生已于2017年秋季进入本科院校学习。总结与反思这批学生在本科阶段的培养方式特点及综合素质水平有利于进一步推进和完善试点培养模式。基于中本贯通培养模式下学生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以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和上海第二工业大学为例,对比分析中本贯通班的课程设置和学生成绩。发现其课程重视德育、注重专业基础知识拓展,并能根据不同教学对象调整培养重点及深度,与相同专业的普通本科培养模式相比更能呼应生源特点。但过程中仍存在课程设置不连贯、考评侧重点不明显、学生综合素质发展不平衡等问题,亟待通过完善课程衔接性、建立配套的考核评价体系、提高课程内容针对性等措施予以改进。
关键词:
中本贯通 培养模式 质量评价 课程设置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周齐佩 刘露露 陈嵩
上海市教委自2005年起批准设立上海市中等职业教育开放实训中心。在十多年的运行过程中,实训中心在数量规模、质量内涵、运行机制、管理模式、教学管理等方面积累了诸多经验,但同时也存在布局、功能、运行机制、政策等方面的问题,需要根据现状和发展要求进一步提升实训教学水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
上海市 中等职业教育 开放实训中心 实践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傅建东
基于上海市中高职教育贯通培养模式的试点经验,建议将现有的中高职教育贯通培养模式的一年甄别、三年转段,改为两年甄别,甄别后学籍即转为高职学籍,甄别与转段同步;进一步扩大学校的办学自主权,由高职院校和一所或多所中职学校签订学分认可协议,双方或多方商定高职院校自主招生录取标准;实行高职自主招生的形式,应届或历届中职毕业生向一所或多所高职院校递交申请,高职院校对申请者的学习和工作经历以及相关成绩证明等组织评审。
关键词:
中高职贯通 招生制度 自主招生 上海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屈璐
中高职贯通一体化人才培养具有深厚的政策发展基础和价值意蕴,在改革实践过程中,呈现出诸多具有区域特点的贯通培养模式。四川省中高职贯通培养以政策制度高位统领,紧扣区域产业发展需求,形成了分段贯通制为主、五年一贯制为辅的主体形式,呈现出试点推行、市州主责、院校主体、动态调整的主要特点。在区域实践探索中,成都市统筹城乡职业教育“3+N”集团化办学,以一、二、三产业的高职院校为龙头,开展整体托管和专业领办工作,打通了市域内中职、高职、本科衔接的绿色通道。反观区域职业教育中高职贯通一体化人才培养的改革成效与问题,建议通过树立中高职一体化育人理念、明确省域中高职贯通一体化规划布局、建立系统化“开发—应用—评价”机制,从根本上实现区域一体化推进。
关键词:
一体化人才培养 中高职贯通 区域职业教育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李剑
本文对在苏俄中德美日五国的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中起决定作用的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和舒尔茨“人力资本”理论两种不同文化理念进行宏观比较,对使五国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各具特色的文化特质进行微观比较,从中找出中国中等职业教育改革的前车之鉴。
关键词:
中等职业教育 人才培养模式 文化因素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李长华
本文以德、美、日、俄、中五国中等职业教育近代发端的不同动力类型为切入点,对其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历史比较,从中可见各国中等职业学校类型演变的轨迹和不同历史时期对准职业人进行培训的不同方式,从而为中国中等职业教育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
中等职业教育 职业学校 人才培养模式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熊平安 崔艳艳 马豫婷 万静
2014年,上海市开展中等职业教育—应用本科教育贯通培养模式试点工作,通过搭建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培养模式和学制贯通的“立交桥”,实现对适应上海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新文科作为一种新的时代命题,旨在培养“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人”。当前,新文科建设已深入各中本贯通合作高校,将为中本贯通专业的发展带来新理念、新思路、新路径。在此背景下,以新文科的视角诠释上海市中本贯通的时代意蕴、培养现状、现实困境与路径突破,探讨中本贯通与新文科建设融合,以实现职业教育培养“从事某种工作的人”与“全面发展的人”的和谐统一目标。
关键词:
上海市 中本贯通 新文科 人才培养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杨长亮
统筹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是完善职业教育体系的关键,中高职教育贯通培养是我国当前解决高技能人才匮乏、满足学生终身发展的重要手段。根据中高职教育贯通培养院校之间的组织形式和关系,可以分为中高职一体、行业集团化办学、区域集团化办学、自由组合等贯通培养模式,几种模式各有优缺点。
关键词:
中等职业教育 高等职业教育 贯通 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