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164)
2023(14702)
2022(12786)
2021(11810)
2020(9734)
2019(22213)
2018(22364)
2017(42517)
2016(22889)
2015(25890)
2014(26190)
2013(26038)
2012(24260)
2011(22179)
2010(22448)
2009(20660)
2008(19900)
2007(17551)
2006(15808)
2005(14399)
作者
(68184)
(56551)
(56169)
(53437)
(36207)
(27104)
(25596)
(22237)
(21600)
(20449)
(19290)
(19205)
(18149)
(18143)
(17618)
(17390)
(16814)
(16391)
(16135)
(16110)
(14266)
(14030)
(13655)
(13126)
(12753)
(12629)
(12536)
(12417)
(11499)
(11040)
学科
(112851)
经济(112754)
管理(64667)
(59655)
(48248)
企业(48248)
方法(41863)
数学(35836)
数学方法(35469)
中国(29935)
地方(29601)
(26153)
业经(23737)
(23131)
(20616)
农业(18005)
(17514)
(17280)
贸易(17265)
地方经济(17043)
环境(16852)
(16586)
(16576)
金融(16575)
(16283)
银行(16243)
(16141)
理论(15988)
(15690)
技术(15271)
机构
大学(334042)
学院(332200)
(139744)
经济(136665)
管理(130175)
研究(119203)
理学(111350)
理学院(110066)
管理学(108283)
管理学院(107685)
中国(88911)
(72840)
科学(72720)
(61199)
(60635)
研究所(54905)
中心(52683)
(51801)
(49221)
财经(48446)
业大(47763)
北京(47101)
(45489)
师范(45060)
(43893)
(43147)
经济学(41649)
(40367)
农业(40130)
经济学院(37024)
基金
项目(221238)
科学(173312)
研究(163188)
基金(158832)
(137879)
国家(136715)
科学基金(116907)
社会(102335)
社会科(96965)
社会科学(96941)
(86258)
基金项目(84169)
自然(75026)
教育(73961)
自然科(73215)
自然科学(73202)
(72662)
自然科学基金(71859)
编号(66557)
资助(65790)
成果(54388)
(51315)
重点(49540)
(48094)
课题(46602)
(45492)
创新(42467)
国家社会(41541)
科研(41463)
教育部(41274)
期刊
(164848)
经济(164848)
研究(105342)
中国(68191)
管理(50851)
学报(50347)
(47685)
科学(47631)
(44168)
教育(38479)
大学(38089)
学学(35602)
农业(33449)
(31171)
金融(31171)
技术(31109)
经济研究(26790)
业经(25905)
财经(23752)
问题(20856)
(20385)
图书(18924)
技术经济(17913)
(16955)
理论(16525)
科技(16113)
现代(15652)
商业(15137)
资源(14961)
世界(14927)
共检索到5114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康达  
经济系统与能源系统是社会经济大系统中的有机组成部分,两者之间互为因果关系。本文旨在通过建立经济系统与能源系统之间的协调度测算模型,并以上海为例,推算出经济系统和能源系统的发展状况时间序列以及两者间的协调度,从而能清晰全面的认识经济与能源的关系,为未来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能源开发利用提供有效的借鉴和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曹瑞瑞  蒋震  
文章利用层次分析法建立能源-经济-环境(3E)系统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共12个准则层、35个指标层。运用上海地区2000~2012年的能源、经济、环境的宏观数据,利用主成分分析法计算上海地区的3E系统发展综合指数,并对系统之间发展的协调程度进行评价。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夏梅兴  唐忆文  
能源弹性系数是研究能源和经济发展变动的重要指标,能源弹性系数的变动主要与经济增长速度和经济结构变动有关。本文顺延这样一条研究路径,即经济政策指导产业方针,产业方针与市场环境影响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经济增长和结构的变化又影响能源弹性系数,去剖析本市经济增长和结构变动对能源弹性系数变化的影响,以期能对未来产业政策的制定提供一些思考的依据。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崔峰  
生态环境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生态环境与旅游经济的协调发展已引起越来越多人的广泛关注。随着近年来上海都市化跨入新的转型阶段,都市旅游成为上海服务型经济快速成长的新增长点。如何在大力发展旅游经济的同时,做到与城市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是上海市当前乃至未来一段时期内需要着力研究和解决的重要课题。基于此,在阐述协调发展度概念的基础上,引入了协调发展度数学模型及计算方法,对上海市2000-2006年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状况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上海市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度总体呈上升趋势,但仍属中度到良好的协调发展类,这与上海作为国际化大都市的地位还不相称;从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综...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吴旭晓  许正中  
文章运用综合发展指数、协调发展度和GM(1,N)模型对2000—2008年上海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虽然2000年以来,上海的经济发展综合指数和系统协调发展指数呈现上升趋势,但一直到2007年才真正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在经济转型中,经济系统受到社会系统发展水平的制约;上海目前的社会保障对经济总量的发展存在负面作用;在所有驱动因子中,人口素质的提升与环境治理的加强对经济总量的作用最为明显;而环境保护和创新成果对经济总量的驱动作用还有潜力可挖。最后,提出相应的对策。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刘双明  
本文拟在建设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从我国FDI的利用现状出发,利用复合系统整体协调度模型,研究测算我国1994—2004年之间我国FDI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协调度,继而提出理性引资的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炎   石岿然   程林  
本文基于2017-2021年我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构建区域物流与经济的发展协调度复合系统评价模型并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各区域物流发展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协调度空间异质性特征明显,东部地区物流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值不断上升,协调度最高;中部地区协调值虽有一定程度上升,但存在假协调问题;西部协调度变化不规律,协调水平较低。最后,建议创新区域物流与经济协调度评价方法,完善区域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信息化服务能力,因地制宜制定差异化激励政策,提升各区域物流与经济的互动、互融、互促水平。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苗红  王华峰  韩文秀  
在"高等教育-经济"复合系统定义和结构特性的基础上,根据哈肯协同学的役使原理和协调度定义,建立了"高等教育-经济"系统协调度模型,应用此模型进行了实际案例研究和仿真运算,运用1996~2000年数据分析出我国"高等教育-经济"系统协调度具有低起点、高增长的特点。提出实施"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是促进"高等教育-经济"系统协调发展的重要前提和保证。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柯金川  郝艺  
我国经济的发展和能源的高耗低效增长方式加剧了能源供需矛盾,能源的供需紧张关系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笔者首先对我国能源产业的发展状况进行了回顾,然后对能源产业所面临的突出问题进行深入分析,针对能源产业结构现状,提出了增加国内能源供应,加强能源的国际合作,适时调整能源国际贸易政策与重视国际石油期货市场作用等政策性建议。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殷林森  
采用主成份分析法对上海市1996~2005年的经济统计数据进行时间序列分析,结果表明:第一主成份可以视为上海市经济综合发展实力的度量;第二主成份则反映了上海市固定资产投资和外资投资方面的发展状况。基于这两个主成份对上海市经济发展状况进行总结与评价,并提出了上海市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陈跃刚  
在知识经济革命背景下,正朝国际大都市迈进的上海应选取既具有知识密集型属性又具有都市型属性的产业来引领未来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具有高聚集度和高辐射力的楼宇经济不仅具有上述的双重属性,而且在上海的发展前景广阔。上海市楼宇经济中比较有发展空间的是总部楼、众师楼和知识传媒楼,针对其聚集度不高的问题,提出规划和布局应从整体入手、走产业集群道路、发展成高度聚集的"发展极"等对策。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王子晨  戚巍  郭江江  
基于研究生教育与经济发展的耦合性构建研究生教育与经济发展协调度的评价指标体系,采取主客观结合的方法对评价体系中的各项指标赋权,并利用协调度模型分别从区域差异和省际差异的视角对我国八大区域和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研究生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协调程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研究生教育水平、经济发展水平与二者协调度之间具有较强的正向关联性,我国八大区域研究生教育发展存在失衡现象,由东向西呈现"高-中-低"三段式发展态势,且部分区域内各省市间协调度水平差异较大,协调度较高的省份少,大多数省份处于初级协调状态。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高秀娟   彭春燕   王红  
文章构建了数字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和创新创业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综合测度2015—2020年我国31个省份的数字经济发展指数和创新创业指数,并进一步分析二者的耦合协调度,探究其时空演变规律。结果表明:自“数字中国”战略实施以来,我国数字经济发展指数总体上快速增长,但东中部地区与西部地区存在明显的“数字鸿沟”,东北三省、内蒙古、甘肃、西藏等的数字经济发展指数明显低于其他省份;各省份创新创业指数稳中有升,但存在明显的区域异质性,2019年以后东部地区创新创业指数快速上涨;整体上,各省份数字经济发展与创新创业耦合协调情况较好,但优质协调和良好协调的省份主要位于东部地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高秀娟   彭春燕   王红  
文章构建了数字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和创新创业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综合测度2015—2020年我国31个省份的数字经济发展指数和创新创业指数,并进一步分析二者的耦合协调度,探究其时空演变规律。结果表明:自“数字中国”战略实施以来,我国数字经济发展指数总体上快速增长,但东中部地区与西部地区存在明显的“数字鸿沟”,东北三省、内蒙古、甘肃、西藏等的数字经济发展指数明显低于其他省份;各省份创新创业指数稳中有升,但存在明显的区域异质性,2019年以后东部地区创新创业指数快速上涨;整体上,各省份数字经济发展与创新创业耦合协调情况较好,但优质协调和良好协调的省份主要位于东部地区。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牛士华  
实施知识产权这一战略,能够对当地的经济发展特别是区域经济的持续发展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知识产权主要通过人才、应用、管理、保护与创造等方面的战略来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知识产权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存在耦合关系。通过分析二者耦合的指标,特别是对适度、适时与适地三方面的耦合状况进行剖析,能够对我国当前所处的特定的知识产权发展时期做出正确的判断。文章在对二者耦合机理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得出了当前知识产权正处于第三、四阶段的过渡期。未来几年内,中国将进入以技术创新为标志的发展战略转型期,这一时期的特点是由模仿跟踪向自主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